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第772节

  “黄伯,小麦和水稻的亩产各有多少?”

  老黄微微欠身,微笑道:

  “经过测算,小麦亩产两石五斗,水稻亩产两石两斗。”

  秦明闻言皱了皱眉头,喃喃自语道:

  “这产量好像有些低啊!对了,如今还没有杂交水稻,这就难怪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何培养杂交水稻来着?”

  萧嫦曦站在秦明身侧,黛眉微蹙,疑惑道:

  “郎君,你说的杂交水稻是什么?”

  秦明苦笑着摇了摇头,轻声答道:

  “这个问题我还要再想想,等想明白了再说与你听。”

  萧嫦曦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间,秦明身后的李仙芝,在听到老黄的话后,开心地跳了起来。她扬起下巴,满脸挑衅地望向杨梓君。

  “哼,看吧,到底还是本郡主技高一筹。”

  见李仙芝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杨梓君不由地撇了撇嘴,没好气地说道:

  “哼,有什么好得意的?我也猜中了水稻的产量好吧。”

  “再说了,你一个不通农事的深闺怨女,若非有我家表妹从旁帮衬,能猜中小麦的产量?哼,没羞没臊。”

  李仙芝闻言脸色涨红,她如同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狠狠地跺了跺小脚,怒道:

  “姓杨的,本郡主跟你拼了。”

  说着,李仙芝便“张牙舞爪”地朝杨梓君扑去,与此同时,她的眼角余光,却一直关注着秦明的动作。

  听到身后两人“战火”再起,秦明有些无奈地看了萧嫦曦一眼。

  随即,他快速转身,一把将李仙芝拽到了身前,压低声音道:

  “虎妞儿,你给我消停会儿。若是再敢胡闹,家法处置。”

  李仙芝抬起头,虎着脸说道:

  “你敢?”

  秦明闻言顿时气结。

  “好好好,记吃不记打是吧?”

  “那本公子就成....”

  说着秦明的右手高高抬起,作势便要落在李仙芝充满弹性的浑圆上。

  可正在这时,李世民却满脸激动地跑了过来,一把抓住秦明的胳膊,急切道:

  “贤侄,快带朕去水稻田里看看。”

  秦明被李世民拽得踉跄了一下。

  稳住身形后,秦明抬起头一脸不满地望向李世民。好一会儿,终是抵不住李世民那炽热的眼神,他偏过头喟叹一声说道:

  “李叔,您急个什么劲儿啊。”

  “水稻又没有脚,也跑不了。咱们吃完饭再去行不行?”

  李世民手上的力道微微加重,斩钉截铁地说道:

  “此事关乎我大唐千万子民之生计,朕焉能不急?朕对那仅仅三个多月,便能亩产两石两斗的水稻甚是渴望。只要能一睹为快,别说是一顿不吃,就是三天不吃饭,朕亦甘之如饴。”

  李世民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言语间流露出对水稻这种新型作物的极度重视与期待。

  水稻对大唐的重要程度,秦明自然知晓。

  此时,他见李世民如此重视农事,内心深处倍感欣慰。

  “既然如此,那小侄随李叔走上一趟便是。”

  李世民闻言大喜,连连说好,然后拉着秦明便朝自己的马车走去。

  “李叔,您先别急啊!咱们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少吃一顿倒也无妨,可殿下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让她们饿着吧?”

  李世民闻言,不禁为自己一时心急,而忽略了这一点感到歉意,他微微颔首。

  “贤侄所言极是,朕竟疏忽了。”

  言语间,李世民的目光扫过秦明身后的一众莺莺燕燕,最终停留在了长孙皇后的脸上。

  他温声说道:

  “既如此,皇后你先随萧氏她们一同回府用膳,朕先随贤侄去稻田观摩一番。”

  长孙皇后闻言稍微略作迟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妾身遵旨。”

  众人就此分别,李世民带着秦明,以及朝中三位重臣坐上马车。

  在数十名金吾卫的簇拥下,李世民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秦家庄外的水稻田而去。

  途中,李世民仍难掩心中的喜悦,不住询问秦明关于水稻的种种细节,诸如种植方法、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等。

  秦明一一详尽解答,言语间展现出“深厚”的农学知识,令李世民愈发钦佩。

  一刻钟后,一行人抵达稻田。

  金黄一片的稻穗在阳光下摇曳生辉,饱满的谷粒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李世民快步走入田间,亲手抚摸那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世民蹲在田间看了许久,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红着眼眶,颤声道:

  “只要将此等成熟极快的粮种,以及一年两熟的耕种之法,推广至我大唐全境,那么我大唐数千万百姓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那该是何等的盛世景象啊!朕多希望那一天能早点到来啊!”

  房玄龄、戴胄、段纶,纷纷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齐声道:

  “臣等愿辅佐陛下,开创古今未有之盛世。”

  “臣等愿为陛下鞍前马后,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瞥了秦明一眼,笑问道:

  “秦卿,你呢?”

  .......

  太困了今天,下一章明天白天更新。

第943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想趁火打劫?你想屁吃呢?]

  秦明站在地头上,嘴角抽了抽,只得装傻充愣。

  “陛下,刚才说什么?小臣没有听清。”

  李世民脸色一黑,强压下痛扁秦明一顿的冲动。他嘴唇动了动,便要将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

  可此时地头上的秦明,却手捂额头,脚下虚晃,缓缓道:

  “小臣一早便没有吃饭,这会儿头有些晕。哎呀不行了,小臣得去那边坐会儿,还望陛下见谅。”

  说完,秦明不等李世民应声,便晃晃悠悠地走到大棚的土墙旁,盘腿坐了下来,靠着土墙开始闭目养神。

  李世民见状哑然失笑,佯怒道:

  “这个臭小子。”

  房玄龄捋了捋花白的长须,微笑道:

  “陛下,秦郡公连日来舟车劳顿,回府后又安排了这么多事,难免疲累,还请陛下莫要见怪。”

  李世民冷哼一声,没好气地说道:

  “朕看他就是恃宠而骄,有意让朕难堪。”

  房玄龄稍作沉思,劝解道:

  “陛下,秦郡公年少有为,又履历功勋。前些天刚因为解决兰州瘟疫,晋升了郡公,今日这水稻和冬小麦,又为大唐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立下不世之功。”

  说到这里,房玄龄环顾左右两位同僚,朗声说道:

  “但据老臣观察,秦郡公聪慧过人,且为人谨慎,淡泊名利。故而,依老臣看,秦郡公此举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不想让陛下再行封赏之事。”

  李世民闻言愣了一下,转头看了一眼,正坐在地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的秦明。

  “爱卿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李世民沉默片刻,转过头朝一旁的金吾卫中郎将曹冲招了招手,朗声道:

  “曹冲。”

  “末将在。”

  李世民抬手指着田间收割水稻的佃农,下令道:

  “你带着手底下的人,去地里帮忙,尽快将水稻收上来,朕要亲眼见证一下水稻的亩产。”

  “喏。”

  .......

  与此同时,一辆黑色的四轮马车,缓缓驶出了秦府外的长街。

  马车后面,还跟着几名身着朝服的官员,以及数十名手持各种工具的工部匠人。

  钦天监台正袁天罡走在队伍前方,在他左右两侧,分别是礼部祀部司郎中李成文,以及太常博士李淳风。

  自从来到秦家庄后,袁天罡和李淳风便一直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秦家庄各处的景色。

  与京兆府其他农庄的安静祥和不同,秦家庄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一副热闹丰收的景象。

  李淳风望着庄子上许多盖到一半的红色砖房,感慨道:

  “师尊,秦郡公封地上的百姓,过得好生富足,这一路走来只是正在修建的房屋,就有不下二十余座。”

  “而且,刚才骑马跃过石桥的时候,弟子还远远瞧见,石桥不远处还有很大一片建筑正在修建,哪怕是农忙时分,依旧没有停工的意思。”

  袁天罡目光深邃,微微颔首,缓缓道:

  “嗯,秦郡公治下之民,生活确乎富饶安康。”

  袁天罡抬起手,指了指不远处满脸笑容,赤着上身卸车的百姓,说道:

  “观其庄内百姓,容光焕发、体魄强健,足见秦郡公宅心仁厚,深谙民生。”

  李成文接过话头,继续道:

  “不仅如此,这一路走来,本官听闻庄外这些麦田,亩产之高令人惊叹。一旦将此种植之法推广,必将大幅缓解我大唐粮食之困,为国库增添厚实之底蕴,更将惠及万千百姓,使饥荒之患得以有效抑制。此乃社稷之福,国泰民安之象也。”

首节上一节772/8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