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众武贵都是震惊莫名!
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武将,自然明白如此大功有多么难得,更清楚远征敌国要做到这种地步有多难。
虽然他们跟李伟不对付,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李伟这一战的功绩。
消息确认后,从前看不起李伟的这些勋贵们也纷纷沉默了,甚至对文臣将他与几位国公并列的态度,也说不出一句反对的话来。
与李伟恩怨较深的孙恪几人,更是心情沉重,一副即将赶赴刑场的脸色。
深居简出的李善长,听说了这个消息,更是闭门不出,与王行秘密的商议起对策来。
从前他没把这个宠臣放在眼里,只当他是杨宪胡惟庸之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如此战功,即便是陛下要动他也得三思,看看朱元璋对他们淮西勋贵的态度就知道。
现在他不得不正视这个新崛起的年轻人,再也不能把他当成陛下手中单纯的一个棋子了!
五军都督府,汤和和冯胜对坐,也在谈论着征倭大捷的事。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家伙,如今已经能跟咱们这个拼了一辈子的老东西相提并论了。”
冯胜有些感慨的说道。
汤和笑了笑,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他听闻这个消息,心中除了感慨,倒是没觉得太意外。
当初在九州时他就已经看出来了李伟这支火器军队的厉害,别说本就比明军战力差了许多的倭人,即便是让他带领其他卫所的大军与这些使用火器的军队交战,恐怕也是负多胜少,除非数倍的兵力才能弥补差距。
“咱们都老了,也该回老家享享清福了,让这些年轻人拼去吧。”
汤和笑道。
他早就有请辞的打算,只是他知道时机未到陛下不会放人,所以才没提。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伟成势了,还有征云南新封的几个侯爵,朝中武将已经呈现出了新旧交替之势,或许他请辞的时机已经到了。
冯胜闻言微微皱眉。
他和汤和不一样,汤和一心想要退出朝堂,但他却不想早早的离开军伍。
征战了一辈子,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金戈铁马的日子,若是让他清闲下来他还反而会耐不住寂寞。
汤和看了他一眼,他们也是老友了,彼此的心里不言而明,便没有再多言。
朝中风云变幻,群臣各怀心思,而倭国的形势则更加复杂混乱。
在李伟的指示下,后小松天皇已经罢免了足利义满的幕府将军之职,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一边与细川赖之打成一团,一边派人来向吉野的两位天皇请封。
明面上是向天皇请封,其实他们都明白这是向明军请封,他们这样等于是归降明军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对的,现在他们自己的天皇都已经下诏了,将足利义满定性为乱臣贼子,而明军则是正义之师,是来拯救他们的,那他们这些倭国人还能说什么?
执意反抗明军,定会跟足利义满一样被扣上乱臣贼子的名义,相反的如果识相,说不定还能捞着个幕府将军的大义名分。
北朝这边,没了足利义满,已经退位的绪仁也不再躲在儿子身后了,凡遇大事直接亲自以天皇身位与北朝公卿商议,二条良鸡虽然不满,但也知道现在他们与南朝还没分出高下呢,有一个成年天皇做主总比那个小孩子强。
而南朝也是换了主事人,原本的后龟山天皇与足利义满常有来往,现在明军将足利义满定为了乱臣,这个亲足利义满的天皇自然不再受待见,被他逼得让位的长庆天皇也站了出来。
皇家无亲情,虽然倭国的天皇不过是个傀儡,他们这些皇族也是争得不亦乐乎。
不过他们也非常识趣,知道自己只是傀儡,所以对于新任幕府将军的人选也不敢擅自做主,在收到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的请封后,就找到李伟请示。
李伟听到这幕府将军叫什么征夷大将军,当即就忍不住撇嘴。
这帮倭人,自己就是蛮夷,还征夷大将军,自己征自己?
稍加思量,李伟就给改了名字,让他们分别给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封了征东和征西将军,这本就是他打算好的。
等以后再有其他大名归降,还可以封南、北将军,如果还有,那就再起名字就是了,反正肯定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
至于幕府将军,李伟也给出了承诺,谁先灭了足利义满就封谁当。
通过这几日的了解他也看出来了,这个足利义满很不简单,这次不但提前料定了他会直攻京都,还猜出了他刚到时弹药不足的软肋。
要不是波斯义将这两人经过前面的一战心生惧意,没有听他的直接来攻,恐怕还真会给他造成不小的麻烦。
以之前倭国的形势,若是没有明军的干涉,恐怕用不了几年,这个足利义满就能灭掉大觉持统,一举掌控倭国了。
总之先以利诱使这些大名去攻足利义满,先灭了这个潜在的祸害,再让其他大名打生打死。
波斯义将和田山满家收到封赏,虽然对没能一下子取代幕府有些失望,但是李伟也给了他们希望。
足利义满对李伟来说只是个潜在的威胁,对他们来说却是心腹大患,即便李伟不说,他们也会全力灭掉足利氏。
第356章 往后稍稍
倭国的天皇虽然只是个摆设,但是由他封的各种官衔还是挺有用的,有一段时间皇族就是靠卖官衔过日子的。
在波斯义将与田山满家受封征东征西将军的消息传开之后,各方大名纷纷派人来请封。
李伟也很大方,只要是愿意参加讨伐足利义满的,都给他们封了个官当。
与波斯义将对立的细川赖之,见到此景,也不禁有些动摇了。
他虽然是足利氏的老臣了,但如今足形势变了,明军打破了倭国的政治生态,足利氏已经成了叛逆,他也不禁生出了些别样的心思。
在“天皇”的号召下,波斯义将与诸多大名合兵,集十余万众准备攻打逃回镰仓的足利义满,细川赖之虽然没参与,但也与波斯义将暂时停战,作壁上观,而李伟则是悠闲的在吉野坐等他们乱战的结果。
正在此时,朱元璋的圣旨也到了。
负责传旨的还是行人司的官员,李伟率众将恭敬领旨,绪仁和长庆等倭人也跟着跪拜,聆听圣训。
朱元璋的旨意主要就是催促李伟尽快回师,同时将倭国王族也都带回去。
如今倭国京都都没了,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尽快册封倭王,稳定倭国制止倭患才是正事。
李伟接到旨意,不禁皱眉。
本来他还想慢慢来,等这些大名打累了再坐收渔利,但看来是不行了,必须得尽快解决足利义满,然后稳住这些大名,开始执行掏空倭国的计划。
领旨谢恩后,李伟行动起来,将南北两统的倭国王族都带上,登上已经绕到东侧来的舰船,向镰仓出发。
镰仓地处关东沿海,关东是倭国最大的一片平原地带,之前的镰仓幕府就是在此发迹,后世的倭国东京,也就是如今的江户,也在它北远不远的地方。
波斯义将等人虽然兵马众多,但足利氏也不是吃素的,两方打得有来有回,难解难分,足利义满牢牢的把守着镰仓。
但是明军水师的到来打破了战局,当足利义满看到明军这世大的舰船,就知道这下要完了!
等舰船靠岸,李伟下令对着近在咫尺的镰仓炮轰了几轮,然后足利氏就兵败如山倒,被波斯义将等人的联军迅速击溃。
不过足利义满还是跑了,跑得无比利索,毫不犹豫。
没能干掉这个家伙,李伟有些失望,不过现在他已是丧家之犬,想要东山再起恐怕是很难了。
波斯义将等人率兵穷追不舍,誓要拿下足利义满的人头来换幕府将军,而李伟则没再去管他们。
大战过后,李伟带人巡视了一下附近的沿海,这里是东京湾的入口,在这个半岛对面的不远处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横须贺,米国佬在倭国最大的军港驻地,而再往里,也有许多优良的海港,不论是做海贸还是驻军,都是最好的地方。
“我给你留一万兵马,你就暂时在此驻守,把码头建起来,至于倭人的争斗先不用管。”
李伟选了个最好的地方,对吕唐吩咐道。
“是,大人放心!”
吕唐拱手应下。
李伟轻轻颔首。
虽然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银子还没挖,奴隶买卖也得赶紧搞起来。
倭寇的成员十分复杂,但归根结柢都是生活艰难又没人管才会四处作乱,与其如此,不如把他们都收入手中,即便做奴隶也好歹给他们口饭吃,不用天天拼死拼活。
至于这些倭人愿不愿意,那并不重要,现在这么多大名混战,肯定需要很多兵器装备,大明都可以提供,当然只卖冷兵器。
即便是冷兵器,大明的装备也要比他们自己的好得多,这些东西当然都需要钱买,没钱怎么办?当然是把战俘当奴隶卖了。
等这些奴隶到手,可以组织他们去挖银子,也可以收作奴兵,反正有的是能用他们的地方。
安排好了吕唐,李伟便率其他大军启程回京。
数百艘舰船除了留给吕唐的一些,其他全部启航踏上归途。
来时初夏,归时已是深秋,大军经过近十日的航行,才终于进入了长江,回到大明境内。
龙江口岸,朱元璋率群臣亲迎,这是徐达那等级别的开国元勋才有的待遇,此次李伟取得大胜,也有这个资格了。
巨大的铁甲舰停靠在岸边,李伟率领胡海郭英等诸将一起下船,拜见朱元璋。
“参见陛下!”
众将齐声行礼。
“呵呵,好,诸将不负所望,此次大胜而归,咱定然重重有赏!”
朱元璋满面笑容的说道。
“谢陛下!”
李伟等人赶忙谢恩。
寒暄过后,李伟才命人将身后的倭国王族都带了上来,向朱元璋介绍道:“陛下,这些就是倭国的王族众人。”
朱元璋顺着他的介绍扫了这些人一眼,顿时微微皱眉。
无他,长得太丑了。
“倭国小王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绪仁和长庆等人纷纷下拜,态度恭谨,礼数还算周全。
朱元璋收起嫌弃的脸色,轻轻点了点头:“听闻倭国王族受奸臣胁迫,倭寇之事,朕就不怪你们了,但尔等受封后必须配合我大明治理倭患,不要再像从前那般!”
“谢陛下宽仁!我等定全力以赴,治理好倭患!”
绪仁两方纷纷极力表达忠心。
朱元璋淡淡的点了点头。
其实他也只是说些场面话,现在明军已经控制住了这些倭国王族,在倭国也留有驻军,容不得他们不听话。
在对倭国王族教诲一番之后,朱元璋便率众一起回宫了。
李伟作为这次的主角,大功臣,自然是与朱元璋同行,群臣相随左右。
不过在不经意间,他却意外的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人蓝玉!
“这家伙又回来了?”在瞥见蓝玉的瞬间,李伟霎时一蹙眉。
这家伙被赶出京后他已经很久没见过了,没想到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却又看到了他。
蓝玉跟在人群后,看着风光无限的李伟,神情不禁有些落寞。
想当初这个什么也不是的奸佞宠臣,如今竟已经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尤其是这次征倭之后,地位已经超过了他们这些普通的勋贵了,只有徐达李善长之流才能压其一分。
李伟看了他一眼,就不动声色的收回了目光,跟在朱元璋身旁落后半步,向皇宫走去。
奉天殿上,朱元璋正式下旨封赏,李伟不出意外的晋封国公,名号为邗国公,但是其他人的封赏却有些出人意料。
胡海、郭英作为副将,皆得到增禄厚赏,这倒还算合理。
但是李伟麾下的吕唐、石竣等人功劳都很大,但仅仅是进封了都督府佥事而已,虽然对他们来说也算连升几级了,但相对于如此大的战功而言,却有些轻了。
相反的盛勇那些并无太大功勋的反而封赏的非常厚重,尤其是盛勇这个从征多年的老将,直接封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