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第110节

他还记得自已当时那个玩笑话。

“让满朝皆成为我的‘徒子徒孙’,将我的知识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李通判,”于是他跟李郭说道,“一有时间,就让书院的先生们来我府上,我给他们讲讲经济学。”

“下臣领命。”李郭恭顺说道,同时在心里嘀咕。

经济学,那是何物......到时候看来他也得听听去。

李郭虽然不清楚,但也能感觉到是因为陈楚懂那所谓的经济学,才能做到让中都越来越好。

朱等人听到陈楚的话,立刻说道:“妹夫,那到时候我也要旁听。”

陈楚点了点头,“你们要是想来,我随时恭候。”

盛鞍书院建有一藏书阁,站在门口时,李郭还有些神秘的跟他们说上去有奇异之观。

等真正上来后,陈楚他们就发现有一面是墙体不多的,还被特意建出来了一个窗口。新1

从这个窗口看去,就能看到所谓的万岁山,以及盛家山和马鞍山,那两座对峙的山看的更清楚些。

两岸的山峰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姿态:有时像飘洒的仙女,有时像持杖的老翁,有时像献桃的猿猴,有时像脱缰的野马。

只见远方云雾萦绕,山峦叠翠,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

“都尉大人,这两山虽不甚高,但是也有峻崖峭壁,兀突石骨,特别是满山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浓荫中常见的清涧流水。”李郭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以前常去?”陈楚好奇问他。

“都是下臣还是个儒生的时候的事情了。”李郭笑了笑,“下臣还记得那山间的黄昏,来得迅速,了无声息,当时下臣恍惚行走间,漫山雨雾紧随身后,一路追笼上来,不知不觉,松也肃穆了。”

“这般好意境,倒确实是个安身修养的好地方。”陈楚点点头,说道。

…………

应天府,乾清宫。

“咱再看这文书啊,也还是得说,陈楚这小子算是干了见好事,想到了没想到的不足之处,还把问题给解决了。”朱元璋对陈楚夸赞道。

朱标点了点头,他是了解陈楚性格的,除了有些胆小怕死之外,内心十分宽厚。

这也算是他不担心陈楚造反的一个原因。

“父皇,东宫还有那个罪犯,要何时处决?”朱标口中的那个罪犯,就是欺压百姓玩忽职守的前府尹江文。

“一个小府尹。”朱元璋不屑地说道,仿佛在说这人根本用不着他来。

只是因为情境特殊,他毕竟是中都的父母官,而中都也算是朱元璋的一个逆鳞。

“唉,倘若他不是中都府尹,咱直接让他头落地了,先等咱忙完手头这些事着吧。”朱元璋说道。

“你赶紧催催李祺,问问他找人把空出来的江浙商会会长一位补上了吗?”朱元璋一提到商会这种就不耐烦,他皱着眉头,“咱总感觉成天竟给这帮商人忙前忙后了。”

“父皇,毕竟经济也是重要一环。”朱标宽慰道,“我听李妹夫说,那位置已经补上了,是苏州商会的会长。”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情淡淡,显然他并不在意是谁做了江浙商会的会长。

“暗卫队现在怎么样了?”

这个暗卫队自然是那时中都商会会长找陈楚求帮忙的时候,然后陈楚提到的那个方法。

确实听起来会对商人限制很多,更如朱元璋的意,但实行起来也非常困难。

只能说陈楚想的还是有些过于理想化的。

毕竟这样一个重要的,性质不亚于锦衣卫的组织,当然得他朱元璋亲自握着才有安全感,不然不就成了一帮难整治的御史大夫了。

到时候就怕被有些人利用,反水造反。

而且天下商会大大小小都要有这样一个组织,培养程度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太多的话,朱元璋他们也就无法做到完全指派。

不过,虽然很难实现批量化,但整几个大商会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朱元璋跟朱氏就打算先拿大明皇家商会开刀。

“父皇,第一批已经初具规模了,儿臣前不久是视察过,虽然整体上还不如锦衣卫,但就监察这一块,已经不比锦衣卫弱了。”

站在屋内门口的毛骧听到这句话,不由撇撇嘴。

………

洪武九年,三月五日!

中都府,淮河南岸。

李郭带着陈楚等人前来视察营建水库的进展。

当时陈楚提出建造水库,一个是想更好的灌溉周围田地,其次就是想在里面养殖一些生态鱼。

陈楚见不远处有一些农工在拣捞河里的东西,同时拣挑出来一些东西扔入另一个袋子中,再将剩下的废物拿去销毁。

毕竟是河,肯定能捞出不少水生生物。

他看着农工摘出来的东西,是个螃蟹,感觉这个品种有些眼熟。

随后陈楚反应过来,有些恍然大悟。

这不是稻田蟹吗!

他立即走到拣挑的农工面前。

那农工见一群大人物来了,不由得有些紧张,注意力被分神后,就被手里的稻田蟹趁其不备,夹住了。

“啊”了一下,农工急忙把稻田蟹扔进袋子里。

“草民见过几位大人们。”

陈楚看了看袋子,发现里面几乎全是稻田蟹。

第181章 养殖

“这些螃蟹会被用来干什么?”他问道。

“都尉大人,这螃蟹河里到处都有,俺们经常会拿来吃了。”

陈楚点了点头,看着稻田蟹,眼里泛着精光。

没想到中都竟然有稻田蟹,他当即对李郭说道:“好好嘱咐农工们,若是再捡到稻田蟹,就先不要拿去吃了。”

“那都尉的打算是?”李郭懂陈楚的意思了。

“不错,”陈楚点点头,“这稻田蟹可食用,但还能够充作药物,总之功效甚多,白白吃掉多少有点可惜,你到时候简单说明一下这稻田蟹的功效,跟百姓们推广鼓励一番。”

“若是能养殖出规模来,在中都的经济上也能起很大作用,到时候就是别的州争相前来交易。”

李郭闻言,又想起当初新式纺织车的出现,引的其他州就是争相求得购买权,那一阵子虽然劳累,但确实让中都获利巨大。

想到中都的经济发展跟过去完全两样,甚至将来还能更上一层楼,李郭就很是兴奋。

说心里话,他已经隐隐期待起自己能坐上中都府尹之位了。

但凡是涉及到中都发展的,中都官府的效率就不是一般的快。11.CoM

次日,衙门口公文榜上面就已经出现了介绍稻田蟹的公文。

把那张画有稻田蟹图像的纸张贴在榜上,卫兵一离开,人们就如饿极了的狼蜂拥而至般围了上去。

“这,这画的是个螃蟹啊?”

“这字写得密密麻麻的,到底是写了什么?”

这群人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小张站在最里面,但此刻他身边的人都不再像以前那般对他推推嚷嚷。

全然是因为当初这个小张积极投入卖地工作,成功成为了“先富”者,第一个从农民翻身为富农的万元户。

也再无人叫带有轻视意味地叫他“小张”,反而现在是时刻关注起他,想跟随模仿小张的步伐。

“小张老爷,你来看看呗?”有人说道。

小张虽已经晋升为万元户,但他清楚不能止步于前,否则迟早有耗光的一天,所以每当官府发布新通知,他都会第一时间去看。

而且成为富农后,他也没有变得蛮横骄傲,他淡定地转述给同乡们:

“这上面是写了稻田蟹的功效。”

“还有官府规定,以后若是再抓到这种螃蟹,第一时间不能带回家吃掉,抓得一定数量才可以拿一些回去自己吃,剩下的要进行养殖。”

“养......养殖?”

“对。”

“我也没养过这种东西啊。”

“是啊是啊,而且我连河里的鱼都没养过。”

小张立即安抚道:“各位不要惊慌,官府自然是知道大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后面还给了养殖方法。”

“官府说了,稻田蟹若是清蒸食用,便可滋养身体,若是通过稻田进行养殖,还可以赚到数量可观的宝钞。

“不仅如此,养殖稻田蟹还可以提高稻田的适应能力以及生产力水平。”

小张一股脑说出来,弄得大家都被几个从未听过的生词搞懵了,还是有人说道:

“小张老爷,你说这么大家伙也听不太懂,我理解一下,就是说养这个可以让我们更有钱是不?”

“应该如此。”小张在心中已经决定好了,他要回去包几亩稻田试验一番。

他接着说:“各位,官府如今很重视养殖畜牧业,不然也不会如此做详细的介绍。”

“养殖方法,就是首先要选好合适的田地,最好是能选择到靠近水源、水质良好的田地……”

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儿,毕竟淮河那边建造水库的工程很热烈,等到时候水库建成,多得是有好水质的田地。

小张读完官府鼓励养殖的公文后,有农民谈起别的事来:

“老表,你说最近官府又把人口挨家挨户地查了一遍,不会是又有什么事吧?”

“那谁知道,总之官爷们是不会害咱们老百姓的,安心听从吧。”有人回答道。

如今有大批淳朴的百姓觉得当下的官府是不会再欺压他们,剥削他们的了。

小张是第一批被统计的人,自然是知道这件事,而且因为是第一批万元户,所以他也像那帮商人一样,跟官府建立了一些联系。

他已经得知官府要给每家每户都要分配马匹及羊的消息的,不仅如此,他还知道了都尉大人要利用中都周边的来做一些事情。

所以小张心里有数,并不惊讶。

而且不只他自己在做多手准备,还有一些比他实力更雄厚商户也是如此。

总之随着对中都官府,对陈楚这个都尉的信任不断加深,想要轻松暴利再也不如从前那般轻松了。

后面的政策颁布下来,肯定是竞争对手极多,但哪怕不能快速获利,宝钞也会只多不少的。

于是小张跟身边的人说:“放心吧,刘叔,肯定是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才这么做的。”

“是是是,还要是小张啊!”被小张尊称一声刘叔的男人急忙点点头。

他心里十分佩服小张,富有之后跟他们这些农民拉开了差距,但是小张却从没有过忘恩负义的行为,只是比以前更自信更沉稳了。

都尉府。

“都尉大人,养殖稻田蟹的政策一经发布,响应的老百姓无数啊!”李郭汇报时,嘴角不自觉露出微笑。

首节上一节110/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