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腌入味儿的汉长安
对汉长安的诸人来说,在第一时间几乎无人注意那什么建安七子,也无人去调侃那曹丕的学驴叫之事。
让他们脸色发白的唯有一件事:
建安二十二年,大疫!
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疫中的大疫!
其中尤以刘备的脸色最为严肃,盖因为如今在场的众人他算得上是年长者,这些被后世漫不经心列出的这些疫病爆发时间,皆是刘备所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的。
那一连串以数字标记的年份,刘备只需稍加回想便能和回忆中对上号。
建宁四年,河东地裂,雨雹齐下,山水暴出,尔后大疫横行。
熹平二年正月大疫、光和二年春大疫、光和五年春大疫……
对刘备来说那都是不忍回想的记忆,但建安二十二年还有一场大疫?
不自觉的,刘备便转动僵硬的脖子,朝着张神医看了过去,毕竟如今已经是建安十八年,后世史书所记的大疫时间也就是再过四年而已。
张仲景眉头紧锁面色严肃,他抬起头迎上的便是刘备殷切的目光,以及简雍法正庞统等人的注视。
就连张飞也收住自己的嗓门,小心翼翼嘟囔道:
“张神医,再过四年真有大疫乎?”
对此张仲景唯有沉默,他非圣贤之人,亦非神异之士,不过是一个为伤寒疫病所害,立志治病救人的医者罢了,未来的事他怎么知晓?
关键时刻还是孔明解了围,一边摇头一边出声道:
“有我等如今所为,此世之事与后辈所知已然不同矣,仲景公如何得知?”
对此刘备同意,毕竟按后世所知的时间来说,他此时应当还在益州鏖战才对,谁能想到此时已端坐长安对阵孙曹联盟了呢?
借后世之知,合众人之力,扶汉之将倾,战孙曹于荆。
这种情况下孙曹双方应该不会在濡须口对峙,那这大疫…
“这大疫,依然还有爆发之隐患。”
深思熟虑过后的张仲景慎重发言,毫不留情抹灭了刘备心底的那一丝侥幸。
对此不需要张神医仔细说明,孔明就叹息一声解释道:
“后世之记载,皆大疫也,然从建宁年起至今,疫病可曾有一岁停歇?无非是此数次伤民尤甚,故录于史册也。”
对此众人也是默默点头,亲自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对此感受尤甚。
有名有姓的城县还好,爆发了疫病还会层层上报,那些偏远的乡村,很可能在疫病爆发之初就全村皆亡,直至几年后商贾路过才能知道村子消亡的消息。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知凡几。
既然说到此,孔明也叹了口气继续道:
“吾与张神医研究过,此前的大疫几乎都伴随着天灾。”
随即便掰着指头算道:
“171年,河东地裂十二处,裂合长十里百七十步,广者三十余步,毁坏民舍良田不知凡几。”
“173年,北海地裂,东莱北海水溢,海水至处,良田咸卤,皆毁。”
“179年,春大疫,前岁的178年二月四月地裂,冬季蝗灾,疫疬故来。”
后面已经不必说了,军师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在场的都明白了。
天灾导致百姓成流民,民死生疫疬,流民又将疫疬带的更远,最终大疫自生。
“闹了半天,结果这建安七子,乃是间接死于曹贼之手?”张飞忍不住道。
毕竟若是曹军不南攻,这疫疬很难爆发这么大。
曹军若是不班师,这疫疬也很难被带回邺城,最终弄的无法收场。
将自己三弟忽视掉,刘备看着军师缓缓点头,其中意思他倒是懂了。
若不防治疫病,毋须等到四年之后,接下来的每一场大战皆都可能导致大疫。
如此看来,军医之选拔也需要更快提上日程了,刘备心中有了计较。
庞统和法正也同时听懂了,不过法正旋即心中便冒出来了一个可怖的念头:
这曹操此前还擅杀神医,且对疫病防治如此忽视,那岂不是可以……
旋即法正就摇了摇头,曹操麾下亦是汉儿,且如今孙曹联手亦对主公奈何不得,何须用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阴招?
【而说起来这一时期的大疫,往往很多人就要说起伤寒。
需要说明的是,汉代的伤寒和我们现在认知的伤寒完全不是一回事。
受见识所限制,古人常常把疾病诱因当做病原,寒也并非是寒冷,而是对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
咱们现代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也没法知道汉朝爆发的究竟是哪种瘟疫,更大概率是多种疾病混杂的复合型瘟疫。
因为翻开历史书就很容易发现,东汉人口爆发式的增长与公共卫生的缺乏,可能是早期疫病爆发的最大诱因。
西汉时还好,根据当时文献记载,京城长安的人口巅峰时近五十万,但保持的时间并不长,尚且处于这座京城的承载范围之内。
到了东汉,在继承了前朝底子的基础上,外敌被灭,内修文治,人口开始了迅速的增长。
根据后汉书记载,永和五年,即140年时,洛阳有民二十八万户,人口百万;长安有民五万户,人口三十万。
庞大的人口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垃圾处理的问题。
生活污水相对容易处理,因为这两座城池都紧邻大河,周围水系发达,在城中多挖沟渠并注意疏浚就不成问题。
比较麻烦的是固态垃圾的处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无非就是一扔二埋三逃离。
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埋,这种手段即使在现代也依然还在应用,但咱们是有专门的环卫部门垃圾之后分门别类,根据垃圾种类不同处以不同处理手段。
对古人来说那就是通通一埋了之,挖个深坑,左邻右舍有垃圾直接倒入,等到差不多和地面齐平了就加一层封土,然后换个地方挖新的垃圾坑。
由此带来的恶果就是地下水的污染,根据咱们现代考古工作者的说法,汉长安位于渭河一级阶地,地面的主要成分是渭河冲积的粉砂、黏土、砂砾层,这样的地质条件水分丰裕,但同样的渗透性也非常好,使得垃圾和污水能够很快渗透到地下水,最终提渗循环,让地下水不断恶化。
这种垃圾处理手段等到了南北朝时已经让汉长安的环境恶劣到难以忍受,在史册中直接开骂:
京师地大人众,加以岁久,壅底垫隘,秽恶聚而不泄,则水多咸卤。
面对这块已经有味儿的土地,隋文帝杨坚干脆弃旧址,在汉长安城东南部龙首原的南坡新建了大兴城,并连挖数条沟渠入城解决用水问题,捎带着还制定了严格的禁止丢弃垃圾的律例。
这也就是后来的唐长安城。】
第381章 胜天半子张仲景
汉长安府衙中落针可闻。
“那什么固态垃圾不就是粪……”
马超大喇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飞紧紧捂住了嘴。
以及面对满堂的如要杀人一般的眼神。
毕竟即使脾气温和如张神医,此刻也是面有不豫之色。
马超知趣的噤声,不过张飞心里感觉还是难以过去这个坎儿,随口嘟囔了一句:
“难怪俺老张觉得这长安井水不如汉中和成都甘甜。”
看着在张飞身旁猛点头的马超,刘备忽然就觉得很是心累。
这其中孔明受到的影响最小,他面色不变将后世所说的长安土地成分规规整整抄录下来后轻叹了一句道:
“这后世,事事皆学问,处处皆科学。”
这后世也不知道哪个朝代对这长安水质变化的总结还真是言简意赅,但又给前人留了三分薄面,不至于太过难堪。
但这个消息一时间反倒是让上首的刘备有点左右为难之感了。
这长安不迁址吧,井水确实有味儿,而且心中总卡着一根刺儿。
迁址吧,以何种身份去规划新长安又是一个问题,名不正言不顺啊。
张仲景则是并没有这么多烦恼,这位老神医也规规矩矩记下观看光幕时的想法,此时也对后世随口之言的“病从口入”有了新的理解。
若是日常饮用水都遭粪便壅底聚秽污染,那难怪从灵帝中平年间,明明无大战乱,可反倒是小疫不绝。
而且看后世所言,此时一言以蔽之的“伤寒”还并非是真的伤寒,其中可能混杂了多种疫病,也需要细细研究。
张仲景是切切实实觉得大有裨益的,这后世的许多不经意之言反倒是让他对医学的研究方向愈来愈清楚,相对的也让本来接近完本的《伤寒论》离修成更加的遥遥无期。
……
甘露殿中李世民若有所思,汉长安旧址为何被废弃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相较来说也正是因为前汉之鉴,前隋在龙首原修建新长安时才会对这些污秽之物的处理更加重视。
唐沿隋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律例,如墙外扔垃圾直接杖六十,坊间污水若是流到了街上,则定监察官员渎职之罪。
并在前隋的基础上加修了明沟以排日常污水,都是为了不遭前汉之旧祸。
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自认大唐做的也并不算差。
只不过一方面李世民惊叹于后世隔着千年之久还能探究此事,并且将积秽不泄之事研究的如此明白。
另一方面也开始担心于未来,等到大唐逐渐强盛,那西方中亚以及东海夷人的商贾流连于长安城的时候,如今长安能否承载那么多的人口?
毕竟房杜二人所上的奏折当中描绘了太平盛世时人口的激增速度,李世民对此时长安城的信心并不是很足。
不过此事……李世民瞟了一眼旁边兢兢业业的阎立德:
想来将作监应该是能拿出一个方法的。
【当然以上咱们说的是汉末早期时瘟疫不绝原因的一个猜想,等到黄巾起义之后就是咱们熟悉的灾疫相伴。
水旱风蝗、战乱缺粮,社会运转和生产秩序被破坏,百姓生活变得极其困难。
死于天灾人祸的尸体又会滋生大量病原体,成为疫病最好的温床,最终只需要一个契机便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并最终酿成了汉末十室九空的惨剧。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灾祸的可怕,那些迎着灾祸逆行的人也就显得万分难能可贵。
张机,字仲景,出身于南阳,宗族本有二百余口,但是经过几次大疫的冲击之后,宗族死一百四十余人,而其中百人皆死于伤寒。
宗族至亲受疫病折磨而死对张仲景来说冲击很大,至此这位自幼厌恶官场轻视仕途的年轻人,也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宏愿:他要为百姓解伤寒之痛。
宗族子弟张仲景至此成了散尽家财游历四方的行医,在汉末这个动荡的乱世,疫病往往跟在天灾与兵灾后面如影随形,而在疫病的后面,往往也有张仲景紧紧跟随的身影。
十年游历并广采百家医术之长后,晚年的张仲景客居岭南,在此躲避乱世并潜心著写医术,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就此问世。
咱们之前也说过,这部巨著的原本很遗憾的佚失,但好在经过后人重新收集勘校编撰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让张仲景的绝大多数成果得以流传至今。
张仲景逝世于岭南,在天下三分归晋之后,这位老医生的坟茔也得以被重新迁回故乡南阳,百姓们有感于其医术医德,为其修医圣祠奉飨香火以纪念,传承至今,后世也多尊称其为医圣。
那么张仲景对抗疫病成功了吗?
短期来看,毫无疑问还是失败了,因为在《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后,疫病依然不绝。
223年,宛城许都大疫,死者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