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向东……去抓吴三桂!
夜色当中,大队大队的军队沿着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埠山几条山路,在滚滚向前运动。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这支从幕埠山“抗吴根据地”的开出来的军队,当然是化名李奉天的老闯王李自成亲率的,盘踞在幕埠山当中的忠王府军了。由于吴三桂的军中吸纳了许多因为李自成忠实执行《天朝田亩制度》而丧失土地的湖北土豪劣绅,让他们当了还乡团,所以发生在湖北的武昌、汉阳、安陆、德化、黄州等五府的吴周军和忠王府军之间的战争,居然有了一些“土地G命战争”的意思了!
既然是“土地G命战争”,那么参与其中的人可就多了!这不再是两个军阀集团或是两或封建领主、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而是吴周封建王朝和鄂东土豪劣绅同鄂东五府劳苦大众之间的战争!而且李自成这个集团在鄂东五府推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有“共和大明”背书的。
“共和大明”可不是什么流寇山贼,而是继承了“帝制大明”法统的天下正统!
虽然那些鄂东的劳苦大众本来也不觉得“共和大明”有多正统,可是当大家伙拿到以“共和大明”之名分配的土地之后……仔细想想,全都觉得“共和大明”那是太正统了!
既然是天下正统分配的土地,那就是他们合法拥有的土地,名正言顺,理直气壮!那些土豪劣绅想要回去,那就是反贼!
所以保卫“共和大明”就是保卫他们自己的土地……而且听说这个共和大明挺有钱的,等保卫妥了还能给大家伙发一笔军饷和奖赏!因此鄂东五府的劳苦大众保卫“共和”的决心那叫一个坚定啊!
而且由于吴三桂急于东进江西,没有及时对逃进幕埠山的忠王府军进行清剿,甚至连幕埠山脚下的平原上的咸宁县城都没派兵去攻占,使得李自成和忠王府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很快就在幕埠山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了。
而当吴三桂的“百万大军”在小孤山、八里江、小池口、城子镇、武穴镇连续遭遇大败,甚至吴三桂本人都被困在九江府城内的消息传到幕埠山时,那可真是满山沸腾啊!在各个山谷山坳里眯着的忠王府军全都高兴坏了……这可押中宝了!吴三桂要完,他们回头都是共和功臣,当了功臣,不得多分个几十亩土地犒劳一下?
于是李自成的忠王府军又光速扩张了一倍!好多原来还比较老实,还在为吴三桂的还乡团士绅当佃户的农民都丢下锄头,上山投李闯了。
一时间,武昌府城周围的农村里面都很难见着青壮年农民了!
而李自成的劲头就更大了,在九宫山见到李中正,并且从李中正那里得知了打输了“小孤山之战”,丢光了水军主力的吴三桂已经被困在九江府城,而且很可能还一病不起,动弹不了之后,可真是高兴坏了。都没和李中正谈钱,就立即下达了动员令,整整拉了五万人浩浩荡荡向幕埠山东面进发。
李自成本人则骑在马上,和忠王府行军司马司下面的参军们还有远道而来的李中正一起抹黑前进。这个吴三桂的“老伙计”,现在也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家了,还能那么矍铄,除了再次品尝到了权力的甘甜让他整个人都焕发了一波生机,就是因为还有一个亡国大仇,还有那么多老兄弟被杀的仇没有找吴三桂报!
而这一回,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也遮掩不住他老人家脸上的神采飞扬。在他的中军纵队的周围,全是大队大队闷头行军的步兵,还有拖着六斤青铜炮的马车骡车辚辚而过。李自成这些年还是在幕埠山里面搞了一些建设的,修整了山路,架设了桥梁,这几日雨也停了,路面也干了,晚上的天气又凉爽,天空当中还明月高悬,正是行军打仗的好事儿。夜色当中除了行军的声音,偶尔也会听到忠王府军将们咬着后槽牙动员打气的声音:“额们这是去九江杀吴三桂这个龟孙子啊!大家伙儿加把劲,可别叫这老小子溜了!”
“对!额们必须加把劲,要不然吴三桂这老小子就算没溜了,也说不定会叫大将军的兵马给灭了!”
“可别让大将军砍了吴三桂啊!那是额们的血海深仇……额们得杀了姓吴的!”
听这口音,听这语气中的恨意,就知道这个“闯二代”了本该是祖传的富贵,都叫这个老小子给整没了,要不是这两年趁着天下大乱又支楞起来了,那可真是一辈子都过不上一天好日子了!
队列当中响起了湖北当地口音士气高昂的应和声。忠王府的这些部队,除了为数不多的老营兵和闯二代、闯三代之外,多少鄂东五府的青壮。其中一些早就是忠王府的府兵,已经有了自己的田庄和国人身份,更多人则是巴望着可以在战胜后得到土地和国人身份的原先的农民。
不得不说,现在共和大明搞得这套“罗马式”的国人兵制,还真是挺费土地的……不过只要国人身份还有挺高的含金量,还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分配,那么这支国人军队,就没有他们无法击败的对手!
如果让九江城内那位“被爸爸抛弃”的吴应熊看见这支黑夜中滚滚前进的大部队,看见那个白发苍苍,余生只剩下复仇的李自成,恐怕得吓得马上向李中山投降……
可惜吴应熊并不知道他的好女婿李中山派人上幕埠山“摇”来了李自成这个老魔头打九江府城,而同样的,这个时候正在九江城外围的明军营地中等待李自成抵达的李中山,也不知道吴三桂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狠狠坑了一把吴应熊……他当然也没想到吴三桂的格局会那么大,在江西打不赢就来了个金蝉脱壳,留个儿子和十余万吴周军顶雷,自己领着四万吴周精锐跑去湖南和吴国贵会师,准备去扑李中山的“国人老区”广东了!
不过有一点李中山并没有猜错,这位大周皇帝的确时日无多了,他的心脏明显出了问题,在前往湖南的途中有小小的发作了一次,虽然没要了他的性命,但却让他没办法骑马,只能坐上轿子,让人抬进了衡阳城。
吴国贵的王府原本摆在长沙,但是为了执行吴三桂派给他的突袭广东的任务,在两三个月前就已经把王府迁入了衡阳。而且,他还在衡阳集中五万军队,如果再加上吴三桂从江西带来的四万军队,截止七月初十,吴三桂、吴国贵手中可以用来扑击广东的军队已经多达九万!
另外,孙吉庆还张罗起了五万乌合,吴周军扑击广东的总兵力已经多达十四万之众!
这也就是吴周王朝也搞了府兵制,还拿到了人口比较多的陕甘、湖广,要不然还真没那么轻易可以凑出那么多的军队。
不过广东这个“国人老区”的动员能力也很强,所以吴三桂这一路都在担心广东一役不好打。到了衡阳,住进了吴国贵的王府,休息了一夜之后,他就马上把吴国贵、李本深、吴世珏、吴世、刘玄初、汪士荣等武将谋臣都召集到自己的软榻跟前,开始和他们商量扑击广东的事儿了。
“父皇,您老人家就放心吧……现在广东的军队都调去了梧州,本来可以充当缓冲的贾汉复又被小菟调回了广州,他家老六则领着湖南兵镇守韶州,只要咱们赏他一个直隶州当藩地,他一准会倒戈的!”
吴国贵正一边向吴三桂报告,一边偷眼打量着自己这位看上去老态龙钟,嘴唇发紫,脸色苍白,一看就知道不大好了的养父。
“那么说来,取广府是很有把握的?”吴三桂强打着精神问吴国贵,不过他没等养子回答,就加重语气道,“国贵,广东一战是我大周可以压倒大明,从而在将来得以一统天下的关键之役。一旦失败,那大明就一如《三国志》中的曹魏……不,应该是占了曹魏地盘的汉献帝了!你可明白?”
“父皇,”吴国贵听老爷子这么一说,连忙拍着胸脯道,“您放心,如果小菟胆敢率兵抗拒我大周天兵,儿子就不认她这个女儿!”
吴三桂点点头,“国贵,为父还从江西带来了四万人,除了五千朕的亲兵,其他人都交给你了……一定要好好打!”
“是,父皇!”
第三百四十九章 里面的吴三桂听了,你被额们包围了!
数百铁骑,簇拥着大周楚王,湖南总管,平南大将军吴国贵,走在由湖南郴州开往广东韶州的官道上。
在这位吴三爷的身后,是无数面翻卷的暗红色旗帜,更有无穷无尽的铁骑步卒还有骡马拖拽的火炮跟随。大周皇帝吴三桂终于打出了自己的王牌!
在吴国贵身后,除了他父子二人的嫡系本部,还有贵州总管李本深部,常、澧、永及夔东总管祖泽清部,吴国贵麾下的江西都督(在吴三桂大举进入江西之前就在江西和清军作战)万吉全部,还有吴三桂派给吴国贵的由大周皇太孙吴世总管的四万大军。现如今吴三桂手头还可以拿出来的本钱,除了五千亲卫之外,扫数已经归在了吴国贵的麾下。步骑足足九万,弹药粮草经过竭力拼凑,也可以支撑一个月以上的激战为了支撑这次突袭,吴国贵已经将他在湖南经营数年所得,全都砸进去了。
虽然投进去的本钱不小,但是每名周军将士都知道广东的富庶!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只是这份渴望和期待后面藏着的是浓浓的忧国忧己。吴三桂病重,江西战事危急,长江水师覆灭等等的坏消息,早就在军中传开了。谁都明白,此仗已经是吴三桂的最后一搏,若然战胜,这位反复无常的老皇帝还能交给子孙一副还算稳固的江山。若然失败,那么他草创的国家,就将一蹶不振!
无数人的目光,只是追随着走在前头的吴国贵的身影。他高大魁梧,极有气势的身子在马上挺得笔直。在吴三桂的三个儿子当中,这位吴三爷和现在留守在陕西的吴二爷,还有吴二爷的儿子吴大少爷,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且过往的战绩都相当出彩。可是老皇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次入江西下江南之战,居然放着老吴家的三大帅才都不用,偏偏让太子爷吴应熊和夏国相、胡国柱这俩草包女婿唱主角……
其实吴三桂的心思,大家其实还是知道一点的……就是在担心玄武门,在担心靖难之役,而归根结底,就是老皇帝年事已高,去日无多。而身后的继承人又都挺有能耐,而且还养成了各自的势力。这情况简直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三兄弟的翻版!所以吴三桂才急于扶植太子吴应熊,帮他建立威信。但是这样的安排却彻底搞砸,吴老皇帝还倍受打击……这就让大家的心底,都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吴老皇帝还能支撑多久?老皇帝一旦不在了,他费尽心机搞出来的吴周江山,会不会因为三子争权而分崩离析?
在队伍前头,飞奔来一群骑士,打着一面“贾”字大旗。他们应该是寻着吴国贵的王旗找来的,为首一骑,是个二十多岁的白白净净的青年,他看见了一身中西合璧的银色板甲,骑着一匹西洋大长腿马的吴国贵后,就立即挥手让随从们止步,然后自己飞马到了吴国贵跟前。
吴国贵认识这青年,知道他是贾汉复的小儿子,行六,名国柱,原本是贾汉复的外室替生养的,不在旗籍之上。在贾汉复真的“复汉”之后,就把这儿子领回家,封了个宜章县令他这个宜章县令可不是一般的县令,而是世袭罔替的宜章县令!
因为贾复汉的两个州是藩地,是康熙封给他老人家,他老人家又带着投明的。这两个州的知州和下面的县令,全都姓贾!不是老贾的儿子就是他的孙子!
而且老贾还早早立了遗嘱,他死后就把这两个州下面的县分给六个儿子,以后就一代代往下传……
虽然这套世袭县令制没有得到大明朝廷的正式批准,但是李辅臣北上之前已经以大明南王的名义颁布令旨,允许老贾家世袭二州,与国同休了。
可是这个南王批准的事儿,却被南王的媳妇以英王世子名义下令给撤销了,还把贾家人都召回了广东,交给了李吉贞“看管”,只有这个贾国柱因为是广东讲武堂毕业的,而且一直在粤军之中带兵(他这个世袭县令是可以委任代官的),和吴小菟很熟,还担任过一段时间英王府的护卫队长,所以才被吴小菟派去收拢贾汉复的湘军,然后又让他驻守韶州。
这贾国柱和吴国贵也挺熟的,他在担任英王府卫队长的时候,多次奉吴小菟之命给吴国贵送礼。吴国贵现在骑着的马,穿着的甲,还有吴国贵的亲兵们使用的燧发枪,全都是贾国柱帮着送到长沙的。每次吴国贵都会召见这个贾国柱,向他请教广东和广东国人军的情况。
不过关系再好……可能也不能经受没收领地的考验吧?
实际上,收回封建领地已经是李中山出任大将军后大明实行的国策了!
连李中山、郑经这样的藩王都已经“奉还版籍”了,何况贾家这种水准的小领主?但李中山、郑经“奉还版籍”后还可以通过控制大明朝廷和地方上的实权,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不是真正被削藩了,而是变成了中央的一部分。可贾家这种级别的藩臣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被削藩后就只能当个富家翁,而身为庶出的“小六子”,贾国柱则是想当个富家翁都没了。就算他爹还能得个公侯,也轮不到他袭爵的。
另外,贾系湘军在这场削藩事件中的损失也很大。因为贾汉复是没有军饷可以给下面的,所以他的军队就只能完全封建化了!他将桂阳州和郴州的土地分割成了两三千个“庄”,然后再封给贾系湘军的兵丁,由这些“庄”直接负担兵丁的衣食器械。实际上,就是将这些“庄”变成了兵丁的封地!
所以在桂阳州和郴州,人们都管这些贾系湘军的兵丁叫“十户侯”……虽然只有十户属民,千亩封地,但这却是祖传的基业,哪里是广东国人军的那几个军饷可以比的?
因此这些跟着贾国柱一起开赴广东的“十户侯”全都大明英王府不满!
在这些人的推动下,在自身利益遭到剥夺的情况下,贾国柱毅然决然的弃明投周,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且吴国贵也不让他白辛苦,已经答应可以马上把整个郴州都封给他!等打下广东,再把广东的南雄州,江西的南安府都封给贾家!
现在看见贾国柱如约而来,吴国贵就笑着朝他招手:“六子,快过来,快过来……我父皇册封你当桂阳郡公(郴州古名桂阳郡)的大诏就在我这儿!从现在开始,郴州就是你的了!”
“真的?”贾国柱闻言就是一脸的惊喜,当场就翻身下马要跪接圣旨。
吴国贵则摆摆手道:“这里不是接旨的地方……这可是册封的大诏!”
“对,对,对……大王,臣已经在乐昌准备好了营地和船只,您的大军立即就可以进驻,先休整两日,然后咱就乘船南下,走武江入北江,要不了十日,大兵就可以入广州了!”
吴国贵一听,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广州情况如何?可有防备?”
“广州当然是有防备的,”贾国柱笑着回答,“不过急切之间,郡主娘娘也无处调集可以抗拒十万天兵的大军……这事儿得兵贵神速!要不然等广东的国人都发动起来,二十万火枪兵都能拉出来!”
“二十万?”吴国贵吓一跳,“有那么多?”
“当然有了!”贾国柱答道,“光是一个佛山镇就拥有不下二十万匠人!其中三分之一,已经有了国人身份……而且他们大多都能熟练使用燧发枪!毕竟,燧发枪就是他们那里造的!”
一个军事工业中心城市的动员能力,当然是远远超过吴国贵这样的封建军阀的想象……毕竟手工业城市的人口密度很大,青壮年众多,而且手工业生产又讲究纪律和精确,如果这座城市的产品又正好是燧发枪、青铜炮、火药、子弹、炮弹的话……这简直就是个东方版的“巴黎老区”啊!
不过吴国贵还是不打算放弃,重重点头道:“知道了,六子,带路,咱们一起去广州,去佛山!”
“好嘞!”
……
当吴国贵率领的九万大军跟着贾国柱浩浩荡荡开进广东,去抄李中山的广东老巢时。他的好大哥吴应熊已经被一群“换了衣服”的明军,团团包围在了九江城内。
“不好了,大爷,大事不好了……”
一个从北京开始便一路跟随的老奴才,飞也似的闯进了吴应熊太子行辕的书房,把正和自己的亲家公郭壮图手谈的吴应熊给吓一激灵。
“什么?什么不好了?”吴应熊看着这个上了点年纪的奴才赶紧追问,“是不是我父皇……”
“不,不……”那老奴才摇摇头,“是明军……他们在城外列阵!”
“嗨,那有什么?”吴应熊松了口气儿,压根不害怕,“李大头是我女婿,有什么好怕的?我现在不露面而已,我要露面了,他一准会放我离开的。”
吴应熊这段时间已经算计好了,觉得李中山无论如何是不会杀他抓他的……且不说两边关系多亲密,就是杀了他会让吴周这一盘散沙都凝聚在吴应麒身边,李中山就不会干这事儿!
而且,李辅臣、李中山和吴家其实是一个大团伙下的两个小山头,两边不仅通婚,而且许多人还都有在两个山头都混过的履历。所以他们两边是只分高下,不决生死。
这吴应熊即便是被李中山抓住了,也不会害了性命……荣华富贵还是有保障的!
至于郭壮图就更不慌了……他和李辅臣,李中山那是老相识了,而且现在还沾着亲戚,到了李家阵营,照样可以做官。
所以这会儿还笑着跟吴应熊请命呢,“太子爷,臣出去会会王大头吧……您可是小艽的爹,让他别逼太紧。”
“对对,”吴应熊笑道,“我是小艽的爹,我还是小菟的伯父!”
“太子爷!”那老奴突然插话了,“您先别想好事儿……外面的明军换衣服了!”
“换衣服?”吴应熊一愣,“换什么衣服?”
“把红巾红袍换成了青衣白帽……白帽就是那种白色的范阳毡笠!”
吴应熊还没明白:“明军换军服了?他们不是红巾军吗?”
“那,那,那……不是闯王军的打扮?”郭壮图已经跳起来了,一不小心还带翻了棋盘,黑白棋子哗啦啦摔了一地。
“什么?李闯……”吴应熊这下可急眼了,一下也站了起来,“快快,快让人给本太子更易披甲!孤要上城观阵!”
“是!”
……
九江城南,庐山脚下,这个时候已经是一片白色毡笠的天下了!
五六万人的“白毡帽”,已经排出了五六十个营方阵,白茫茫的一大片,这白茫茫一片的前方,还摆出了上百门青铜火炮。炮群间隙,还立着不少骑兵!
其中这些“白毡帽”组成的大阵的正前方,还立着两面大旗,一面上头绣着一个斗大的“闯字”,还有一面则绣着“奉天”两字。
两面大旗中间,一骑伫立,也是白帽青衣,还是一个须发皆白,只有一只眼睛,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的城墙。
这位老爷子,当然就是李自成了。当他看见城墙上一番旗幡扰动时,就以为是吴三桂来了,张开喉咙就大呼道:“里面的吴三桂听了,你已经被额们包围了,快点出来投降,还不失封侯之位,若要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这一回,可不会再有满清鞑子来救你个老汉奸了!哈哈哈……”
他一喊完,底下的几万大军也跟着一起嚷嚷:“里面的吴三桂听了,你已经被额们包围了,快点出来投降……”
几万人一喊,城头上的吴应熊已经傻眼了。
好好的李中山,咋一眨眼变成李自成了?这不是要人命吗?李中山那边好商量,李自成可不会放过他!李自成和吴三桂那是死仇,不死不休!死了下去还得斗的那一种!
吴应熊可不敢向李自成投降,投过去也是送死!
想到这里,吴应熊都快哭了……前两天李中山还在的时候,可派人来交涉过,他那时候要是露个头,这头就保住了。
现在可好,换李自成来索命了!
“开炮!开炮!快开炮……”吴应熊知道跑不了,只好咬着牙下令开炮,“给本太子狠狠打,打死李自成!”
“轰……”
早就有几门架在九江城墙上的红衣大炮填装好了弹药,炮手听见吴应熊下令,二话不说就开始发炮。不过李自成距离九江城头还有点距离,想靠红衣大炮精确命中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自成也没兴趣给人当靶子打,大笑了几声就飞马向后而去,返回自己的中军本阵了。
他一退去,李自成阵前的火炮,也马上轰鸣了起来!
这些大炮可不全是李自成从幕埠山拉出来的轻型火炮,其中也有相当部分是李中山从水路运来的十二斤大炮,是可以用来轰塌城墙的利器!
一时间,九江的城上城下,全都是硝烟弥漫!
九江之战,正式打响!
而与此同时,在庐山以西的一条南下的官道上,大队大队扛着火枪,红巾长袍的步军,正迈开步子,飞也似的向南急行军。那个让吴应熊甚是想念的李中山,现在就这大队的火枪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