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98节

  不开疆拓土,不灭国扬威的皇帝,是很难确立起神圣性的。

  朱祁钰也明白自己的现状:威望已经相当大了,但是不够神圣。

  至于达到什么程度朱祁钰才能满意?

  那自然是要到天下臣民都打心底里接受自己的胡皇后嫡子身份为止。

  于是朱祁钰又向补充道:“我在此承诺,待平定苗乱,收复交趾之日,你们三人爵位各升一级。”

  三人闻言,连忙谢恩。

  王骥和陈懋等的就是这句话。

  王骥再升一级就是侯爵,陈懋再升一级就是国公,这吸引力相当之大。

  至于皇帝为什么没提世袭罔替,二人也都能理解。

  一次都给到位了,之后便赏无可赏了。

  所以肯定是收复交趾之后,赏一级爵位,之后再立件大功,才会赐以铁卷,世袭罔替。

  于谦对这项任命也非常满意,由少保加封为太保,并出任三个省的总督,其中还包括自己巡抚多年的河南,皇帝也算是相当给面子了。

  在彻底解决了四位兵部尚书的权责分配,让四人都获得满意的职分这后,朱祁钰开始了下一议题。

  事情还是与兵部有关,但朱祁钰的态度却变得十分强硬:“当年汉王、晋王谋反,宣德朝不分青红皂白,无故诛连。

  成敬刚刚上任晋王属官,便莫名其妙地遭到诛连。虽然上疏诉冤,朝廷亦明白其冤屈,却仍判腐刑。

  三杨乱政至此,深可痛惜。

  如今我欲拨乱反正,平成敬之冤,任命其为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众爱卿以为如何?”

  朱祁钰这话一出口,平静的阁楼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皇帝这话信息量好像有点大。

  首先是再也不加掩饰,直接出现了‘三杨乱政’的说法。

  而且之前由于谦申斥也先之时,也先还公开承认了自己先后勾结三杨与王振,在山西走私军械粮草之事。

  这就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朱祁钰准备正式给三杨定性了。

  好在朱祁钰到底还是留了一线,没有公开直接否定宣宗。

  其次,直接将一名太监改入文官序列,这也是皇帝对自己权威的一次试探。

  这件事情,让在场的大臣们既吃惊,又为难。

  吃惊的地方在于,皇帝为了成敬,竟然真的肯做到这种地步。

  将太监改为文官,在大明算是开先河了吧。

  为难的地方在于,成敬本来就是进士,确实是有资格做文官的。而且成敬既没犯错,更没犯罪,成为太监纯属倒霉,实在值得同情。

  首先王文、罗通、江渊、何文渊、黄溥、何宜肯定是站在皇帝一方的。然后王骥、陈懋、徐琦对此也持无所谓的态度。

  陈循、周忱、石璞、金濂等人相互对视,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也没有出言反对。

  于是所有人都看向了于谦。

  在场的大臣里,有利害关系,唯一可能反对的,也就剩下于谦了。

第369章 攘外必定先安内 四大总督镇南方

  在场所有人都看向于谦的同时,于谦也在环顾众人。

  仅仅是扫了一眼,于谦就认清了现实:其他所有人都已经抛弃了三杨。

  按照本来的不成文规则,应该是官官相互才对。

  尤其是文臣之间,相互拉扯一把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但是很明显,三杨已经犯了众怒。

  不仅皇帝提起三杨,都完全掩饰不住内心的鄙夷和唾弃。就是其他大臣们,也是怨气冲天。

  如今距离建国不足百年,大明国力依旧强盛。大臣们本来可以跟着皇帝安享太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结果呢,宣宗和三杨是爷卖崽田心不疼,挖下的大坑一个接着一个,像陈循、何文渊这样的老臣到死都不可能看到坑被填完的那一天。

  大家寒窗苦读二三十年,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好不容易中了进士、跻身庙堂,可不是为了给人擦一辈子屁股的。

  大家不敢公开拿宣宗怎么样,那就只能由三杨把所有责任扛下来了。

  所以皇帝直接使用了‘三杨乱政’这样的论断,大臣们却也都无动于衷,没有任何人出言反驳。

  形势发展成了这样,于谦也不敢再替三杨说话了。就看三杨做的那些事情,再硬抬杠说他们是忠臣良相,就不止是胡搅蛮缠了,那简直就是指鹿为马。

  眼前的景泰帝是位颇具威望的成年皇帝。

  如果有谁敢来个‘指鹿为马’,皇帝当场就敢回敬一个‘摔杯为号’。

  于谦心中酝酿了一番,便开口向皇帝问道:“敢问陛下,对于苗人,应该是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

  如果出兵进剿,当以何人为总兵?”

  见没人再纠结三杨的问题,也没人反对将成敬改任兵部郎中,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回道:

  “苗人也是大明的百姓,先抚抚看吧,能安抚住最好,实在不行了再派兵进剿。我再给你安排几个帮手。

  原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韩雍继续留任;白圭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项忠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成国公朱仪任抚苗总兵官,统辖湖广、河南、四川三省兵马。”

  成国公朱仪是胡的女婿,此时朱祁钰选择了将朱仪调出南京,去和于谦共同应对苗人。

  这倒也不是朱祁钰对朱仪有多大恶意,平定苗乱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先观察几年看看吧。

  朱祁钰给于谦配置的文臣阵容就相当强大了,韩雍、白圭、项忠,这都是未来的兵部尚书。

  这还没完,朱祁钰紧接着又补充道:“本来朝廷是要免除湖广、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今年全年的赋税徭役。

  这六省最近几年没少遭受战乱和灾祸,我作主了,将这六省明年的赋税徭役也全部免除。

  我已经咬着牙、勒紧腰带,最大限度地给出了优待。希望你们三位总督不要让我失望。”

  王骥和于谦连忙跪下,替六省百姓谢恩了。朱祁钰说的绝对是实话,给六省额外免赋税徭役一年,确实又让朝廷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皇帝也是拼了。

  朱祁钰之所以敢如此大方,主要还是因为岳正从瓦剌搜刮了巨额财富,如今已经运回了京师。

  有了这一大笔进项来补贴户部,今年又能撑过去了。

  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

  如今南方各省都已经分配明白了:

  王骥总督云南、贵州、交趾。

  于谦总督湖广、四川、河南。

  王翱总督广西、广东。

  文臣给你们了,武将也给们了。免税给你们了,免徭役也给你们了。

  加官进爵的许诺也给到位了。

  再平定不了南方,那我就得狠狠问责了。

  朱祁钰看了看众人,便准备起身回家了。

  至此,朱祁钰算是和宣德、正统两朝的重臣们暂时和解了。除了已经死掉的三杨要背锅之外,其他重臣们该给的都给到了,起码表面上的体面能够维持住了。

  就只是可怜了自己的好哥哥朱祁镇,随着胡的死去,再也没有一个重臣站在他这一方了。

  见到朱祁钰要跑,王文和俞士悦连忙劝住。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两位爱卿还有何事?”

  王文一脸无辜地回道:“陛下,瓦剌那边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呢。伯颜帖木儿还在刑部关着呢,要怎么处置,陛下您得给个准话啊。

  还有也先,其供认了瓦剌与三杨和王振之间的走私之事,要如何审理,还需圣上示下。”

  朱祁钰叹了口气,只得无奈地回道:“你们三法司是怎么想的,应该如何处置伯颜帖木儿?”

  王文回道:“杀人偿命,臣等以为应将伯颜帖木儿处以极刑。”

  朱祁钰立即摆摆手:“那可不行,毕竟瓦剌使团暴动,伯颜帖木儿既没有下令,更没有直接参与。

  事发仓促,起因错综复杂,导致局面瞬间失控,这也不能全怪伯颜帖木儿。

  再说是我让他率使团进京的,人家信任我才来的。结果来了没几天我就把他杀掉?

  那在外人眼中,不成了我设计陷害,故意把人家骗来京城杀掉了?

  京师乃天下首善之区,是世上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要让别人一想到京师,就心生向往,而不是整天担忧会不会有去无回。”

  王文点点头,恭敬回道:“臣等躬请圣裁。”

  朱祁钰略一思考,便回道:“申斥伯颜帖木儿一番,将其降为郡王。同时封也先长子火儿忽答、三子阿玛桑赤为郡王。

  也先原来的部众,由新的三郡王共同管理。

  至于也先,交由三法司会审。务必得到确凿的证据,方可定三杨与王振的走私之罪,万不可冤枉了好人。”

  想到这里,朱祁钰坚持着便补充道:“升年富为南京户部尚书,总督福建、浙江两省军务,并负责组建福建水师。”

  年富现在是河南左布政使,朱祁钰之前已经下旨命年富进京。但现在君臣还没有面谈,朱祁钰便急着发布了任命。

  因为年富当年是受过杨溥极力举荐的,朱祁钰此举,意在向朝野传达信号,自己只针对三杨本人。那些受过三杨举荐,但是有真才实学,一直忠心为朝廷办事之人,完全不必担心会受到影响。

  大臣们也很满意皇帝的处置方法,而且借着审理也先,顺便还可以对王振余党再进行一次清洗,让王振残留的势力彻彻底底的消散于无形。

第370章 君臣利益达成一致 福建水师获得通过

  朱祁钰一直走到门口,见没人再拦着自己了,方才回身吩咐道:“行义,把旨意拟好之后,你亲自去成先生家里传旨吧。”

  说完之后,朱祁钰就赶紧回家了。

  一众大臣都充满羡慕地看向何宜。

  不得不承认,朱祁钰对自己的亲信是真没话说。

  轮到申斥也先这样的‘美差’时,朱祁钰会敏锐地替亲信们避过去。有了向成敬传旨这样的真正美差时,朱祁钰又会第一时间给自己的亲信铺路。

  去给成敬传旨,又凭白得个人情。在朱祁钰的特意扶持下,何宜把人脉积累得飞快。

  这给新科的进士们做出了榜样,以至于绝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也企盼着同样跻身皇帝亲信的行列。

  十年寒窗苦,货卖帝王家,是每个进士的理想。

  就如同皇帝自己说的那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朱祁钰回到家中,往床上一躺,就再也不动弹了。

  浅雪、素汐两人一左一右坐在朱祁钰身边,一边宽衣解带,一边好奇地问道:“大臣们又造什么孽了,怎么夫君出去一趟就变成这样了?”

首节上一节19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