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37节

那可是跟大明纠缠了好些日子,数次袭扰大明疆域的强敌。

如今阿鲁台本人都被生擒了,这岂不是开疆拓土的大功?

这父子俩是要一内一外文武双全?

朝臣们此时看着端坐在上首,毫不客气的坐在龙椅上的朱高煜,已经无话可说了。

有心说点什么拍拍马屁,可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实在是这父子俩真就干出了了不得的大事呢!

第二百章 太庙献俘和打算

“诸位臣工,父王固然有功于大明、有功于社稷,但此事、此功不能独属于父王,一同北征的将士以及在背后提供支持的兵部,都应得到奖赏!”

“同时,前有凉国公征伐东瀛之功,后有父王北征大捷,此等开疆拓土的大胜,自当有庆功大典相贺才行。”

“礼部,此事就交给你们了,切莫让旁人看了笑话才是!”

朱高煜三言两语的就把这差事一股脑的甩到礼部头上了。

而礼部尚书还真就没其他地方可以甩锅了,毕竟一切与庆典有关的事情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但凡他要说把这事儿推出去,呵呵,那以后这类事情他就别想着再插手了。

毕竟,权柄这东西,你放弃的时候倒是简单,可想着拿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殿内的一种朝臣一听要大操大办,下意识就要开口阻止。

可话才到嘴边,众人忽然就想起刚刚朱高煜所说的那一千万两商税以及库房里前段时间刚刚送进去的三亿两银子了。

算了,眼下大明不缺钱,那就让那帮子厮杀汉们威风一回吧。

心不甘情不愿的文官们,总算在礼部的指导下弄出了一个规模极其宏大的凯旋礼。

礼部这几天也是忙疯了,朱高煜手里有钱那是真敢花啊。

但凡礼部做出来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二话不说就批。

礼部那帮人到最后甚至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他们的状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礼部拿出了仅比御驾亲征凯旋而归低半格的规制,文武百官出迎三十里,百姓一路夹道欢呼。

当日朱高煜身着大红色皇太孙专用衮龙袍,腰间挎着玉带脚踩一双粉底官靴,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城外。

太子妃徐妙云同样带着几个儿子跟在朱高煜身后一起迎接朱棣。

出城相迎可是有流程的,容不得朱高煜父子俩在这里说什么闲话。

朱高煜首先得代表朝廷想德胜归来的朱棣致谢,而后朱棣要代表北征大军向朱高煜简要汇报他们的丰功伟绩。

之后才是众人最看重的流程,献俘。

献俘可不是在城外,而是要去太庙!

此举旨在告诉老朱家的祖宗以及上天,大明的将士们是何等的英武,大明的军功是何等的昌盛。

北征大军自然不能全部入城,经历过城外三十里相迎之后,他们就要返回营地了。

到时候后续的奖励、赏赐都会送到他们手上,反正这会儿大明不缺钱,朱高煜又是个出了名的大方人,自然不会让这些将士们失望。

前往太庙的路上,朱高煜、朱棣父子二人并辔而行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看着道路两旁翘首以盼、兴高采烈的百姓们,朱高煜嘴角一翘冲着一旁的朱棣感叹道。

“父王,这次北征,没白去啊!百姓等这场大胜等了好久了!”

朱棣听着百姓们山呼千岁,高喊着大明威武的口号,却没有半点欣喜,反而一脸沉重的点了点头。

作为镇守北境多年的藩王,没人比他更清楚北境的军民到底被北元的蛮子们折腾得多惨了。

对于朱棣来说,此战固然得胜回朝让人欣喜,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此事其实本就是他应当做的!

阿鲁台此时光溜溜不着片缕的被一根绳子捆住了双手,就那么拖在了马后,跌跌撞撞的朝着太庙而去。

百姓们此时已经知道这是谁了。

当下无数的烂菜叶子、臭鸡蛋以及各种口音的怒骂、诅咒铺天盖地的朝着阿鲁台而去。

不仅阿鲁台遭殃了,连牵着他的大明骑兵都遭受了无妄之灾,身上落了个一片狼藉。

好在太庙已然在望,再坚持坚持就到了。

到了太庙门口,朱高煜翻身下马跟在了朱棣身后。

今天他主要就是起到一个陪同的作用,真正主持仪式的,乃是礼部尚书。

而最重要的,则是阿鲁台这个“祭品”!

此刻的他,被稍微收拾了一下,便被人如牲畜一样牵着一路跪行到太庙正门口。

当下,在手握刀柄虎视眈眈的军士监督下,老老实实地对着太庙行三跪九扣的大礼。

一众观礼的群臣看到这一幕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些年纪大经历过元末乱世的老臣甚至当场老泪纵横!

这是中原王朝自盛唐以来,第一次真正在异族面前将腰肝子彻底挺直,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对侵略的外族的复仇。

此情此景,如何让这帮子在元末时吃了大亏的老臣们不激动?

而此时的朱高煜,则拉着激动不已的朱棣走到一旁商量起了他早已谋划多时的一件事。

“父王,我这边有个想法!”

“那便是阿鲁台不能杀,反而要养着。”

“哪怕咱们再想杀他,再看不起他,也不能杀!”

“因为杀了无非就是泄愤而已,我记得你给兵部的行文里不是说还抓了个万夫长嘛,拿那个过来凑个数就行。”

“至于阿鲁台,我想留着他!”

朱棣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断朱高煜的发言或者直接发火,而是等朱高煜说完以后才沉声道。

“你是想城门立信?让其他蛮子知道跟我大明作对也不一定死?”

朱高煜点点头,承认了这个观点。

“没错,我正是这么想的!”

“瓦剌也好、吐蕃也罢,这些人其实对于我来说,他们的头人无所谓,可地下的牧民我想要啊!”

“头人们知道大明抓了他们也不会杀,那他们拼命的时候就少了一分背水而战的勇气。”、

“而底层的牧民知道我们连最可能的头人都能放过,那他们其实有时候也没必要跟我们争个你死我活,对不?”

见朱棣默默的听着没说话,朱高煜心里明白,这其实就代表这位父王正认真的听着自己的解释,并且默认前面的说法了。

“父王,以后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那么大的疆域,难不成都靠从内陆移民不成?”

“所以,这些牧民的归心,对大明而言,真的很重要!”

第二百零一章 大明的精气神起来了!

朱棣虽然从小就立志要当大将军,甚至如今当了太子了还一门心思想着要封狼居胥。

但这不妨碍他从小在朱元璋培养下养成的眼光。

他清楚的知道,自家大儿子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最好的。

只是少杀一个阿鲁台而以。

对于如今人口凋零的阿鲁台部以及瓦剌等传统豪强来说,但凡能用阿鲁台的人头换来将来大明将士少牺牲几人,那大明都赚了。

朱棣的同意,让朱高煜也松了口气。

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家这个父王头铁,到时候父子俩定在一起了,他要不要给他父王面子?

而他父王要不要给他这个皇太孙服软呢?

朱高煜看着太庙外正举着长长的祭文大声诵读的礼部尚书,他小声的朝着朱棣说道。

“父王,你觉着,要是你真把外边的敌人都给扫没了,这帮混账还不得天天混吃等死?”

“我担心到时候他们只怕就剩下点窝里横的本事了!”

朱棣闻言猛的扭过头看向了朱高煜,却发现朱高煜仿若什么都没说过一般,还是那一脸的笑容。

朱棣也是个有城府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闹出什么动静来。

所以他也保持住了表情,然后头转了回去,嘴里却小声的答道。

“那高煜你的意思,以后咱们打仗还得杀一半留一半,给这帮混账留点余地?”

朱高煜微微摇了摇头。

“这倒不是,也就是最近几年而已,我得让他们知道,我大明固然强,但不是强到当世无敌的地步。”

“任何战争都要付出代价,有的仗打起来就是亏!”

“谁若是还敢继续在窝里横的话,那我就弄死他全家!”

朱高煜这话可谓是直白到了极点,但格外的符合朱棣的胃口。

别看他整日里嗷嗷叫着要出去打仗,可他却站的比一般的统帅更高一层。

因为他天生就是个皇子,如今更是成了太子,所以他会站在皇帝的角度去完整的看待一整盘棋。

这个时候的朱棣,可不是历史上那个造反成功的永乐大帝。

那时候的朱棣,不仅仅有自己内心里对于战争的渴望,更有对于用战功、封狼居胥这等青史留名的战绩洗刷、覆盖自己的污点的意思。

所以,那时候的朱棣才会那么的偏执、疯狂。

可这时候的朱棣,有什么不乐意的?

现在坐皇位的是他爹,监国执政的是他大儿子。

而在内心深处,无论是他爹还是他大儿子,他朱老四都格外的认可甚至佩服。

他一点没觉着自己到处浪有什么不好的。

反而要让他这会儿天天憋在奉天殿处理政事,他能憋屈死!

所以,这个时候的朱棣格外的豁达,整个人也格外的理智,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朱高煜对于以后战事的安排。

至于说为什么朱高煜说仅仅是这几年就够了,朱棣非常明智的压根没有开口问。

因为答案其实他们父子俩心里都清楚,等到了一定时候朱皇帝必然会把位子交到他们父子手上。

而到了那时候,谁还能拦着?

太庙献俘弄完以后,父子俩直接回了皇宫,这边朱元璋虽然没给面子出来迎接自家老四,但多少还是给了点面子,来了趟皇宫。

当然了,朱高煜暗戳戳的想着,估计老爷子有一半的原因是想着回自己住了好些年的皇宫逛逛看看来着。

爷孙三人丝毫不介意的在御花园里来了个野餐。

首节上一节137/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