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429节

  凝香笑道:“前两天不是下雨了嘛,爹爹想吃蘑菇了,去咱们后面山上采一些,晚上给爹爹做小鸡炖蘑菇。”

  玲珑是个实在人,答应一声,转身便要走。

  朱祁钰忙把玲珑也拉到怀里来搂着:“别听凝香瞎指使,你一个人去采蘑菇,万一被虫子咬了怎么办。

  回头咱们一起去,采点木耳就是了,我爱吃木耳,你给我做木耳炒山猪肉。”

  玲珑被两人支使得一脸疑惑,凝香笑道:“那请玲珑姑娘侍候笔墨吧,本宫要给黄七写信。”

  玲珑无奈又起身去准备纸笔。

  朱祁钰笑道:“你告诉黄七,把象征日本皇权的三神器带回来,还有南朝天皇一系的人头。

  另外让定国公回来吧,张英、武忠也带着手下军队回来。

  两个幕府将军,也带来京城朝觐。”

  “那舞伎带多少?八十个还是一百个?”

  朱祁钰笑道:“我就是说着玩玩的,她们就算脱光了躺床上,我也不会看上一眼的。外面所有女人都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爱妃一根手指头。”

  凝香瞪了朱祁钰一眼:“坏主人,就会用甜言蜜语哄着我们这些实心眼的傻奴隶给您卖命干活。”

  朱祁钰招招手:“把小玉足伸过来吧,我也给你干活。”

  ……

  八月八日。

  徐亨等人一大早起来,就收到了数十颗人头。足利成氏亲自杀死了镰仓幕府拥戴的中兴天皇,并将在关东的南朝天皇一脉杀了个干干净净。

  掌握在中兴天皇手中,三神器之一的八尺琼勾玉也被一同交接给了徐亨。

  再加上从京都的后园天皇手中得到的八咫镜和天丛云剑,三神器算是凑齐了。

  徐亨只是过了一下手,便把三神器转交给黄七、金兴保管。

  不论是勋贵、武将还是文臣,拿着被征服国的权力象征都是不合适的,还是交给皇帝的心腹太监收着比较稳妥。

  足利成氏非常有诚意地投降了,徐亨命水师运送三万大军去接管镰仓,并运去了五十万石粮食。

  三两一石,五十万石粮食,就是一百五十万两。

  刨除不到五十万两的成本,含着眼泪又赚一百万两白的银子。

  关键徐亨等人还没有心理负担,没有直接去抢夺关东权贵的财富,而是通过卖粮的方式赚钱,已经非常非常文明了。

  景泰朝对新占领土的统治思想,就是怀柔为主,震慑为辅。

  不像永乐朝那样竭泽而渔,从根本上就不想好好统治安南。也不像宣德朝那样,把要港口有港口、要良田有良田的领土当成负累。

  景泰朝想要的是长久而稳定的收益,所以不论对待权贵,还是对待百姓,都尽量做到温和有礼。

  接下来的一月,太平无事。

  九月十日,一大早。

  室町幕府战败投降的消息传至北京。

  兵部和内阁率先得到了军报。

  阁臣们聚在一起,感叹不已。这场仗打的并不精彩,甚至有些平淡,但优点是顺顺利利打完了,过程中没有遭遇什么挫败。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阁臣们心里明白,以二十万大军跨海作战,打成这样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更何况还有个元世祖忽必烈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凡事就怕对比。

  看看忽必烈征伐日本被打得那叫一个灰头土脸,再看看当今天子攻日的顺风顺水,这样一比,是不是就觉得当今天子有点厉害了?

  此外,还有个对比,就是大明的太祖皇帝,当初派遣使臣赴日,被良怀亲王处死五人,拘禁二人。

  太祖也想征讨日本,但想想忽必烈的惨败,直接放弃,选择了忍气吞声。

  现在好了,君子报仇,百年不晚。

  想到这一点,王文、何文渊、罗通、沈翼等人都很振奋。

  九十年前明使被杀,客死他乡之仇,如今我们景泰朝的明君贤臣给你们报了。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杀明使哪怕一人,诛逆贼全族,悬首大明门,这就是我们景泰朝的规矩。

  于是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大臣全部赶往甘泉宫,去与皇帝同贺。

  可怜朱祁钰正睡得高兴呢,就被浅雪、素汐二女摇晃醒了。

  朱祁钰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揶揄道:“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可惜我外婆已经没了。”

  “夫君胡说啥呢,快醒醒吧,您的大臣们全过来了,在青云殿等着朝会呢。”

  朱祁钰摆摆手:“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让太子去吧,我堂堂景泰皇帝陛下,还得天天侍候他们,烦不烦啊。”

  浅雪笑道:“和室町幕府的决战已经结束了,足利义政投降,此时您哥哥已经回到南京孝陵了。

  持续两年之久的朝鲜、日本征伐大战,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朱祁钰闻言,一下就清醒了:“我们没有太大损失吧?”

  浅雪摇摇头:“夫君放心,很顺利。日本朝野上下士气低沉,早就不想打了。决战开始前,大内政弘直接投降了。

  决战一结束,岳正立即率领军队,押着俘虏,去接收大内政弘的地盘,然后按您的吩咐,占据石见国,开采银矿。”

  朱祁钰点点头:“好好好,有了金矿、银矿、铜矿,看谁还敢质疑我。谁敢质疑,我就拿金币砸死他。”

第739章 元狩一朝盖棺定论 恩怨终结气象

  具体过程朱祁钰早就想好了,哪个大臣敢再质疑皇帝,就让他跪在自己脚下,然后抬来整箱的金币,抓起一把,哗一下就扔他脸上去了。

  日本的菱刈金矿啊,二百多吨的储量,能兑换白银上亿两,以后可以想怎么挖就怎么挖了。

  家里有矿的感觉真好。

  朱祁钰穿戴整齐,春风满面地来到青云殿。太子和群臣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带着朱文芳往龙椅上一坐,朱祁钰就感到今天大臣们的朝拜格外热情。

  本来小朝会不用跪拜的,但大臣们还是执意跪下,三呼万岁。

  朱祁钰笑道:“众爱卿免礼,打下日本,为明使报仇,完成了忽必烈都没做到的功业,这是咱们君臣共同的功绩。

  这两年的仗打的,我也早就心累了,难为爱卿们跟着我一起苦苦坚持了这么久。

  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接下来,咱们就是开矿、铸币、卖粮、赚钱。”

  众人闻言,再呼万岁。

  此时的大臣,还没像明末那样执着于个人利益,到了对朝廷存亡不管不顾的程度。

  明初的大臣反对开海贸、下西洋,主要是因为组建船队的成本全让朝廷出,下西洋赚了钱,收益全归皇帝的内帑。

  光干活,没好处,这大臣们要是能乐意就怪了。

  如今不同了,收缴日本权贵、僧侣的财富,全归朝廷;所得全部矿产,全归朝廷;卖粮所得,将来的丝绸、茶叶等贸易所得,也全归朝廷。

  等于战争收益全归朝廷,皇帝一点都不分。

  这要是再有大臣反对,那他看上去怎么都不像是忠良了。

  朱祁钰怕大臣们飘了,又嘱咐道:“南方还有一仗,要灭掉满者伯夷,把旧港拿回来,彻底打通下西洋的航线。

  尽量在明年结束战事,这样南方的战事就全完了,终景泰一朝,便不再往南继续扩张了。”

  大臣们听到这话,心里都忍不住想笑,这不是废话嘛,据大家所知,满者伯夷就是最南面了吧。打下满者伯夷,当然不用继续向南扩张了。

  南方再想有战事,除非皇帝想进攻他心心念念的佛祖所在之地:天竺。

  朱祁钰的计划是,把满者伯夷打下来,顺带拿下无主之地台湾和吕宋,然后南方战事结束,好好经营那些半岛、岛屿的耕地。

  把这些耕地经营好,整个大明的抵抗天灾的能力就大大增强了。

  每年总会有一大半省份是丰收的,就算到了所谓的小冰河期,也能扛上一扛了。

  朱祁钰正想东想西之际,礼部尚书王一宁不合时宜地问道:“圣上,听说元狩郡王已经返回南京,重新入住孝陵,不知以后将如何对待?”

  众人听到这个问题,都在下面交头接耳起来。

  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看上去极难处理。众人也好奇皇帝内心中到底如何看待朱祁镇父子。

  岂料朱祁钰不假思索地挥挥手:“哥哥之错,在于被山西官员蒙蔽,轻敌冒进,以至兵败土木堡,丧师辱国,几至社稷倾覆。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错,步步错。

  当时的在京重臣,亦都有罪责。还有哥哥亲政前,辅政的三杨,是最大的祸国奸佞。

  至于哥哥做的其它事情,都情有可原,我也不想再寻根究底了,就这样吧。

  以后让哥哥好吃好喝在孝陵住着,沂王就安安生生在长沙做他的亲王即可。”

  众人闻言,备感错愕。谁也想不到皇帝是这么个态度,等于是一笑泯恩仇了,除了土木堡之败的过失,剩下全不追究了。

  现在反而讲究起了兄友弟恭,一口一个哥哥叫得比谁都亲热。

  而且土木堡之败,也要朱祁镇和当时的重臣共同承担责任。

  众人倒是没有站出来替那些重臣打抱不平的。

  如今站在青云殿里的,清一色都是景泰皇帝提拔的后起之秀。那些需要为土木堡之败负责的重臣,早就死的死,退的退,在朝中没有任何政治影响力了。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没有人愿意为了他们跟威望如日中天的皇帝抬杠。

  朱祁钰又补充道:“再过三个多月,正旦大朝那天,发布《元狩实录》,为元狩朝正式盖棺定论了。

  还有,永乐、宣德、洪熙三朝的实录,关于三杨的部分,也要做些修改。我要先和你们知会一声。”

  朱瞻基、朱祁镇的旧势力已被铲除干净,终于到了要修改史书的一步了。

  朱祁钰现在敢提这个,自然就有把握能够毫无阻力地通过。

  果然,大臣们只是相互观望了一眼,便都表示了认同。

  朱祁钰笑道:“我再提醒你们一下,瓦剌、鞑靼极有可能与我大明再起战事。

  这次真不是我想惹事,是他们主动想打。

  涉及到兵部、工部、户部,你们提前该有所准备。”

  罗通回道:“圣上,听说瓦剌的阿剌和鞑靼的脱脱不要内讧?”

  朱祁钰摇摇头:“他们两个,每人手下得有五六万精锐,就都觉得自己又行了呗。

  当了瓦剌大汗、鞑靼大汗还觉得不够,还想统一蒙古,复兴大元,做着跟也先一样的梦。”

  罗通笑道:“那我们要不要给他们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那倒不必,他们这瓦剌大汗、鞑靼大汗的名头还是我亲自册封的呢。我也答应了让他俩分别管理瓦剌和鞑靼。

  我不能食言而肥,言而无信,只要他们不袭扰大明,我不会主动出击。”

  不能主动出击,那就做好防御。

  君臣之间,把从现在到年底的各项事务过了一遍,方才散朝。

  等大臣们都走了,朱祁钰拉着朱文芳嘱咐道:“以后奏本处理流程,先是内阁票拟,然后凤阁中书舍人根据我们的意见,在票拟旁以蓝笔批复。

首节上一节429/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