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父皇交到我们手上了?”
朱不解,在锦衣卫宣读完圣旨,悄悄递上一份银子,而后小声询问道。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
“不过臣猜测,应该是代王殿下最近做的事让陛下很高兴,因此陛下就想试试其他殿下们的能力。”
锦衣卫不动声色的收了钱,而后说出自己的推测。
什么?!
因为朱桂的原因?
听到这个解释原因。
朱气血上涌,气的差点吐血!
“晋王殿下,按照礼制,您是要给陛下回旨,说明自己如何运输辎重的。”
锦衣卫这时适时提醒道。
朱感觉头疼欲裂,这种事情自己恐怕也想不出来,于是摆手道:“你等等,我召集幕僚前来商议。”
……
齐王府。
收到圣旨的齐王朱松了一口气。
先前因为朱标巡视藩王封地的事,把朱吓得够呛。
现在朱标临时回精,不再巡视藩王封地。
意味着自己躲过了一劫!
这样想着,朱上前接旨。
他开始盘算着,回旨上应该怎么写些漂亮话。
……
燕王府。
朱棣接过圣旨,脸上露出苦笑。
而一旁的姚广孝,则是满脸郁闷!
之前接到朱标巡视藩王封国的消息,姚广孝就力劝朱棣要做好表面工作。
然后姚广孝上上下下忙活了数天。
就等着朱标前来巡视燕王封地。
结果朱标不来了!
这让姚广孝有着一拳打到空气的感觉!
有些憋屈!
不同于郁闷异常的姚广孝,朱棣只是稍稍诧异,这种变故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随后朱棣就开始盘算着,怎么给朱元璋回旨。
……
尚未修建完成的代王府内。
朱桂接过圣旨。
知道了朱元璋想用运送辎重的事来考验藩王们。
顿时就让朱桂眼前一亮。
这又是一件可以卷藩王们的事!
【叮!内卷任务发布!】
【若你能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朱元璋的这次考验,你将获得奖励:红衣大炮制作图!】
看到崭新的系统任务,朱桂微微一笑。
来了!
新的卷王任务!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考验。
朱桂觉得并不难。
现在朱桂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对待运送辎重这件事上有千百种办法!
随便拿出一个主意,就能盖过其他藩王。
如此,朱桂便想着给朱元璋回旨的措辞。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第17章:朱桂回旨,朱元璋傻眼了!
随着五份回旨文书到了帝都。
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去看,他想在朝会上拿出来,让锦衣卫当众宣读,和百官一同审阅皇子们!
“诸位别急着走,咱今天有些东西要让诸位一起看。”
朝堂上,日常政事商议完后,也就在百官等待散朝时,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响起。
一听这话,百官苦笑出声。
这种事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朱元璋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拖堂那是日常事件!
只是百官有些疑惑。
今日拖堂是因为何事?
“最近咱想考察下就藩的五位皇子,就给了他们一个题目,让他们处理运输辎重的事。”
“现在他们的回旨文书都已经到了,咱让锦衣卫念给大伙听,大伙一起评点哪个最好。”
面对百官的疑惑,朱元璋说出自己目的。
这让百官也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是要杀头的事。
同时百官开始期待起来!
他们知道最近代王朱桂风头正盛,获得朱元璋多次奖赏!
如今代王就属于是就藩的五位皇子之一。
不知代王今天依然能获得朱元璋的青睐?
还是从此泯然众人矣?
“开始吧。”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说道。
“遵命!”
锦衣卫拱手听令,而后拿起旁边内侍端着的木质托盘上第一份文书,扫了眼后朗声道:
“最早回旨的是,齐王殿下!”
“齐王殿下说,必定会完成使命!不负陛下的重托!”
朱元璋听着,微微点头。
他知道齐王这话的底气在哪。
因为齐王封地在青州一片,受到雪灾影响较小,因此就算是在冬天运输辎重,对于朱来说负担也不算重。
这才让朱有一定能完成任务的底气。
“陛下!齐王殿下的回旨信心十足,足可以说明齐王殿下不似凡人,是有雄者之风啊!”
有朝臣出列,拱手说道。
朱元璋听着笑骂道:
“这是他份内的事,有什么好夸的?”
那朝臣自讨个没趣,有些尴尬的退回文臣队列中。
接着就是下一个,锦衣卫开始拿起下一份回旨文书,发现异样后,立刻就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秦王和晋王的回旨是一同送到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皱了皱眉。
这两个混账东西!
前不久才一起受罚,如今连回旨文书都同时送达,生怕是别人不知道他们混在一起!
“念。”
不过朱元璋懒得追究这种小事,只是摆摆手道。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北方冬天运输辎重之事困难重重,不过父皇若执意要做的话,儿臣会准备好骡车和农夫。”
锦衣卫照着晋王朱的回旨文书念道。
这话说的,朱元璋紧皱眉头。
朱说的是个废话!
而且只用骡车和农夫的话,在南方运送辎重是没问题,可如今北方大雪漫天!
只用这两样的话,到时候不仅辎重送不到,一路上民夫都要死不少。
这回旨的水平不行!
“秦王呢?秦王是如何回应的?”
接着朱元璋问到同时送来的另一份文书。
“秦王殿下和晋王殿下一样,都说会准备好骡车和民夫。”
锦衣卫扫了一眼秦王朱回旨信息,立刻答复道。
“哼!”
见此,朱元璋冷哼。
这两个没用的东西,看来指望不上他们了。
还有最后两个。
燕王朱棣和代王朱桂!
“继续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