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皇帝并不亲自参与阅卷,但大臣们还是揣摩上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迎合。
比如皇帝更喜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看重策论。
在策论中,皇帝更喜欢能明确指出宣德朝失政的文章。
对正统朝的施政得失,皇帝反而并不太在意。
这个大家倒都能理解,从朱祁钰的角度看来,除了土木堡之变,剩下的事情,正统朝做的也算是中规中矩。
起码正统朝君臣的心是好的,没有像宣宗和三杨那样故意硬往外送。
现在的景泰朝重臣们也是想想都觉得恶心,好好的旧港宣慰司,宣宗和三杨留着它能死啊?
非要把旧港送出去,现在好了,新君即位要重启下西洋,朝廷还得巨资组建远洋水师,去重新把旧港打回来,这不是闲得没事折腾人吗。
在确定了阅卷的大方针之后,王文便准备带着众人分工合作,昼夜操劳,争取在三天之内定好名次,呈交御览。
就在这里,英华殿总管太监高平突然到来,宣皇太后懿旨,召众人于英华殿问安。
孙太后不说召众人议事,只说召众人问安。
虽说皇太后主动召大臣问安,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倒勉强也能说得过去,太后如今幽居思过,不主动召见大臣们就不去,那太后也很无奈啊。
众人都看向王文,如今陈循远在大同,内阁中便由王文主事了。
而且大臣们现在都不愿意轻易往太后宫中走动,生怕引起皇帝的误解。王文是皇帝最信重的大臣之一,只有让王文领头,大家跟着去,在皇帝那里才能交待的过去。
王文略一思索,便点点头,示意众人一起,直接跟着高平走就是了。
来到英华殿中,众人行过礼,便等着太后问话。
此时孙太后、钱皇后、周皇后、皇太子皆在。
在这个上皇即将返京的敏感时期,大臣们见到这个阵仗也有些犯怵。
依旧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孙太后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了。眼看太上皇就要返京,皇帝偏偏却在这个时候喜得嫡长子,这给孙太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一旦这个孩子平安长大,几乎必然会威胁到当今太子朱见深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不是太上皇当政时亲自册立的,而是土木堡事发突然,自己这个太后临时应对,紧急册立的。
本来还好,因为当今太子是皇太后册立的,当今皇帝也是皇太后册立的。
如果宣布皇太后的册立从法理上讲有问题,那意味着皇帝和皇太子的法理性都有问题。
但是现在局势走坏了,皇帝即将接受太上皇禅让,要让太上皇当着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正式确认其继位合法性。
从此朱祁钰的帝位,便成了合理合法的受正统皇帝禅让得来。
可是一旦禅让仪式完成,朱祁镇便成了恭让皇帝,不可能再去确认一遍皇太子的合法性。
这样朱见深还是只由皇太后紧急册立的皇太子,从法理上有不小的隐患。
孙太后不得不佩服,朱祁钰这位小皇帝的手段真是环环相扣,接下来只要把自己这位皇太后的合法性否定掉,那连带着皇太子的合法性也就彻底动摇了。
皇太后不合法,自然其册立的皇太子也就跟着不合法了。
想否定大明皇太后的合法性,本来是难上加难的。但偏偏孙太后是靠以妾灭妻上位的,这个都不用问天下人是怎么想的了,因为就连孙太后自己都心虚的不得了。
第355章 太后试探改易太子 皇帝钦点殿试前六
失败的经验也算经验。
孙太后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非常清楚改易太子的那一天终将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是吃相优雅与吃相难看的区别。
但孙太后还是想探探重臣们的口风,如果能获知皇帝改易太子的大致时间,是最好不过的了。
即使得不到明确的信息,那了解一下重臣们对改易太子的态度也行。
所以孙太后仔仔细细地和大臣们确认了一遍返京的流程,在讲到禅让仪式的时候,孙太后直接问了出来:
”既然太上皇有罪于社稷,自愿降位为恭让皇帝,那太上皇之长子见深自然也不宜再做国之储君了。
正好皇帝已经有了嫡长子,尔等理应奏请改易太子,以正国本。“
王文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在场大臣谁都听得出来孙太后这不是真心话,但这个问题特别难回答。
大家的立场基本上都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却都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孙太后不愿朱见深被废,却不能直说;大臣们想要改易太子,同样不能直说。
在场的大臣里,除了去年才回京的工部尚书石璞、刑部尚书金濂,剩下的全是皇帝的人。
孙太后也想不到朱祁钰会如此的没脸没皮,刚当皇帝不到一年,就把上皇派的王直、胡、于谦、王翱、商辂、彭时全赶走了。
眼前这些重臣,除了石璞、金濂态度还不明确外,剩下的就没一个把太上皇当回事的。
皇太后的问话不能不答,陈循不在京城,这个倒霉的问题就落在了王文头上。
内阁现在的行事准则也很简单,谁当领头的,谁就得背锅。
王文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启禀太后,据臣等所知,陛下从来没有表达过改易太子的意思。”
就这样简单粗暴,王文只讲客观事实,丝毫不带个人主观看法。
孙太后却不能再问下去了,不然就过于直白了。而且看王文这死硬的态度,就算不依不饶地追问,也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那换个话题,孙太后再次确认道:“那上皇从回京途中,到入住南宫,期间的安全保障可是万无一失了?”
王文不假思索地回道:“陛下之前已经派出了一万锦衣卫前去护驾,后来又觉得不够稳妥,便再派马良、袁彬、哈铭三人率五千锦衣卫前去迎接。
并且以后南宫的护卫,就由马良、袁彬、哈铭三人轮流负责。”
孙太后闻言,满意地点点头。马良打小就是朱祁镇的亲信,袁彬、哈铭在土木堡之变后有随驾护卫之功,都算是比较可信之人。起码这里面没有朱祁钰的亲信。
又聊了些琐碎事务,孙太后便放众人离开了。
紧接着钱皇后,周皇后也双双告退。
孙太后幽幽地望了钱皇后一眼,对这位上皇嫡妻只得感叹爱莫能助。
本来好好的皇后,现在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以朱祁镇那最爱以貌取人的性格,钱氏很难再获宠幸了。
一个皇后若是生不出儿子来,将来麻烦就大了。
却说大臣们回到内阁,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阅卷。
三月二十二日,阅卷结束。
三月二十三日,中午,朱祁钰召开小朝会,来与大臣们一起确定殿试最终的名次。
大臣们给出了建议性的排名,皇帝可以照单全收,也可以亲自确定状元、榜眼、探。
虽然皇帝也能凭借权威对殿试名次进行大调整,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这么干的。
朱祁钰将名单扫了一遍,见众考生的名次与自己的想法大体都能对上,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本科进士一共二百零一名,其他排名都遵从内阁和礼部给出的结果,但是前六名得由朱祁钰自己定。
毕竟北京保卫战不能白打,自己积累了这么高的威望,现在不用还等什么时候再用。
首先朱祁钰毫不避讳地取中王越为状元。
历史经验骗不了人,这个选择在眼前的大臣看来有些过于激进,但从朱祁钰的角度来说,却是非常稳妥的。
王越百分之百会成才,而自己则百分之百会成就慧眼识珠的美名。
榜眼之位,朱祁钰则选择了余子俊。这个没啥说的,就纯粹依靠朱祁钰自己对于考生们的答卷和履历进行判断了。
探之位,朱祁钰选择了高瑶。探嘛,肯定得选个风度翩翩少年郎啊。高瑶潇洒俊逸,文采清奇,又是历史证明过的景泰朝忠臣,自然是朱祁钰最心仪的探人选。
二甲的前三名,朱祁钰依次选择了王献、盛、马文升。
剩下的,便依内阁给出的名次而定。
王文等人也没多说什么,皇帝决定状元、榜样、探,本就符合惯例。多定个二甲前三名,也无伤大雅。
于是王文带着众人一起下跪,山呼万岁,向皇帝道贺。
然后这次科举便算正式盖棺定论了。
接下来,便是放榜。
三月二十四,抢在朱祁镇从大同动身的前一天,礼部正式放榜。
这景泰朝第一届科举,有个鲜明的特点:新科进士整体上极为年轻。
一共二百零一人高中。
其中三十岁以内,一百二十一人。
四十岁以内,七十二人。
四十岁以上的,仅仅十人。
年纪最大的进士,仅仅四十五岁。
这届科举,应该算是开了先河了。
后面应该也不会再有如此明显的进士年轻化倾向了。
朱祁钰自己推测,应该是内阁为了迎合自己的想法,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不过也可能跟王文、江渊、黄溥、何宜太年轻有关。
这些人作为考官,选出相对年轻的进士,才更容易长期保持影响力。
毕竟主持会试、殿试的机会,一辈子可能最多也就一两次了。
朝廷也不可能让某几个人没完没了地主持会试、殿试。那样太容易产生出实力过强的权臣。
这点朱祁钰倒是能够理解,而且自己也希望能选出一批年轻有为的进士出来。
这一届的进士,基本上就是景泰朝的中坚力量了。
景泰五年及以后的进士,等不到他们彻底成长起来,自己已经退位让贤了。
三月二十五日,一早。
朱祁镇在一帮重臣的簇拥下,登上辇车,踏上了返京的最后一段路程。
第356章 上皇再临北京城下 西直门外皇帝迎驾
从大同回北京,可以选择走宣府、怀来、土木堡、居庸关这条路线。
也可以选择走蔚州、紫荆关。
朱祁镇出兵亲征时,就是率大军行至大同之后,便打起了退堂鼓。
当时撤军之时,面对这两条路线的选择,朱祁镇先选了正确的那条路,走蔚州、居庸关回京。
但后世硬将其说成是王振为了回蔚州老家显摆。
这点真是冤枉王振了,走紫荆关回京必过王振老家啊。
不经蔚州,难道大军直接从大同飞到紫荆关?
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朱祁镇又从蔚州折返,去了宣府。再从宣府开拔到土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