颖国,洛成的弟弟洛仲数被封在这里,他的反应和洛仁几乎相同,先是气的吐血,但是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
楚国恐怕要北上了,作为王室的屏障之一,他有些纠结要不要出兵帮助王室。
这几国好歹都还算冷静,跟随着洛国的脚步,只是将这件事冷处理。
但楚国可就冷静不了了,拥有楚国血统的太子眼看就要登上王位,居然直接被弑杀了。
几十年的投资都打了水漂,这怎么可能不愤怒呢?
不仅仅楚王,所有的楚国臣子几乎全都心态爆炸。
这些年楚国除了拿了申国和随国几座城池之外,一直没有进攻这几个汉水姬姓国,而是向着东南方向的淮夷区域拓展。
他们就等着太子进上位,开始给楚国谋划好处,结果现在突然没了。
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楚国高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致通过了起兵的决策,毫不犹豫,毫不拖延。
至于洛宴的意见?
他第一个倡议伐周的!
洛氏子弟一向对自己的身份摆的清楚。
洛仁直接原路返回,没有去杀王子岸为太子进复仇的原因很简单。
太子进还不是王,而他已经是洛侯了,所以两人之间没有直属的君臣关系。
洛宴也是同样的道理,他现在是楚臣,这件事情楚国吃亏太大,而且当初就是他代表王室给了楚国承诺。
现在楚王没有丝毫怪罪,对他已经是非常大的恩典与信任。
所以他的态度是一定要摆出来的。
虽然他知道出兵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些年王室的实力恢复的很不错,即使经历王子岸这件事,只要不是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王室是能完全能应付的。
论做王的天赋,王子岸确实比他的哥哥要强,至少这一场政变称得上快准狠。
汉水诸姬的反应与楚国完全相反。
实际上从从楚国和王室结盟开始,他们就有些慌了。
毕竟这几个国家从建立开始的任务,就是为王室防备楚国的,现在突然告诉他们,对面和我结盟了。
如果不是王室强势,这几个诸侯心态都要崩了。
这些年来,申侯等人可以说是备受煎熬,时时刻刻担心被王室背刺,用他们来交好楚国。
这让申侯、随侯、唐侯三人心中对王室很是不满。
虽然二十年年来,王室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洛氏在王畿之中掌控大局,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放下心来。
毕竟新的天子是楚侯的外孙,到时候肯定是偏向楚国的。
到时候王后再给他灌输一些思想,他们这三个和楚国毗邻的诸侯肯定要吃大亏。
没想到王子岸直接弑杀了太子,这瞬间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不管其他诸侯怎么看,申侯、随侯、唐侯三人喜出望外的派出了国中大臣,携带者大批的贡品前往王畿洛邑,承认王子岸的王位。
天底下这样的诸侯还是不少的,尤其是上一次利益获得的不够多的那些诸侯,都指望着新王上位能够获得更多。
面对着复杂的局势和洛国暗中的表态,除了楚国,其他诸侯国也就偃旗息鼓,没再声张。
但是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种践踏宗法制度的人居然能够做王,一下子让很多人心中活了起来。
洛侯不再担任天子卿士,郑侯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上好的机会。
郑国是距离洛邑最大的姬姓诸侯国,在诸夏列国之中也有足够的分量。
只要自己现在到洛邑之中支撑王子岸,那么投桃报李,王子岸一定会回报给自己权力。
洛国虽然不朝周,但以郑侯对洛国行事风格的了解,最终一定会默认王子岸的王位,那么一旦他能够担任执政,一定能为郑国获得无数的好处。
虽然不可能获得像洛国那种超然的地位,但这些年在洛成的执政之下,王畿的财富可不在少数,对于扩大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整个诸夏列国,晋国、齐国、洛国保持缄默,楚国怒而兴兵,郑国站队洛邑,宋国、陈国伺机观望,秦国、费国还在与戎人血战,一群小国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诡异的氛围,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将整个天下笼罩在其中。
……
对“血色王畿”的记载,周王朝官方史书中,对于悼太子进的薨逝缘由是懿王崩殂,于是伤心过度而死,所以最终僖王登基。
但是这种掩人耳目的手段太过粗糙,得益于洛氏皇族对史书的保存,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诸侯国的史书中都明确记载了“岸弑太子进”。
这种直呼其名,不为尊者讳的行为,证明僖王的作为严重挑战了当时的道德底线。
从僖王弑兄开始,整个春秋的历史都笼罩在暗杀的阴影之下,仅仅粗略统计有名有姓的诸侯就有上百位死于刺杀或者直接弑君,历史彻底滑落向礼崩乐坏的深渊之中。
当然,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影响莫过于洛国不朝周,这对周王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随后各国诸侯的表态,证明了一件事情。
一旦洛国迫于周礼与周王室断绝外交关系,周王室维持统治的整套体系都会在瞬间崩塌。
这也印证了笔者的观点,被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所谓懿王中兴,就像是建造在沙滩上的城堡,不过是在洛国付出血的代价之下的回光返照罢了。《周王朝兴衰史》
春秋最经典的弑君环节开始,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里,大概会有一百多位国君死于臣子、公室子弟之手。
第四十四章:割土
第45章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
洛仁回到了洛国之后,越想越气,再一次病倒之后,旧伤上生出了毒疮,竟然直接奄奄一息了。
这是姬昭也没想到的,一个月之内送走两任家主,他也没遇到过。
在恍恍惚惚之中,洛仁见到一个贵气逼人的男子站在自己榻前,“素王,老祖宗,仁终于见到您了,这是要逝去了吗?”
他说不出话来,他只想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
“我有神物,可以治好你身上的疾病,不过你这是心病,如果不能调整,还是会复发的。”
姬昭本来想直接用药符救他一命,他对自己的子孙还是很好的,却发现洛仁这是心病引起的生理性病变,即使这次治好,过不了多久还是会发病。
没想到洛仁摇摇头道:“素王,神物不要用在仁的身上了。
二十年前,仁在应国率领着洛氏的族人浴血奋战,无数族人死在那里,有很多连尸体都找不到,仁那个时候高烧不退,后来突然痊愈了,那个时候就是您救了仁吧。
现在又落到了这个地步,仁可真是不孝啊,让您操劳。
当年仁以邦周的辉煌激励着族人,最终却换来这个结局。
这次回到国中,见到那些守卫在宫廷中的年轻侍卫。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年前牺牲的族人的孩子,现在见到他们,就想起了曾经,仁食言了,甚至不敢和他们说话。
邦周没能兴盛,仁应该当年就死在应国。”
姬昭看的出来,洛仁脸上笑着,眼中却没了光,这是已经有了求死之心,他无颜面对族人,这是洛氏家风的影响,爱憎都很分明。
在不危及家族传承的事情上,姬昭一向顺其自然,眼见素王离开,洛仁痛哭着,他强行起身跪拜。
保持着跪拜的姿势,气绝而薨!
“国君啊!”
“昊天,素王,这是上天不钟爱洛氏了吗?”
所有侯在榻边的人都在放声痛哭,短短时间之内连续薨了两任国君。
上一任的丧事还没有办完,这一任的丧事就开始,让所有人都觉得天要塌了。
尤其是洛仁临终之前所说的话,让所有的洛国公族都感同身受,细细数去,谁家没有子嗣当年亡于应许两国呢?
国君悲愤而亡,让洛国的公族对王室更是半分好感也无,当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引发的轰动甚至比王子岸弑兄还要大。
王子岸更是直接脸色变得煞白,“怎么会这样呢?”
他知道自己是得不到洛国承认的,这个弑兄的罪名会永远安在他的身上。
但是他的儿子可以,他将所有的脏活累活全都干了,等到他崩殂之后,王室和洛国的关系终究是会缓和的,但是现在洛侯因此悲愤而亡,恐怕真要百年不朝周了。
那邦周的社稷怎么办?
洛国的君位传承自然是有顺序的,洛仁的嫡长子洛阳已经成年了,他操持着父亲的葬礼,到宗庙之中祭拜了素王和历代的先君,成为了洛国的第十一位国君。
洛成和洛仁虽然相继逝去,但是留给洛阳的政治遗产还是非常丰厚,而且他的能力治理一国是没有问题的。
洛阳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将宗法和周礼全部整修一遍,在青铜柱上刻下文字,然后将这些青铜柱立在昭都的城中,以遍所有的国人观看。
这一招等于是向全天下表达了洛国对于洛邑周天子的不满,就差指着鼻子骂他是个践踏宗法、不遵守周礼的贼子了。
天下的诸侯全都往洛国来奔丧,楚国自然同样向洛国派出了吊唁使臣。
洛宴刚刚得到了父亲逝去的消息,就又得到了兄长逝去的消息,这下楚国之中一开始有些埋怨他的,也开始同情他了,真是惨啊。
本来准备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周王室的洛宴,向楚侯卸下了大将的职责,想要带着妻子和子嗣往洛国奔丧去。
楚侯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带着楚国的使团去,楚国虽然和周王室敌对,但是既然洛国这次没和周王室站在一起,那就没有必要得罪洛国。
况且洛宴可是真正的洛氏嫡系,他的孩子都是洛国嫡系,姬昭的祖宗保佑还能够庇护他们,不去祭拜素王是说不过去的。
楚国大量的军队顺着大江而上,申随两国所有的人马都守在城中,根本不敢出城野战。
洛仲数本来还纠结要不要帮助周王室,当听到自己侄子悲愤而亡的时候,彻底破防了。
下令所有的颖国士兵不得出战,让楚国军队过境,他甚至还亲自出城为楚国大军送上粮草。
于是当楚军到达王畿的时候,面对的竟然只有周郑联军!
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
楚军直接驻扎在了嵩山脚下,这里距离洛邑甚至都不远了!
周王室的军队和郑国的军队在太室山的山脚下防守着楚军的突然袭击。
“王子岸,弑兄之人,如何王天下?
上天难道会保佑他这样的贼子吗?”
楚国太子直接对着周军怒骂。
姬岸和郑侯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将楚军退去,他们两个人根本不想和楚军打。
尤其是姬岸,他知道王室军力不弱,但是他还没能掌控军队,这样贸然出战,如果出现意外,那是他不能容忍的。
于是郑侯对姬岸说道:“王上,楚军污蔑您弑兄,这是无稽之谈,这一定是受到了奸人的蒙蔽。
只要表达出足够的诚意,想必楚国是能够理解您的。
王太后楚芈想念家乡,回到了楚国之中,她是您的嫡母,您应该尽孝,不如将唐国的宗主权交予王太后,作为养老之地。”
郑侯这上下嘴皮一碰,就要将一个姬姓的诸侯国送给楚国,但是姬岸竟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反正唐国迟早要被楚国兼并,现在送出去也没什么。
“到时候寡人在王畿之中为唐侯划一片国土作为补偿,相信唐侯也是愿意的。”
商量出对策之后,姬岸就赶紧派人到了楚军的大营之中,熊旦直接就要将王使赶出去。
使者连忙大声喊道:“太子,王上愿意将唐国作为王太后的赡养之地,以尽孝心。”
熊旦脸色变了数遍,最终还是将使者带进了营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