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的局势不算好也不算坏,水师故意放了马大元等数千人上了岸。
大军就埋伏在江南造船厂里面,马大元带着人毫不费力的冲进了船厂,随后就是关门打狗。
当两位大佬身着紫红色官袍站在马大元跟前时,他整个人都傻了。
四周都是手持弓弩火枪的官军,合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官府调查的一清二楚。
水师主力的确不在松江府,但松江府不止有水师啊!
夏令行作为内阁次辅,铁定的下一任大夏首辅大学士,手持金批令箭,早就从巡盐御史府调来了上万盐丁。
当年林如海为了整顿盐课,将散漫毫无战力的老弱病残全部遣散,从良家子中招募盐丁,装备大夏最精良的武器。
可以说,整个江南,战力天板是松江水师,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巡盐御史府的三万盐丁。
马大元死定了,漕帮也死定了。
当他们冲进江南造船厂这个大夏禁地之时,谋反的罪名无论如何是甩不掉了。
砰砰砰~
嗖嗖嗖~
弓弩火枪齐放,只一刻钟不到,数千漕帮帮众就被官军杀了个片甲不留。
马大元带着他的白日梦去见阎王爷了,漕帮大半高层死在了松江府。
随即夏令行在松江府使用内阁次辅的大权,宣布了漕帮勾结西林党人、勾结白莲邪教、勾结倭寇海匪冲击官府,叛乱谋逆。
他以辅政大学士、代天巡视江南钦差大臣的身份,下令各省、府、县衙门,全力剿匪漕帮、白莲教、西林余孽。
并令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徐晋暂代南直隶左布政使,主持南直隶政务。
同时传令江南各省,暂停西林党人所办之书院,等待朝廷指派官员教谕,整顿整个江南的仕林学风。
……
水师剿匪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回,不过夏令行等人并不怎么担心。
松江水师刚刚接收了最新式的战舰,装备了工部研制的速射炮,别说去打装备破烂货的海寇水匪,就是直接跟西洋战舰一对一,都不会落入下风。
当下最要紧的反而是陆地上的事,老十三在金陵来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公审之后,西林党人、整个江南士绅的名声几乎臭不可闻。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凡是与西林党有过接触的读书人,如今连门都不敢出了。
因为在江南,有人趁机挑起了仇视读书人的歪风邪气,将打击西林贼人的事刻意扩大化,发起了打砸抢烧的恶事来。
夏令行不得不带着徐晋四处救火,并快马送信给刘恪,让他这个江南百姓口中的贤王站出来制止这场歪风。
贾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回到金陵府的,刚一踏进金陵府境内,他就发现了不对。
等打听到具体的情况后,他连忙去吴王别院找到了刘恪,郑重其事的将此事扩大化的可能结局讲了一遍,让向来心大的刘恪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
月初了,各位读者老爷手中有月票、推荐票的记得投给老喵喵哈~
提前给各位老爷们磕一个!
咚咚咚~
请个假
今晚吃过药后药物反应有点大,恶心、腹泻的厉害,脑瓜子嗡嗡响,精力跟不上,打算早点睡觉养一养。
抱歉哈,明天状态好点了再更新。
第423章 凭啥我的人头不值钱?
武将打仗文臣治世,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哪怕有些文人不是个东西,但不得不承认,没有文人帮着朝廷去管理天下百姓,那还不得乱了套?
便是刘恪这个浑得不能再浑的浑球都清楚,他将西林党人的真实面目暴露出来,只不过是想借此铲除西林这个百年痼疾,而不是毁了整个天下文人的名声。
国朝,还得靠这群读书人管理百姓呢。
贾琮摊手劝道:“十三爷最好站出来,跟百姓们讲清楚。咱们针对的是那些欺压百姓、欺瞒百姓、压榨百姓的西林党人……而不是针对天下读书人。魏文正公、我姑父林尚书、夏阁老还有我的老师不也是读书人吗?不畏强权为民做主的包龙图也是读书人,总不能让一颗老鼠屎毁了整锅的粥啊!”
“还有你,不也是读书人?六元文魁的文曲星。”
刘恪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还算镇定,调侃了贾琮一句后,这才皱起了眉头说道:“出面是该出面,本王也不想毁了朝廷的根基。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件事需要去做。”
什么事呢?
当然是查一查谁在背后蛊惑百姓,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原本针对西林党人的运动,扩大到席卷江南,刘恪自认自己都干不到这个程度。
贾琮听完了刘恪的疑问,揉了揉眉心。
这事他也曾仔细思量过,龙禁卫至今还没查到有用的信息,只知道白莲教、天理教、三阳教的人都曾在背后推波助澜,唯有源头,至今没有查到半点线索。
“这事你上上心,本王让龙禁卫的人全力协助。这一回是本王失算,被人钻了空子。”
刘恪想到自己被人利用,能耐得住性子没有发飙,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他知道自己在这些事上不及贾琮有耐心,就将烂摊子丢了过去,自己则是恢复了刚来京城时的状态,提着鸟笼子、牵着狗子就去金陵城的坊市中“亲民”去了。
很快,忠顺王爷又在坊市中、秦淮河畔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半月不到,金陵城的百姓就从刘恪的口中得知了他真正的意图。
同时,城中的读书人又感觉到春天来了,一个个走出了家门。
不过这件事对于这群读书人来说,让他们有了不小的成长。
至少这群读书人不再像往日那样眼高于顶,明白了尊重二字该如何书写。
京城派来接手西林一派书院的教谕等人已经抵达,同行的还有吏部、三司的官员。
整个南直隶乃至整个江南的官场来了一次大整顿,凡是与西林有染的官员尽数被暂停职务,接受三司审查。
同时书院被朝廷接手,所有在读学子必须先经过忠义之道的回炉教育……
这些事贾琮只是入耳一听,没有参与其中。
他的主要任务至今还没有半点进展,似乎所有的线索都卡在了最后一关。
眼看腊月都过去了一半,贾琮埋首于堆积在桌案上的公文中,双眼布满了红丝。
“十一叔,十一叔,去催一催龙禁卫那边,让他们把浙江那边的情况汇总一下送过来。”
贾琮头都没抬,一面批阅着手中的公文,一面喊了几声。
这时房门被人推开,从门框涌进来的冷风让他不自觉的打了个寒颤。
“这么快都送来……呃?啊?”
贾琮手中的笔掉落在桌上,墨汁溅在了他的胸襟上。
他顾不上去擦拭,用手揉了揉眼睛,诧异而又惊喜的站起身:“林姐姐,你怎么来了?”
紫鹃与雪雁两人将冒着热气的饭菜汤水放在一旁的小圆桌上,屈膝行了一礼,随即就退了出去,贴心的关上了房门。
黛玉笑盈盈走了桌前,在还在懵逼中的贾琮额头轻轻一点。
“我若不来,你就要饿死在公文堆里了。”
她将贾琮拉到了小圆桌上,把筷子塞到他的手中,添好饭后,举了举自己手中的筷子。
“先吃饭,边吃边说……”
原来黛玉此来,一是在南直隶推行义务教育,二来是奉命照顾贾琮。
元十年的新年,贾琮又一次要在外边过了。
老太太得知了南边的情况后,担心贾琮这个孙子又要闯下大麻烦来,就跟儿子、侄子、女婿商量了一下,家里必须安排个能管得住的人过来。
正好朝中要派官员过来接手南边的一摊子事,黛玉就奉命跟着一同前来。
同行而来的还有探春,宝钗则留在京城继续司里的工作,同时准备来年四月的大婚。
“三姐姐也来了?怎么不见她过来?算了,我这就去看她……”
黛玉伸手将其拉住:“先吃饭,三妹妹去码头安排接人的事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贾琮疑惑道:“还有人要来?”
只听黛玉又说出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大舅舅在南疆的任务结束了,朝廷让黔国公府的沐世子接任大舅舅的南疆镇守职位,诏大舅舅回京。”
哦?
“这可是大喜事啊!怎么没人告诉我?我得去码头接父亲!”
……
赦大老爷终于从南疆的一摊子事中抽出身来了,三年了,老爹终于回来了!
别看赦大老爷浑球老纨绔的名声闻名大夏,可对贾琮这个儿子好的都快过分了。
若论亲近,整个荣国府,贾琮最喜欢的还得是赦大老爷。
不过赦大老爷奉旨从南疆回来的时间并不是很确定,探春在码头上安排好接人的事后,傍晚时才回到了吴王府别院。
三人聚在书房中,围着火炉说起了江南最近发生的事。
还别说,作为事外之人,黛玉与探春对于近日发生的运动扩大化,有很多极有意义的观点。
两女几乎一致的认为,这件事的背后之人,并不是为了针对读书人治世,而是为了挑起事端,破坏朝廷对江南的统治基础,甚至是拉拢江南的读书人。
最有一个猜测并不奇怪,你大夏的宗室王爷在江南大杀特杀,让读书人成了百姓的公敌。
这群读书人如今出个门都要被扔臭鸡蛋烂菜叶,他们总要另找出路吧。
“不无这种可能,之前蛊惑崔朝英的神秘人至今还没有抓到,西林党这边也没审问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这人就像从未出现过似的,连龙禁卫都查不到半点痕迹真是太奇怪了。”
贾琮的眉头皱成了一条蜷着身子的毛毛虫,看得黛玉心里很不舒服。
她下意识的抬起手来,轻轻将其揉展开,一旁的探春忍不住捂嘴笑出了声。
“行了,我就不打搅你俩了。”
说罢,探春就起身准备回屋休息,临走前还冲着羞红了的黛玉眨眨眼。
“明日我去金陵的几处官学转转,林姐姐就陪琮哥儿好好理一理这件事吧,总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
……
对于贾琮来说,红袖添香的确能让人的思路更加清晰,最重要的,一旁陪他的还是香香的林姐姐。
一份份公文、密报在黛玉的手中打开、合起,一个上午,两人就将整件事重新梳理了一遍。
最终,黛玉在满满一桌的公文中找到了一处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
“琮哥儿你看这里……”
黛玉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智慧、空灵、此时的双眼更像包含一片星空。
她指着公文中的一句话说道:“靖海卫曾禀报过一个消息,八月,倭国内乱突然停止。有线报,倭王王宫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国师,不知这位国师是如何办到的,竟然说服了倭国各大藩主,竟然放下了恩怨,集中力量对抗咱们大夏。”
贾琮点了点头:“这件事我知道,针对倭国的蚕食计划还是我跟几位老帅制定的。这个神秘的国师极为年轻,据说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龙禁卫传回的消息说,此人极有可能是某个世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