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去呢?不列颠,法国,都可以去,不列颠虽然是君主国,但是人家哪儿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是比咱们之类更加的深厚的,不然法兰西这个国家怎么变成共和国了呢?派点人出去,接受一点外面的思想也是好的、”
吴望海当然知道。
在东方,是没有什么共和的概念的,君主制深入人心了属于是。
但是在西方,这个时代的西方,在吴望海看来,属于是“人心浮动”的时候、
让一批大明的年轻人去感受一下,说不定也有点收获呢。
第374章 天地会的总瓢把子
在这个时代的西方,各种烂七八糟的思想正在激烈的碰撞。
整个西方都在酝酿着思想上的革命。
所以朱皇帝其实是对派遣留学生去西方没有多大的兴趣。
首先是因为,在朱皇帝看来,这个时代的西方高等教育也就这么一回事,未必就比大明朝自己的高明多少。
其次.....
就是有些担心这些留学生变成朱氏王朝的掘墓人了。
毕竟现在的西方,各种主义什么的太多了。
谁知道就有什么主义摸准了大明社会阶级矛盾的脉,星星之火一下就燎原了呢。
不可不防啊。
但是朱皇帝千算万算,没算到居然有民间机构送人去留学。
看来这大明朝的社会治理能力,还是有些捉急啊。
“臣,上海知市宋湘,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皇帝在考察了一番上海街头,回到了上海的行宫的时候。
上海知市宋湘已经恭敬在门口迎接了。
整个饭店周围也都是上海巡捕司的巡捕们完全控制了。
这个上海巡捕司算是全国警务部门的鼻祖了,算是开了先河。
而宋湘别看只是个知市,但其实他这个市长可是一方封疆。
管的地盘少。
但是级别可不低。
在大明朝廷各地封疆大吏之中。
重要性是可以和广东省巡抚、东北总督、中原招抚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相提并论的。
算是入阁当个预备丞相之前,必须要在这几个地方当过封疆才有可能。
因为上海现在可是全国收税最多的商业城市。
已经取代了广州和海峡直辖市,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
所以宋湘要是安安稳稳在上海知市的位置上做几年,至少也能进中央当个副相。
而且他虽然现在才出现在皇帝上海行宫。
但并不代表他才知道朱皇帝大驾光临。
朱皇帝虽然没有通知上海市衙,但上海的锦衣卫第一时间就四下出动警戒,再加上大明号战列舰出现在上海港。
宋湘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皇帝来了?
不过皇帝是来微服私访的。
他不好太早跳出来。
所以在等皇帝在上海好好逛了两天,交待上海方面的一些牛鬼蛇神收敛一些之后,在朱皇帝玩腻了,才跳出来接架。
这个时机,还是拿捏得很到位的。
能当上一方封疆的,谁不是人精啊。
“免礼平身。”
朱皇帝乐呵呵的点点头,把宋市长拉了起来,然后一起走进了行宫的御书房没。
“宋卿,你这个一把手做的还不错啊。”
朱皇帝笑道。
“一把手?”宋湘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估计是皇帝说他的上海知市的位置。
他急忙笑着说道:“臣为朝廷命官,理应尽心竭力,造福一方。”
朱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在上海好好干,这些年上海很关键,交给别人朕不放心。”
宋湘愣了一下。
啥意思?
要在上海知市的位置上再做好几年?
不给升官了?
要不怎么说当官的就是人精呢,他当即道:“为君分忧,此乃臣本分...”
朱皇帝摆摆手,说道:“说这个做什么,让你当上海知市就是因为这地方太重要,寻常的巡抚都不如你这个知市重要,所以把上海交给你的手上,朕才放心。”
“臣必不负圣恩。”
宋湘急忙行礼。
升官虽然暂时没指望了。
但是在上海的油水还是很不错的。
薪水比大部分的省的巡抚都要高。
所以能在上海知市的位置安安稳稳坐下去,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而且现在彭浚等人还年轻,也不知道要在丞相位置上做多久呢。
等他们调离了,自己才有机会入阁拜相。
当官的,都不能太心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尤其是现在头顶上的皇帝是一位开国大帝,耍小心思,很容易被看穿的。
老老实实做事,安安稳稳升迁,才是正途。
“嗯,做的不错,你是在广州就跟随朕的忠诚,朕不会忘记你的贡献的。”
宋湘闻言面露激动之色。
朱皇帝在这方面的信誉是很不错的,对老兄弟尤其好。
当年的三百老兄弟。
最差的都有个子爵,赐予了田地,是光复功勋集团的一员。
朱道桦抬起手,刚想让宋湘告退,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宋卿,朕来上海两日。只是在街头逛了逛,并没有去太多的地方。上海还有一些什么地方值得去看看的。”
“有的有的。”宋湘满脸堆笑着道。
他早就预料到了朱皇帝会问这个问题。
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
“托皇上的福,咱们上海这两年真是发达了,各种各样的工厂开了总有上百家,其中最多的是纺织厂,来自各地的商人投资的毛纺厂、纺纱厂、织布厂、缫丝厂、印染厂……有数十家之多,都是一些动辄雇佣数百工人的大厂。”
“有销路吗?”
“有!当然有!现在咱们国内市场的都还没饱和,另外还有销售到日本、朝鲜、暹罗、缅甸等国,另外还有印度!市场大得很,现在许多工厂都在寻求扩大规模。”
朱皇帝闻言点了点头。
纺织业是工业革命之中非常重要的产业。
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大明的纺织业当然作为可以吸纳众多劳动人口的行业首先被大规模发展了起来。
事实上不只是纺织业。
其他的产业也相对应的如火如荼。
在朱皇帝的推动和引领之下,大明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和历史上一样,这场产业革命的重点也是投资少、收益快的纺织工业。
实际上江南的纺织工业一直以来都很发达。
明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水力驱动的纺织车,在两江也有大量雇佣上千人生产的手工工厂.
按照后世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
那个时代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但萌芽终究只是萌芽。
在欧洲爆发工业革命之后。
机器化大生产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和劳动效率的提升,导致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又随着鸦片战争被打开的市场。
江南地区存在的雇佣工厂体系很快被击垮。
而现在,江南整个纺织工业的产业链,从棉花、生丝到纺纱、织布,都还比较完整,只需要升级到机器工业。
这个过程当然不算平静,伴随着农村手工纺织业的瓦解和城市中大量手工工场的破产倒闭,大批机户沦为无产阶级。
但是整个产业,总算是基本完成升级了。
“朕是打算去参观纺织厂的。”
朱皇帝点点头,“除了纺织厂,还有什么可看的?”
“还有上海联合交易所。”
宋湘一脸自豪地道。
“这个联合交易所是皇上的皇家银行牵头开办的,是整个世界最大的商品、证券和贵重金属交易中心。不仅有现货交易,还开设了期货交易,每天的成交金额超过500万元,光是印花税就日进万元啊!”
很多吗?
朱皇帝撇了眼宋湘,心说,看来大明的证券市场发展还是很缓慢的,每天才500万的交易量,一年也就是200多个交易日,不过10亿出头罢了。
放在后世,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天的成交就翻它几倍了。
“好吧,今天下午就去工厂区看看,明天再去联合交易所……宋卿,朕上次来的时候,工厂区可是脏乱的很,现在可好些了?”
……
工厂区的环境当然是不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