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24节

  送走了张忠,林香玉命人将正门打开,不多时,朱祁钰也走了出来。

  两人一起站在门口,亲自迎接了脱脱不与阿剌知院。然后将众人请到绛云轩中设宴招待。

  脱脱不这次带来了自己的现任妻子,也就是也先的姐姐,以及妻子所生的也先猛可。另外还有其他女人生的幼子马儿古儿吉思。

  对于也先的姐姐,以及也先猛可,那就不用客气了,朱祁钰直接派人送他们去和之前俘获的也先一妻二子团圆去了。

  脱脱不幼子马儿古儿吉思,则被安排进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深宅大院。根据朱祁钰之前和脱脱不的协议,其幼子要在北京成长学习。

  同时,阿剌知院也将自己的幼孙带来了京城,要求与脱脱不幼子享有同样的待遇,这也是提前答应好的,朱祁钰也早已经命自己的王妃安排妥当。

  众人一边宴饮,一边将之前通过密使达成的协议,再次重申了一遍。

  这次脱脱不与阿剌知院亲耳听到皇帝的承诺,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朱祁钰又邀请了二人参加后天的认亲仪式,二人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到了下午,宾主尽欢,宴席散去。

  朱祁钰送走众人,并不着急回房睡觉,而是来到西厅,下达了晋封兴安侯徐亨为安国公的诏命。

  至此,虽然朱祁钰在侯爵上依旧吃亏,但是要论国公,站在皇帝阵营的有英国公、安国公、定国公、曹国公。

  中立的,魏国公。上皇派,成国公。

  朱祁钰已经占了绝对优势,这样再有什么典礼仪式,办起来就体面多了。

  紧接着,武定侯府开始将请柬陆续发出。

  收到请柬的皇亲勋贵、文臣武将一传十,十传百。武定侯府认女的消息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如今的京城,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应接不暇。

  就连朱祁钰自家的产业接天楼,生意都更上一层楼,变得一座难求。那些富贵之家全都挤在这里等着听最新消息。

第239章 京城上下舆情汹涌 推波助澜皇帝发狠

  西城鸣玉坊,挨在一起的接天楼和神女阁,是齐王妃名下日进斗金的两项产业,也是朱祁钰手中玩转情报的一双利器。

  朱祁钰命王妃从神女阁中选取了十名最美丽最性感的女子,每日在接天楼中,为宾客播报时事要闻。

  宾客嘛,总是更愿意认真倾听绝色尤物讲话,更何况接天楼传递消息又快速又准确。

  而且听完消息,宾客们还可以聚在一起尽情讨论。有些话题,如果在外面讲,很快就会被锦衣卫请去诏狱了。但在接天楼中,可以畅所欲言,只要不是二百五到公然辱骂皇帝,讨论完拍拍屁股就可以走,啥事没有。

  所以接天楼变成了京城的消息海,每日人满为患,一座难求。

  十二月十九日,天朗气清,万里无云。

  朱祁钰快到中午时才迤迤然来到西厅,听取练纲、何宜、徐正、黄鉴的汇报。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昨天下午武定侯府认女的消息才从接天楼发出去,现在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了。

  普通老百姓看热闹的成分比较大,毕竟王妃与皇后那差距可就大了去了,皇后涉及到大义名分,乃一国之母,从儒家理法上讲是所有国人的母亲。

  但王妃就不一样了,皇帝愿意宠爱哪个就宠爱哪个,王太妃也好,齐王妃也行,百姓们并不在乎,两妃之争顶多就是给老百姓茶余饭后添点谈资而已。

  京城的大部分老百姓嘛,还是认太上皇为正统皇帝,认太上皇后为正统皇后。至于代摄君位的景泰皇帝怎么折腾他自己的王妃,不关老百姓的事情。

  其次是文臣,反应也不激烈。王太妃的祖父汪泉是金吾左卫指挥使,王太妃是地道的武将世家出身,文臣也没那么喜欢王太妃。

  所以皇亲、勋贵、武将、文臣之中,文臣最先破罐子破摔了,爱谁谁吧,反正不论哪位王妃得势都免不了亲近武将勋贵了。

  勋贵、武将则分裂成两半,亲皇帝的勋贵、武将支持齐王妃;亲太上皇的勋贵、武将支持太王妃。

  皇亲之中,除了岷王和蜀王两家,剩下的一面倒支持王太妃。

  不过在胡皇后复位的问题上,局面就完全不同了,除了铁杆的上皇派,剩下的人一面倒地同情胡皇后,仅有的少数中立派也被舆论裹挟,不敢轻易发声了。

  尤其是民间反响最大,老百姓几乎没有不支持胡后复位的。

  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那些监生、贡生、秀才、举人、普通读书人,见大势已成,法不责众,呼吁为胡后复位再无风险,便纷纷不约而同地记起了圣人在书中教的儒家礼法,个个慷慨激昂、一脸义正辞严地要求拨乱反正。

  听完了汇报之后,朱祁钰向何宜等人笑道:“别看这些读书人如此的慷慨激昂,然而能因胡皇后复位事得到重用的,就只有岳正一个人。

  因为岳正是真正地承担了杀头的风险,而且如果有一天真如仝寅所言,太上皇复辟了,岳正还是会被彻底清算的。

  他承担了捍卫礼法,伸张正义带来的巨大风险,也就有资格享受忠义国士该有的待遇。

  至于那些跟着瞎起哄的,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一样,他们早干什么去了。”

  何宜明白皇帝的正义感又发作了,笑呵呵地回道:“豫让和申包胥那样的国士,一朝能出一两个就顶天了,剩下绝大部分人都是盲目从众而已。

  陛下不抱期望,也就不会有失望了。”

  说罢,何宜将一份奏本递了过来:“陛下,定西侯家上书,蒋贵之子蒋义因足疾无法袭爵,请求让蒋琬袭封定西侯。

  并且蒋义已经与孙家定下联姻,为蒋琬娶太后的侄孙女为妻。蒋家一并请封其为定西侯夫人。”

  朱祁钰冷哼了一声,向徐正问道:“惟中,你说应该怎么处理才好?”

  徐正见皇帝发问,连忙谨慎地回道:“微臣以为,臣下嫁娶之事,陛下倒是不好直接阻止。

  但是爵位传承,必须是父传子、子传孙。哪有儿子健在,却将爵位直接传给孙子的呢?”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将手中的奏本递给徐正:“爱卿所言甚是,你就替朕作如此回复吧。”

  说罢,朱祁钰又转向练纲问道:“《救亡图录》做好了吗?”

  练纲连忙回道:“启禀陛下,第一稿已经完成,一共有九十九页。微臣领着文士与画工,不眠不休,已经制作了一百份。”

  说罢,练纲起身到书案上取过一本厚厚的画册递给了皇帝。

  朱祁钰从头到尾,认真地翻看了一遍。上面有太上皇摆开天子仪仗,带着瓦剌大军,分别在紫荆关外和北京城下叫门的场景;也有土木堡战场的惨状、王振在军中侮辱打压英国公、成国公等文武勋贵的场面。

  有对孙太后、钱皇后八大车珍宝、六十万两白银输送瓦剌的描述;也有皇帝送车马仪仗、太上皇后献嫔御、侍婢、炭火、毡帐,关切太上皇的温情脉脉。

  更有对京城大战,重创也先的详尽记载。

  总之,看了这本《救亡图录》,基本就能对从土木堡之变,到京城保卫战,这期间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大事,有个直观而全面的了解。”

  朱祁钰看过之后,非常满意,命令练纲立刻发下去,优先发给亲王、郡王,其次是封疆大吏、地方重臣。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同样的道理,太上皇做了这么多’好事‘,而景泰皇帝立下了救亡图存的不世之功,不拼命宣传,让全天下都有所了解,那岂不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物了。

  商量完这些事情,朱祁钰便回房去了,接下来就是养精蓄锐,然后明天去给自己的老丈人磕头。

  再过个几天,京城会越来越热闹,因为备受皇帝讨厌的大宗伯胡,即将带着建文帝的儿子抵达北京。

  到时候嫡庶之争,也将愈演愈烈。

  朱祁钰的态度很明确:要战,就彻底战个痛快。

  历史上的景泰帝,就是一直被庶出身份所累。当了八年代皇帝,也就被恶心了八年。天天被大臣恶心也就算了,关键就连皇后汪氏都跟着往景泰帝心口上捅刀子,

  所以现在朱祁钰也就铁了心了,非要一次性地把嫡庶之争搞明白不可。

  你们要是清清白白的也就算了,关键孙氏是靠着以妾灭妻得的嫡位。而你孙氏的丈夫,则是大反贼的孙子、小反贼的儿子,一家子也是靠造反夺嫡得的皇位。

  一个个的都是乱臣贼子,跟我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夺嫡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遵守仁、义、礼、智、信?

  哦,看见我了,你们全都福至心灵,记起圣人教你们的儒家礼法来了,没完没了唧唧歪歪,跟我扯什么嫡庶正统,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第240章 武定侯认女齐王妃 朱祁钰大礼拜国丈

  十二月二十日,清晨。

  吃过早饭,认真地梳洗打扮过后,朱祁钰带着太妃、宠妃,一家人整整齐齐,全部出动,来到了武定侯的新府邸。

  老武定侯府给了二房,成了文信侯府。

  新武定侯府位于东城黄华坊,靠近朝阳门,原是王振的奢华宅邸之一,朱祁钰查抄之后转送给了武定侯,作为认亲之礼。

  虽然朱祁钰一家起的早,走的早,但到武定侯府时,里里外外已经非常热闹了。

  还有很多来得更早的:刘昌、赵天不亮就起来,带着三千亲卫,将整个侯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今天没有收到请柬的人,是别想进来了。

  不过武定侯府在远一些的街道路口都搭了粥棚、设了喜宴。

  无论是路过的僧道、街边的乞丐,还是普通的百姓,都能沾沾侯府的喜气。大明宝钞、茶水点心、香粥馒头、酒肉蔬果,没命地向外布施。

  不仅如此,武定侯府对今天的喜事极为重视,对贫苦之家、街头乞丐,连御寒衣都发。

  只要来道声喜,称句贺,所有人都可尽情取用。

  武定侯府大喜的日子,哪怕只是无依无靠的乞丐,也可以像普通百姓过年时一样,开开心心地享乐一天。

  皇帝亲信的文臣、勋贵、武将,比朱祁钰来得还早,有差使的四处忙活,没差使的则喝茶闲聊。

  陈循和王文被定为了认亲礼的司仪。英国公、安国公、曹国公、定国公是皇帝一方的见证人;岷王、蜀王、成山侯王通、富阳侯李舆是武定侯府一方的见证人。

  还有皇帝最近提拔的内廷十一位管事大太监,也全部到场,四下里帮着忙活。

  就连锦衣卫,千户及以上的将官都来了绝大部分。

  朱祁钰虽然平素不待见锦衣卫,但今天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老丈人武定侯郭昌现在掌锦衣卫事,上官家里办喜事,下属前来道贺,天经地义,就算皇帝也没理由把人赶出去啊。

  干活的人手这么多,而且郭昌夫妻、朱祁钰夫妻今天是正主,不用管事,都到后堂陪着永嘉大长公主闲聊去了。

  今天的前院总管是文信侯郭聪,负责招待男客。后院总管是文信侯夫人和宣懿太妃,负责接待女客。

  如今武定侯和文信侯两房没了利益之争,又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朱祁钰拉着林香玉进了后堂,后堂里坐着永嘉大长公主、含山大长公主、岷王、蜀王、郭昌夫妇。朱祁钰鞠躬,林香玉磕头。

  永嘉大长公主是太祖十二女,岷王是太祖十八子,这两人是一奶同胞。含山大长公主是太祖十四女。

  太祖还在世的子女,也就只剩这三位了。

  蜀王朱椿,太祖十一子,和永嘉大长公主也是一奶同胞。不过已经过世,今天坐在这里的蜀王,是朱椿第五子,朱悦劭。

  永嘉大长公主已经说服了岷王、蜀王这两家全力支持皇帝。

  剩下的亲王,则全部支持太上皇。

  至于这些亲王,为什么会对太上皇如此死心塌地,朱祁钰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从母系说,孙太后就是小妾啊,朱祁镇刚出生时,绝对是毫无争议的庶子。然后孙氏通过极为恶劣的手段,把嫡妻胡皇后打倒。

  按说亲王们要拥护嫡长制,那也该是支持胡皇后啊。

  再从父系说,建文一脉才是嫡系正统啊。亲王们就算要拥护嫡长制,也应该是支持建文一脉才对啊。

  从太宗、仁宗,到宣宗、正统,这全都是乱臣贼子啊。

  你们这些亲王一边喊着拥戴嫡长,一边坚定不移却站队孙氏和朱祁镇,这行为之矛盾、逻辑之混乱,真是让人费解。

  既然讲道理讲不通,朱祁钰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今天除了岷王和蜀王,其他亲王是一个没请,连请柬都没发。

  就连贤名远播的襄王,都被朱祁钰直接无视了。

  朱祁钰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将哪怕一丝精力,浪费在说服藩王上面。试图劝服藩王,纯粹就是去找气受。

首节上一节12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