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登闻鼓响,忠臣成被告
不想皇爷不但窥一斑而知全豹,还能举一反三,把他这粗糙的想法给细化了。
更添几分可行性不说,还不至于虚耗国库……
彩虹屁连拍,窘得朱祁钰摆手,连说自己也是拾人牙慧。
众人不信,自然而然的就在这聪慧之外又给他披了层谦逊的外衣。
一直到腊月二十,朝堂上的气氛都相对和乐。
眼看着都要封印准备过年了,才迎来了这么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彼时,宣府总兵官、镇朔大将军杨洪回京述职。
帝感他铁骨铮铮,顶着巨大压力不开城门,给朝廷避免了许多不可估量的损失。特意在乾清宫设宴,慰劳功臣。
正君臣和乐着呢,咚咚咚一阵鼓响。
登闻鼓!
已经多年未曾敲响,甚至宣德年间还有大臣提议废除。先帝以到底是祖上所留为由拒了,但终究流于摆设的登闻鼓。
这鼓点一起,满殿震惊。
更要命的是,轮守登闻鼓的锦衣卫校尉来报:数十名衣衫褴褛的军户敲了登闻鼓,状告宣府总兵官、镇朔大将军之庶长子,独石备边都指挥佥事杨俊。
啪!
杨洪手中酒杯摔落,登时粉碎,酒洒衣襟。
但他却一点儿都顾不上,赶紧离席跪地:“皇爷明鉴,莫将那逆子虽荒唐了些,但却未曾疏于公事。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爷切莫听信小人谗言,伤了忠臣之心。”
“不瞒您说,自打那条凡匠、商、军等,若与国有突出贡献者,可使子嗣或者改为民籍,有其才者可参加科考的圣谕传至边塞。那些军户们就都红了眼,不免通过状告上峰以达到立功目的的,您……”
您别信他们几个字还没说完,御座上的皇爷就先皱了眉:“竟有此事?那更得仔细查明了,不能让忠臣蒙冤,也不能因为几个霄小,就毁了朕的妙法!”
“来呀,把人带上来。”
这就是要亲审了?
杨洪满眼忐忑:“皇爷……”
“爱卿不必多虑,朕只是依祖制而已。登闻鼓既响,朕为人君自不好置之不理。免被人骂昏聩,怀疑偏私,反而对杨俊不利。”
话都说到此处,杨洪还能说什么?
只能蹲身行礼,说声皇爷周全,是末将着像了。
日夜赶工,终于抄好了大明律跟大诰,得以提前解除禁足的石亨笑着安慰:“关心则乱嘛,理解理解。杨大人勿忧,咱们皇爷最是公平公正。”
“功必赏,过必罚,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
当然也不放过一个恶人。
但这等伤口上撒盐的话,他又不是王骥王老爷子,当然不会直接诉诸于口。
只亲自执壶,与杨洪斟酒。
这时候就算是王母娘娘的瑶池仙露,杨洪也喝不进去一滴呀!
忙摆了摆手,双目炯炯地看着殿门方向。
少顷,太监就引着几十号破衣烂衫的军户们到了殿内。因为越级上告,为首那个还生生受了五十个板子。
那单薄的衣衫上,满是淋漓血迹。
直接被抬进来的。
就这,到了殿内他还哭喊着:“皇爷圣明,还请为国除贼呀!”
然后,连杨洪都被告了。
罪名就是管教不力,纵子行凶。甚至他那好大儿盗支国库、倒卖军需都不知道是不是子承父业呢!
这就好比平静的水面被扔下块万钧巨石般,登时激起千层浪。
刚刚还对他百般恭维,热情热闹的官员们都傻了。
连于谦都问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毕竟,当初上皇北狩,被也先挟持着往宣府。多亏了杨洪顶着重重压力,硬是半点没吐口。
硬挨三次不说,还及时报信。
否则的话,京城连有效反抗都组织不起来,还提什么固守?
在于谦甚至所有朝臣的眼里,杨洪就是个大大的忠臣。
是让敌军畏惧的杨王。
被贼兵拉拢贿赂多年,一直未有丝毫变节,怎么可能……
朱祁钰也不确定杨洪到底有没有走私,但确定杨俊绝不是块好饼。
所以杨洪才刚刚跪下,他就先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杨爱卿朕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别急。理不辩不明,还是让他们把事情经过一一分说,呈上相关证据来。”
“朕才好在百官面前为你们父子张目,免你们受人非议。”
杨洪:……
那还是不用了吧?
到底他虽不知背后指使的人所为何来,但是敢敲登闻鼓,就一定做好了相关准备。
最起码能让他丢个大脸。
可他抗拒,但抗拒无效。
那点子七百年谷八百年糠的破事儿,终究还是被翻了出来。
比如他当年举贤不必亲,亲自为那逆子讨官,其实并不是他可堪造化。而是……
而是那逆子与他瞧上了同一个青楼花魁,后那娘子成了他小妾。逆子不服,就把这事儿编成了戏曲,满京城地败坏他这个当老子的名声。
气得他狠狠把人揍了一顿。
可再怎么也是自己的种,打完了,骂完了,还是得仔细教着。
为此,杨洪厚着老脸跟,以那逆子久历边务、履立战功为由,向朝廷请为他升职。让他从京城府军卫指挥佥事升任独石备边都指挥佥事。
就想着把人带在身边,好生管着。
结果……
那些军户们声声泣血:“皇爷,那杨俊仗着自家老子是宣府总兵官嚣张跋扈。勾结镇守独石的少监韩正,为所欲为。私自调动兵马、盗用钱粮、走私军器、打压同僚、殴杀下属……”
“他,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简直不配为人。该下锦衣卫诏狱好生审问,不该镇守重要关隘,为祸一方啊!”
这……
除了跟亲爹抢青楼女,使绊子打压同僚之外,个个都是死刑啊!
若走私军器的罪名查实,不但他得死,都容易捎带上九族。
所以这指控一出,偌大乾清宫内登时静到落针可闻。
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说杨洪想不想要保住自家庶子了。而是看那逆子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皇上又会不会彻查。
如果会,那很可能,他都得跟九族说声对不起。
第42章 下令严查,打破恶性循环
再怎么疼爱的庶子,跟自身性命、九族安危比起来,也照样轻如鸿毛。
杨洪都没怎么思索,就果断再度跪下:“这些事情末将实在不知,也绝没有任何通敌叛国之举。还请皇爷着人仔细细彻查,若一切属实……”
“皇爷不必顾忌,只请您看着末将也算有功有劳的份上,放过杨氏一族。到底养不教,父之过,若果然是末将教子不严,末将愿意承受一切后果。”
“但杨氏一族平日没跟那混账占一丝好处,就别连累他们也跟着受罪了吧!”
这是以退为进?
朱祁玉心中疑惑,可怎么看怎么都觉杨洪眼含热泪,满满忠诚。
不像是个会依仗前功来要挟帝王的。
虽然梦里头,杨俊也三番五次被弹劾,罪名五花八门。几度被下狱论死,却又因代宗要重用他们父子而轻纵了足足三次。
杨洪死了,他嫡子也去了,且无嗣而终,只留下个好大爵位无人继承。
以至于杨俊非但没死,还白得了个爵位。
而再次犯罪的时候,按照大明律,有爵位之人是可以赐绞还爵的。
他就依律缴纳赎金免了刑责。
于是左一次右一次的,那货竟然达成了七次论罪,且其中三次论死。却一直到英宗复位,清算代宗与于谦余党时才终于被砍了头。
是个能记录在大明史册上的‘法外狂徒’。
纯纯一朵奇葩。
但那跟代宗登基未久,地位不稳。瓦剌频频犯边,他手中没几个可信武将能用有关。
还真不好说杨洪到底有没有失节之处。
思及此,朱祁钰不免走下丹墀,亲手把人扶起:“爱卿言重了,事情还未核查,哪就到了这程度?朕信你忠心,也信你眼力。”
“不过兹事体大,若不彻查必然流毒甚广。这样吧,爱卿镇守宣府许久,难得回京一次,不如多留一阵。也协助于爱卿,抓抓军纪与军士操练。”
“朕着人从速赶赴独石,把事情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届时若有人诚心诬告,朕必严惩不贷。”
同样的,若所述属实,也一定严惩不贷。
这话朱祁钰都没等说,杨洪就瞬间明白。皇爷若真信重,便不会将他留在京中,更不会离年帮近还派人严查。
既有此一议,就说明有所怀疑,且无所顾忌。
若,若那混账真做了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便是他这个老子也注定保不住他。甚至……
杨洪脸上一苦,却不敢有半点违拗:“末将谨遵皇爷之命。”
朱祁钰安抚地拍了拍他肩,将人又重新让回了座位上。可刚刚经历了那么一场,谁还能有什么心思把酒言欢?
草草又进行了会子,就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至于那些敢于越级上告,跑京城来敲登闻鼓的?
那必然得好生安置啊!
仁善帝王甚至唤太医给那受刑的军士传了太医,从御药房里支了药。把那年过四旬的老军士感动得眼泪汪汪,连说皇恩浩荡。
知道这些人冒险来告,若再回独石,甚至再到杨家父子势力范围内都怕难幸免。
直接安排人保护起来。
并承诺等结案后,也将他们编入京城禁军里。绝不让任何人,因为此事而对他们打击报复。若查证属实,他们就是为朝廷捉了条巨蠹。
功在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