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118节

  只因为玄德公刘备的仁德。

  玄德公入主荆州,派下书信数封,告知士族们他秋毫不犯。

  凭借这一纸“定军书”,才使得水镜山庄得以留存。

  说起来,水镜先生,还要感谢刘备呢。

  此时,蔡瑁书信至,当司马微打开书信之后,神情惊变!

79.第79章 难道真是诸葛明?老朽有眼无珠?水镜的追悔!

  79.

  水镜山庄里。

  “彼之求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有谁知道,是古来哪位圣人立下此言啊?”

  司马徽望着座下学堂中,一众白衣白袍的莘莘学子,微笑发问。

  此前,他从未与学生们讲过这句话。

  而今突然发问,乃是在考验学生们的才学积累。

  众学子闷头紧锁,苦思冥想。

  位居后者,一名灰发灰袍者突然起身,郎朗说道:

  “先生,此乃古来圣贤荀子所言!”

  司马徽眉头轻挑,对于能有学生回答出来显得有些意外。

  因为,当今战乱之世,士族里研学“孙子兵法”“商君书”的人众多。

  而研学“荀子”的青年一辈却很少。

  对于学生中,能有人知晓荀子者,司马徽心中很是满意。

  他循声望去,发现回答之人灰发灰袍,形貌略显邋遢。

  心中的满意荡然无存。

  只因,这说话的学生,乃是士族的旁系子弟,家贫积弱。

  身上的灰袍,也是因为没有其他文士袍替换,常年只穿这一身而洗褪了色。

  司马徽眉头紧皱,他扫了一眼其他学生。

  发现其他学生的面上都有些挂不住。

  士族正系的子弟比不过破落旁系,这岂不违背儒家长尊的伦理?

  他有意为正系子弟寻回颜面,故意刁难道:

  “很好,那你可知荀子此言何意?”

  本以为如此就能难住对方,不料那灰袍学生自信一笑,侃侃而谈:

  “人要不断地求索学习,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践行,才能有所成就。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提高。而能将这些都达到尽善尽美之人,才能成为圣人!”

  这学生所言,分毫不差。

  甚至,言语间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如此才思,当真叫司马徽刮目相看。

  不过,他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他开口说道:

  “你说的很好,只是今后再来学习,将你的仪容清整些!”

  此话一出,原本还板着脸的其他学生们纷纷朗声大笑。

  不料那灰袍学生开口驳斥道:

  “先生谬也!古语言,尽其善所能,心达而人知礼。”

  “我家中积贫,今日所展现仪容,已是最好。先生当知,为何责难?”

  司马徽眉头轻皱,开口说道:

  “古语言,长者为贤,顶撞师长,亦是大逆不道!回去罚抄弟子规三十遍!”

  话音落下,恍惚间,司马徽有了一种错觉。

  同样的情景,同样的对话,同样的驳斥与训罚,曾经也出现过。

  细细回想一番,司马徽想起来。

  当年,诸葛家的几个兄弟在他这里求学时。

  也有一个庸才如此顶撞过自己。

  那人正是诸葛二庸之一,诸葛明!

  突如其来的恍惚,让司马徽不由得一愣。

  随后,他拂了拂手,遣散了学生们。

  不多时,学堂内就只剩下了司马徽一人。

  他轻叹口气,从桌堂中取出蔡瑁遣人送来的书信。

  这封信,他早已前后看了无数遍。

  信上说,刘备的军师,是诸葛明!

  可是,不论多少次,司马徽心里皆是不信。

  一个庸才,怎可能在玄德公营中担任要职!

  更何况,还能接连想出破敌的计谋!

  这绝无可能!

  若说是他的弟弟诸葛诞,族弟诸葛亮,倒是有些可能。

  可诸葛明?

  绝无可能!

  当年,诸葛家的兄弟们在学堂里求学时。

  诸葛明也是一身灰袍示人。

  问之,便言说才学品行才是人应该专注的,而非锦衣华服、豪宅车马这些身外之物。

  又说什么人生于天地之间,本就孑然一身而来。

  衣物华美与否,屋顷宽广与否,与自身其实无大关系。

  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严重偏离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违背了古往今来打造的君子体系。

  而最让司马徽印象深刻的,当属诸葛明在“民”这个概念上的谬误!

  诸葛明居然认为,无家无学,甚至连个字都没有的白身之人,也能算民!

  那些人,只能算是百姓!尚未开化的人而已!

  而民,乃是他们这些受过教育,懂得伦理纲常的人。

  而他们这些民的义务,就是引领尚未开化的百姓!

  这是他们的天职!

  可诸葛明却认为,有无才学、有无家族,甚至是有无名字,都不重要。

  大家都是平等的人。

  君王臣子平等,诸侯世家平等,百姓与家中庸人侍从亦平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甚至,诸葛明这浑不懔竟还敢妄言,后世会有乞丐夺下江山当皇帝的荒谬之言!

  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滑天下之大稽!

  也正因诸葛明这般忤逆伦理纲常,为天理所不容思想。

  才让司马徽给他评了一个“庸”字。

  后被蔡瑁肆无忌惮的戏谑,诸葛庸,诸葛愚!

  成为荆州氏族茶余饭后的谈资。

  再度低首,看着蔡瑁的信。

  司马徽不禁心中升起了点点自疑。

  难道,我看走眼了不成?

  亦如荀子所言,故圣人者,人之所积也。

  被逐出襄阳的这些年,诸葛明积累才学,成为了足以与诸葛卧龙比肩的奇才?

  然而,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司马徽自我否决。

  不!不可能!

  绝无可能!

  我司马徽平生教导弟子无数,谁能有多大的成就,我一眼便可分辨。

  诸葛卧龙,可有通天的能耐!流万世芳名!

  而诸葛明,庸人一个,断无青史留名的可能!

  刘备的军师,绝计不可能是诸葛明!

  绝无可能!

  ……

  可是,即便水镜先生如此想,但是心中依旧后怕不已。

  如果,真是诸葛庸成为了刘备的谋主,那这一道道惊天之谋?也是出自他手?

  那曾经称呼他为诸葛庸,岂不是有眼无珠?

  ……………

  襄阳城上,诸葛明负手而立。

  他远眺许昌的方向,面色从容,神情平淡,看不出丝毫喜悲。

  眼下,乃是冬春交替之际,春风乍暖还寒。

  诸葛明身披一身白羽大氅御寒。

首节上一节118/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