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这两日,苦受欺骗蕴含痛恨的不少江湖人士,疯了一般地传播轩辕玉衡的多重身份以及恶贯满盈罄竹难书的事迹。
在这般情况下,短短不到一日,风,就刮到了京都之外,向着京都席卷而来。
......
京都,皇城,养心殿,寝宫。
“启禀皇上,小李子求见。”
门外又响起小李子的公鸭嗓,这两日来,赵无疆入了江湖不在京都之中,女帝便连续推诿了翻牌子。看
而小李子受到不少朝臣的催促,迫于逼压只有夜夜来问。
小半盏茶后。
翻牌结束,小李子屁颠屁颠跑去昭仪宫做通报。
怎么又翻柳媚儿的牌子?女帝有些疑惑,难不成赵无疆对柳媚儿产生了情愫?
她略有吃味,秀眉微蹙,威严道:
“你怎又翻柳昭仪?”
不会有人不喜欢姐妹花吧?赵无疆干咳一声,一本正经道:
“当然是通过此事告诉柳,我在宫中为他劳心劳力,也能让他更好地站在我们这一边。
你好记住,宠幸的不是独孤明,而是独孤一鹤乃至整个独孤家!
宠幸的也不是柳媚儿和柳青青,而是中书令柳及其他在朝中的势力!”
女帝颔首,听着这些熟悉的说辞,她不由微微愣神。
她一人独撑朝局多年,这些道理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呢?只是现在她有了赵无疆。
她不必再故作威严,让自己板着脸横着心,让自己心神时刻紧绷。
她可以在赵无疆身旁静下心来,不用想太多,因为她知道,身旁的男人会为她考虑而替她分析利弊,作出明智的决定。
想到此处,她的眼神柔和起来,眸中皆是星河之沙在摇晃。
...
昭仪宫。
柳媚儿与柳青青再次运用光学原理,穿着轻纱,透光展露娇媚身姿。
大战一触即发。
不知是与合欢宗圣女大战之后,圣女苏画衣在上,赵无疆不断深根伐芽而激出圣女玉露浇灌,让自己茁壮成长不少,还是修为已达四品境界,金刚不坏神功又进展不少的缘故。
赵无疆面对二女三人行,更显游刃有余。
一个时辰接连不断地惊涛拍岸,杜鹃幽啼声声,只听闻潮水喷涌,柳青青率先倒在一汪溪水泥泞之中。
半个时辰后,柳媚儿似嗔似怨,媚态横生的脸颊柳眉紧蹙,承受痛苦,她迎着苦难撞去,在忙不迭地撞击声中,她眼含滚烫春水仰颈高歌,瘫软在身下的一片湿哒哒之上。
娇花两朵受浇灌,更显明媚动人,横陈床帏,轻纱凌乱覆体。
赵子曰:三人行,必有两湿!
赵子扶龙,然后更衣,在女帝惊颤的眸光中大步离去。
他是攻城略地凯旋的将军,是菩萨坐下的童子,是吟游花海的湿人...
第234章 风起甲子岁年前(一)
......
皇城。
女帝与赵无疆出了昭仪宫。
赵无疆昂首阔步,走在前方,女帝落后半步,提着灯笼。
蒙蒙烛光中,女帝脑海中不由自主响起方才那猛烈不休的撞击声,明明柳媚儿似被撞击得有些难受,偏偏还不知所谓迎难之上,哪知激起水花无数,最后落了个眼眸迷离的下场。
若是朕,朕定不会逞能...呸呸呸...朕才不会出现在这种场景之中......女帝脸颊白皙中透着大片红润,想必薄如蝉翼的易容面皮之下,早已红霞布满。
“赵无疆!”女帝板着脸,猛然扒拉了赵无疆一下,眼眸威严凝视。
“哦...”赵无疆心细如发一瞬反应过来,接过女帝的手中的灯笼,让女帝走在前面。
女帝轻哼一声,昂首阔步,走在前方,赵无疆落后半步,提着灯笼。
“后日便要早朝,届时一定会有很多朝臣直接在朝堂之上,上书轩辕玉衡一事,你想到办法了吗?”女帝发问。
赵无疆淡淡道:
“差不多吧,帮手已经有了。”
“有帮手?谁?”女帝侧眸看来:
“此事可不是填充国库一事,你不能威逼,也难利诱,如何能让那些朝臣闭口不谈?”
“山人自有妙计!”赵无疆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别忘了赌约便是,若想求饶,可以现在说。”
“呵。”女帝不以为然:
“在如今的朝局状况面前,想要做到让诸多臣子闭口不谈此事,根本不可能。
嬴,朕是嬴定了...
但嬴了,朕肯定不会高兴,输了,朕也不会...”
“输了的话,以后朝堂之上,便没有朝臣逼迫,为何不高兴?”赵无疆温和一笑。
那赌约呢?女帝白了赵无疆一眼,眉目威严,大步踏上养心殿的归途。
灯笼中的烛火有些摇晃,赵无疆看了一眼星星点点的夜空,后日,时间够了,风肯定能刮到京都,刮入诸多朝臣的耳中。
他眼眸深邃,朝臣会如何开口去替轩辕玉衡洗白,自己如何应对,如何借势,如何反驳,如何让群臣哑口,都在他眼眸中化作一枚枚星辰棋子落下,刹那间星罗棋布。
......
天明。
赵无疆巡查后宫之中。
如今这后宫,暗藏危险,无论是蛊虫的宿主,还是其他心思叵测之人,他都很清楚。
但他没有妄动,只是如寻常一般。
他要挑一个好的时间,给予后宫那些污垢,猝不及防的一击,将他们击碎个干净。
赵无疆去栖凤宫看望了独孤明,独孤明小腹隆起,更加浑圆。
这个孩子降生之日,约是来年春末夏初。
忧虑在赵无疆心中生出又转瞬而逝,来年便是甲子,逍遥王要举兵谋反,到时候整个朝堂乃至大夏都将受到强烈的波及。
大乱将至,不知他能否在风波中站稳身形,保护好想要保护的人。
但很快,他的眼神就愈发坚定,走向秘书省。
在秘书省,有一本账本被打乱分作无数篇,被秘书省的人不断翻译,已经将要翻译完全。
但仅仅是翻译出的部分内容,就已经在告诉众人,这是一本记录了一个人如何利用职权在朝***,为另一个人输送钱财的内容账本。
记录账本的是已经落马的户部尚书张退之,而他这些年贪赃枉法得到的钱财,大多数都输送给了逍遥王轩辕玉衡,被轩辕玉衡用作招兵买马。
账本记录详实,一条条内容清晰明了,它将是打脸站在逍遥王一边朝臣的重要证据。
它是赵无疆准备的让群臣“迷途知返”的手段之一。
...
午时,京都之外的风吹了进来。
朝中已有不少官吏听闻了江湖上的事。
逍遥王轩辕玉衡这些年来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在江湖建立教派,残杀他人来壮大自己修为,同时勾结南疆苗蛮势力。
当不少被逍遥王明面人设欺骗而站在他一边的臣子,得到这个消失的时候,皆震惊得无以复加,但他们都未亲信此事,而是采取怀疑的态度。
在一番心理建设之后,他们认为此事,是江湖人士杜撰,刻意来诬陷逍遥王的。
而另一批受贿于逍遥王的臣子们则认为此事,不过是皇上的手段,刻意让人散播谣言来构陷逍遥王,不让他们上书建议逍遥王共理朝政一事。
对于明日的早朝,他们会坚定直面皇上,谏言逍遥王入朝局一事。
第235章 风起甲子岁年前(二)
......
“咚咚咚!”
承天鼓响,百官入宫。
今日大风起兮,昨日不少臣子已经听闻逍遥王一事,他们能感受到诸多同僚脸上或眼中的凝重。
相互见礼之后,群臣入殿,开始早朝。
女帝端坐龙椅之上,听着群臣汇报各部大小事宜,她知道,今日不少臣子势必会站出来继续谏言,让逍遥王与她共理大夏朝局。
逍遥王的事,昨日午后,她已听说,当时欣喜,但很快就冷静下来,此事,没证据呀...
而庙堂不同于江湖,江湖上的事,除非证据确凿,不然群臣势必会以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事不入庙堂等等言论来反驳。
她眸光担忧,不着痕迹掠向朝臣队列后方的赵无疆,发现赵无疆亦是看了过来,冲她温和示意,让她的担忧散去不少,但升起更多疑惑。
江湖上散播的轩辕玉衡的事,她知晓是赵无疆所为,但想要因此而折断轩辕玉衡在朝的臂膀,显然有些艰难,她不明白赵无疆的信心来自何处。
半个时辰后,群臣各自的汇报完毕。
女帝眉目威严,淡淡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她知道,肯定是有事要启奏,但她抱有侥幸。
“启禀皇上,老臣有事启奏。”一位深蓝官袍男子站出队列,他气质儒雅,留有长须,正是工部尚书阎安身。
女帝心中一叹,语气略带冰冷:
“阎卿何事启奏?”
“启禀皇上。”阎安身掀开官袍下摆,跪坐在地,双手呈上奏折:
“天启年以来,泱泱大夏,天灾不断,人和不利,仰仗着幅员辽阔的地利之优,已经难以为继,愈发羸弱。
老臣阎安身,承蒙先皇与陛下恩德,拜认工部尚书,官居大夏三品。
如今见大夏羸弱之势,心中焦急悲痛。
天灾难阻断,但人和可修缮。
皇上您为大夏勤于政事,殚精竭虑,老臣们看在眼里颇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