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12节

  “当务之急,是设法避免韩使君被罢黜,避免冀州因此而动荡。”

  赵云怒气渐消,拱手道:“孙相若有差遣,云必定竭力。”

  孙瑾来回踱步一阵,道:“若要阻止,须得幽州牧刘使君出面。子龙可辛苦一趟,去涿郡见刘使君,请刘使君出面斡旋。”

  “袁太守替刘使君问罪,也唯有刘使君出面才能阻止!”

  赵云慨然道:“云这就去涿郡,定然请来刘使君。”

  当即。

  赵云立即返回家中,跟兄长赵风商议。

  赵风一听冀州出了这等大事,凝声道:“子龙可速去涿郡!倘若常山国的兵陷入了内斗,这黑山贼没人阻挡,势必会害我常山国士民。”

  “家中诸事,自有我来应付。”

  赵云拜别赵风,星夜兼程的来到涿郡。

  听闻袁绍要聚兵问罪韩馥,刘虞大惊失色:“韩文节虽然对老夫无礼,但毕竟也是为了国家公事,岂能轻言问罪?”

  “老夫立即遣兵往魏郡劝和!”

  这时,从事魏攸忽然道:“使君,冀州仅有常山国国相孙瑾反对,即便使君遣兵劝和,恐怕也阻止不了袁绍。”

  “对付袁绍这种人,须得以武力震慑,才能让其按捺野心。”

  “不如请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率白马义从南下,如此,使君的劝和袁绍才不敢推诿。”

  刘虞一向不喜公孙瓒,认为公孙瓒一直在破坏自己怀柔乌桓的策略。

  但魏攸则认为刘虞因该善待公孙瓒,以公孙瓒为爪牙才能震慑各方。

  即便是怀柔乌桓,也是需要武力震慑的,因此时常劝诫刘虞。

  刘虞沉默良久道:“若要武力震慑,未必就得公孙瓒南下,青州刺史刘备,骁勇善战,麾下亦有精兵强将,子干也在平原国!”

  “若能请得青州刘刺史一同劝和,谅那袁绍也不敢胡来。”

  魏攸还想再劝,但被刘虞打断:“赵中尉,劳烦你替老夫去临淄城送封信,让刘刺史助老夫一臂之力。”

  赵云大喜拜道:“使君仁德,是冀州士民之福!请使君修书,云即刻前往临淄城。”

  刘虞微微一惊:“赵中尉,何不歇息一晚,养好精力再去临淄城?”

  赵云凛然道:“冀州士民即将有倒悬之祸,云又岂能懈怠?使君替云换一匹好马就行。”

  刘虞不由赞道:“赵中尉心怀士民之苦,真乃义士啊!”

  见赵云不顾自身疲惫,刘虞心中也颇为钦佩。

  当即,刘虞修书一封,又让人牵来一匹健壮非凡的骏马。

  只见其浑身白毛,没有一丝杂色。

  马眸炯炯有神,一看便有不凡之相。

  “好骏的马!”赵云不由惊叹,越看越爱。

  刘虞撵髯笑道:“此马是老夫偶然得来,贩马的说,此马雄骏,即便是草原上的狮虎也追不上,又因为毛色雪白,能日行千里。因此名为照夜玉狮子!”

  赵云连忙推辞道:“既然是使君的爱马,云又岂能夺人所好?还请使君换匹骏马。”

  刘虞哈哈大笑:“老夫又不擅长战场征战,这照夜玉狮子跟着老夫是明珠蒙尘。”

  “正所谓宝马赠义士,此马能遇到赵中尉,才是它最好的归宿啊!”

  “赵中尉,切勿再推辞了,否则老夫也只能换个人去临淄城了。”

  赵云咬了咬牙,实在又舍不得这匹千里良驹,拱手拜道:“使君今日之赠,来日云必有所报。”

  当即。

  赵云也不再推辞,轻轻抚摸照夜玉狮子的鬃毛,随即利落的翻身上马。

  照夜玉狮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马背上的骁武,显得极为温顺。

  “使君,云先行一步了!”赵云在马上向刘虞行了一礼,随即策马往临淄城而去。

  看着赵云那精湛的骑术,刘虞也不由想到了年轻的时候。

  昔日的刘虞,亦是策马快意。

  只不过如今年龄大了,性子也变得温和了,很少再有这策马的快意了。

  “真虎士啊!”

  目送赵云远去,刘虞的眼神也渐渐变冷。

  “天子蒙难,不思举兵西进勤王,却还在这冀州你争我抢。”

  “真当我大汉的宗室没能人了吗?”

  刘虞虽然行事柔和,但并非是愚笨的人。

  虽然来劝自己称帝的一直都只有韩馥,但刘虞又岂会相信韩馥一个人就敢密谋这种大事?

  这背后必然还有别的暗手。

  而如今,袁绍忽然举兵魏郡要借机问罪韩馥,让刘虞看出了袁绍的野心。

  但同样,刘虞也看出了公孙瓒的野心,因此驳斥了魏攸的提议。

  两个有野心的聚在一起,将会滋生更大的祸害出来。

  这一点,历经宦海的刘虞是很清楚的。

  但魏攸的建言也没毛病,对付袁绍这种人,须得以武力震慑,才能让其按捺野心。

  因此,刘虞才会让赵云去临淄城送信。

  公孙瓒,刘虞靠不住。

  但青州的刘备,刘虞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即便不相信刘备,刘虞也相信在青州的卢植!

  “大汉风雨飘零,野心之辈此起彼伏,老夫也不知道还能坐镇幽州多久。”

  “刘玄德啊,你是不是汉室宗亲中的麒麟儿,当不当得起子干对你的期待,老夫拭目以待。”

  “你可千万,别让老夫失望啊!”

  看着青州的方向,刘虞的眼神变得深邃。

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举荐田丰

  东武阳。

  正月的寒意,让大部分的人只想躲在避风的屋子里。

  但在军营之中,士卒们却在打熬气力。

  将台之上,细眼短髯的将军,席地而坐,手捧书简。

  入眼可见的,豁然是《孙子兵法.行军篇》的内容: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兵法奥妙,尽在孙武之书啊!”

  “只可惜,未能在败阵之前,参悟个中至理。”

  细眼短髯的将军,正是在东武阳休养了大半年的曹操。

  自荥阳一战损兵折将,曹操这大半年的时间,几乎都在研读兵书战策。

  只待时机来了,能再次驱兵讨董,雪荥阳战败之耻。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

  又一个气度不凡的将军策马而来、在将台处停下,正是曹操的好友,泰山人鲍信、表字允诚,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曾官拜后军校尉。

  “孟德,邺城有大事。”鲍信的语气有些焦急。

  曹操见状,将手中兵书放下,不由哂笑:“可是韩馥那老儿,又想让我跟他一起,劝刘虞称帝?”

  “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起兵,又能让远近之人响应,正是因为我们是秉承大义。”

  “天子年幼,虽然被董贼控制,但并没有如昌邑王刘贺那般有失天子德行,若是改立他人,这天下谁能接受?”

  “这些人不思举兵西进、勤王讨董,反倒对这拥立之事颇为热衷。”

  “汉室不幸啊!”

  曹操不由长叹。

  韩馥屡次劝刘虞称帝,又时常来信让曹操也加入,但都被曹操拒绝了。

  更令曹操心寒的,是韩馥的背后似乎有袁绍的影子。

  但曹操善于隐藏心事,虽然觉察到了端倪,但并未去向袁绍确认。

  不说出来,大家还是朋友。

  说得明白,这朋友反而难做。

  鲍信却是摇了摇头:“不是拥立之事,而是本初举兵去邺城问罪了。”

  “不仅如此,本初还喊出了口号:韩馥擅自劝刘虞称帝,是不忠;不救青州饥民,是不仁;被刘虞拒绝后斥责刘虞‘迂腐’‘鼠辈’是不义。”

  “如此不忠不仁不义之徒,不配当冀州牧。”

  “除了常山国的孙瑾尚未表态,清河、河间、安平、中山、钜鹿、和赵的太守国相都已经响应了本初的号召,如今纷纷前往邺城。”

  曹操吃了一惊:“这是谁给本初献的蠢计?即便本初要当冀州牧,也犯不着用意这般明显!”

  “难道是子远?不,不对,子远素有大智,不可能给本初献这种蠢计。”

  鲍信凝声道:“本初麾下只有许攸和逢纪两人出谋画策,若不是许子远的谋划,必然是逢元图的计策了。”

  “逢元图擅长军略,不去替本初练兵统兵,反倒琢磨这权谋之事,愚蠢啊!”曹操有些恼怒。

  倒不是曹操认为袁绍夺冀州不对,袁绍若能得冀州,曹操必然是支持的。

  上回袁绍有获取名望意图的时候,曹操就猜到了袁绍的想法,因此还专程去找张邈助阵。

  曹操怒的是袁绍居然会采纳这么愚蠢的计策!

  兴兵问罪?

  一个太守,问罪州牧?

  兴兵的理由还是替另一个州牧打抱不平?

  刘虞都未表态,你一个渤海太守着急个什么劲儿!

  “孟德,本初若抵达邺城,必然会遣使让我们前往,我们是去还是不去?”鲍信亦有些担忧。

  看似袁绍似乎得到了冀州士民的拥护,可以将韩馥给罢黜。

首节上一节112/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