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逆子,你敢造反? 第41节

程咬金继续指责,“吃着太子的饭,还砸太子的锅,真的是不要脸,太没有良心了。”

“程咬金,你这个粗鄙武夫,你给我闭嘴。”

长孙无忌火冒三丈,气得身躯都在发抖。

“请诸位大臣睁大了眼睛看看,武将们都瞧瞧,长孙大人骂咱们粗鄙。”

程咬金的目光,从武将们的身上扫过,想要找几个帮手。

奈何两人的争执,文武大臣们都视而不见,一个个在眼观鼻鼻观心。

程咬金暗自苦笑,怎么没一个人为咱老程摇旗呐喊?

平时人缘不错,现在怎么都哑火了?

也行吧,只能自己上了。

他要火力全开,好好的跟长孙无忌讨论讨论。

咱老程犯起混来,那可是谁也不怕。

程咬金咧了咧嘴巴,躬身一拜,委屈的眼泪都下来了。

这眼泪,是真的下来了。

还有鼻涕,都跟着拉长了。

就像是遭受了天大的委屈。

“陛下,你要为老程讨一个公道啊,长孙大人骂我,这是人身攻击,也太过分了。”

“我自从跟了陛下以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长孙大人无端唾骂,这是在隐喻陛下,没有识人之明,用人之度,容人之怀。”

“请陛下为我做主。”

“请陛下训斥长孙无忌。”

程咬金哭天抹泪,就差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

“卢国公,你……你不可理喻!”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指着程咬金的手指,都在颤抖。

这个混不吝的混蛋,撒泼打滚的手段,他是没办法治了。

如此无赖的行径,他深以为耻。

李世民太开心了,忍不住把程咬金多看了一眼,今日的程咬金,战斗力特别的彪悍,长孙无忌这是秀才遇到兵,真的是有理说不清了。

“行了,行了,都给朕安静点。”

李世民无奈叹息,目光看向了魏征,“爱卿,这事你怎么看?”

魏征顶撞他的事干多了,只要魏征说话了,群臣也就哑火了,不至于再这样的吵闹了。

不管魏征说出什么话,大家也都信服。

“陛下,太子在禁足反省,这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太子应当遵从。”

魏征躬身一拜,“禁足期间,太子应当禁酒禁色,禁止一切的娱乐活动,应该认真的反省自身,忏悔自己的过错。”

没办法,他只能按规矩办事了。

只怪太子不注意,要是关上东宫的门,随便怎么胡闹都可以,既然上升到了朝堂,就不能视而不见。

他觉得太子不太过分,可事情升级了,就要格外的严厉,否则,他铁骨铮铮的威名,就要大打折扣了。

对于太子,只能说声抱歉了。

既然是禁足,就要有禁足的样子。

如此纵情酒色,真的是不好。

“魏大人言之有理。”

长孙无忌笑了,魏征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如此处罚太子,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程咬金嘴巴一瘪,也没说什么。

看着长孙无忌投来的挑衅眼神,也是装作没看见。

现在到了陛下做决策的时候,他就要闭嘴了。

“传令国子祭酒孔颖达,在太子禁足期间,入住东宫,教太子学习礼仪。”

李世民眯着眼睛笑了,孔颖达是孔子的三十二代孙,享誉大唐的一代大儒。

让孔颖达去给太子授课,明着是罚太子学礼仪,暗地里,就让这位大儒去给儿子传授一下知识。

可见,他对儿子的宠溺程度了。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朝拜。

长孙无忌乐了,孔颖达古板顽固,这下太子有罪受了。

第54章 咱文化人骂人,就是这么带感

孔颖达带着女儿孔兮,来到了东宫。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就成了治国的学问,儒家大行其道,历朝历代的国君,都把孔子的后人十分尊重,都会赐予官职供养。

身份和地位,也是相当的尊崇。

孔颖达国子祭酒的官职不高,可大儒的身份被世人尊敬。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席之地。

孔兮来东宫,就是为了增长见识,作为孔老夫子之后,无论是王侯之家,还是皇宫贵胄之室,她来了,那些千金名媛,都会把她高看一眼,并且会给予一定的尊重。

孔兮经常出入这样的场合,倒是见惯了大世面。

她进入东宫之后,就去拜见苏灵淑了。

孔颖达来到了李承乾的身边,开门见山就说教,“太子殿下,陛下已经传下了口谕,你在禁足期间,由我负责传授礼仪,按照魏大人的建议,太子需要禁酒禁色,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忏悔自己的过错。”

李承乾愣了一下,自己有什么过错?还需要忏悔?

误杀赵慈景,只是一个过失罢了。

李世民罚他禁足,这是为了给天水赵家一个交代,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只要把面子问题做好了,大家脸上都好看,赵慈景的死,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要是当真,那才是傻子。

李承乾暗暗恼怒,都怪长孙无忌这个舅舅生事,否则,也就没有这档子事了。

对于这娱乐活动跟酒,禁了也就禁了,可禁色,真的过分了,这个魏征,干嘛要提这一点?

食色性也,魏征连这个都不懂吗?

不过在他的地盘,还想让他禁色,真的是休想。

李承乾看了一眼孔颖达,真是有点无奈,现在孔颖达顶着老师的头衔,怎么教训他都可以,毕竟要尊师重道。

孔颖达要是顶撞了太子,或者故意找茬顶撞,反而会落得一个不怕得罪权贵,敢于直面皇权的铮铮铁骨名声。

大儒的身份和地位,将会提升一大截。

李承乾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给孔颖达小题大做的机会。

孔颖达之乎者也,口若悬河的引经据典,讲解着儒家的大学问。

不管说什么,都免不了要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些伦理和道德的准则。

学问毕竟是学问,可做到的人,又有几个?

说白了,这些学问,现在是咱老李家,拿来教育世人的,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些道理,老李家的江山才能更加的稳固。

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姑且假装着听一听了。

可装着装着,就没有耐心了。

李承乾听来听去,竟然犯困了,孔颖达的嘴巴说出的学问,还有催眠的效果,真好。

目光盯着眼前的书桌和纸张,脑海中想到了反击的办法。

孔颖达让他的耳根子不清净,自然要骂两句了。

文化人骂人,不能说一个脏字。

这才是最有效的反击。

“太子殿下,你走神了,请你集中注意力,否则我要给陛下写奏折了,说你三心二意,不听我儒家的大学问也就罢了,竟然还心不在焉,真真是岂有此理。”

孔颖达生气了,儒家的学问,多少人想听哪都没资格听。

作为孔子的三十二代孙,能给太子讲学,这是何等的造化,太子应该倍加珍惜,不应该这样的吊儿郎当。

身为大唐储君,不遵儒学,这可是天大的不对。

他给太子亲自传授学问,太子是这个态度,真不应该。

李承乾掏了掏耳朵,真的是太吵了。

“夫子,听你说了这么多,我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文思泉涌,作了一首诗。”

他露出了笑容,面带开心的表情。

“哦?”

“什么诗?”

“快快写来!”

孔颖达心头大喜,这可都是自己教化的功劳。

太子在他的教育下,竟然能作诗了,并且还是当场顿悟,他的名声,很快就要享誉大唐了。

到时候陛下,一定会厚厚的赏赐。

现在,也就顾不得生气了,露出了希冀的神色。

李承乾拿着毛笔,沾了沾墨,写了起来。

死恨物情难会处。

不探虎穴求身达。

要对君王逞轻捷。

脸腻香薰似有情。

李承乾放下了毛笔,看着纸张,笑呵呵的说道:“夫子,怎么样?”

“好诗,真是好诗!”

孔颖达赞不绝口,倒不是违心夸赞,实在是这首七言律诗太棒了,工整平仄,简直就是难得的佳作。

“太子大才,老朽佩服。”

首节上一节4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