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73节

  因为眼下石油价格极其低廉,一桶油才一美元,用重油发电还是非常划算的,所以电厂都是用重油发电。

  不过即使是如此,为了保障电厂将来的的煤炭供应,李毅安还是要求派出勘探队对婆罗洲中部和南部地区进行勘探。

  当然,三轮农用车的生产要尽快进行,无论是工地还垦殖区那边还在等着汽车呢!

  而亚庇的机械维修厂毕竟只是个机械维修厂,无论是规模还是生产设备,都远不如专业大型工厂。

  好在农用三轮车也不是什么复杂的机械,即便是维修厂的技术水平比较一般,也能做出合格单产品。

  二月底,第一辆农用三轮车,终于下线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毅安便直接赶到了亚庇,在维修厂亲自骑上去溜了一圈。

  噪音是那熟悉的“嗵嗵”声,就连尾气也是熟悉的柴油味,有些刺鼻,但很熟悉,很亲切。

  闻起来就像小时候的味道。

  感觉还真不错,满满的回忆。

  走下了三轮车,李毅安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他对米利安说道:

  “米工,既然已经造了出来,就赶紧投产吧,现在婆罗洲各地可都等着汽车呢,造出来多少,就采购多少!不过质量可得给我把好关。”

  “您放心,生产质量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米利安颇为自信的开口说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你之前研制的那个三轮车,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不过载重吨位要大一些,再研发一款马力更大的柴油发动机,嗯,好在24马力以上,载重量上嘛,标准载重量在2000公斤以上!”

  虽然现在的这辆三轮车号称能装2000公斤,可那时超载载重,实际载重压根就没有那么多。

  既然简易版的已经开始生产了,那么就有必要考虑升级版的了,毕竟,企业的生产研发是需要有一定前瞻性的,只有如此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否则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而且相比之下,升级版的更适合欧洲市场,而眼下这一款有些太过简陋了。

  “真,真的吗?”

  米利安有些不太确信的问道,元旦前他可是被打击惨了,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快李长官就改变主意了。

  “维修厂今年肯定是要扩建的,到时候肯定会增加很多设备,原本制约维修厂生产能力的客观因素也就不存在了,不过维修厂应该换个名字了。嗯,就叫……”

  想了想,李毅安就说道。

  “就叫福田吧了,福田机械公司!”

  “福田,这个名字好啊,听着顺耳,叫着也顺口,还有好兆头!”

  一旁的工厂厂长吴理仁,立即跟着赞同道。

  李毅安之所以想到“福田”,是因为在另一个世界“福田农机”使用的非常广泛,而在他构想中的“福田”,并不仅仅只制造三轮车,将来还要制造各种农业机械。

  毕竟,农业是根本,而对于人力资源紧张的婆罗洲来说,农业机械化是降低人力成本的唯一的选择。

  农用三轮车不过只是农业机械化的开始。一块包括小四轮,收割机在内的农业机械都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等到那个时候,福田机械就会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农用机械生产商,而婆罗洲的农业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代福田三轮,可以先供应内部市场,至于二代嘛,等今年工厂的规模上去了,技术装备改进了,就可以出口到欧洲,欧洲那边的战后重建,对汽车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几百美元一辆的福田三轮,肯定比几千美元一辆的卡车更受欢迎,而且柴油的价格只有汽油的一半,使用成本也比汽油车低廉。”

  作为商人,李毅安还是非常懂市场的,他能一眼看出商机在什么地方,也能看得出三轮车最大的市场在什么地方,不是在自己这里,而是在欧洲现在的欧洲需要廉价耐用的货车,虽然欧洲大陆那些在战火中遭受重创的汽车制造企业,正在一点点的恢复生产,但是产能有限,根本满足不了欧洲各地的需求。

  至于美国卡车,即便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卡车供应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昂贵的卡车以及外汇的匮乏,仍然会制约各国的进口数量。

  三轮车的载重量虽然比不上大卡车,但是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就是廉价!

  不仅买起来廉价,而且用起来也廉价。

  现在的它出现的恰到好处,婆罗洲甚至可以通过出口农用三轮车,在欧洲换取机械设备,这意味着欧洲各国不需要用硬通货支付,会更愿意进口三轮车,而不是美国卡车。

  而这些就是潜在的市场。先利用农用三轮车打开欧洲市场,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设备了。最终,福田完全打入欧洲市场,并且占据很大的份额。

  一定程度上来说,廉价的农用三轮车,不过就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先锋。

  “至于发动机,单缸的就行,噪音大一点无所谓,不过体积不能太大,要弄的太大了,三轮车的体积和成本也就水涨船高了……”

  随后,李毅安又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还有另一项工作就是对农用三轮车进行测试。

  既然它主要是在农村和基础建设差地区使用,那么就要适合各种各样复杂的路况,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能在乡间泥泞道路上行驶,所以,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测试,李毅安可谓是信心十足,毕竟,他亲自参与了设计工作,福田农用三轮车功率强,车桥足够的结实,用料方面也很实在,能加固的尽量加固。

  最大的问题就是噪音、舒适性太差,但是这些东西,统统都被李毅安抛在了脑后。

  毕竟,眼下人们在意不是舒适性,而是实用性,便宜又能拉货,比什么都强。

  不过即使是如此,测试还是需要测试的,三月初,在工厂完成基本测试后,第一批100辆福田46型农用三轮车就被交付到垦殖区和建筑工地上进行试用了,这些车辆的到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辆不足的困境,也最大大加快了建设的速度……

274.第274章 霸道式经营(第二更,求订阅)

  274.

  进入三月之后,经过九个多月的努力,婆罗洲已经开始进入了收获的季节一座座工厂接连投产。

  既然机械制造厂,也有纺织厂,虽然工厂的规模不大,但它们生产产品大都是自产自销,以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在这些工厂之中,南国衬衫厂是去年刚刚成立的工厂,虽然工厂不大,但却也是是婆罗洲少有的几间雇佣了数百名女工的工厂。

  尽管已经是下午六点,但是天仍大亮,因为山打根就在赤道附近,除非是雨天,否则即便是于六七点钟,大亮的天色通常都是不需要开电灯的。

  虽然已经到了下班钟点,但是工厂的车间里,工作依然很紧张,到处都是电动缝纫机转动时的声响,早就习惯了车间噪声的女工们,就这样全神贯注的缝合着衬衫。

  半个钟头前,车间工长宣布加班后,女工们无不是长叹起来,尽管说是有加班费,但是加班费却少的可怜,此时她们都显得很疲惫,但是仍然在忙碌着。

  全神贯注专注工作的她们,嘴和手都在那里忙碌着。

  “真是的,加班一个小时才几分钱,还不如不加班。”

  “可不是嘛,还不如顿饭呢。”

  “真想不干了……”

  对于女工们的抱怨,工长们像是没有听见似,但却不时时轻轻说一两句。她们似乎对此早就习惯了。

  其实加班费是按照日工资计算的,在每天的工资只有几毛钱的情况,一个小时的加班费也就是几分钱,甚至还没有管个晚餐划算。

  可即便是如此,仍然没有人拒绝加班,毕竟,这里的几分钱不是国内的几分,可以吃一顿饭的那种。一块钱都可以摆一场十几道菜的大宴席了,就是他们过去记忆中的银元,没有这么值钱过。

  当然,抱怨还是要抱怨的。抱怨了老板才会下次加班的时候,在晚餐里加上几块肉。

  女工们的抱怨却一字不落的落在了马鹏程的耳中,在公署通商产业处经贸科任职的他,对接了二十多家工厂,作为对接专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南国衬衫厂就是其中之一。

  听着女工的抱怨,虽然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是马鹏程呃脚步并没有停下来,直接上了办公室,所谓的办公室就是在工厂厂房上方用木板隔出阁楼。

  人还没到二楼,厂长丁铭骏就迎了过来,热情的说道。

  “马专员,您来之前,应该打个电话才是,我好亲自去迎接你。”

  “丁厂长客气了,你不觉得我打搅就行。”

  “哎呀,瞧你说的,那有打搅,那一次过来,不是来帮忙的,要不是有通产处帮忙,我又怎么可能从马尼拉买来了一家工厂。”

  丁铭骏的言语中充满了感激,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其实原本他对在婆罗洲办厂是有顾虑。

  工资高不说,还经缴纳养老保险金不说,甚至还有合作医疗保险,虽然每月工厂只需要为每名工人缴纳6分钱,几百个工人也要十几二十块钱呢。

  这些都是成本!

  但现在他真的庆幸当初选择了这里。从他办厂起就有专员对接向他提供一些帮助,原本的他并不觉得这位专员能够办什么事。甚至他都觉得专员帮不了他什么忙。

  原本人生地不熟的来这办厂,销路是个问题,可问题是这里的衬衫需求量大啊仅仅只是几万公署官员以及公司职员,一年就需要十几二十万件衬衫,虽然这里有服装厂,但生产的主要是供应劳工的T恤衬,衬衫产量非常有限。

  而南国生产的衬衫因为物美价廉,一上市,就深受市场的欢迎,也正因如此丁铭骏才有了扩大生产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想实施并不容易。

  首先扩大生产需要诸如缝纫机之类的机器。

  而这些眼下航路断绝,自然不能进口欧美的制衣机器,甚至就连他工厂里的设备,也是从香港买来的二手设备。

  于是,丁铭骏抱着试试看态度,向马专员提出工厂买不到设备的问题,不曾想只用了半个月,对马专员就带来了的好消息在菲律宾有一座被查封日资服装工厂,有缝纫机、锁边机等设备,问他有没有兴趣。

  怎么可能没有兴趣。不过在得知拍卖的话,需要把整家工厂买下来之后,丁铭骏就犹豫了,他没那么多钱。

  买个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缝纫机的钱,他能凑出来,可是直接盘下一家工厂。

  这就有些困难了。

  “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资金问题。”

  然后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在马专员的帮助下,刚刚在山打根开设分行的华侨银行不仅向他提供了一笔贷款,而且还以参股的方式提供了融资。

  就这样,丁铭骏居然把那家拥有一千多部缝纫机、裁剪机、熨烫机等设备的大工厂给买了下来。

  “瞧你说的,帮助企业是通产处的责任,也是我的工作,对了,我这次来,是来看你的新产品的,上次你说,正在试制新衬衫,我特意过来看看。”

  “哈哈,马专员还记得,你来的正好,你看……”

  丁铭骏连忙拿出一件白色的衬衫说道。

  “这是我正准备推出的产品,模仿美国的最新款式,材料用的是优等细棉布,做工也是最好,我敢说绝对不比星光标准内衣厂生产的司麦脱衬衫要差。”

  作为星光标准内衣曾经的合伙人、设计师,丁铭骏心里的执念就是制出比司麦脱更好的衬衫,那是他们在战前一手打造的品牌。

  扶着眼镜仔细检查着衬衫的做工,虽然并不太懂,但也可以看得出来做工用料都是上乘的,马鹏程便点头说道。

  “做衣服丁厂长是专家,只要你觉得好,那肯定错不了,怎么样,想不想把衬衫卖到欧洲去?”

  “卖到欧洲?”

  丁铭骏一愣。

  “对,就是卖到欧洲,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公署可以通过贸易公司把你的产品卖到欧洲,但是贸易公司对会员企业的供货是有一定要求的。”

  马鹏程提到的贸易公司,就是环球贸易公司,是当初李毅安在英国设立的公司,专门从事砂糖之类的紧缺物资贸易,现在已经转型成为一家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

  在李毅安的产业规划之中,它与其说是经营公司,倒不如说是一家信息平台,利用大公司的情报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搜集商业信息,与国内企业急时对接,向其提供商业信息,协调国内工厂生产。

  总得来说,环球贸易公司就是婆罗洲商品出口国际市场的拳头,替婆罗洲的企业在海外搜集情报,为他们冲锋陷阵打开市场。

  “马专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供货要求,我肯定会尽可能的满足公司的要求。”

  卖衬衫卖到欧洲!

  这可是丁铭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即便是司麦脱以质量上乘闻名,但也从来没有进入过欧洲市场,也就是在香港、南洋有一定的市场。

  众所周知,欧洲市场的利润远高于南洋。

  “首先,你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商标,南国……这个英文发音有些别扭。”

  虽然不是商人,但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工作,马鹏程也知道,卖货卖的不仅仅是质量,还有商标,一个发音别扭的品牌,很难真正打开外国市场。

  “这个是小事,我会去注册新的商标。”

  不就是弄一个洋气的名字嘛,星光内衣为什么用“司麦脱”,不仅仅是因为洋气,还有就是外国人念着顺嘴,这个道理丁铭骏又怎么可能不懂。

  “还有,就是,你必须接受公司的出口管理。”

  “什么?”

首节上一节173/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