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10节

  姗姗来迟的是张飞的致歉:

  “啊呀,俺刚才被那无卵的赵构气的出去与亲兵摔了两跤,故而着了皮甲……孟起不要紧罢?”

  刘备早已经见怪不怪,扭头与孔明道:

  “这岳飞之事,当修册编撰,送于荆北,二弟若知这岳飞效他之事,当欢喜得很。“

  或是知晓这岳飞少时听他们兄弟三人之事长大,或是爱惜于这岳飞与二弟相似之境地,刘备叹息间神色略有一点黯然:

  “可惜……我等得后世之垂怜,终不使云长孤军为战能兴复炎汉。”

  “但这岳武穆距那赵大时足足有百多年……”

  “那我等督促相助这赵大使华夏归一便是。”

  孔明大笑道:

  “中原安定河北安泰,甲胄蒙尘宝刃锈,如何不是幸事?”

第554章 郾城大捷

  汴梁殿中的气氛终于活泛了一些。

  虽然后世言语对那赵宋依旧多讥诮之言,但至少此次并无再行避战之举。

  东西两线僵持,中线收复河南,那不就是约等于大胜?

  于是殿中的内侍们也都喜上眉梢起来。

  贵人们的争权夺利,天子的怯懦之行,这些对内侍们来说颇遥远了一些。

  对他们这群净了身的人来说,终究还是脱不开宋人、汴梁人这层身份,自然难免为之欢欣鼓舞。

  更别说赵匡胤眼看着战场变换,虽然重重“哼”了一声,但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不少。

  赵普甚至还有余裕评价一番:

  “这岳飞勇略兼备,能行连结河朔之智略,又能行单骑入阵之举,风姿卓然,可谓类古之名将也。”

  这番评价让赵匡胤连连点头,还捎带分析了一下:

  “这金国先灭辽,再攻宋,连战连捷故而其锐难当,这韩岳彼时倾尽全力方有惨胜退敌。”

  “而此时这岳飞能正面破敌而胜,固有十载练兵之功,恐怕亦有金虏骄横之因。”

  “而如今燕南以南号令不行,若民心未失,未尝不能效这金虏此前之计,越黄河击幽州。”

  “连山锁关之势若成,则可行关门捉贼之事,除金虏平河北,复望辽东而除耻。”

  计划的太过美好,使得赵匡胤说到后面都叹息一声自嘲道:

  “此策倒是朕多想了,这赵构能临战而擢三将而非收权遥控战场便已是幸事,安能复求其他?”

  于是赵普的劝说言语顿时烂在肚子里,转而叹息道:

  “官家所言句句在理,且看这临阵所擢三将,韩世忠掠阵岳飞主攻尚且正常,但这名为张俊的竟已班师是何道理?”

  “后辈曾说这张俊使淮西兵败故而自解兵权,这般看来那淮西之败恐还未发生。”

  “岳飞此战看来波折多矣。”

  赵匡胤点头,觉得赵普所说的与他所想分毫不差。

  仰头看着光幕上,一条黄河分开了宋金疆域,而在河北地区,一个又一个与南宋同色的小点接连爆开,直将那金国疆域染的近乎变了颜色。

  单从战局图看起来,这金兀术反倒是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明明局势一片大好,但赵匡胤想着这岳飞恐怕未必能善了的结局,不知为何竟生出几分悲凉之意来。

  那边赵普还在分析:

  “如今这岳飞虽连河朔声势浩大,然义军参差不齐,还需分兵守关隘。”

  “金虏虽陷重围,然反倒可使兵马集结一处。岳飞部大局优而小局劣,毕功难矣。”

  对于赵普的分析,赵匡胤难得大笑:

  “则平何必忧虑,你也说这岳飞有古之名将风采,既如此当以名将之势胜之,我等皆静观便是。”

  【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当中,赵构不出意外的依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战争之初,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吓到了赵构,因此那时我们的完颜构同志能暂时当个人,给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嘉赏更是许了岳飞的北伐之请,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样。

  但是随着金兀术的三路大军分别在关中、顺昌、海州三处受阻。

  吓破胆的赵构就顿时觉得这金兀术也不过如此,脑子立即下线开始计较起个人得失起来,当即就派了李若虚为使者要求岳飞“宜且班师”。

  岳飞当然是不愿意的,我都六神装要把兵线推过河道了,你让我点投降?闹呢。

  这次传诏当中使者李若虚站在了岳飞一边主动担下了矫诏之罪,支持岳飞北伐。

  这种情况下,赵构自然是不开心的,所以面对岳飞上书请求川陕河南等宣抚司发兵镇守收复地区的要求,赵构各种打马虎眼。

  岳飞连上捷报请求协助,赵构先说那边老危险了应该尽早班师,后来又说实在不行岳少保你一个人轻骑回来跟我报捷也行,后面干脆直接说军中事宜可以交给僚属,你赶紧回来吧,可以说基本一直在扯后腿。

  收复的地区越来越大,但手中的兵马能用的还是这么些,而且还要跟赵构隔空打嘴炮,岳飞那个心累啊,只能暂时选择在郾城聚兵,以备不测。

  而就在赵构给岳飞扯后腿的这个空档,金兀术探查到了岳飞本人在郾城而且兵马不多的消息,于是这个宿将当机立断选择集结精兵,实施斩首战术。

  根据著名史学家王曾瑜先生的考证以及岳飞所奏的捷报和金史当中的记录留存来看:

  金兀术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并没有让麾下签军(步兵)同行,而是选择集结麾下众将的骑兵与自己麾下的铁浮屠,合计一万五千骑突袭至郾城北二十里的地方才被岳飞军发现。

  而当时郾城中岳飞麾下仅有背嵬军和游奕军合计一万多人,再除去守城以及辎重后勤人员,可战之兵至多一万,即便不考虑兵种,单从人数来说也已经处于劣势。

  平原遭遇正面会战,金军一开始就用出了自己最擅长的战术:拐子马(轻骑)勾引扰动阵型诱敌,随后两翼撤出迂回包抄,正面留给铁浮屠冲击以便形成围歼之势,这种轻重骑兵搭配的战术从中亚的安息帝国到后来的蒙元骑兵皆屡试不爽,可谓是最为经典的战术。

  但岳飞对这套战术实在是太熟悉,开战之初就摒弃了被突袭的慌乱,长子岳云奉命帅背嵬军直接前冲,突入拐子马军阵,令其无法迂回。

  没占到便宜的金军当机立断出动铁浮屠意欲给拐子马解围,但岳飞麾下的游奕军也随即加入战场死战不退,使得铁浮屠的冲击没有得逞。

  岳飞精准抓住机会,再派背嵬军持长柄斧和长柄刀反冲锋,上砍人胸下砍马足,失去了速度和灵活性的铁浮屠就此陷入了宋军的屠杀,金军就此陷入劣势,基本已经注定失败。

  岳飞部将杨再兴甚至单骑入阵意欲生擒金兀术,但可惜未果而还。

  双方战至傍晚,金军组织起最后一次冲锋但又被背嵬军击溃之后士气终于崩落,金兀术趁着夜色突围而走,郾城之战以岳飞的胜利告终。

  整场战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对于宋人来说自徽宗时代起就先患“恐辽症”再患“恐金症”,岳飞部能率步兵和轻骑硬撼精锐骑兵而不溃本就是奇迹,这也是岳飞部与其他常规宋军差距最大的地方。

  除此之外,冷兵器时代能在跟拐子马缠斗的情况下再正面遭遇铁浮屠的冲锋,十支军队当中有九支都会当场崩溃。

  所以郾城之战并非是金兀术的轻重骑兵混编战术弱了。

  而是岳飞的背嵬军太强了。

  金兀术本人对此看的也很明白,郾城后叹息言:

  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其中说的便是拐子马与铁浮屠相合的无往不利的骑兵战法。】

  郾城之战油画,装备制式比较还原,战局勾画比较粗糙。

第555章 父爱如山

  〖郾城这场战斗最让人感叹的就是金兀术的处理其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他在正确的地点采用了正确的决策投入了正确的主力,但最终还是败了,只能说这就是名将的天花板和地板的区别。

  古代战斗输输赢赢很正常其实,能败而不乱败而不散才是强军的体现,不过冷兵器时代铁浮屠这种兵种造价太高了,金兀术打完估计要心疼到吐血。

  感觉这十年也是岳飞在向金军学习,宋夏战争时候还是“一进却之间胜负”,就是冲一波要么大胜要么大败,到了岳飞跟金人打就是“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差距太大了。

  那必然,毕竟金军自己都吐槽说不能战一百回合算个P的骑兵,早期金人看宋军估计都觉得是纸糊的。

  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岳小爷天人也,也算是宋朝数得着的猛将了。

  那是,毕竟此战之前岳飞就语重心长的交代岳云:“不胜,先斩汝!”,什么叫父爱如山啊品一品。

  金兀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望周知。

  确实,要破岳家军还得看抗宋名将完颜构。

  李世民:自古名将治家之严苛如同治军,父爱如山谓之恰如其分也。

  老哥你披着二凤的马甲说这话……李渊点了个踩,李承乾点了个踩。

  二凤对儿子还算是好啦,你回头再看看玄宗那一日杀三子,那才叫父爱如山。

  确实,物理意义上的父爱如山,太沉重了。〗

  甘露殿中,李世民对后世的评价摇头失笑,如今他自然不会对此等言语动怒,反倒是扔了笔回身对着长孙皇后哈哈一笑:

  “皇后,承乾近岁如何?”

  长孙皇后抿着嘴笑道:

  “往日承乾见大家多有噤若寒蝉之态。”

  “如今一日不见大家则念之,且于御前笑更多矣。”

  对此褚遂良反倒觉得理所当然,作为起居注郎的近半年里,他是眼看着陛下如何在甘露殿思考对太子的言传身教,更综合后世之见对太子行提点引导,而不见疾言厉色之斥,太子也多有为上分忧之意,最近已在弘文馆开始阅览记载西域风闻所见之书。

  此事只能算是插曲,李世民笑问完毕之后便疾步走到一旁,在那边的小型沙盘上略一动手,很快便初步还原出了方才后世所说的郾城之战情形。

  李靖也起身踱步过来,盯着沙盘上的军阵交错琢磨了一下便道:

  “这岳飞与金将,相互多博弈之策。”

  李世民点头:“药师所言乃朕之所想也。”

  随即便捏着一根细竹竿在沙盘上点了点道:

  “凡所战者,无非制策求强凌弱长击短之局面,金军应当猜到这岳飞不会令步骑脱节,故而出拐子马诈引骑兵由铁浮屠灭之。”

  不止李世民,包括麾下文武对骑兵都相当熟稔,而且南北朝时骑兵当中便有游奕骑之言,故而单听名字便已将其模样长短猜了个七八。

  李靖接上道:

  “是故岳飞出背嵬军而不发游奕军,此战局不过二二捉对之数无甚新奇,穷究战阵终须一搏。”

  一边是步骑混编,一边是轻重骑相合,故而在李靖看来这等临阵心态博弈所有的可能相当有限,而最终也还是需要落于战阵:

  “溃于铁浮屠则宋军尽灭,反之则金败矣。”

  李世民点点头,看着光幕上那副名为郾城之战的图画,心中也不由得慨叹这等精兵强将相击,端得令人心潮澎湃。

  而眼角余光也扫到了一脸欲言又止的裴行俭,此刻他对这名将苗子也颇为耐心,故而直接问:

  “守约可有所惑,但且说来。”

  让李世民不意外的是裴行俭问的是军略之事,但意外的是问的方向并不如他所想:

  “陛下可能胜这金贼?”

  李靖顿时琢磨着这段时间是不是对这个徒弟太过于和颜悦色了。

  出乎预料,李世民还真认真看了一下光幕中的图画认真思索了一番道:

  “若天下初定时,朕遇之胜负犹未可说。”

首节上一节510/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