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完来了精神,于是拉着秦明道:
“听上去好像很有意思,祖父就跟乖孙去听听看。”
秦明闻言,心里这才放松了一些,于是带着祖父一行三人朝自己的书房走去,路上秦明还十分贴心地把《射雕英雄传》之前自己讲过的情节,和主 要 人物关系大概讲了一遍。
很快巳时到了,府里的重要人物,萧清婉,萧嫦曦,杨梓君,牟兔,巳蛇,还有几个账房丫鬟和女护卫,都一个个地到了秦明的书房。
随着秦明讲故事的事在府里传开,越来越多的人都赶这个点来秦明书房,听故事。
秦明也是来者不拒,只是吩咐她们别耽误府里的工作就好。
只是今天书房里多了李老头和美妇人这两个长辈,所以书房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安静,不再像过去几天一样叽叽喳喳的。
秦明看着书房里局促的众女,又看了看坐在沙发上,搂着美貌妇人的祖父,笑了笑道:
“好了,我先给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我大父,出身陇右李氏,以后就和我一起生活了。你们都是我府上的亲信,平常的时候该守礼还是要守礼。但每天故事会的时候,不用这么拘束,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就行。”
李老头闻言也点了点头道:
“我孙儿说得对,你们不用这么拘谨,我老人家还是很好相处的。”
众人闻言都点头称谢,随着秦明开始讲故事,众人渐渐的也不再紧张,开始三三两两的小声讨论起了剧情。
萧嫦曦和萧清婉,则是一人一句地给那个美妇人,说起了之前秦明讲过的剧情和人物关系。
只有杨梓君坐在沙发的一头,暗自撇了撇嘴,不知道为啥,她就是有些不喜欢这个老头。
相信这会很多人已经猜到了,李老头其实就是退休老干部李渊,他之前派自己的暗卫宗武调查了秦明,得知了秦明母亲一家的消息。
李渊这些日子每天在大安宫等着更新实在是太难受了。
经过思考,他最终决定,冒充秦明早已过世的外公。在他想来,以这个身份接近秦明,听故事才是最稳妥的。
为了达到目的李渊也是煞费苦心,不仅让暗卫伪造了路引,还暗中收买了秦明舅舅一家,让他们搬迁到河东郡,并让府里的老仆送他来秦府。更是动用了自己隐藏多年的暗卫才从大安宫里溜了出来。
这一切,可以说做得是滴水不漏,就是秦明有所猜疑,想根据路引查找,也很难查出漏洞来。
至于他那个不孝子,会不会因为找他把长安城翻过来,这会儿正全神贯注地听着故事的李渊,已经顾不上去操心了。
第135章 谨慎的李二
戌时,大唐长安城,皇宫,甘露殿。
此时的大唐皇帝李二陛下,一脸阴沉地坐在椅子上,手指不断敲击着身前的桌案。
从他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看出,此时的李世民心情十分的糟糕。
距离李渊失踪,已经过去了六个时辰了,这么长的时间暗卫一直传回消息,这让李世民的心情,格外的焦躁。
他登基已经有五年了,本以为整个长安城都被自己,牢牢地把握在了手里。但今天李渊却用实际行动,在他脸上狠狠地来了一巴掌。
对于一个权力掌控欲极强的皇帝来讲,这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
而更让他感觉难受的是,到现在他都不清楚,自己那个亲手创建了大唐的老爹。
暗中到底还有多少势力,这次突然出宫,又有什么目的?是不是想要夺回皇位,他这样想着。
如果要夺回皇位,他又该从何处着手呢?难道是兵变?
还是说他这次出去是有其他目的?
正在此时,无舌急匆匆地走进大殿,朝李世民行礼道:
“老奴,拜见陛下。”
李世民挑了挑眉头,问道:
“有太上皇的消息了?”
“经过暗卫追查,最后只查到太上皇,午时,从春明门出了长安城。具体去向,现在还没有查到。”
李世民闻言沉思了一会儿道:
“把暗卫都派出去,就是把整个长安地界掘地三尺,也得给朕把人找到。
另外传朕旨意,命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左领军卫大将军程知节,右卫大将军段志玄即刻起回营。
整肃军队,原地待命。
三卫将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离营,违令者斩。”
长安城有十六卫,之所以李世民选这个三卫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将领都是李世民的心腹,而且都经历过玄武门之变,无论如何他们这几人都是不可能投靠李渊的。
无舌闻言心下一惊,不过他也不敢耽搁,赶忙应道:
“老奴遵旨。”
说着无舌便要退出大殿,谁知李世民的声音再次传来。
“还有派人去传李君羡。”
“是,陛下。”
少顷,李君羡穿着一身甲胄进了大殿,单膝跪地道:
“末将李君羡,参见陛下。”
“起来吧。”
说完,李世民便走下玉阶,来到李君羡面前,语气冰冷地道:
“朕要你,这几天派人牢牢给我盯住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的将军和他们的亲信将领,如果有异动立马给朕拿下,知道了吗?”
李君羡闻言一震,自从坐上这个特务头子的位置开始,他知道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隐秘,这些隐秘里自然也包括今天太上皇出宫一事。
结合太上皇失踪,陛下又如此安排,他瞬间明悟,说不定这两天长安城要出乱子了。
想到这里冷汗瞬间就打湿了后背的衣服。
他赶忙低头拜道:
“末将,遵命。”
“嗯,去下达命令吧。”
“是,末将告退”
李君羡转身便退出大殿,急忙去执行命令了。这可是要命的大事,他一点也不敢耽误。
李君羡刚出大殿没多久,长孙便带着一众宫女走进了大殿。
看着李二略显阴沉的面容,又想到刚才在殿外,李君羡急匆匆离去的背影。
长孙挥退了随身的宫女,疑惑地走到李世民身边,问道:
“二郎,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李世民看着长孙担忧的眼神,心里一暖,拉着她坐到椅子上,叹了口气道:
“父皇今早躲过了暗卫,出宫了,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长孙闻言也是眉头紧锁,很快她便知道了李二为何忧心了,于是她安慰道:
“二郎,莫要忧心。依臣妾看,父皇他可能是在宫里待久了,有些烦闷。所以才想出宫逛逛,过几天也许就回来了。”
李世民闻言也是一愣,自从玄武门之变后,他见李渊的次数寥寥无几,话更是一句也没说过。长孙倒是经常带着长乐去大安宫给父皇请安,也更了解现在的父皇。
也许真的是他想多了也说不定。
不过他还是觉得,此事谨慎一点比较好,等查到父皇的去向和出宫的目的,再做打算。
想到这里他又朝着长孙道:
“观音婢,豫章的婚事算是定下来了,长乐那边你怎么打算的?”
长孙心里那是跟明镜似的,她知道陛下已经开始着手,暗查各部的账目了。
这样一来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员牵扯进去,再加上太上皇在这个时间点,又不知去向。
这无疑是给查账增加了变数,如果太上皇失踪一事被人得知,说不定会有犯事的官员狗急跳墙,以太上皇的名义造反。
这种情况下,二郎要想稳住朝中局势,那必然是要拉拢朝中大臣的。
那兄长这个关陇贵族的话事人,自然就成了重点拉拢的对象。
虽然兄长对二郎一直是忠心耿耿,但是二郎身为皇帝,不能因为臣子的忠心就不给好处。
想到这里长孙皇后道:
“臣妾也正准备和陛下商议此事,臣妾打算明天下了朝会。
在立政殿和兄长商谈此事,陛下觉得如何?”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
“嗯,观音婢你来安排就好,最后一次朝会前,朕会下旨给他们赐婚。”
......
第136章 因果报应
贞观五年,腊月十五,戌时,蓝田县,秦府。
在秦明的再三保证明天下午,给李渊讲两个时辰的《射雕英雄传》后。
李渊这才不情不愿地跟着秦明,来到了萧嫦曦安排好的一处院子。
再三叮嘱院子里的侍女好生伺候自家祖父后,秦明便和萧嫦曦一起回到了书房。
本来萧嫦曦是想直接回清馨院的,只是后来听秦明说有事要交代,便跟着他又回了书房。
萧嫦曦刚进屋子,还没得及问秦明具体什么事,便被秦明抵在了书房门上。
“曦儿,这么多天你都不来找我?是不是忘了之前的约定了?”
萧嫦曦身子被秦明贴着,又听秦明如此言语,脸上瞬间便爬上了一层绯红。
前些日子因为看出梓君也喜欢秦明,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所以这些天她都故意躲着秦明,尽量不和他单独相处。
好在距离秦明定亲,已经过去了十来天,她看梓君好像慢慢地恢复到从前开朗的样子了,这让她心里放松了不少。
此时看秦明那温柔的眼神,她有些不敢与他对视,于是侧着脸道:
“奴家没有忘,只是临近年关,府里事情比较多。”
秦明闻言笑了笑道:
“嗯,没忘就好,来先让公子亲一下。”
说着便伸手揭开萧嫦曦的面纱,秦明看着萧嫦曦白里透红的精致面容,心里不住地惊叹老天爷对萧嫦曦的偏爱,居然给她这样一副倾国倾城的面容。
想到这里,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吻了上去,手也熟练地探进了羽绒服里面,轻轻地揉搓起了大白兔。
少顷,正在秦明想着进行下一步的时候,门口却传来了萧清婉的声音:
“公子,时辰不早了,该洗漱睡觉了。”
被秦明压在门上的萧嫦曦闻言,身子一颤,着急了拍了拍秦明的后背。秦明有些无语地抽回了自己的手,然后朝门外道:
“清婉,你先回屋等我,我这边忙完了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