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547节

  或便是这简单六字的一个真实体现吧?

  【1206年,在宋宁宗被动开摆的情况下,韩胄专权独断发动北伐。

  宋军四路其出,正式进攻金国。

  至于为什么说开禧北伐潦草,则单看宿州一路就知晓。

  进攻宿州的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是诸葛武侯的粉丝,常以诸葛亮自比,闲着没事儿就学诸葛亮拿个羽扇摆pose,并在羽扇上写了个“三顾频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但这货干的事儿那简直连诸葛武侯的一根头发都比不上。

  宿州处于宋金交界处,城内大多都是汉人。

  此城在隆兴北伐时此地曾短暂回到过南宋治下,同时再加上金国对汉人剥削的实在太狠,故而宿州确实有点“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思,在郭倪进攻之初,宿州城内就不断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而且,闻听南宋北伐,当时活跃在宿州的一支义军也主动过来帮忙,他们对宿州更加熟悉,堪称将宿州渗透的千疮百孔,并且在攻城时主动担任了先登一职。

  宿州眼看只需再冲一次就能攻克了,结果这时在后面摆pose的郭倪一拍脑门:

  MD,破城的功劳要被义军抢去了!

  这对郭倪来说自是不允许的,于是在他的军令下,北伐军在城下弯弓搭箭,对准了城墙上和金人死战的义军。

  《史》记:忠义敢死已肉薄而登矣,我军反嫉其功,自下射之。

  本想作为内应的汉人也顿时寒心:

  “是一家人犹尔,我辈何以脱于戮?“

  于是摇摇欲坠的宿州城反倒被金军守了下来。

  后来等到金兵援军到来,这支北伐军也在郭倪带领下开始了没头没尾的逃亡。

  当时占尽优势的金军逗郭倪玩:

  宋金本友好,如今开启衅端全怨守濠的勇将田俊迈,交出这个罪魁祸首就饶你不死。

  郭倪二话不说直接绑了田俊迈送给了金军。

  金军倒是说话算话,饶了郭倪的性命,但对宋军士卒继续追杀。

  出征时三万余人,等退回灵壁,仅余五千余。

  这样的开禧北伐,自然是没成功的可能。】

第610章 好男儿不豁达

  【开禧北伐,唯一能给南宋挽回一点面子的是毕再遇。

  泗州之战敢死破城,灵壁之战单骑破阵威震凤凰山。

  收复盱眙、解围楚州,激战六合与金军旗鼓相当,称得上一时名将。

  但在开禧北伐之初,毕再遇不过是陈孝庆的副官,而陈孝庆又是郭倪的统属,毕再遇泗州之战时想要率敢死先登,结果郭倪就给了毕再遇八十七人,要不是老毕勇猛无敌,差点就被坑死。

  这种级别自然是很难对开禧北伐的整个烂局造成多大的影响。

  而尤其令韩胄焦头烂额的是名将吴吴后代、四川宣抚使吴曦献媚金国,打算割关外四郡给金国以换取大金蜀王的封号。

  三路连败,后方起火,这种情况下开禧北伐自然是没有打下去的可能了。

  一筹莫展的韩胄再次想起了辛弃疾。

  毕竟谁人不知辛幼安一片赤心为宋,四十年未改?

  开禧北伐之前,辛弃疾虽韩胄党羽贬黜于朝堂之外,但依然作千古名篇昭拳拳爱国心。

  如今国家危难,他总不好再推辞了吧?

  但,辛帅的身体撑不住了。

  有人说,胸怀天下的人注定很难长命。

  如完颜构这样的,一辈子心里只有自己,劳天下利己身,遗害千年。

  但如诸葛亮如辛弃疾,心怀苍生,志安黎民,欲荡涤天下,想山河兴复。

  心里有四十年未凉之热血,有五丈原难忘之宏志,有祖父临终所托灭金虏之愿,有先主白帝托孤继汉业之请。

  他们心里装的太多,既不豁达也不释怀,注定会活的一点都不轻松。

  开禧三年,八月,北伐大败,宋金始议和。

  九月,辛弃疾逝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临终大呼“杀贼!杀贼!”】

  〖古来英雄皆寂寞,奈何奈何!

  老辛至死都是那个热血少年!看试手,补天裂!

  辛帅等死了赵构这狗货,结果宋孝宗被熬废,宋光宗有精神问题,宋宁宗是半个傻子,从这角度看他想要个类似孙权的皇帝,这要求委实太难了。

  是的,一辈子不管是宋还是金就没经历过一个正常皇帝,千里马辱于奴隶之手死于槽枥之间而不见伯乐,这是最大的遗憾了。

  确实,辛公若是能生在唐朝就好了,在初唐时能跃马扬鞭与李靖在一起塞外击寇,盛唐说不定能与李白把臂同游当个诗人一起行侠仗义,晚唐也能拔剑出鞘灭贼安民说不定还能成中兴名将。

  笔给你,你来写!

  刘备:生于季汉也好啊,吾必遂其平生志,保国安邦福黎民!

  兄弟你这cos的备哥不像啊,昭烈帝来说不应该是“来呀铺床,我要与将军解战袍…啊不,要同榻而睡抵足而眠!”

  辛弃疾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不是预见到了东风导弹晚上发射出去绽放的时候就像千树开花,风吹散落铁水如雨使得夜空璀璨,是不是预见到了东风的魅力。

  玩梗预言家是吧,拖出去刀了!

  我记得郭倪这个假诸葛兵败之后惶惶不安老是哭,还得了个“带汁诸葛亮”的名头,最终被韩胄斩了以儆效尤,只能说这货死的太晚了。

  南宋死的太晚的何止他一个?

  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限悲凉,可悲的不是报国无门,而是明明有经营天下的能力,却要看着韩胄这样草包空据相位上蹿下跳。

  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jpg

  TMD国家怎么成了这个样子.jpg

  李世民:此辈乃为将之霸才,亦乃辞赋之仙才,命世大才不得用,济时远略无人识,惜哉。

  张飞:二凤陛下,俺算何等之才?〗

  应天府坤宁宫中,马皇后眼见“二凤陛下”四字,正在潦草抄录的右腕顿时一抖,晕染出一团墨迹。

  几乎没有片刻犹豫,她立刻再起一行,将双目之所见简洁潦草的抄录于纸上。

  但心里骤然通透了起来。

  这二凤所指,果真乃唐太宗李世民也!

  二指的应该是这位唐皇的兄弟排次,凤就更不用说,那《威凤赋》可是她熟读多次的文赋。

  毕竟那天可汗战阵破敌威压万国的形象,实在是与文赋中那颇有点小女儿之态的“蓄情宵影,结志晨晖。霜残绮翼,露点红衣”之叹相去甚远。

  以二凤作诨名,倒也算不难理解了。

  如此来说,朱八八之名那便真的是……

  “噗嗤。”

  马皇后忍俊不禁,又将纸翻回去看了看她亲手所写的“朱八八”三字,顿时止不住的乐了一会儿。

  但随即,一个疑惑解决了,更多的疑惑随即涌上了心头。

  这光幕漂浮之文字,何人所书?

  那缀以唐太宗昭烈帝汉桓侯的文字,又是何人所写?

  至于这些文字当中所说的“若是生于…”云云,她倒是也不陌生。

  一边将那些看着似番语的别扭勾圈依葫芦画瓢描上,一边若有所思的低吟诵道: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嗯……重八能生在此时,当为我明之幸事了。”

  不过……随即她也轻轻蹙眉,后世说那些忠秉谦笃之人难长寿倒也不算说假话。

  心忧天下,自废寝忘食,致使身体劳损而有隐疾。

  重八最近便有如此趋势了,当尽心劝慰才是。

  毕竟这大明十三布政司,即便两肩能挑得动,也必不轻松。

  ……

  甘露殿,张飞的所问反倒是让李世民沉默了下来。

  这张飞有何大才?

  悍勇自不必多说,但除此之外呢?

  言语鲁直,似有赤子之心。

  知事切理,几似另辟蹊径。

  可是要怎么说?向来自诩文采不差大唐皇帝竟一时间有点犯了难,不好落笔。

  不过李世民沉默,其他的贞观文武就不那么客气了。

  “这宋人有猛将有精卒,却不知将不知兵,令健儿徒死,害己身也!”

  单听声音就知道是尉迟敬德,李世民知道自己这个爱将素来敬重悍将,至于这等文采非凡的悍将,更合其心意。

  因此少有的长篇大论为这宋之辛弃疾不平,倒也算能理解。

  “义军者,仗义兴起,志在安国,志在除贼,志在安良,未曾有闻遭冠军之背袭也!”

  “其人自比诸葛武侯,却效吕蒙之事,然其所为较吕蒙下作何其多也!”

  “如此之为何必言北伐,武侯亦不屑于与尔同论也!”

  秦琼向来老好人的性子也忍不住发声,尽是不满。

第611章 国体不足惜

  刘备抖了抖眉毛:

  “同榻而睡,抵足而眠,情比兄弟,又有何误?”

  说是这样说,但看着那什么“与将军解战袍”之言,刘备也能隐隐察觉出来一点意思。

  莫非……这后世对男风之好,尤胜此时?

  但这个想法多少有点狂野了,而且后世之风貌在看那成都武侯祠和长安不夜城时也见过。

  似乎也并无此类倾向。

  不对,刘备摇摇头将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按下,旋即便是觉得这南宋对一个老人着实无情:

  明明腹有良材,却蹉跎一生。

首节上一节547/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