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应当开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以交易的形式来获取海外金银!”
“此方法以前陆地的丝绸之路已经证明过,这是个可以增加财政税收的好方法。”
杨靖贫民出身,之前是户部左侍郎,后来原户部尚书得罪朱桂,朱桂势头却愈大。
虽然朱桂没有直接报复他,但那位户部尚书自己把自己吓出病,也就被免职了。
再之后,就是原户部左侍郎的杨靖得以上位成户部尚书。
杨靖得以高位后,心中颇感激朱桂。
“不错,说起来是这么个道理。”
朱元璋听着点头。
毕竟走一条已经证明成功过的方法,确实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不过也就这时。
凉国公蓝玉出列,拱手说道:
“陛下,末将以为应当发展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产!此法方便快捷,比做交易好多了!”
旋即就是百官纷纷站队了。
以杨靖为首的文官队伍纷纷开口支持开放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
以蓝玉为首的武将队伍则是开口支持发展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产。
朱元璋一看朝堂百官都这幅德性。
立刻就明白这群人为什么说。
建海上丝绸之路,搞交易利于文官插手,他们也能以此来获利。
打造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产的话,那就得武将来做,武将也就能获利。
因此现在朝堂上的文官武将们,现在也就分成两派的样子争吵着!
想通这层后。
朱元璋的脑袋立刻就大了。
咱让你们这群人来给咱出主意,结果你们这群人心里就自己那点小九九,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这么比起来,朱元璋觉得还是朱桂好!
朱桂心里仿佛就没有他自己!
朱桂所做的大部分事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可以说朱桂的一颗红心完全向着大明!
朱元璋想到这里。
再度看向面前依然在争吵的文官武将们,也愈发觉得这群人是一群虫豸了!
和这群虫豸一起,怎么能建设好大明呢?!
“召代王来应天府,这件事咱要当面问他!”
朱元璋懒得看面前争吵的百官,直接就起身对旁边的锦衣卫命令道。
言罢。
老朱拂袖离去。
原地那些争吵的百官全都卡了壳!
不过并没有官员因朱元璋生气而恐惧,毕竟法不责众,再者众人也只是出主意。
因此老朱生气就归生气了,责罚不到具体的人身上,完全就可以当没发生过。
然后百官也注意到朱元璋说是要召朱桂来询问的命令,于是不少人眼神微动。
文官武将们都准备趁朱桂见朱元璋之前,去劝说朱桂支持自己的方略。
毕竟这个国策定下来的话。
也就能决定到底是文官吃肉,武将吃屎。
还是武将吃肉,文官吃屎。
而后有朱元璋诏令,再加上朱桂还有点需要当面补充的东西,也就来了应天府。
文官武将纷纷派了代表,备上重礼来找朱桂,朱桂毫不客气的把双手的礼都收了。
旋即朱桂就被锦衣卫接入朝堂中。
正式参与议事!
“小十三!你可算是来了!”
朱元璋见到朱桂到来,脸上有些欣喜。
老朱丝毫没有提上次朱桂逃婚的事,而是直接说起了正事。
“现在朝堂上文武百官,都只想着他们位置上的那些事,出的主意私心也很重。”
“所以咱就想着问问你,对于你给出的两个建议,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朱元璋这话一说出口。
朝堂上文武百官皆是低头。
不过这种事也没办法。
现在争一争国策的方向,丢的不过是一点脸,以后是能吃肉的!
只要能建立海上丝绸之路,那就是文官吃肉!
只要能建设大明海军,那就是武将吃肉!
所以为了以后能吃肉,他们这群人也就宁愿冒着被朱元璋责罚的风险,也要和对面阵营的人争吵。
不过让百官没想到的是。
朱元璋直接绕开他们利益相关的人,直接开始询问起年仅十七岁的代王朱桂!
一时间。
代王朱桂成为朝堂备受瞩目的人!
蓝玉和杨靖都眼巴巴的看着朱桂。
我送的礼你都收了,那你应该会支持我吧?
两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着。
“儿臣以为,如果百官精力有限的话,那么可以优先发展大明海军,以军队去掠夺海外金银!”
朱桂不假思索的开口说道。
这些回答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的很清楚了。
听到这话,杨靖立刻面如死灰!
而旁边的蓝玉,则是差点开口喝彩!
以前蓝玉还愁着。
朱桂都把北元王庭给灭了,那以后自己这样的武将就无用武之处了!
一个武将若没有用武之处。
那这个武将很可能是会面临这被冷藏,被卸磨杀驴的局面。
而现在。
如果组建大明海军的话,那像蓝玉这样的武将也就又用了用武之处!
这下是不仅能赚钱,还能保命了!
蓝玉感激的看了朱桂一眼。
这个主意出得好!
太子殿下没有看错人!
蓝玉看着朱桂愈发的顺眼了。
“你也想要发展大明海军的嘛。”
朱元璋听着微微点头。
其实最开始朱元璋也是想着选择要大力发展大明海军的。
原因很简单。
因为朱元璋自认为没有搞经济的天分,海上丝绸之路这种老朱自认为干不来。
还是组建海军,去海外抢劫简单点。
听着朱桂的建议,朱元璋准备拍板时,突然敏锐察觉到朱桂这话里的前置条件。
‘如果百官精力有限的话!’
如果精力有限!
也就是还有一个精力充沛的选择!
朱元璋察觉到这点后,也就立刻问道:
“那么如果百官精力很充沛呢?小十三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朱桂笑着道:
“那自然是双管齐下,两件事一起干。”
“也就是既开放海禁,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也建立大明海军!”
“比如远的地方,我们就用做交易的方式赚取金银,近点的地方就直接攻打。”
当朱桂给出这个建议时。
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
刚才倒是自己局限了。
不过朱元璋也很快意识到了问题。
正如朱桂所说,如果两件事都要办的话,那就需要朝廷百官有充沛的精力。
毕竟若只做其中一件事的话,虽然有主体上有文官获利还是武将获利的区别。
但双方也还是需要对方来帮忙的。
比如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策,虽然主体是文官获利,但也还需要武将为交易护航!
若走大明海军劫掠的路子,虽然主体是武将获利,但也需要文官在后面保障军队的后勤问题。
可若是两件事一起做的话,双方需要做的事情就会成倍增加,没有充沛精力干不成两件事!
“所以说现在有两个选择。”
“要么是直接发展大明海军,通过军队去抢劫海外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