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事情也是必须要告假回家才行,遂也写了一道奏折呈送给礼部。
贾芸本就是在礼部当差,入朝进宫的时候,就见到了礼部的人正打算也同去递送贾珍的奏折,便也是连忙喊住那人,说道:“正巧,我也要去面圣,只因那宁国府的敬大老爷也同我有几分亲戚血脉牵扯,荣国府和宁国府又本就是同宗同姓的一家人,你且将这道折子交由我手中,我今儿顺道一并给皇上送过去也就行了。”
那个礼部的官员见到贾芸如此说法,也是点了点头,将这一道礼部的奏折交给了贾芸。
其实他们也还真就不敢轻易得罪贾芸。
贾芸如今乃是二品礼部侍郎,属于礼部里面数一数二的头号人物了。
因此,寻常礼部官员见到贾芸之后,也还得低头谦卑才行。
如今他们见到贾芸愿意代劳,想到此事又是宁国府贾族自家人的事情,遂也就没有过问多说什么,直接将奏折子交给了贾芸,便是转身回去了。
当今的天子雍太皇帝,是一个将仁义孝顺看的很重大于天的人,且宁国府的贾敬乃是宁国公的子孙后裔,又是科举隆恩的进士。
因此,当贾芸入宫面圣,禀明此事之后,雍太皇帝一见贾芸奏请上来的礼部折子也是不免得沉吟起来.....
第341章 问策国论
“这宁国府的贾敬依礼应是你的同宗本家,你且说说这贾敬如今是一个什么职位?为何朕却是没有多少印象?”
雍太皇帝凝望着跟前的贾芸,忍不住皱起眉头来,开口询问道。
“启禀陛下,这贾敬乃是进士出身,是在太上皇当年在位时点的进士,不过他却在点了进士之后,弃官而去,落在了城外的玄真观内。自宁国府老国公传承下来的祖宗职位,也已荫其子贾珍。”
“如今这贾敬因年迈多疾,就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内,不曾多返回宁国府来主持事务。今因疾殁于寺中,其子贾珍现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其孙贾蓉现为五品龙禁尉,因朝廷有法,当朝官员若无圣人亲命休假,无令不得无故退朝,违者严惩不贷。”
“贾珍遂于今日方才呈送折子上了礼部案头,礼部众人因见这贾敬乃是国公功臣之后裔子孙,故而托请微臣过来,与陛下融禀。”
雍太皇帝听了贾芸这番话语来,也是连忙深思地点了点头,看向贾芸,额外开恩加旨意道:“这贾敬既是太上皇点的进士,虽弃官而去,如今仍为一介白衣之身,也无功于国,但是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
贾芸闻言则是笑着说道:“谢主隆恩!”
“对了,贾芸,你可知道那匈奴使臣的消息?”
雍太皇帝此刻却也没有让贾芸退下,而是询问起来关于匈奴人的看法,询问道。
“微臣略有所闻,这些匈奴人来了神京之后,已然在鸿胪寺安顿下来,只是这些人还特意带了一些东西,遮遮掩掩不便示人,恐怕此举应是为难于人,想行阴谋之事。”
贾芸认真地分析起来,说道。
“那你认为匈奴人与我天朝上国可能和平?”
雍太皇帝闻言却是目光一凝,眼神里面透露出来一抹不悦之色,对于这些匈奴人早已经是心恨之,恨不得将其灭掉,便也是看向贾芸,打算试探一下这个贾芸的反应,听听贾芸的看法,看看贾芸是否是跟自己一条心。
“请陛下恕臣无罪。”
贾芸迟疑片刻后才说道。
“朕恕你无罪,你故且放心大胆地说吧!”
雍太皇帝笑看着贾芸,说道。
“微臣以为我们跟匈奴人迟早会有一战。”
贾芸镇定地说道。
“哦,如何得来的结论?与朕仔细分说。”
雍太皇帝深深地看了贾芸一眼,并无喜怒之色显露出来,继续追问道。
“匈奴人时常侵犯我天朝疆土,可见这些蛮夷早已经有了那不臣之心。此次匈奴人前来朝贡,说是朝贡,实则乃是过来窥探我大天朝的国力虚实。”
“倘若是我们无法震慑住这一头财狼,则必定会让这头财狼反噬其主,遗祸无穷。”
“臣请战,愿替陛下屠灭匈奴,开疆拓土,成千古圣君。”
贾芸知道雍太皇帝的心思,未来双方必定会有这一战,所以,也是顺水推舟,连忙表露自己的忠心,打算借此从雍太皇帝手中拿过兵权来。
谋反,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拥有无上的威望和兵权才行!
无论是司马懿,还是王莽,活着的时候都具备崇高的威望,举世皆知。
故而贾芸如今欠缺的就是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
只要贾芸能够替帝国开疆拓土,那么他就可以凭借自己所获得的战功,变成那风光无限,勇冠三军的无敌大国公。
到时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贾芸借鉴学习一下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也并非不可能。
此事雍太皇帝闻言深深地瞧看了贾芸一眼,虽然雍太皇帝面上仍旧看不出喜怒来,但是,此刻他的心里面已然是将贾芸看做懂自己的知己了,也算是真的对贾芸另眼相待了。
不过,此时太上皇也还还没有驾崩,那么战端就轻易开不了,此事还得多等几年才行,暂缓图谋,不可操之过急。
于是,雍太皇帝就对着贾芸,说道:“此事就不要提了,下次再说吧!”
贾芸见状也并不觉着奇怪,而是再次看向雍太皇帝,说道:“陛下,微臣认为这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空虚,并无多少银子,需得想出一个办法来给国库增加收入才行。”
“不管未来能否跟匈奴人开战,国库有钱,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贾芸的建议很快就引起了雍太皇帝的关注。
雍太皇帝立刻就变得精神了起来,看向贾芸,认真地询问道:“爱卿,可否将你的法子说说?”
给国库增加收入,此举必定是好事情,雍太皇帝肯定是满意的。
“微臣有一个偏方,就是不知道能否入皇上的法眼?”
贾芸怯生生地说道。
“什么法子?快些说来,不准跟朕打马虎眼儿。”
见到贾芸如此作为,雍太皇帝更是来了兴趣,凝望着贾芸,严厉地说道。
“那微臣就斗胆说了!”
贾芸说罢,也是看向雍太皇帝,说道:“微臣阅览史书,见历朝历代,官员如有轻微的过失,都会被罚以一定数额的俸禄,这叫“罚俸”。我朝的罚俸仍旧延续前朝的规矩,却又分为很多种情况,有三月、半年、一年等之分。”
“但朝廷的官员们实际上的俸禄很低,即便是罚俸一年,数额也不大。”
“对于那些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来说,这点儿罚俸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不足以起到惩戒的作用。”
“..........”
经过贾芸这么一说,雍太皇帝也算是清楚了,立刻就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心觉得这些朝廷重臣和封疆大吏们所罚俸的数额太少。
贾芸又才说道:“微臣认为,这些封疆大吏和朝廷重臣,位高权重,私产不知凡几,皇上可以法外加罚,小则上千两银子,多则上万两银子,用以填充国库,弥补国本。”
“一来,此举并非是皇上为了个人私欲而为,国库里面的银子都是用来运转整个天下秩序,建设整个天下而备,朝廷运转,上上下下可就全靠这里面的银子了。”
“二来,此举也可以让那些封疆大吏和朝廷重臣们不敢无法无天,触怒国法和王法。”
“三来,除那些个封疆大吏和朝廷重臣们受到影响之外,其余官员的罚俸并无太大的变化,因此不会动摇国本,引起风波。”
“微臣斗胆直言,还望陛下恕罪。”
贾芸说完,也不敢卖弄太深,看似只是浅显的与雍太皇帝一说罢了。
第342章 圣旨到
雍太皇帝沉吟了一下,看了看贾芸,淡然的眸子深处闪烁出来些许亮色。
因见贾芸仍旧望看着自己,也是微笑着站起身来,走到贾芸的跟前去,沉声说道:“朕是天子,总管九州八荒之事,身旁也有能人和才人,偏独缺你这等精忠报国的世才,你我君臣之间从此往后没有不能说的事,无需回避,此事就由你牵头去办吧!”
在雍太皇帝“好心”安慰之下,贾芸也是心知肚明为何这雍太皇帝会将这个得罪人的事情,交由自己来办,从今往后只怕他就是类似于和那样的人物,树立起来的火把,烧死别人,也烧死自己。
贾芸却不会拒绝,乐见其成道:“微臣领命。”
“好了,要是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你就且退下去吧。”
雍太皇帝说罢,也便是赶人走了。
其实雍太皇帝说得好听,不过是想要贾芸当一个存钱罐,以后趁机夺贾芸手中的银子罢了!
不怕贾芸贪污腐败,就怕贾芸手中掌握兵权。
其实只要是贾芸没有兵权,那就是空中楼阁,想要跟雍太皇帝斗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贾芸却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打压异己,扶植党羽,光明正大地夺权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说到底,之前贾芸手中掌握的大权,并不足以让贾芸走上台前去手执牛耳,一则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服众,二则也掌权不了多久就会被弹劾和罢黜。
而今贾芸有了雍太皇帝的背书,当不至于如此被动,只要贾芸暗中运作,推波助澜,这满朝文武大臣们,迟早就都是贾芸提拔起来的自己人。
至于那些宁死不屈,不肯和光同尘、同流合污的清流们,自然也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范,屈从于贾芸这般手段之下。
那么这些人贾芸自也有办法来对付他们。
常言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我者死!”
权臣如霍光,权倾朝野,便是皇帝都得看他的脸色,一旦等到霍光死去,整个霍家也就被连根拔起,死无葬身之地。
权臣如多尔衮,权倾朝野,活着的时候,封皇父摄政王,就连顺治皇帝都要喊一声亚父,就连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也都是那入幕之宾,可后来呢?待多尔衮死之后,顺治皇帝直接将其从坟墓里面挖出来,学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掘墓鞭尸楚平王那般,将多尔衮的尸骸鞭尸,可见其心有多恨多尔衮。
权臣如和,权倾朝野,活着的时间,多么风光无限,最终只是皇帝的一道命令,便是脱去朝服,含恨而死,辛苦经营和贪污得来赃款也悉数被抄,妻女子嗣无一人可以得善终。
常言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待贾芸真正位极人臣之后,那一步却是不得不走的一步。
君臣相忌,相权和皇权之间古今都是斗争地极端激烈的。
因此,贾芸除非是想着让自己的儿孙和妻女们未来也跟那些个前辈一样不得善终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踏出那一步才行。
待贾芸离开皇宫之后,也是忙去宁国府一趟,并同大明宫内相戴权一道入宁国府内办事情。
..........
神京,宁国府。
此时的宁国府内贾珍并贾蓉、贾琏、贾蔷等人此刻正在府内忙碌着,忽然听到那外面有宁国府的小厮呼喊起来,不多久就瞧见一个宁国府小厮跑入到里面的屋子来混身上下热汗直流,气喘吁吁地望着众人,说道:“珍大老爷,外边儿大明宫内相戴公公和芸府的芸二爷过来了,正站在外面儿等候老爷们出去亲迎呢!”
贾珍等人闻言立刻脸色大变,随后,连忙就带着众人赶了出去,落到外边儿来,才望见那刚站在门口不久的戴权和贾芸。
遂独自一人走上前去对着戴权说道:“贾珍见过内相,因着家中事务繁忙,不及第一时间出来远迎内相,还望内相多多担待,还请内相里边儿请。”
说罢,贾珍等人就是忙将戴权给迎送了进去。
旁边的贾芸也是被贾琏和贾蓉等人笑看着。
贾蓉说道:“芸哥儿,这内相却是因何事而来?可否与我们说说?”“
贾琏道:“不知道这内相此次来宁国府有什么要事儿相商吗?”
见到二人询问自己,贾芸也是微笑着说道:“却是大欢喜的事情来,准不是什么坏事儿,咱们还是快些进去吧!等会儿,戴公公还要宣读圣旨呢!”
说罢,贾芸就是阔步地往里面走去。
戴权在贾珍的指引之下来到了里面的宁国府候客厅,也没有坐下来休息,而是从自己旁边的小太监处取过圣旨来,淡然地看向贾珍,说道:“贾珍,跪下接旨吧!”
贾芸闻言脸色微变,连忙并同进来的众人,行礼接旨。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此旨一下,不但宁国府之内的众人脸色微微流露出些许欢喜之色来,忙跪在地上叩谢天恩,就连同来宁国府来往的朝中大臣们以及知道此事的其他大臣们也是都是盛赞皇上英明,诸如此类的称颂之声,不绝于耳。
贾珍父子跪地在地上将这圣旨从戴权的手中给接了下来,这才脸色欢喜地起身来看向戴权,说道:“内相,家父之事就多谢内相在皇上跟前美言了。”
却不料戴权只是笑了笑,后才说道:“此事却不与我相干,是芸大人在皇上跟前讨了皇上的欢心,今儿这件事情也是芸大人禀明上去的,跟我却没有多大的干系。此事你们若是真要谢人的话,也要谢芸大人才行,谢我得来个什么意思?”
戴权有意跟贾芸拉近关系,因此也不愿意将这个功劳给揽在自己身上去,虽然此事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今儿戴权因见到贾芸的手段,也知道这个贾芸以后肯定是要平步青云了,便也是刻意为之,拉拢结好这般风云人物如此而已。
贾珍闻言也是微微一愣,却是多看了贾芸几眼,又想到贾芸目前的确在礼部当差,也是忙感谢道:“贤侄,此事就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