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曹操长叹一声。
“我思考许久,依旧是不明白武靖此举到底意欲何为,诸位可有能为我解惑的?”
下方,郭嘉、荀衍、程昱等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没有想明白武靖到底是为什么。
好一会,郭嘉上前一步说道:“主公,大将军此举确实匪夷所思,其背后的深意,暂时无法知晓。
但是属下有一种感觉,无论大将军倒底打的什么算盘,少则一年,多三年,必然会显露出来。
这大将军素来机智,说是老谋深算也不为过,绝对不会做毫无意义之事,主公还需谨慎才是!”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嗯,奉孝说得对,无论那武靖有何目的,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但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灭掉袁术!”
话锋一转,曹操淡笑着说道:“想必你们也知道了,就在前不久,袁术让刘备去颍川招募新兵。
可是那刘备居然在招募完成之后,直接杀了袁术派来的副将,然后带着新兵投奔刘表去了。
此举,可谓是大快人心啊!哈哈哈.....
那袁术现如今经过连番大战,手中兵力捉襟见肘,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卒再派遣了。
我已下令,在兖州、青州、徐州再次征兵,会在三个月内招募十万新兵。
新兵会在半年内训练完成,等到明年开春,十万大军投入豫州战场,定能一举将吕布大军击溃,而后灭掉袁术,掌控豫州!”
“主公英明!” 众人齐声祝贺
“按照主公的战略,最早一年,最晚三年,必然可以击败袁术,掌控豫州。
但是主公别忘了,汝南那里还有一个孙坚。
据探子禀报,那孙坚此时已经攻占七县之地,恐怕等主公跟孙坚大军灭掉袁术的时候,整个汝南已经大半尽归孙坚之手。
这汝南富庶,一郡之地几乎等同于半个豫州的人口跟财富,若是孙坚得到了大半汝南,必然会重兵驻扎,以此作为日后出兵的前站。
若是如此,那主公日后恐怕就要腹背受敌了。
北面要面对大将军的重兵,南面还要防守孙坚的进犯,情况不容乐观啊!”
曹操听到郭嘉的分析,原本还淡然的脸上,顿时浮现了一股阴郁。
沉思许久,曹操忽然想通了什么。
“主公可是想到良策了?”
曹操神色莫名的看着众人,随后朗声说道:“既然我们腹背受敌,那就不能让孙文台也好过。
待攻破袁术之时,只需让出颍川给孙坚,那孙坚必然会出兵攻占颍川。
只要颍川落入孙坚之手,那武靖跟孙坚之间不就短兵相接了吗?
那武靖可是屯兵十万在河南,而河南又与颍川相连,你们觉得,大将军会放任孙坚驻扎颍川吗?
又或者说,那孙坚会放任刚刚到手的颍川,而置之不顾吗?”
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主公,这颍川可是天下闻名,其内名士无数,咱们真的就这么拱手相让了?” 曹仁有些很不情愿的说道
一旁的程昱笑着说道:“曹将军勿急,这汝南也好,颍川也罢,只是暂时让给孙坚而已。
等那孙坚与大将军生出嫌隙,二人必有一战。
到那时,我们便可趁虚而入,出兵拿下汝南!
汝南被破,这孙坚就被掐断了后路,到时候必然大败而归。
大将军与孙坚大战,自然也讨不了多少好处。
所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而这个时候,我们便可趁势出兵颍川,将大将军的兵马击退,从而掌控颍川,掌控整个豫州!
到那时,主公将兖、青、豫、徐四州掌控在手,势力已然不比大将军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时候派遣大军镇守汝南、陈留、以及东郡,再派得力之人担任豫州、以及徐州刺史,必能安定四州。
只需发展三五年,主公的实力便可超越大将军,成为大汉最强诸侯!
届时,主公携天子号令,讨伐不臣,试问天下谁人可挡?”
...
第648章 故亭漫步旧时路,卿不在,难别求
曹仁闻言,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看着曹仁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曹操的脸上也是洋溢着浓烈的笑容。
武靖重建洛阳,这是明摆着要重兵镇守洛阳城了。
洛阳之地刚好是天下核心之地,无论是进攻益州、扬州、荆州、又或者是出兵兖州、豫州,都是十分便利的。
同样,天下诸侯想要进攻武靖,他也可以快速调兵支援各处。
谁说武靖意图不明的?这意图不是很明显嘛。
我就是要打造一个强悍无比的坚城!
只可惜啊,武靖没有皇帝在身边,终究是落了下乘。
想到这里,曹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
另一侧。
因为洛阳局面复杂的缘故,武靖并没有领兵返回冀州,而是打算将洛阳的局势彻底稳住之后,再返回冀州履行婚约。
重建洛阳虽说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但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消耗的,这是一个长久的活计。
武靖现在的目标是,在两年之内将洛阳城收拾干净,并且修缮一番。
也不用多么的整洁漂亮,只需要能够住人就行了。
至于皇城,这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皇宫受到的破坏是最严重的,那些建筑物想要重新建造,也需要上好的材料。
这些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弄到的,所以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
不过若是倾尽全力,再召集数万工人建造的话,一两年也不是不能修建好。
此时,洛阳城,城墙之上。
时值寒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只用了片刻时间,就将这大地染成了一片洁白。
武靖看着远处的高山,眼中露出了回忆之色。
“主公。”
就在武靖愣神之际,一个声音将他拽回了现实。
“何事。”
戏志才来到武靖身边,随后拱手说道:“是冀州甄家送来的书信,应该是询问婚事的。”
说着, 戏志才将书信交到了武靖手中。
武靖接过书信,随后将其打开。
看完之后,便将其交给了一旁的典满。
“呼...”
武靖长长的哈了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很快便消散在大雪之中。
“戏先生,如此美景,不如去那梅花山游玩一番可好?算算时间,梅花山的梅花也该开了。”
戏志才看着满眼思念之色的武靖,轻轻的叹了口气。
“也好。”
...
武靖带着戏志才、典满、许褚三人,漫步走在洛阳的街道上。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走着走着,武靖又来到了当年的洛阳闹市。
又走到了当年遇到貂蝉的那一条街道。
武靖在街道上站立良久,似乎在寻找着当年的那一丝熟悉。
只可惜,此时的街道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当年繁华的街道,如今也是破败不堪。
“可惜啊,当年这醉仙楼之中,除了醉仙酿以外,就当属桂花酒最为出名。
这寒冬之际,看着雪景,喝着桂花酒,那才是人生美事!” 戏志才忽然感慨的说道
戏志才的感慨,也将武靖的回忆打断。
武靖知道,戏志才这是故意出声说的。
不过还是顺着戏志才的话,看向了前方不远处的醉仙楼。
“是啊...当年在此处与先生相识,算起来...也有十五六年了。”
“是啊...十几年了...”
“阿满,去弄两坛子酒来,咱们去一趟梅花山。”
“是。”
一个时辰后,众人再次来到了梅花山。
踏着白雪,攀着雪山,赏着梅花。
此情此景,若是放到那些文人墨客身上,必然会赋诗一首。
只可惜,武靖没有那么多的文采,让他照抄一首还差不多。
更不要说武靖此时关注的也不是景色,而是当年武靖带着貂蝉、香秀、典韦以及许褚来梅花山的场景。
不知不觉间,众人再次来到了那个凉亭下。
轻轻的抚摸着已经有些破败的石柱,武靖仿佛回到了多年之前。
“仲康,你还记得这吗。”
许褚咧着嘴笑着说道:“当然记得,当年我跟典大哥陪着主公跟夫人来这里赏花,没想到遇到那何进的儿子。
我跟典大哥两人打的他们一百多号人毫无还手之力!我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