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狠人,像他这样平生最爱苟且偷生的新手小白做了上位者,倘若没有找到证据,估计也只能不了了之,等待下一次对方露出马脚。
唉,朱标派自己来到中都,何尝不是一种培养。
三年里见得多了,或许在那种方面的能力还能增长一些。
不过陈楚对此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搞好中都的发展,好好地活着,最后迎娶白富美,在藩地过上安稳快乐的小日子。
说起来,这决策是朱标跟朱元璋一起搞出来的,那如果是朱棣呢?
陈楚想着,就看向了朱棣。
现在应该还没有那么强的能力,但若是历史沿着正规走的话,应该也会很擅长吧,毕竟这应该算是君王逃不过的一课。
朱棣疑惑陈楚突然看自己,不由问道:“妹夫,怎么了?”
陈楚摇摇头,叹了口气,“朝廷的事儿我也只能私底下跟皇兄评头论足,改变不了什么。”
“妹夫说的自然是对的,大局已定。”朱棣说完,心头一动,“不如,妹夫在给我讲讲海外如何?”
他以后就藩的地方就是海上,而且到时候王爷还不止他一个,他虽然没有大胆的想法,但也是一个爱争的人。
早一点拿到有关的知识,优势也会越大,到时候皇兄也会更加重视他。
陈楚当然知道朱棣想问他些到时候能更好就藩的方法,他刚要开口,护卫蒋就不紧不慢地站在门外汇报道:
“都尉,中都商会会长廖成,副会长关元,毕云涛求见都尉。”
陈楚一怔,这几个商会的人上一次见还是为了船厂那事。
现在一来,估计又是为了安全过去朝廷这一关。
陈楚现在是有点觉得,中都商会的领头人未免有些没有主见了,若是害怕商会里有走私的,差不就好了,若是没有,那就顺其而然。
不过商会这一点,是缺点也是优点,因为不敢有太多主见,这就导致陈楚给的建议觉得是说一不走二的,绝对服从管理,完美执行。
陈楚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被打断的朱棣抿了抿嘴,看见蒋领进来的三个人,就直勾勾地盯着他们。
“贱民中都商会会长廖成,副会长关元,毕云涛。叩见王爷,都尉大人!”
陈楚让他们坐谈,那三人乖乖站起来后刚要坐下,只见一直看着他们的朱棣开口:
“妹夫,还让他们坐什么?一点小事儿都办不好。”
陈楚顿时哭笑不得,这朱棣怕是见自己的未来大业被掐断,心中不悦了。
虽然是龙生九子,但朱元璋强大的基因还是遗传给了每一个皇子,生气时出气,还有使唤人时几乎是一个办法。
这下弄得三个商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而朱棣还在斥责:“来了便是问这问那,拿都尉府当什么了?”
陈楚在一旁忍笑,四皇子啊,你这当真不是在说自己啊?
他感觉朱棣撒气也撒得差不多了,于是摆了摆手,“咳,你们坐下吧。”
廖成他们就一边看朱棣脸色,一边缓缓坐下。
“你们来,是为了朝廷吧?”
“都尉大人所言不差!”廖成点点头,“如今泉州以及苏州松江县东窗事发,现在几乎所有地区的商会都被陛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副会长毕云涛顺着廖成的话说道:“还请大人助中都商会躲过此劫!”
陈楚也不想吐槽这几个人有没有主见的问题了,他对着三人的担忧自然是理解的。
毕竟中都商会先前靠向各州卖新式纺织车赚了一大笔,后面又按陈楚的意思建设船厂,已经有点儿起色。
虽然说依旧是赶不上其他州的商会,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总比没有好。
如果因为朱元璋这一番政策搞下来,来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中都的努力就都要毁于一旦。
第158章 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陈楚不是读心大师,但估摸着中都商会的人应该是这种想法,他对此只能说还是过于忧虑了。
朱棣也不拿商会那几个人开涮了,也坐直着身子问陈楚:“妹夫觉得朝廷马上要怎么对商会呢》”
陈楚只是笑了笑,说:“皇兄,朝廷这么做,我却觉得还可以用更好的方法。”
他虽然觉得若是自己身处高位,没能抓到泉州商会走私的证据的话,那肯定是想不出多厉害的决策来的,毕竟他不是这块料。
但是在见了朱元璋的决策后,陈楚就是凭借后世那点知识,也能更好的完善那决策,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朱棣见他自信一笑,不由更加好奇,因为十分想听,于是顺势问他:“妹夫如此自信,何必跟我卖关子。”
“皇兄一会儿可不要取笑我就是了。”陈楚笑着摇摇手以示谦虚。
他不过是靠着那点先进的知识,要不然光靠他自己,怎么可能敢在朱标、朱元璋还有现在的朱棣面前吹牛逼。
这么想着,陈楚清了清嗓子道:“皇兄,现在父皇正是盛怒之时,对各地区的商人的政策难免会严苛,但我认为,就处理这事上,父皇对他们还是过于温柔了。”
一旁来问对策的中都商会的三个人不禁身子抖了一下。
互相地看了看,他们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了害怕和不解。
这都尉当着他们面说朝廷跟陛下对他们还是仁慈了,还是做的不够狠,这不是故意而说是什么。
最要命的是,他们还得胆战心惊地听下去。
“哦,妹夫,你觉得应该怎么个狠法?”
陈楚在心里为这个最佳捧哏点赞,同时告诉说:“皇兄,我认为父皇应当将商人们控制住,最好能做到商人与当地的官员隔离开。”
“尤其是商人与官员之间不得联姻,否则,泉州那边的事儿将来只多不少。”
陈楚根本不顾脸色越来越差的商会会长们,越说越起劲。
“只是如此还不够,父皇专设锦衣卫,官员们干什么事,有锦衣卫在就能了解地一清二楚,我认为各地的商人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人来监督。”
朱棣此时问道:“朝廷不是已经安排了御史大夫?”
陈楚摇摇头,“皇兄,御史大夫毕竟是明处的,很容易收受贿赂,我指的,是锦衣卫那种暗地里的,真正的秉公无私。”
朱棣觉得这个想法很美好,但实施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
他摇摇头:“想法很好,若是真这么做了,效果肯定是拔群的,只可惜,光是培养这样的人才就需要时间,人力,财力的三重消耗,再加上是负责各地区,统一听从谁的问题,就很难实现。”
“我也只是有这么个想法,皇兄不必当真。”
陈楚也只是阔谈一番,卖弄卖弄,浅浅地装个逼,顺便再吓唬吓唬商会那几个人。
没看那会长都已经低的头都不敢抬起来了。
回归正题,陈楚可没忘廖成他们来的原因。
接着陈楚就看着他们说:“要是给各地区总结一下,苏杭两州是天之骄子的话,咱们中都的特点就是,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的平常人。”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再者说,中都的发展有目共睹,商人们都是自己还顾不过来,确定会有走私那样的事情?
“又或者我们退一半步讲,中都是陛下发迹地,由几百几千的眼睛盯着,中都要是早有这种犯法的勾当,都不需要光明正大地派人来查!”
陈楚或许政治能力差,跟那帮文人政客耍不了多少心眼子,但在既定的事实面前,他嘴皮子还是挺溜的。
“那都尉的意思是?”廖成试探地问。
要真是那样,那可太轻松了,他们巴不得什么也不干。
但是什么动作也没有还是不行,至少得让朝廷知道你们中都把朝廷看在眼里了。
陈楚直接说:“该吃吃该喝喝,你要还是不放心就挨个审查一遍,但主要还是多注重中都的发展!”
廖成他们终于是放心地点了点头头,又回答了一些陈楚以及朱棣有关目前发展的问题后,几个人才离开都尉府。
屋内,朱棣眼神有点幽怨地说:“妹夫,这下终于可以给我讲讲海外了吧......”
………
陈楚到来之后,又是纺织又是修路,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改变,中都虽然前期是波折不断,但好在是走上了光明的正规了。
虽然修路之前发生过两次事故,但就如陈楚跟中都府尹江文说的那样,把舆论压下来再加固安全设施继续搞,朝廷不仅不会怪罪,百姓们终究也会有比之前更好的生活质量。
意外事故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农民皆因为修路工程得到实惠,中都虽然经济差了点,但毫不夸张的说,已经基本做到了家家有余粮,家家穿新衣。
中都一处村庄,不少媳妇在河岸边浣纱都是带着以往从未有过的笑意。
自从自家男人干了修路工程后,每月送来的工钱真是以往干了多少年都没见到过的。
即使有风险,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听别的村的消息,自家男人要是因意外死亡,朝廷会有很大的补贴。
失去相公固然悲伤,但悲伤之后对生活的无能为力才是真的生不如死。
所以说,什么是幸福啊,有权有势才是幸福吗?对于这群普通百姓来说,每日不用为了明天的生计发愁才是真正的幸福。
温饱问题解决后,江文又给了陈楚一个新的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家里有了闲钱,百姓们又都了解到中都府有在教孤儿们识字。
于是他们也想自己的孩子有学上,于是有不少胆大的就去中都官府请求多开一些书院。
陈楚听着江文的汇报,心里早有准备,于是开口:“这是好事,以往百姓们只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往田地。”
“都尉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陈楚点点头:“嗯,既然对书院的需求量加大,那我们也必须抓住机会。”
“江府尹,中都的未来,你三年后的考核成果,可都在这群百姓身上呢。”
“下官明白!”一涉及到那考核,江文根本就不敢有一点耽搁。
第159章 当年地契
陈楚跟他又简单了解了一下修路的近况,还有船厂的经营状况。
在那阵谣言风波过后,真正感知到陈楚能力的江文变得更听他的话了。
说要扩建书院,江文一回去就跟下官们开会商议,准备扩建的工作。
“所有到能够学书的年龄的孩童都要一视同仁,包括那些孤童。”商议的最后,江文又一次神情郑重地嘱咐道。
事已至此,不得不重视,毕竟江文三年后是去是留,又或是能有进一步的升迁,可都离不开这些。
………
应天府。
一行人站在城门口处,几辆马车在身后等待。
正是完婚没多久的秦王朱,晋王朱,以及他们的新婚妻子,身边护卫。
而对面衣着体态很从容的便是太子朱标。
前不久,秦王跟晋王在朱氏父子的操控下,先后完成了人生大事。
两个皇子成婚的那两天,应天府的街道上,皆是一队迎亲队伍自国宾馆启程,八抬大轿,敲锣打鼓。
依旧是礼部尚书亲自主持婚礼流程。
但就单拿先成婚的秦王朱来说,他当时迎亲那场面可比先前迎娶观音奴的时候更加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