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684节

  犹豫了半晌儿,老者空着手走到两人身前,掸了掸身上的长袍,朝两人一躬到底。

  “敢问二位客人,可是出自秦将军的银甲军?”

  金二两人连忙侧开身子,躲开了这一拜,随即两人起身朝老者拱手抱拳。

  “敢问老丈有何指教?”

  ......

  另一边,榆中城东面,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在百余名扈从的簇拥下,驶出了官道。

  木四策马来到秦大旁边,指着远处高大的城墙说道:

  “教官,前面就是榆中城了,咱们要不要入城休息一下?”

  成婚之后,秦大便开始蓄须了,整个人比以往沉稳了许多。

  听到木四的话后,秦大并没有第一时间答话。

  见秦大陷入沉思,木四拉着缰绳的手,不由得攥紧。

  “教官,属下想去西城外的京观,祭拜下死去的兄弟。”

  秦大微微颔首,目光与木四对视,宽慰道:

  “稍后咱们一起去。”

  说完,秦大抬起了右手。

  “停。”

  驾车的丑牛,看到秦大的手势后,轻轻地拽了几下缰绳。

  “吁吁吁。”

  秦大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右侧,敲了几下车厢,轻声道:

  “小夫人。”

  他的话音刚落,马车的车帘便被人掀开了,露出了一张清丽脱俗,楚楚动人的俏脸。

  “阿大,是不是到榆中城了?”

  秦大点了点头,恭敬道:

  “小夫人,以车队现在的脚程,哪怕绕道榆中城,至少也需要一个半时辰,才能抵达兰州。”

  “是否入城休整,还请小夫人决断。”

  婉儿心里盘算了一下,微笑道:

  “接连赶了两个辰时的路,你们也都累了,先入城找间酒楼歇一歇吧。”

  说完这话,婉儿笑容一收,正色道:

  “对了,入城之后,你着人多买些纸钱。”

  秦大闻言微微一怔。

  这时,就听婉儿继续说道:

  “顺便问下木四,他们当初和蛮子交战的地点,沿路祭拜一下府上的英烈。”

  秦大精神一震,双腿一并,昂首挺胸,朝婉儿敬了个军礼,大声道:

  “属下遵命。”

  马车旁边,一直侧耳聆听的木四,水壹等人,也跟着抬头挺胸,朝婉儿敬了一礼,恭敬道:

  “多谢小夫人。”

  看到这一幕,马车上相貌平平,曲线诱人的萧美娘,暗自点头,心里感慨道。

  [十二郎生了个好女儿啊!]

  念及此,萧美娘又有些愤愤不平。

  [当初兴邦一家落难,逃到长安,却为何不去投靠时文呢?]

  [我兰陵萧家嫡女,又是怎么沦落到秦府,成为小贼暖床丫鬟的?]

  [看来要得寻个机会,问一下婉儿才好。]

  除此之外,萧美娘心里还有一个疑问。

  她伸出白皙修长的手掌,轻轻扯了一下杨梓君的大红色诃子裙。

  杨梓君愣怔了一下,抬起日渐浑圆的翘臀,往萧美娘旁边挪了挪,然后压低声音问道:

  “萧姨?”

  萧美娘凑到杨梓君耳边,轻声道:

  “若是刚才答话的是你,你能想到让秦大买纸钱,祭拜府上的英烈吗?”

  杨梓君闻言面露愧色,低下头没有说话。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萧美娘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心里长叹了口气。

  随即,她伸手在杨梓君手背上拍了拍,柔声道:

  “丫头,你还小。很多事情考虑不周是正常的,不用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杨梓君抿了抿嘴唇,偷瞄了萧清婉一眼,苦笑道:

  “可是表妹比我还小一岁呢!”

  萧美娘微微一笑,神色愈发柔和。

  “你表妹不同,她小时候吃得苦太多。”

  “且不说她跟着父母逃难千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长安,只说她小小年纪沦为奴籍,又一步步成为秦府小夫人,备受小....宠信。”

  “这就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杨梓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轻声道:

  “表妹确实很厉害。”

  萧美娘笑着摇了摇头,凑到杨梓君耳边轻声道:

  “若只想到这一点,那你就想得浅了。”

  “婉儿她的确聪慧过人,并且懂得察言观色。”

  “但天底下聪慧的女子多了,又有几个能走到她今天这一步的?”

  杨梓君黛眉微蹙疑惑道:

  “姨娘的意思是?”

  看着“求知若渴”的女儿,萧美娘展颜一笑。

  这一刻,车厢里仿佛都亮了几分。

  ..........

第834章 秦大等人悔不当初

  既然木已成舟,作为杨梓君的生母,曾经的大隋萧后,萧美娘这些天又岂会不为自家女儿打算!

  她一早就已经想到一个万全之策,可以使自家女儿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以后和李唐后裔分庭抗礼。

  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和杨梓君讲罢了,眼下这个时机正合适。

  故而,萧美娘凑到杨梓君耳边,意味深长地说道:

  “真正让婉儿绽放出光彩的,是背后给婉儿放权的那个人。”

  “是他给了婉儿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

  说到这里,萧美娘握住杨梓君冰凉的小手,苦口婆心地说道:

  “同样,他也给了嫦曦和你发挥的机会。”

  “记住姨...娘的话,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和婉儿比人情世故,更不要和嫦曦比统筹全局。你只要在书院里教好那些学子,让他们敬你如师,多年以后,秦府没有人能撼动你的地位。”

  杨梓君精神一振,陷入了沉思。

  .......

  另一边,随着婉儿放下车帘,马车又重新行驶了起来。

  马车上原本欢快的氛围,随着婉儿刚才的话,渐渐变得凝重且压抑。

  哪怕是平时话最多的卯兔,此时也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

  一袭大红色宫裙,和婉儿一样梳着双马尾的李仙芝,凑到婉儿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婉儿,你刚才那些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秦府有人在之前的战事中丧生了?”

  随着秦家祠堂的修建,现如今木字小队的英勇事迹,已经在秦家庄附近的几个庄子传开了。

  考虑到丹阳郡主,已经算是半个秦家人了,故而婉儿也没有隐瞒,将木字小队遇袭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丹阳郡主虽然性子泼辣,还有些小傲娇,但也正因如此,她比一般的女子要更加直爽、感性。

  故而,在婉儿讲到木字小队为了保护孙思邈,一个个慷慨赴死时,李仙芝抿了抿嘴唇,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她一边听一边默默流泪,感动得一塌糊涂。

  待到婉儿说完,李仙芝抹了一把眼泪,抬起头红着眼眶,语气坚定道:

  “婉儿,我想跟你们一起去祭拜一下可以吗?”

  婉儿牵起李仙芝的手,重重一点头。

  “求之不得。”

  “理当如此。”

  李仙芝伸手抱住了婉儿,温声道:

  “婉儿谢谢你。”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杨梓君眼中闪过一抹温柔。

  .......

  巳时七刻。

  榆中城东的城门外,突然响起了阵阵马蹄声。

  随着马蹄声响起,城外的大地烟尘四起,城头上站岗的士卒们,立马扶着墙垛,伸出头朝城外张望。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几十名身着银甲,头戴银盔的骑兵,簇拥着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朝城下疾驰而来。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你们快看啊!是银甲军和秦参军的马车,快快去通知张都尉,秦参军带着银甲军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684/8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