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129节

贵妃不得皇帝允许是不允许随意离开皇宫的。

这次贾元春归宁省亲,乃是雍太皇帝为了麻痹四王八公特意为之。

若非如此,贾元春如何能够出得这宫门来!

如今亦是就连那大哭的权力也都没有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

当贾元春说到这番话语时,心头亦是忍不住悲凄便又是再度哽咽了起来。

正在众人垂泪时,外面忽然有身着大红袍的太监走了进来,单膝半跪在地上,禀告道:“启禀娘娘,外面有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要给娘娘行礼。”

贾元春闻言说道一声:“免。”

此刻,贾元春坐在上位,侧脸凝眸地看向贾母老太太等人,因心头纳闷疑惑,方才询问道:“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

王夫人站在贾母老太太的身旁,躬身回答道:“外眷无旨,未敢擅入。”

贾元春听了这话,心头沉吟起来,忙命道:“快请。”

一时,薛姨妈和林黛玉亦是从女眷停靠的位置踱步走了过去,穿过一道校门,进到里面的屋子来了。

薛姨妈和林黛玉进来了之后,立刻跪在地上,行过国礼,亦是被贾元春给“免”了。

就见到贾元春从位置上面走下来,上前搀扶起来薛姨妈,说道一声,“姨妈!”

旁边的女官见状,连忙又将贾元春给搀扶回去,坐在上面的位置。

贾元春纳闷道:“姨妈,这宝钗怎么不见人影?”

贾元春因见到了林黛玉和薛姨妈却没有见到薛宝钗,虽然贾元春也没有见到过薛宝钗,但是,她询问的是三个人,而今却只是见到了两个人进来,又因为薛宝钗已然嫁入芸府为人妾室,跟林黛玉这般未出阁的姑娘大是不相同的。

贾元春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林黛玉是不是薛宝钗,不由得询问起来,说道:“姨妈,这宝钗可是有什么不便之处?”

“启禀娘娘,宝钗已有身孕,怀胎肚大,不宜前来恭迎娘娘,以免贵人跟前稍有不慎触怒了血色!”薛姨妈立刻微微弯腰低头,说道。

“既是如此?那倒也不必让宝钗过来问安,也就免了吧!”

贾元春微微沉吟起来,道。

她又想到了贾芸这个人物。

最近元春听闻贾芸在朝廷里面混的风生水起,地位亦是水涨船高,只怕她这个贵妃娘娘未来在后宫当中能否站稳脚跟还都得靠贾芸这个自家人才行。

便也是没有为难薛宝钗。

只是林黛玉站在薛姨妈的身旁,脸色顿时微变颜色,紧闭着自己的嘴巴,眼眸里面浮现出一抹震惊之色来,心头想着,“宝钗姐姐,竟然已经有身孕了?”

“不可思议!”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人皆是如此心态,觉着很是不可思议。

就连贾母老太太也是眼皮跳动起来,心头想着,“我这重孙子,未免也厉害了吧!这才几日呢?”

只是此刻的众人都敢多想多思,宫里面的人还都看着呢!

此时众人只得各叙小事情,述说阔别许久的心思来。

又有贾元春原本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上来叩见,贾母老太太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

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

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

又有贾政等人身穿官袍至帘外问安,贾元春垂帘行参。

贾政走在前面,带头跪在地上,说道:“臣,请贵妃娘娘安。”

此刻的贾芸也是因为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不得不来,亦是跟随在贾政的身后,贾赦的身旁,同贾赦左右对称,行礼问安。

贾元春见着下面的众人聚集,又隔着帘幕微微含泪,对着她的父亲贾政,说道:“贫民百姓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眼前虽然富贵已极,可是骨肉分离,细想总没有意趣!”

贾政亦是眼含热泪,说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贾妃闻言亦是嘱咐道:“愿父亲以国事为重,暇时善自保养,切勿记念。”

“臣,遵旨!”

贾政眼含热泪,却是不能尽父亲之亲情,说道。

天子国法在前,人伦亲情为后。

便是贾元春跟贾政之间的对话,亦是有女官太监等人从旁监听,不可胡乱作为,也是恭恭敬敬,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疏忽和马虎。

此刻的贾政心头忍不住长叹一声,虽是站在下面不曾说话,却是无声胜有声。

平淡中道尽这封建制度的权势威严之下,骨肉分离,人已非人。

贾政又说道:“另外,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

第257章 贾元春隐晦点众人

之前那个太监就跟贾政提及过这件事,却是要将时间节点送回到贾元春从花船之上初下来时,提及的那件事情,是四个字好,还是两个字好的问题上面来。

贾政是何等聪明的人物,立刻就心明白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至于那贾宝玉所题辞的匾额,是迟早要更换的。

贾元春或许发现了些什么端倪来,却没有明着说出来,也不能够明着说出来。

此事就要看贾政的悟性了。

贾政之前就想要找机会述说这件事情,而今却是找到了机会,趁着这个难得的请安机会,倒不如在此时此地将心头的想法尽数说出来,将事情交给贾元春来办,自当是妥帖的。

之前贾政就曾经安排人将贾宝玉所说的题词,用在这大观园内,布置张罗起来,所有的妙用就都在此处了。

倘若此事有了差池,那也是自家犬子,年少无知,黄口小儿,孺子不成大器,也可以替自己找一个借口来开脱辩解,更合这贾宝玉乃是贾元春的亲弟弟,即便是出现了问题,贾元春亦是不会怪罪下来,便是闹到皇帝跟前,也是站得住脚跟,说得清楚道理来的。

倘若是换做旁人来写这个题词,题词一旦不对贾元春的胃口,便是想要从中斡旋,亦是没有余地和空间可以施展。

这就是贾政身为朝廷命官的智慧,他为人虽是迂阔愚孝了一些,却不是傻子,精明得很。

贾元春坐在上位,听了贾政的说法,亦是心头纳闷稀奇,思忖道:“这多年未见,宝弟弟竟也能有这般才情呢?到底还是长大了啊!”

这贾宝玉能够题词写对联,倒是对贾元春来说是一个惊喜,便是含笑着说道:“果然是进步学习了许多东西,如今看来却是跟往日大有不同了。”

贾政闻言连忙点头,说道:“都赖元妃娘娘的福运,犬子这才得三分才学,便不敢在你娘娘跟前卖弄。”

说罢,贾政就起身来,率领着众人退了下去。

贾元春见到薛宝钗已然为人妇,而且有了身孕,想到自己入宫多年,至如今容颜渐老,却也难得几次皇帝的临幸,心头的苦楚和悲凄,自是不必多说的。

又见到林黛玉这个人物,放在荣国府的众姑娘当中却是不同的。

倘若是将林黛玉拿来跟众姐妹略作比较,就可以发现林黛玉身上的明显不同点儿。

林黛玉的容貌,真的就好比那娇媚冷艳的高山雪莲似的。

不过,贾元春也知道林黛玉也是跟贾芸有着莫大的关系,两个人身上已然有了婚约在身上,未来这林黛玉还得称呼一声芸大夫人呢!

贾元春想到这里,不由得回忆着之前跟随贾政等人一起过来请安的贾芸,心头嘀咕起来,说道:“的确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难怪能够将这般娇媚无双的女子魂儿都给勾走了。”

略作沉思之后,贾元春这才放下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心思,望着贾母老太太等人,问道:“宝玉,今儿为何不前来进见呢?”

贾母老太太闻言连忙回答道:“无谕,外男不敢擅入。”

贾元春连忙命人将贾宝玉给快些引进来。

小太监得了贾元春的命令,连忙飞也似的跑了出去,去引贾宝玉进来。

贾宝玉先行国礼毕,就听到了幕帘子背后传来了贾元春的声音。

贾元春说道:“弟弟,过来吧!”

忙命贾宝玉进前来。

贾元春走上前去,轻声地喊了一句,说道:“宝玉。”

随后贾元春又连忙伸出手来,拉着贾宝玉的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

一句话还未说完,贾元春顿时又落下眼泪来,泪如雨下。

尤氏、王熙凤等人忙上前来,说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

贾元春等人这才起身,命贾宝玉走在前面当导游引路。

于是,贾元春就同众人移步走到了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

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

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

贾元春虽然是对荣国府的安排和布置极加奖赞,但是,这心里头亦是难免觉着此地甚是奢靡。

如今这荣国府家大业大又没有一个进项,如此奢靡,怕不是一个长久之策。

更何况,当今皇帝勤政节俭,甚至还在这皇宫之内带头过着节俭的日子。

一国之君,整日里节衣缩食。

整个后宫的妃子们也就都跟着节衣缩食起来,贾元春在皇宫里面的日子过得甚是清苦不堪。

贾元春知道眼前这般景象,定会被身旁的女官和太监们传回到皇宫里面去让皇帝知晓,以皇帝节俭的性子,知道荣国府如此奢靡,只怕又会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

只是这三宫六院的后宫内规矩甚多,如何能够随意说出来给外人来听,贾元春也就只得转换思路,劝说众人道:“以后定不可太奢靡了,此皆过分之极。”

然而,众人闻言却只是笑了笑,并不说话,心头更是不以为然。

如今贾元春封为贵妃娘娘,荣国府就是皇亲国戚,贾琏还可以称呼自己一声“国舅爷”,身份地位亦是再上一个台阶。

此刻的荣国府众人正沉醉在自己编织出来的春秋大梦里面,如何能够听得进去这般话语来呢?

也就只当是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去,耳旁风罢了。

话虽已至此,贾元春也无话可说了。

劝说无用,抄家的苦果,终究是要落到荣国府头顶上来的。

待众人移步正殿,贾元春坐在上位,众人行礼。

贾元春连忙说道:“免!”

遂众人免礼归座,大开筵宴。

贾母老太太等人则是坐在下面相陪,尤氏、李纨、王熙凤等人则是亲自手捧着羹汤和亲自去点燃那灯火。

贾元春见到众人都来了之后,也是心头高兴,于是就命人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选择其中的几个最喜欢的地方按赐名字。

按其书云:

“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

“大观园”园之名。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

首节上一节129/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