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97节

『此云旗,竟能让孔明说出这般重的话!』

『不过,这摊丁入亩也委实让人眼前一亮,二弟啊二弟,你这儿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是天降之子么?他…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心中这么想,刘备也沉吟道:“大汉田赋制度本无问题,问题是出在这些年土地都掌握在那些豪门氏族的手里,他们有各种免税特权,即便要交税,也有途径转嫁税赋负担,反倒是苦了百姓,原本…百姓就入不敷出,却还要交纳人头税,同样数额的人头税,其中压力,对豪强地主与穷苦百姓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备起于微末,他太了解这中间的弯弯道道了。

也太了解,这赋税…逼得多少殷实的小农之家,沦为流民,沦为了他人的佃农。

按照《四民月令》中的统计。

一般六十亩的田,可以打出一百二十石的产出,在物价稳定的时局,能折合成五千钱左右。

而五口之家一年的消耗,口粮80石,田租4石,食盐229钱,衣服187钱,更赋、算赋、口赋大约706钱,种子和农具和饲料大约792钱,祭祀往来和零散开支大约208钱,共计花费5700钱。

咋以看,似乎还有富裕。

但是实际情况下,算赋与口赋,也就是人头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便是和平时期,人头税的支出也超过田租的五倍,而随着战乱时期,人头税更是会逐渐增加,没有上限。

类似于三倍、五倍,那都是小意思。

汉末诸侯混战时期,十倍也就是平平无奇。

而如今只这样也就算了,可地方官府才不管那么多…

他们没钱了就收各种赋税算赋、口赋、水赋、井赋,就是夏天炎热,在树下乘凉也得交税。

一来二去,农民付不起这些钱,那只有破产这一条路,然后要么沦为豪强地主的佃农或奴仆,要么就只能成为流民!

自耕农在这个时代已经几乎瓦解。

刘备太清楚这些了…

刘备的父亲刘弘曾经还做到过东郡范县令,可…自打早逝后,就是刘备这样的县令之子,也会不堪重负,迅速的没落。

更别说普通的百姓了。

刘备指着关麟的竹简,“其实云旗写的这一段,最是让我感同身受。”

诸葛亮抬眸,他注意到,这是在提出“摊丁入亩”这条田税之后,关麟的一番解析。

“为什么会出现流民?”

“举个例子,以前是一百个人耕种一千亩的土地,平均每个人十亩地,可现在人变多了,成了一百二十个人,因为农具的进步,只需要五十个人就可以耕种完这一千亩地!”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随着人口的增多、农具的进步,土地却没有增加,那么一定会有人耕不上地,被排除在外,成为失业者,这些失业者在乡村聚集起来便是流民,在城镇聚集起来便是恶霸!在山林中聚集起来,便是山贼!”

刘备将这番话读过,他不由得浮想联翩哪!

他无法想象,若是早年,没有同宗的叔辈刘元起的帮助,他会不会也沦为流民,风餐露宿,乞讨为生。

诸葛亮注意到了刘备的表情。

他微微挑眉,淡淡的问:“主公是想要推行这摊丁入亩的田税制度么?”

“自然。”刘备感慨道:“受过苦,才能体会到这些小民的不易,可许多时候,备亦是身不由己!”

诸葛亮再度提醒,“那主公可曾想过,若真要这么做…那主公就站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对立面了,光武皇帝中兴汉室靠的是大族,自古以来,还从未有人靠着农人与百姓的力量闯出一番基业。”

刘备指着竹简中的最后一句道:“也不尽然,孔明看云旗最后这一句,发人深省啊…”

“陈胜吴广、张角黄巾,这些起义都告诉我们,农民阶级作为领导者,是不可能创出一番基业的,但工人阶级却可以!”

“工人?”诸葛亮再问:“云旗似乎并未写出,何为工人?”

刘备眼眸微眯,“我只是淡淡的有一种感觉,你说…倘若云旗就是那黄老邪,他开设工房,招募流民,从事生产,制造军械,难道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兵工么?”

这…

像是因为刘备的话,诸葛亮突然感悟到了什么,“主公的意思是,这些就是云旗这封答卷里,所谓的工人阶级!”

“或许是吧…”刘备也不确定,“或许,云旗正在用他的方式,将那些流民拉拢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力量,一个渐渐壮大起来,足够推翻曹魏的力量!”

咕咚…

诸葛亮微微咽了口口水,他郑重其事的问刘备。

“主公真的决定要实施这摊丁入亩么?”

“呵呵…”刘备一把握住关麟的答卷,爱不释手,“按理说,我不该听信这么一个年轻公子的话,就一意孤行。可莫名的,我想试试!这种感觉就如昔日在南阳时,与孔明你隆中一对,你提出那天下三分的构想时,我的心境一般无二!”

“我知道这摊丁入亩很难,或许比孔明那时提及的‘天下三分’还要难,可若仅仅是云旗提出,我看到后或许会动容,但思虑再三一定会知难而退,可现在…我还有你,孔明!如果是你的话,或许,真的能将这条路走通!”

诸葛亮神情微震,原本浅淡的嘴唇变得多出了一分血色…

他意识到,主公已经被云旗说服了。

主公要走一条,与高祖、与武皇帝,与光武中兴截然不同的道路。

诸葛亮的神情依旧是静静地,音调仍然是低低的:

“这就当是云旗献给主公的‘隆中对’吧!”

“亮知道该怎么做了,但…这摊丁入亩,主公千万不要急,主公若信我,就让我一步一步来!让亮来部署这一切…既走通,也走稳,就让亮试着在巴蜀建立一个理想中‘民富国强’的城邦吧!”

听着诸葛亮缓缓的话,刘备只觉得眼眶一阵阵的发烫。

他伸出手,在诸葛亮的肩膀上拍了拍,“二弟有云旗,荆州,我一点都不担心,可我有你,孔明,有你在,纵是万难之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且做好!”

言及此处,刘备郑重的道:

“云旗点醒了我,我刘备本该走出的,就是这么一条‘人民的道路!’”

“孔明,你放手去做,若遇到反对,若遇到阻力时,莫要忘了,你背后还有我!这摊丁入亩,你、我同心,其利势必断金!”

第195章 奉丐帮洪七公之命,求见关公

摊丁入亩!

这事儿,刘备从看到的第一眼,他就决定做了。

这与他上半生所践行的宗旨与理念不谋而合。

曾几何时,他就是纯粹的,他就是单纯的想要靠仁德与民心,在这乱世闯出一番天地。

他坚信得人心者得天下。

可…这样做的后果,是现实给予他一次又一次的毒打。

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刻,他…他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初心!

从关麟的答卷中;

从关麟的字中;

从这一封竹简中,他看到了他“初心”原本的颜色。

此刻的刘备转过身,迎着月色铺满一地的芳华。

他的心头感慨万千。

现实的毒打,让他的心情不再纯粹,让他变得矛盾,变得急功近利。

他要考虑百姓,考虑氏族,考虑汉室,考虑大业,也考虑他自己!

许多时候,他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得以的“小人”行径。

可这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啊!

如果人都没了?他的初衷,又向谁去诉说呢?

刘备这一辈子茫然过,不知所措过,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过。

他很庆幸,在徐州时,他遇到了陈登陈元龙,陈登在他不敢想时,教会了他该怎么想;

刘备也很庆幸,在三顾茅庐后,他得到了诸葛亮。

孔明在刘备不知道该如何做时,告诉了他该怎么做!

刘备更庆幸,他遇到了庞统。

庞士元纠正了他做法的偏差,告诉他,在实现终极理想之前,为了大目标,是要放弃小目标的;

而在见到法正后,法正张开怀抱:

好基友,我终于等到你了。

我知道你一路走的苦涩,现在,这份苦涩交给我。

需要杀的人,让我来!需要行的恶,让我来,你一如既往的做的仁主!

很长一段时间,刘备觉得…他是不幸的,因为他起于微末,他没有像是曹操、袁绍那样的大族支持。

可刘备又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充足的帮助。

陈登走了,来了孔明;

庞统走了,来了法正。

如今,云旗更像是上天派下来,助他一臂之力的。

他提出的“摊丁入亩”;

他提出利用人民的力量;

他提出依靠工人阶级最终走向胜利。

这无异于让刘备看到了一条崭新的赛道,一条他幻想了许久,却从未真正迈出过的路。

他不需要像曹操那般倚靠世家大族;

他也不需要像孙权倚靠土著,向当地土著妥协…

他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条依靠人民,取得最终胜利的道路。

关麟就像是一处灯塔,他不经意的这么闪烁了一下,却带给了刘备巨大的希望与愿景。

观星台下,早早等候于此的护卫看到刘备,立即迎上前,看见他的手势,心领神会的去牵马。

现在的刘备太渴望纵马疾驰…

他想要释放一下心头的激动。

他感觉他终于看到了光。

就在这时,赵云当先禀报道:“方才收到的飞鸽急件,沿途眼线发来的消息,已经能确定曹操南下荆州,不过…”

“不过什么?”

赵云微微凝眉,“不知道为何,汉中城曹营中生起的炉灶多了一倍有余,不像是减兵,而像是增兵!”

“此事报于诸葛军师与法正军师了么?”刘备问赵云。

首节上一节297/8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