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姑姑,太平公主。】
第446章 复见玄武门
杜如晦倒是显得饶有兴趣了起来,扭头对着孙思邈询问:
“孙太医,若是因毒而死,即便历经千年依然可知?”
孙思邈捏了捏胡子显得有点为难,一时间也是既喜且忧。
喜的是从目前来看,后世医学蓬勃发展,分门别类划科无比详尽,就连药之毒理都可单成一项学说。
忧的自然便是这医道之研学同样也称得上浩瀚,不知等辞世时,能丈量出医海几何?
至于杜如晦的问题反倒是简单:
“那是自然,毕竟毒可透肌骨,方可夺人性命。”
“就如人被烧亡被溺毙被绞杀,皆可从骸骨鉴之,因毒而死自是一样。”
仵作的鉴尸之法对孙思邈来说也并不陌生,当即便简单与杜如晦介绍了因毒而死之人最直白的特征。
“至于这李显之死……”
孙思邈沉吟了一下道:
“从春秋至今,能使人暴死之毒,食后皆需受蚀骨之痛,天子若食之,不消片刻便可知。”
在孙思邈的补充说明下杜如晦也明白过来,若是这李显真被毒杀,那吃下毒药的第一时间就会察觉身体剧痛难忍,只需召见太医便可知晓中毒,那么后面的事就绝不是能简单掩盖过去的。
但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太过麻烦,杜如晦从心底倒是比较赞同后世对李显的评价:
跟个傻子似的……
毕竟即使是司马衷都有“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这李显前面联武家勉强解释为固天子之威,但后面对武三思的一味放纵以及对妻女的骄纵,已经称得是昏了头了,这种情况下都想当武则天第二的韦后与安乐公主,确实没有毒杀李显的必要。
李世民对这些都没兴趣,直指问题核心道:
“毒杀与否,皆不碍李显之死。“
怎么死的,不重要;死后如何,很重要。
长孙无忌立刻跳出来赞同道:
“‘韦氏宜革唐命?’宵小蠹虫之辈也敢逞威,丝毫不念武三思如何引颈就戮。“
“依臣来看,此乃彼辈灭身求死之行,我唐尚且有昌命,定能让此等祸患知晓,何为知进不知却的螳臂当车!”
杜如晦心里撇撇嘴,这还用你说?毕竟那李隆基怎么看都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不过他不是长孙无忌说不出这么肉麻的话,而是基于实际情况分析:
“若图武后旧事,最宜者当属太平公主,关韦后安乐公主之辈何干?”
事到如今甘露殿的众人也都看出来了,这武则天一倒,再摊上个如李显的昏懦天子,余下的公主皇后皆思天后旧事也。
而如今李显崩殂,韦后和安乐公主反倒失去了最大靠山,既然重现天后旧事的机会已近在眼前,那谁说武周就不能复国号呢?
这一刻杜如晦看着李隆基有条不紊的联络禁军,心中却忽然想起来彼时陛下还是秦王时的那段平天下的岁月。
李唐平定还不到百年,这些争权夺利的庸丑之辈便已经忘了,大唐江山乃是秦王殿下以手中弓刀一寸寸打下来的。
麾下若无效死命之兵马,何以称天子?
【在李显的时代,太平公主虽然不显山露水,但从来没有人敢忽视这尊大佛。
毕竟若论身份,这位是高宗和女帝的亲闺女,论权力,在李显登基后进“镇国太平公主”封号,实封五千户,享开府之权。
写作公主,实际上已经是一方诸侯王了。
而且在武周时期太平公主不管愿不愿意,都经受了亲妈的言传身教同样善权术,对中宗时代几个主要女人的关系,史书是这么记载:
“韦后、上官昭容皆以智谋不及公主,甚惮之”
所以李隆基的入场相当清醒,他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能力将这些太后公主全都扫除,那就干脆入局借力打力,毕竟双方在神龙政变当中合作的不错么不是?
而且合作对象也确实是个单选题,毕竟李隆基也不可能去找韦后联手吧,人家那边都在做梦称帝了,你再去合作不是刨老李家祖坟嘛。
总之,对于这桩合作太平公主也是乐见其成,史书形容她的态度是“公主喜”,并派了儿子薛崇简协助李隆基。
万事俱备之后,李隆基的政变班子们才忽然惊觉不对:相王呢?
实际上想也知道,李隆基又没生第三只眼,也没让人见面就拜的王霸之气,禁军肯听他的很大程度上还是看李旦的相王身份,毕竟兄终弟及这件事在宋朝之前也并不罕见。
李隆基大义凛然的反驳,说咱们聚在这里是为了拯救社稷,若是事成那是造福天下万民,要是失败就请斩我以全忠孝,怎么能把我老爹牵扯进来让他担忧呢?
而且李隆基进一步分析:要是请来了相王,那就是我让亲爹陷入危险,要是请了不来,那我们计划岂不是就泄露了?
潜台词意思很明显:要是我爹不愿意干,难不成还能杀了?那可是太宗都没干的事儿。
有理有据的一段话说的众人羞愧,于是事不宜迟,当晚众人就行动了起来。
在周密的计划下整个事变可以说乏善可陈。
李隆基率领亲信里应外合控制了皇宫北面的禁苑,随后麾下原属北门禁军的亲信直接趋入禁军营中带领人手直接斩了韦后的亲信,并登高一呼,称韦后毒死了先帝,咱们今晚要清君侧,拥立相王!
“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
随后李隆基稳得不行亲自接管了玄武门,控制了武库以及北门禁军,为进入宫闱的亲信提供支援,同时还能保证退路。
但事情进展远比李隆基预想的要顺利,眼见禁军入宫清君侧,内宫的禁军也“皆被甲应之”,整个皇宫开始了对韦后的围杀。
韦后本人惊慌逃窜,被一个禁军斩首提到李隆基马前邀功,安乐公主和武家仅剩的武延秀皆死于乱军。
上官婉儿惊慌不已,掏出了李显的遗诏就是指定相王李旦监国的那一份,希望双方能合作。
李隆基觉得不怎么样,选择将上官婉儿斩于旗下。
天亮之后李隆基披着甲去找老爹请罪,一见面爷俩抱在一起哭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李隆基说自己没有请示老爹应该降罪,李旦说我儿子安定乾坤再造社稷,是天下的功臣!
流程走完了,爷俩相视一笑去宫中见已经被吓傻了的唐少帝李重茂,随后两人分工合作无比默契。
李隆基派出禁军,仅用一天时间将韦后一党上上下下全部杀干净,少帝李重茂在李旦的陪同下去宫门外见百姓安定民心。
政变发生在六月二十日深夜。
二十一日韦后一党就被全部根除。
二十三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帮助下,将皇位禅让给了李旦。
二十四日李旦正式登基,李唐的天下似乎又重新安稳了起来。】
刘备回想了一下大汉的“诛国贼”种种操作,再看看这唐朝仅用一日的“不留后患”之事变,最终也只能评价道:
“倒是颇为熟练。”
“那是。”
张飞第一时间赞同兄长所言:
“有前人演示,后人自可补缺也。”
刘备一时间哽住,不知道三弟说的这个前人是指那李隆基的太公李世民,还是说这唐朝之前,包括他们等的汉晋。
简雍看着这干脆利落的政变,似赞似叹道:
“这李隆基年不过三十如此行事,倒是可称坚忍之辈,清乱局扶朝纲,有功于社稷。”
毕竟即便是打内心不喜欢这样血腥的宫廷政变,但简雍更清楚,李显活着时这皇后公主都敢明码卖官了。
要是等到太后临朝或是真的成了女帝,恐怕这天下社稷万民都要被打包卖了,那时候才是悔之晚矣。
因此关于其赞那是真心实意的。
至于叹息嘛,在场众人也都清楚,想想安史之乱便是,简雍摇头:
“相较此等英主之姿,也难怪乎后世多叹,称其宜早亡也。”
第447章 兄友弟恭与父慈子孝
因为光幕投于屋顶的关系,赵匡胤是寻了个软塌的。
躺在上面一抬眼就能看的清清楚楚,目光再略微一下移,入目便是不太省心的弟弟。
光幕说的清楚,内侍们抄录的明白,赵匡胤自己也在慢慢思索:
兄终弟及这四个字的意思自然没人不明白,赵匡胤稍微一想就能想到不少。
汉朝的少帝与献帝、晋朝的惠怀二帝、成康二帝、哀废二帝等等。
唐朝同样不少,这李显李旦两人只是一对,后面还有敬宗文宗武宗这异母同父的三兄弟,以及僖宗昭宗这两位。
这事在宋之前确实不罕见,但如果特意这么说,便唯有一件事可以解释:
宋之一朝有发生过在史册上相当瞩目的兄终弟及之事。
而自己是兄,那么面前这弟弟……赵匡胤目光下移,对上的便是亲弟弟的一脸关心:
“兄长可是忧心我宋子孙后代不肖也?”
赵匡胤没说话,不过心中也顿时想起来了那不愿回想的靖康两字,以及其中的徽宗钦宗和完……赵构。
蒙遭国难,短时间内皇位连传,莫非其中也有兄终弟及之事?
不过总归是将其都放在了心里,面对弟弟的嘘寒问暖赵匡胤只是淡淡“嗯”了一声,随即就重新抬头略有发呆。
这唐史赵匡胤并不陌生,外戚、公主、皇后轮番争斗,玄武门的血迹从未干涸,但就这样,这后辈说起来唐依旧有喜爱之色,这他听得出来。
但说到宋时,虽偶有赞扬宋之工造,但大部分时间话语中的疏损之意也表露的清清楚楚,其中差异让他相当心烦。
靖康之丑耻甚于亡国,究竟是如何个丑法?
若后世因这靖康对宋诟病颇多,那他便发力平了北患便是!
【“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这是旧唐书当中记载的李显对韦后的承诺。
在房州当庐陵王的日子并不是太美妙,自觉对韦后亏欠良多的李显就许了这个承诺。
两人被贬房州时小女儿出生,当时的李显解一裹之,对这个女儿也钟爱异常,遂取名李裹儿,后来封了安乐公主。
有人将这个承诺其称为美好的爱情,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能力所限。
当时李治病逝李显继位,不到一个月就因为想给八品参军的老丈人封为宰相喊出了那句名言:
“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这句话将基本为负的政治素养凸显的淋漓尽致,迅速将当时的宰相裴炎推到了武则天那一边,于是才有了这对政敌摒弃前嫌,李显登基不到三个月就合力一把将他薅了下来。
后来李显再次登基后的事实证明,他不仅记得这个承诺,完成的还挺好,对妻女的纵容已经到了百无禁忌的地步。
中宗一朝终武周政权重新复唐,本该是百废待兴之时,结果因为对妻女的百无禁忌搞成了政坛大乱斗。
武三思勾连韦后,李显视而不见,后来李重俊政变失败后,脑袋被李显用来祭祀武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