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265节

如果换了旁人,就算是马秀英和齐衡在这里,他反倒是不害怕。

因为他很清楚这两个人不会跟他翻脸。

但唯独这个依然,却压根不理会这些,说翻脸就翻脸。

翻了脸,你能怎么办?

难道你还能真的因为这点事情而跟齐衡与马秀英翻脸吗?

大家都是大人,考虑问题非常的复杂。

这就让依然这个不考虑大局的人犹如一个bug一般。

况且对于这个女娃子,朱元璋从小就跟她待在一起,感情并不比对朱标弱。

最重要的是依然的存在不会对他掌控天下有丝毫的影响。

最终只能是当做自家女儿的胡闹之举。

夜晚。

靠山王府。

正在家中等待着依然的齐衡,非但没有等到依然的返回,反而是等到了一个消息。

朱元璋有意将依然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夜里还将李善长给叫到了奉天殿中商议。

这样的消息不禁让齐衡眉头凝重。

按照自己所看的明史,那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应该是娶了朱元璋的长女,可如今却要依然嫁给他。

虽然世人都知道依然跟他齐衡的关系,可是依然同样是马秀英的妹妹。

既然如此,将自己老婆的妹妹嫁给李善长的儿子,这显然是有拉拢的意图在。

尽管双方存在着辈分上的差别,但这并不是很重要。

当然,齐衡也清楚今日依然在奉天殿中的举动。

朱元璋这么做,除了拉拢李善长的意图外,显然还有今早将依然给解决的意思在。

可是,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要嫁给李祺,李善长的儿子。

齐衡便觉得恶心。

原本是想提前问问依然的意思,可这丫头偏偏留在了宫里陪马秀英。

第二日。

清晨。

天亮之后。

就当刘伯温在武英殿中等待了一宿,昏睡之中时。

朱元璋来到了这里。

看着从刘伯温手中遗落在地上的祈罪折子,朱元璋弯腰捡了起来。

然后来到了主位上查看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朱元璋翻阅折子时的声音将刘伯温给惊醒,当他睁开眼睛看到主位上的朱元璋时,顿时惊的起身,然后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恭敬的说道:“罪臣,叩见皇上!”

听到刘伯温的话,朱元璋只是淡淡的说道:“起来吧。”

可见,在朱元璋的心中,是认下了刘伯温所说的罪臣。

闻言,刘伯温也忙起身,道:“谢皇上。”

随着刘伯温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将手中看完的祈罪折子随手拿着,仿佛感叹般的说道:“这人呐,孤坐一宿肯定是思绪万千,能想起不少的事来。”

听到这话的刘伯温,急忙说道:“是,夜深人静时,臣在此独坐,反省神思......”

可还不能刘伯温说完,朱元璋便直接说道:“咱没说你,说咱自个儿呢。咱也一宿没合眼,而且,就在旁边这宫里。”

说完,便直勾勾的看着刘伯温,又道:“伯温呐,叫你去都察院观刑,为何不去呐?”

刘伯温道:“臣,病了。”

可朱元璋却道:“病了?喜宴上你不还好好的吗?”

刘伯温道:“皇上一眼就能看的出,臣的这病,是给吓出来的。”

见刘伯温说到这里,朱元璋也将自己反省后的话说了出来,道:“听着,陈怀义的事咱是有些过分了。但是,皇上永远不会认错的。”

见此,刘伯温忙道:“皇上,臣已经在祈罪折里言明,那是陈怀义悖逆欺君,死有余辜,而臣也辜负圣恩,罪不可赦,臣请皇上降旨,治臣驭下无方之罪。”

朱元璋接口道:“不治你的罪呢,也确实说不过去,这样,罚你半年俸禄。”

刘伯温明白朱元璋这是宽恕自己了,忙道:“谢皇上。”

而朱元璋也接着说道:“你那个属下啊,无非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中冒死觐见,拼了头颅要个名声,以后好在青史上留下那么一笔,这就是你们文人的臭毛病,对吧?”

刘伯温道:“皇上圣见。”

朱元璋:“还有啊,咱分封藩王之事,其实你心里面也不赞成,只是不说罢了,对吧?”

刘伯温低头一想,想到朱元璋的性格,便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皇上圣见,臣确实是这样。”

朱元璋这才缓缓说道:“咱呐,跟你交个底吧,一个呢,咱确实有私心,皇朝是咱首创的,封子为王有何不可啊?整个皇朝都是天子的家园呐,那些藩王呢,又是咱的皇儿,所以说呀,封子为王这个事没有什么可以商议的。”

“第二呢,咱们之前商议过娇兵悍将的事情,咱封子为王,也是为了牵制他们!秦王晋王燕王,把持着三镇重兵,以后可能还要得到更多的军权,咱们一步一步的将那些老将帅的军权拿回来,都交到皇儿的手中,这难道不好吗?那些老将帅们,手里没有了军权,即使再骄纵,也得有个限度吧?”

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顿时表现出一副恍然之态。

而朱元璋也继续说道:“伯温呐。”

“臣在。”

“你是不是在想,那些皇儿们统兵之后也骄纵起来了,那时候该如何啊?”

刘伯温配合着说道:“臣确实是在这么想。”

朱元璋一笑,道:“咱现在正在考虑拟写一道皇明祖训,这道皇训是专门用来训戒制约皇家子孙的,它要千秋万代的遵行下去。”

可听着朱元璋的话,刘伯温依旧是一言不发。

显然,在他的心中对于这道皇明祖训不以为然。

见此,朱元璋又道:“你是不是觉得,咱这道皇明祖训没有什么用处,尤其是到了后世,谁还管这皇明祖训呢?”

听到这话,刘伯温忙道:“臣不敢质疑皇家后世皇子。”

可朱元璋却笑了笑,道:“放心吧,现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你可以随便说。不过啊,咱想告诉你的是,咱没有那么糊涂。”

说到这里,朱元璋便不要脸的将齐衡给他出的主意全部拿来换成了自己,然后一番说教姿态的全盘告知了刘伯温。

而在听到朱元璋这些话时,刘伯温这次是真的心中惊愕。

因为这些主意并不只是像一些刑法一样,将规章给列了出来。

反而是制定出了一整套培养后世之君的法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能够严格的遵行,出来的后世之君绝对都是世所罕见的君王。

最重要的是,这个法子的出现,说明朱元璋已经将藩王之乱的根源看了个清楚。

这些东西,他刘伯温自己个儿都从未想过。

甚至都想不出来。

为何?

在他刘伯温的心中,压根就没有教育这个概念。

就算日后面对藩王叛乱的情况。

只要这朝中的是个明君,牢牢的掌控着朝政,同时藩王的财政都在朝廷的手中。

随随便便几个手段便能将藩王给吃的透透的。

一个选择是世代富贵,另外一个是胜率极低的造反。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哪怕是后世朱棣造反,那也是被朱允那个蠢蛋给逼得。

要么被削藩,成为平民,或者直接嗝屁。

要么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选。

朱棣怎么选?

只有造反了。

说白了,朱棣就是被朱允给逼反的,而不是因为他本身就想反。

此时的主位上,朱元璋瞧着刘伯温一脸惊讶的神色,不由得嘴角微翘。

第二百二十七章:信国公!【求月票,求打赏】

而刘伯温也是聪明,只是略微一想,便明白了这注意定然又跟齐衡脱不了关系。

以朱元璋平日里的习惯,如果说皇明祖训是他出的主意,刘伯温绝对不会意外。

自从朱元璋成为大帅后,就一直都读史书。

将史书奉为了天书。

而他刘伯温呢,读了一辈子书,什么书他没有读过。

论学问,一百个朱元璋也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很多时候朱元璋的一些主意他刘伯温都能够从各种书籍当中找到出处。

自然对朱元璋的心思就了解的比较深刻。

可是如今呢。

朱元璋所提出的这些关于教育的东西,这别说是对他刘伯温而言,就是一直往前推,推到三皇五帝,那也是从未有人如此深刻的解读过这个概念的。

但反观朱元璋,几句话便将人之一生的教育给说了个明白。

这一点,绝不是随便想想就能想出来的。

最起码那也是经过了无数年沉淀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尽管刘伯温自己也很困惑,似乎齐衡的很多手段都给他这种经验。

仿佛齐衡与他们活的不在一个时代一般,总是能拿出一些跨越时代,或者说这个时代不该有的东西。

但齐衡在他的心中早已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所以就算有这些疑惑,只要是落入那齐衡的身上,他就觉得理所应当。

可是,如今让刘伯温始终搞不懂的是。

以齐衡的目光,应该早就看出来朱元璋这个人的性格。

有他朱元璋在一天,就绝对不会坐视任何一个势力发展到不可阻挡的地步。

首节上一节265/2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