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先生好,”
魏忠贤随即转身对着贾诩施礼问好。
“公公客气了,在下一介罪臣。”
“贾先生才是客气了,若非皇上圣恩,先生哪能窥见圣心。”
魏忠贤笑着说道,言语中透露出的意思,贾诩自然明白,
皇上要是想杀你,你还能站在这?
“行了,说正事,”
“是,皇上。”
“奴才目前亲自看守朱温,寸步不离,亲自看着朱温写信,飞鸽传书给梁地敬翔,敬翔愿意用八十万石粮草,白银八百万两,换回朱温。”
“敬翔在朱温封地梁国担任丞相一职,地位只在朱温一人之下,对朱温忠心耿耿,管理梁国诸事,替朱温排忧解难,这是敬翔的亲笔信,还请皇上过目。”
说罢,魏忠贤恭敬的捧着一封信件。
叶离接过,信中内容,无外乎用悲天悯人的语气,歌颂皇上如何圣德,痛骂朱温,由此可以看出,这敬翔确实有些谋虑,知道什么时候该办什么事。
而且还提到,这八十万石粮食是梁地数年的盈余,梁地适逢两年干旱,再加上长期对黄巢起义的作战,余粮也并不多之类的话,这些是梁国能够拿出最好的粮草了。
至于那八百万两白银,梁国不过一郡之大,人口只有数十万,敬翔在信中,把梁国形容的无比贫苦落魄,百姓食不果腹,
叶离嘴角冷笑,这敬翔竟和他玩起了文字游戏。
真当朕不了解朱温梁国是什么情况吗?
还两年干旱,狗屁!
朱温的梁国,虽是公国,名义上也只有一郡大小,但实际上朱温暗中控制的土地,早已多达五六个郡之多!
相当于掌控了一个州那么大!
还在这给朕哭穷?
八百万两就想打发朕?
光是叶离暗中派鬼影调查的,朱温暗中招募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万!
甚至都足以和朝廷相提媲美!
这三十万大军,就是不打仗,每年要消耗多少石的粮食!
怕这送来的八十万石粮草,也尽是些陈年的糟糠谷粒吧!
这分明是在打发要饭的!
两人瞧出皇上眉毛上挑,眼角蕴有一丝温火,魏忠贤也早已猜出,皇上看完这封信,必定大发雷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贾诩也是从魏忠贤的话中,听出事情的原委,猜测朱温必是被皇帝囚禁,由魏忠贤亲自监管,皇上这意思,是想让朱温拿钱粮来换他的性命,
毕竟像朱温这等包藏反心的权臣,更是一国之公,位高权重,拥有在封地开府的权利,不亚于一个小朝廷,一旦放朱温回到封地,那就是土皇帝啊!
贾诩也深知朱温是个祸害!
势必要除之而后快!
同样,朱温和董卓的情况类似,朱温的手下同样是骄兵悍将,贾诩也明白,皇上为什么没有直接杀了朱温,而是留到现在,就是为了稳固梁地那边的心,
再加上黄巢的起义军,还需要朱温的手下去制衡,朱温现在就是背靠朝廷,充当吸血鬼,培养他的势力,时间一长,朝廷将会越来越弱,朱温越来越强!
倘若朱温一死,
必定和西凉一样,麾下部将各自造反!
到时,豫州,徐州,兖州,这三州必将陷入混战!
叶离派去的葛从周,任命为兖州刺史,其目的就是为了拖住黄巢的起义军,
为的就是朱温死后, 黄巢义军无人牵制,到时面对的可就不是一股势力,而是无数股,虽说分而击之容易,
但眼下,叶离如果大规模用兵!
势必会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势必会引起多方的动乱!
毕竟,这片土地上,除了大离之外,可还有六个国家,
西方大秦,虎狼之师,历经数位帝王变革,励精图治,欲要东出,平定六国!
草原的蒙元帝国,成吉思汗的草原铁骑,杀戮无数,
还有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和大清,南方霸主吴越国,东南的盛世大唐,唐皇李世民文韬武略,更有凌烟阁二十四名臣武将辅佐!
现在七国平稳,都在静等一个契机,这个时候谁第一个动手!
毋庸置疑,绝对第一个被灭!
这也是朱温自信皇上不敢杀他的信心所在,况且大离处于四战之地,几乎被六国包围,国土也是面积中最小的,六国如果互相攻伐,大离必定成为交战之地!
叶离深知攘外需先安内,将信件递给贾诩。
贾诩眉头一皱,看完信件,也是读出了敬翔的周旋之意,
“皇上,臣以为现在朱温还不能死,或者说现在还不是他死的时候,就算是死,也要让他在关键时刻死的有价值!”
贾诩一开口,就说叶离心窝去了。
叶离也在思索,给朱温安排怎样一个死法,才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控制朱温的一切!
“文和说下去,”
贾诩稍作思索,随即开口道。
“皇上,臣有一计,既可平定黄巢起义,又能削弱朱温势力!”
魏忠贤在一旁听着,想要听听看面前这人,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值得皇上看重。
“敬翔送来的这些钱粮,必然是九牛一毛,行军打仗,打的就是钱粮,皇上可借朱温之手,肃清黄巢起义,皇上必须追派一人,地位不能弱于朱温,而且武道要强!”
“去分化朱温在军中的影响力!只要朱温不明着造反,就拿此人没有办法!”
“杀又杀不得,撵又撵不走,皇上只需一纸圣旨,赐给此人,如若朱温有造反之意,可就地格杀!由此人接替朱温一切!”
“不过此人的人选,必须对皇上忠心!不容闪失!”
说到这里,叶离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忠贤,去把朱温和赵匡胤给朕带来。”
魏忠贤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应声。
贾诩也没想到,皇上的心思竟反应这么快,
他只是稍稍提醒,
皇上心思敏锐,目光就有一种自信,
不得不让他佩服!
……
第102章 任命赵匡胤豫州牧
叶离也不由的欣赏起来贾诩,
这几日他的想法,都陷入了对朱温是杀还是不杀的怪圈,忘了用人钳制的办法。
只要朱温一日不造反,那他一天就是大离的梁国公!
是大离的臣子!
赵匡胤虽然被叶离罢免了大司马一职,但赵匡胤之前营造的镇国大将军口碑,可是极好,几乎上到王公,下至百姓,都听闻过赵匡胤忠肝义胆。
而且赵匡胤是武道宗师,对皇上更是忠心耿耿,由他在一旁威慑朱温,朱温就是真想杀他,不调集个上万的军队,都不好杀!
毕竟武道一流和武道宗师,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朱温纵然是想使些阴谋诡计的小聪明,暗杀赵匡胤,以赵匡胤的心智,也能在第一时间化解危险,赵匡胤绝对是不二人选!
最重要的是,赵匡胤经历兵变一事后,对叶离的忠诚度达到了九十五,只差五点,就是死忠,叶离能绝对的放心。
贾诩这计,倘若成功,朱温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要么捏着鼻子认,仗他打,功劳赵匡胤拿。
要么就是造反!
只要朱温敢造反,赵匡胤就第一时间咔嚓了他!
赵匡胤的存在,就好比一颗定时炸弹,只要你作死,就立刻成全你!
………
叶离笑着指了指贾诩,不得不说贾诩的计谋,虽然上不了台面,
还带着阴险狡诈!
但是叶离喜欢!
感觉更有乐趣了…
“皇上,如此一来,朱温就是反,也难逃皇上手心,”
“此计唯一的难点,就是皇上您必须找一位值得信赖的心腹大臣,刚才臣闻听皇上传召赵匡胤,恕臣多嘴,臣听闻赵匡胤他…”
叶离抬手打断贾诩,他知道贾诩要说什么,无非是想提醒他,赵匡胤也想造反,
可那是过去式了,贾诩还不知道,赵匡胤已经投靠他。
贾诩见状,闭口不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
不一会儿的功夫,
魏忠贤就和赵匡胤回来,二人进殿。
赵匡胤自从回府后,虽然被罢官除爵,更是亲手杀了他的‘兄弟们’,但现在心中没有了丝毫的懊悔,对于这些明面上口口声声,称呼他为大哥,
可背地里,实际上是想借他上位,谋夺更高权势的小人!
说真的,赵匡胤心中是有悲痛,
他看错了人,信错了人,
但更多的是,悲愤!
他现在只想,用这具有用之躯,为皇上效力,重新证明自己!
…………
赵匡胤跪地拱手,语气恭敬,眼神坚毅。
一旁的贾诩看的心中有些疑惑,并不知道皇上已收服赵匡胤,
“皇上!末将赵匡胤拜见皇上!”
赵匡胤跪地行大礼,丝毫不卖弄,说磕就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