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43节

  贾琮咧嘴一笑:“回陛下,前年林尚书主持开海时,就已经在登州、金陵、泉州、广州成立了四所技术学堂,专门为朝廷培养技术精湛的工匠。后来技术学堂划归工部管辖,前日送来的公文中说,这两年四所技术学堂共计培养了合格的工匠六百人,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银子了。”

  “什么?已经有六百工匠了?”

  这个数字真的惊住了皇帝,工匠的培养不比读书科举容易,往往一个合格的工匠要经过数年的学徒生涯,都不一样能符合工部的初步要求。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之下,工部的那些大匠教起徒弟来都喜欢留一手。

  两年培养六百名合格的工匠,这还真是令人意外。

  贾琮点了点头,将四大技术学堂的教学、奖惩机制解释了一下。能有这么大的成果,实际上就三个因素,荣誉、银子、晋升空间。

  月票推荐票

  码了五千来字,明天继续吧,困困困……

第383章 偏科了的大夏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

  自大夏太祖开国,曾数次下诏曰四民平等,然千年之制,岂可一言而改。

  故立国百年,大夏四民依如往昔,士为一等,农工二等,商为最末。

  事实上以当下国情来看,对于商人的压制还是挺有必要的,因为往往豪商巨贾的背后都站着达官贵人。

  商人逐利,中原百姓又极喜购置土地,若不压制,别说两三百年的王朝更迭,以官商勾结兼并土地的速度,朝廷能撑过百年就该谢天谢地了。

  不过在四民之中有一个颇为特殊的阶层,工。

  《尚书泰誓》里周武王声讨商纣王的一条罪名:“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实际上周武王此言是说,过度运用技巧去制造雕文刻镂华而不实之类的奢侈品。

  其出发点亦是为了避免统治阶层玩物丧志奢侈腐化,为国家社稷考虑,因而才提出“奇技淫巧”之说。

  但奇技淫巧这四个字,直接导致的结果却是令工民这一阶层的地位逐步下跌。而且自《尚书泰誓》提出这一观念后,中原王朝的科技发展深受这一观念影响。

  尤其是当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开始成为显学。

  而某些腐儒片面理解孔圣对待技术的思想以及儒家思想中关于“奇技淫巧”说的论述,开始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从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设置不少人为障碍。

  从此之后,科学技术研究处于从属地位,加上工匠中的学者极少,传统学者则只对经史子集和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这样就造成一个极其奇葩的现象,中原社会技术发达,而基础科学、理论科学却未能取得突破。

  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偏科了!

  甚至放在朝堂上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贾琮现如今任职的工部,在贾琮搅和工部之前,工部下属的工匠们甚至是工部的官吏,经常被朝中的达官显贵喊过去给他干活,还是白嫖的那种。

  干好了连句夸奖都没有,干差了动不动将工匠打得死去活来,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直至贾琮搅和进工部之后,那些隐隐被放置在四民之末的工匠才有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后来火器坊的工匠连接有了突破,皇帝一看这些工匠都是宝贝啊,一纸诏书下来才从法理上将工匠的地位抬升,让朝中的那些达官贵人不敢再随意使唤工部的匠人们。

  不过这些还不够,按照大夏的规矩,匠户是不能分田的。农户过的再苦那还有地可以种出口粮来,匠户们想要养家糊口只能靠那点可怜的薪俸。就凭工部拨下来的那点银子,匠户们连口粮都买不起。

  故而贾琮就想到了前世成飞牌洗衣机、504厂冰淇淋的故事,让工部大匠们一边造火炮火枪,一边造烟爆竹。

  还别说,都是玩火药,火炮火枪造的出来,烟爆竹自然也玩的不错。绚丽多彩的工部牌烟很快就风靡大江南北,银子一车车往工部拉,惹得其他部寺一个劲抱怨工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

  不过在贾琮“亲切友好”的与几位言官进行了交流之后,这些言论就在明面上消失了。

  工部有条不紊的扩大创新之路,短短一年就攒下了不小的家底。

  那年年末,工部所属的工匠家家住新房穿新衣,原本瘦弱的小娃娃们一个个变得圆嘟嘟的。

  后来工部又新开了铁器厂、纺织厂、制冰厂、造船厂……摊子铺的太大,工匠明显不够用了。

  贾琮就将目光转向了当初为了应对开海开办的四大技术学堂,不问不知道,这一问还真给了他一个惊喜。

  六百名熟练的工匠,这可都是难得的宝贝啊。正好林如海当时即将卸任钦差江南巡抚事,翁婿二人毫不犹豫的将四大技术学堂划入工部管辖,算是回了娘家了。

  皇帝听完了贾琮的解释,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这技术学堂是个好东西。正好宫中的匠师供奉有些少,就让这六百人……”

  哈?这是要抢人?

  贾琮忙出声打断了皇帝老爷的抢人之举:“别啊陛下,工部现在缺人缺的厉害,纺织厂那边因为缺少匠人,第三代织机至今产量不高,安北送来的羊毛都快堆成山了。还有新开的造船厂也需要人,您也不想大夏的水师健儿无船可用吧。”

  “可朕这里也缺人啊,文安方才从朕这里要走了四百五十万两银子,用以推进义务教育的开展。如今你们翁婿又来跟朕要银子,内库又能支撑到几时?”

  皇帝老爷摊手叹息,似是无奈的说道:“朕原想着有这些熟练的工匠,在建造学堂时可以少用些外人,节省一些银子。毕竟今后内库每年要给义务教育司拨发至少五百万两白银,百年大计不容有失,银子能省一点是一点……”

  嘶!原来是在这等着我啊!

  贾琮心疼的伸出一根手指,咬牙说道:“一成如何?”

  “什么一成?”皇帝老爷假装听不懂。

  “那就两成!”

  “小贾爱卿在说什么,朕听不懂。”

  啊啊啊啊~

  贾琮一跺脚:“三成,三成,不能再多了。不过臣有个请求,还请陛下允准。”

  皇帝老爷嘴角微微扬起,笑呵呵问道:“说说看。”

  贾琮要来纸笔,刷刷写了几行字。他将其呈送龙案前,解释道:“想要马儿跑,自然要给足了草料。钱财方面臣能自己做主,但想要让工匠不断钻研创新,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地位,比如授官授爵,这些事还得陛下做主才是。”

  “依臣之意,工匠可分为五级,即学徒、技工、大匠、匠师、大匠师。其中技术学堂之学生为学徒,出师即为技工。其后大匠、匠师、大匠师分别对应正七品、正六品、正五品官爵,可由朝廷奖赏为朝廷立下大功之人。”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一招放在大夏也是极为贴切的。

  工部的匠户都是领着朝廷的俸禄养家糊口,以往却没有足够的晋升空间,这就导致了那些工匠往往喜欢留一手,或者说得过且过。

  贾琮之前已经许诺了火器坊与纺织厂的大匠,有机会会奏请朝廷为立下大功的人赐予官职,这也是火器与纺织厂接连有创新突破的原因之一。

  皇帝老爷刚刚从他这儿要走了工部三成的收益,吃人嘴短,此时不提更待何时。

  “最高五品……”

  还不算过分,应该不会让朝中有太多的异议。

  这实际上也是贾琮与林如海之前讨论好几次后,得出的最高界限,再高就会招致朝中绝大部分官员的反对了。

  “朕准了,此事朕会与内阁商议,就先在火器与纺织两坊的工匠开始施行。你回去将制造火器与纺织器具时有功之人报上来,朕择日会赐下官爵,以彰其功。”

  “陛下圣明……”

  贾琮刚要拜下,却见皇帝老爷一摆手说:“先别急着喊万岁,朕的三成利什么时候送过来?”

  嘎~

  “待臣回去与段尚书说了此事,就让人把银子送入宫中。”

  贾琮是有苦说不出,赔大发了啊!

  虽说他知道随着工部的收益越来越多,朝廷是不会放任工部一家独享这巨大的利益的,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他还打算利用这些钱扩大生产规模呢!

  算了,三成就三成吧,就当是交保护费了。有了皇帝这块金灿灿的招牌,其他人应该会息了掺和的心思吧。

  不信看看林老爷,在贾琮上缴三成利后,这会脸都黑了,户部可是盯着工部的银子眼馋许久了。

  不过好在皇帝老爷在得了工部收益的三成利之后,“借”给了林老爷五百万两银子,令其心情好了一些。

  至于贾琮所要的三百万两白银则是削了三成,只批了两百万两。

  君臣三人各有所得,皇帝与林尚书具是赚了,只有贾侍郎亏大发了。要不是提高匠人身份的事办妥了,贾琮这会能抱着勤政殿的柱子哇哇大哭。

  趁着皇帝老爷的心情不错,贾琮奏请皇帝在京城开办皇家科学技术学院,与国子监、皇家武备学院同为大夏最高学府,为朝廷培养基础科学、理论科学的人才。

  此事皇帝并未当场允准,而是让贾琮回去写一封奏疏,经通政司走正常渠道上奏,他打算先看看朝堂的反应。

  毕竟这大夏不是谁能一言而决的,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

  工部虽然失去了三成利,不过无论是尚书段还是底下的工匠,对此都没有抱怨之辞。

  这才刚开始,一年就有两千万两的利润,就工部能守得住?铁定是要交出去的,交给皇帝还能在御前落个好,交到户部银库去连个水都见不到。

  贾琮一回工部就与段商议了一下工匠封赐的名单,最后选出一等功十人,二等功二十人,三等功三十人上奏中枢,等待皇帝的敕封赏赐。

  九月初一的大朝会上,皇帝下诏敕封工部所属火器坊、纺织厂三十人为大匠、授正七品承事郎,二十人为匠师、授正六品承直郎,十人为大匠师、授正五品奉议大夫。

  同时传诏天下,凡大夏子民,造出于社稷有功、于天下有益之器,上呈朝廷可得封赏,天子不吝官爵之赐。

  一时间,民间工匠往衙门送去的器具数量爆发性的增长,有许多功能奇葩的工具令贾琮眼缭乱。

  其中有一个东西最贾琮重视,昌平州竟然送来了超级简易版的蒸汽机,要不是贾琮发现了不对拦住了不停往炉子里塞煤炭的人,指不定工部衙门就要被这个超级简易版的蒸汽机给炸了。

  贾琮盯着不停往外喷热气大家伙打量了许久,令道:“立刻带人去昌平州,将这个牛……”

  书吏上前禀道:“大人,牛耿。此人是镇国公府未出五服的族人,身有秀才功名,自幼喜好奇巧淫技。”

  竟然还是有功名的秀才公,还是老牛家的人,倒也符合常理。玩技术的家里没钱可玩不了这么大,这么大的蒸汽机,光是用铁就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贾琮点了点头:“让人去牛家请人,要客客气气的,咱们工部能不能再次突破,十有八九就要落到这个牛耿的身上了。”

  月票推荐票

  感谢作者请多多更新的打赏。

  昨晚写到一半睡着了,还有一部分需要改一改,晚上再发一章补够6000字。

第384章 狡兔死走狗烹?

  元八年的九月,京城一连收到好几封喜讯。

  先是重阳当日,登州来报,倭国石见藩正式向靖海卫都指挥使汪成海上呈归附书,“自愿”献石见藩于天朝。

  九月十四,倭奴国王以密信汪成海的方式向天朝求助,请求大夏出兵拨乱反正,除去狭倭王以令诸藩的山名氏。

  其后,九月二十八,交趾布政使司传来捷报。

  元八年七月初七,征南大将军、荣国侯贾赦奇兵突袭,自广西思明府攻入南越,与游艺于南越沿海的南海水师前后夹击,再次攻破南越王城升龙府。

  此战不但歼灭了南越八万大军,更是俘获大半南越君臣。南越大将军阮浩成欲裹挟南越王阮庆云出逃,不料误入瘴毒之地,数日后才被大夏官军发现。

  南越王室死伤殆尽,百姓苦战火久矣。南疆著名大儒陈宝正携南越千余宿老、学子聚于升龙府,代表南越百姓上呈万言书,奏请大夏天子,跪请除藩,让南越百姓沐天子恩泽。

  七月初八,贾赦持王命旗牌,传召暹罗、缅甸、老挝三国国王至升龙府议事,除老挝国王按期抵达外,其余两王违逆天朝之命,举兵顽抗。

  七月初九,坐镇云南的沐王府黔国公、云南卫都指挥使沐恩率兵南下,攻入缅甸征讨不臣。

  八月初一,天朝大军越过老挝边境攻入暹罗国内,七日灭暹罗,随即闪电攻入缅甸,三日破一城。

  南北夹击之下,只用了十余日不到,八月二十八,大军破缅甸王城,其国王自焚于宫室,其王公贵戚在乱军中死伤殆尽。

  黔国公沐恩、荣国侯贾赦联名上奏,请求除南疆诸藩,设州府以治之。

  老挝自请除国,其王愿携王室北上入京,如今估计已经在海上飘着了。

  至于其他三国,皆是被天朝大军雷霆扫灭。更新换代的天朝火器在此役中居功至伟,当然也离不了贾赦与沐恩的联手妙计。

首节上一节343/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