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17节

  其次是褒斜道好像突然成高速公路了。

  魏延传这段记载其实相当魔幻:

  杨仪先跑路,然后魏延大怒,追上并且烧了栈道。

  杨仪紧随其后,魏延烧一段栈道他就修一段,紧紧跟随。

  过了栈道之后杨仪写了檄文控诉魏延谋反,信使从魏延大军中挤了过去,跑到成都送到了刘禅手里。

  这其中问题就太多了,首先魏延既然被命断后,那肯定就是后军。

  后军越过前军去争褒斜道,难道以为武功水对面的司马懿是死的?

  而且褒斜道的栈道此前被赵云烧过一次了,当时赵云一把火逼得曹真退兵。

  和杨仪这边走边修栈道的本事比起来,曹真就变的仿佛在打假赛。

  而最终,在栈道被烧,魏延大军在前的情况下,杨仪的檄文能递到成都就很离谱了。

  所以魏延传的这个死因,很大概率并不靠谱。

  关于魏延之死,《魏略》里提供了另外一个说法:

  丞相病逝前召魏延等人交代后事,魏延依军令行事,秘不发丧悄悄退军,直至褒口才发丧。

  杨仪见魏延掌权怕被魏延清算,于是诬陷魏延要降曹发动兵变。

  魏延不战军走,被杨仪军追而杀之。

  相较来说魏略其中杨仪诬告魏延降曹的说法,与魏延传记结尾的“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还能对照得上。

  基本可以认为杨仪确实有诬言魏延降魏。

  至于其他方面,魏略的真实性并不能保证,三国志的自相矛盾也说不通。

  因此只能推断是丞相逝世之后,位高的丞相司马魏延和权重的丞相长史杨仪,两人矛盾再也无法缓和,并很可能因为撤军时的具体权力节制问题,爆发了出来。

  最终结局是魏延身死被夷三族,杨仪也被驱离季汉权力中心,最终忧愤自杀。

  如今我们千年后已经很难深究其中真相,陈寿在三国志中做了比较合适的盖棺论断: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换个方向想。”张飞对着关羽比了个大拇指:

  “二哥培养的都是人才啊!”

  关羽黑着脸不想说话。

  张飞倒是很快活,拍着魏延肩膀问道:

  “文长,感想如何?”

  魏延久久不言,最终道:

  “既未有降曹之意,便好。”

  张飞哈哈大笑道:

  “文长,我让大哥也给你写一幅字如何?”

  “你说是制矜好呢?还是制傲好呢?”

  魏延说不出话,相较来说他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张飞轻松调笑,他很难放得开。

  “翼德!”刘备头疼的挥挥手让自己三弟正经点。

  “观光幕之言,文长骁勇,杨仪有才,然因性格而互不能容,殊为可惜。”

  孔明则是感叹中带着点庆幸:

  还好,这魏延并不是如马谡一般言过其实。

  “文长有空当读廉颇蔺相如旧事。”

  孔明也就言尽于此了,毕竟他是空闲确实并不多,而且魏延也并非稚子,点到即止即可。

  魏延沉默应下,恭恭敬敬对着刘备孔明下拜,随即跪坐在自己位置上沉思,腰板挺得笔直。

  刘备或许是来了灵感,讨过来一张纸,挥笔将陈寿最终的评价写了下来,随即掷笔道:

  “莫说文长,翼德!”

  张飞吓得一个激灵,同样腰板挺得笔直:“俺在!”

  刘备将这一幅字塞到了张飞怀里:

  “汝之旧祸,何尝不是招祸于身,取咎于己?”

  “当时时自省!”

  张飞抱着字帖,撇撇嘴拉长了声音道:

  “弟弟省得。”

  【武侯归天之后,陇右这片土地至此也传唱着他的传说。

  而数百年后的晚唐,有一位盛唐武士,他如武侯一般,虽未见过大唐盛世。

  但为了盛唐的复兴,同样剖肝沥胆,在陇右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千年之遗憾,忠武不输大汉武侯!】

  下一章内容应该都看得出来,写的会比较慢,见谅。

第146章 卧龙张议潮

  “比肩军师?”张飞不信。

  孔明摇头:

  “亮亦凡人,而天下千年英才何其多也?”

  同时孔明也上了心,何等英雄人物?快让我看看。

  ……

  甘露殿的李世民终于也精神一振!

  要他说,虽然武侯很厉害,但其病亡后的魏杨之争,属实无聊。

  不思破魏反而在那儿为了一己之私争权夺利,他大唐皇帝属实看不上眼。

  “盛唐,大唐,晚唐。”

  李世民念叨着这几个词语,有点兴趣也有点遗憾:

  “唐之武侯乎?”

  “不知比之敬德如何?比之那郭子仪又如何?”

  【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很有名的156号窟,在这窟的南壁,有一副可称作传世之宝的名画。

  这幅壁画何人创作已经无从得知,壁画内容是一个唐军出行的画面。

  前有仪卫骑队,后有乐舞鼓吹造势,文骑武骑各五队,而中间被执旗者环绕的是一位身着明光铠的威风凛凛的将军。

  这幅传世壁画的题名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而这幅壁画,则是张议潮这个归义军节度使,鞠躬尽瘁,跌宕起伏一生的最好见证。】

  “归义军?”李世民瞪大了眼睛,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什么叫归义?李世民当然清楚。

  远方前来归附于中国,才叫归义。

  那这张议潮乃是胡人?

  可之前光幕不是说他乃盛唐武士?

  既是唐人,何言归义?

  虽然这幅画看起来确实威风凛凛,当得上盛唐武士之名。

  此时李世民恨不得钻到光幕里去揪着那丈育的领子问问:

  大唐的命运,究竟如何?

  “大家勿躁。”长孙无忌安慰道:

  “慢慢看便是,虽为晚唐之景,但从中或许也能一窥大唐之弊病。”

  李世民只能冷哼一声,虽然只看开头暂且不明就里。

  但作为千古一帝的直觉,李世民总觉得多半是不知道哪一辈儿的“孝子贤孙”又在作妖了。

  【降雨线北移为吐蕃改善了气候,二凤遣公主和亲解决了吐蕃的生产技术资料难题。

  强盛起来的吐蕃毫不客气,趁安史之乱侵占了河西走廊,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奴隶主。

  吐蕃统治这片土地采用了分化的办法,笼大族,奴百姓。

  对当时在河西的唐朝百姓来说,刺面刺臂充为奴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老弱病残等唐民,要么直接被杀之,要么就断手砍脚凿目,嬉戏之后丢弃路旁。

  张议潮是幸运的,他出生在被吐蕃人笼络的大族中。

  但他又是不幸的,身为唐人的他从小是听着盛唐的传说长大的。

  身为唐人的自尊让他难以忍受这片曾经繁荣强盛的土地遭受这样的蹂躏。

  后来张淮深在给叔叔张议潮作碑时,如此回忆叔叔的少时:

  盘桓卧龙,候时而起!】

  公安县众人议论纷纷:

  “吐蕃又是哪儿?”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盯上了简雍。

  虽然未必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见多识广的。

  简雍也犯了难,努力琢磨了一下道:“莫非是羌人?”

  “宪和先生别开玩笑。”张飞不能认可:

  “羌乃杂胡,弱不禁风,如何能成那唐朝之敌?”

  孔明觉得很有可能:“与唐为敌,定是胡人,而既是河西之地,即非羌胡,也或与羌胡同出一源。”

  相较来说孔明反而对这个吐蕃的强盛原因颇为感兴趣:

  “降雨线北移之意不明,暂且按下不表。”

  “这大唐皇帝为吐蕃解决了难题……”

  庞统快言快语:“莫不是那千古一帝也年老昏聩了?”

  两位军师已经在讨论了,武将们都眼眼巴巴看着不明其意呢。

首节上一节117/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