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338节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李毅安一直在讲述着他的对法律的理解,其实对于法律他并不陌生,毕竟,读大学时他的第二学位就是法律。

  也正因如此,对于法律的重要性,他有着深刻的理解。

  一次普法教育,对于南洋来说,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至少可以在人们的心中转变一些东西。

  毕竟,在传统上来说,法律……于历朝历代其实就是一个笑话。对于那些达官显贵们来说,他们嘴上说着“国法”,可实际上……国法,也就是用来管制百姓的罢了。

  甚至就连同包拯的三把铡刀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也直接了当的告诉所有人即便是铡刀也是不公平的。

  也正因如此,在内心深处,李毅安甚至渴望这个案件,因为这个案件本身并不是正义与否的问题,而是可为不可为的问题,

  “我们在南洋推行理念是要对民众的权利予以充分的保护。与代表官方、可以动用正府财力和强制力的官方相比,个人的力量无疑是十分弱小的。为了充分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我们采用了“无罪推定”原则、“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则等等。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会怎么样?

  尽管结果未出,但是李毅安很清楚法律的漏洞,就是漏洞。

  这件事儿对于南阳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儿,至少……让人们知道在这里,法,并不是聋子的耳朵。

第535章 不能忘记(第一更,求订阅)

  尽管种植园改别墅园引得南洋舆论一片哗然,但实际上……也就是如此。

  争议无非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边是法无禁止,一边是有违国策。

  尽管相关部门反应激烈,甚至采用行政措施阻止施工,但是另一边也是毫不客气,雇佣律师团在法院提起诉讼。甚至有律师主动站出来要替他们打官司。

  现在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几乎所有人都在看着热闹,看着事态如何发展,但是事件的最终进展,要看法院的诉讼结果。而这也把压力传递给了法院,作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郑天锡,面对外界的询问,只用了一句话作了回答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于是乎双方律师便开始了在法庭上的辩论,这场诉讼到底会给南洋带来什么,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不少人关注着这一案件的进度。

  既有官员,也有律师,当然还有一些学者。

  “经杜鸿杰法官裁定,“亚瑟橡胶公司违反土地用途案”第一次庭审将于2月5日开始。亚瑟橡胶公司代表律师陆佑铭表示……”

  清晨,餐厅里留着八字须的中年人,看着报纸上的报道,眉头紧蹙,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梅博士,关于此案你怎么看?”

  面对朋友的发问,梅博士思索片刻,说道。

  “最高法院不是说了吗?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说的是轻松,相关部门的面子不要了。”

  狠狠的喝了一口汤,吴廷玉说道。

  “个人要面子,官厅也是要面子的,这件事其实原本是可以止于查封的,可陈良他们穿了法律的漏洞,却企图以借助司法为其违法行为背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尤其是有些人甚至还利用这件事儿为自己扬名,怂恿陈良他们于官方对立。”

  作为官员的吴廷玉,理所当然的倾向于的有关部门了,有时候,面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陈良他们没违法。”

  梅博士的话音刚落,临桌便有人说道。

  “法能有权大嘛?”

  “就是,这位先生,自古以来,只要让官的说你犯了事,那肯定就犯了事,那姓陈的……就那还当过市长呢!”

  “哈哈,就几十天而已,要水平的话,又岂会灰溜溜的逃跑。”

  “那还不是因为人家贪够了。”

  “那种贪官,咱们南阳居然还不老实,简直就是该死。”

  “你们看,现在不是报应来了吗?”

  一时间餐厅里尽是一片笑声,面对食客们的笑声,梅博士只是埋头吃着早餐,他的心里不由的一叹,暗自寻思道。

  “到底谁能大过谁呢?”

  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获得就读的梅博士的心里清楚的知道答案,但知道归知道,现实归现实,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经过了太多的事情,自然知道两者孰轻孰重。

  面子……确实很重要。

  怕最后这也是一场糊涂案吧!

  其实在内心深处,梅博士倒是希望这不是一场糊涂案,甚至希望这场案子真的能像郑天锡大法官说的那样一切以法律为准绳,毕竟,千百年来,史书上充斥的永远都是权力,法律……有谁在乎呢?

  见梅博士不说话,吴廷玉便岔开话题问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怎么,还没下定决心?”

  “哎,你知道我的,我来这里是希望东京的审判重开,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唐山,毕竟,那里是我的家的。”

  说罢,梅博士便长叹口气,说道。

  “怕是要有负宋先生了。”

  作为宋先生在行政院院长任长时的助手,去年他离开东京来南洋,是应宋先生邀请,之所以滞留在这,是为了能够重开东京审判,可一直拖到了现在。

  作为东京审判主审法官之一的梅博士,最大的遗憾就是有许多战犯没有能追究他们的罪行,那些罪大恶极的日本军人又何止几千人,甚至就连同许多商人,也应该追究他们的战争罪行。

  可这也只是他的想法而已,也正因如此,去年在收到宋先生的电报,得知南洋有意重开东京国际法庭后,才与检察官向博士一同来了南洋。可是这一呆,就是好几个月,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音信。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唐山形势的变化,他们都希望能够回到唐山,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力。

  “不急,不急,宋先生说,再等等,没准变化就在最近,年前阁下访问美国,和美国总统就东京战犯审判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华盛顿那边原则支持成立特别法庭追究战争罪犯的罪行,但是呢?”

  压低声音,吴廷玉说道。

  “必须要有国际法庭审判,如果仅仅只有南洋参与的话,又谈什么国际法庭呢?当年东京法庭十二国中,除了南洋,也只有你有追诉意愿,所以……”

  看着若有所思梅博士,吴廷玉说道。

  “阁下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梅博士和向博士你们继续作为法官和检察官,在恰当的时间,与南洋共同成立特别国际法庭,起诉那些逃脱的战犯。”

  沉思片刻,梅博士说道。

  “那么如果美国坚持不愿意组成特别国际法庭呢?”

  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有些事情就是美国在主导,比如说东京审判。如果不是麦大帅插手干预,怎么可能只有那么一点人受到审判?

  吴廷玉连忙说道。

  “阁下说过,如果美国不支持的话,那南洋会成立特别法庭,直接在南洋进行审判,会组织别动队把战犯带到法庭上,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世!”

  “这是阁下所说?”

  梅博士问道。

  “千真万确。”

  唯恐梅博士不信,吴廷玉又说道。

  “你知道的,阁下和日本人有私人恩怨的,”

  这倒也是,众所周知,那位阁下的家族皆惨死于日军的屠杀,他们之间的恩怨是化解不掉的。想要找日本人复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以德报怨,在他这里是肯定讲不通的。

  点了点头,梅博士说道。

  “又有多少国人和日本人没有私人恩怨啊!”

  一声长叹之后,梅博士说道。

  “但愿阁下能够尽快推动这件事吧。”

  “那是必须的,梅博士,你放心吧,阁下肯定会全力推动这件事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把那么多战俘关押在这里,甚至还从九州运来了一百多万战俘,梅博士有所不知,在那些战俘的口中,我们挖出了一万余名欠着血债的战犯,想想,在日本有多少战犯欠着咱们的血债啊!”

  到底有多少人欠着血债?

  梅博士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南洋从来没有放过那些人,他们甚至还从法国引进了断头台,只是为了处决战犯。

  南洋啊!

  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只是……

  离开餐厅的时候,梅博士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北方,那里才是他的家啊!

  “特别法庭,别动队……”

  思索着这个问题,梅博士一边想着,一边打着雨伞往家里走去。

  恰在这时,伴随着一声惊雷,雨又下大了。雨季的南洋总是如此,雨连着雨,让人们的心情似乎都变得有些压抑了……

第536章 执行,最后的机会(第二更,求订阅)

  长安,安宁区。

  朱雀大道与安宁路交汇处。耸立一栋灰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六层大楼,巨大的建筑,看起来没有多少建筑的美感。

  这座由德裔设计师设计大楼,就是司法部所在。

  在六楼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一个中年人在看文件。作为司法部总长的张卫伦,在长安的高官之中,是众所周知的……纽约派。所谓的纽约派指的是李毅安在纽约期间的职员,他们与欧洲派,也就是搜索队出身的官员,形成了南洋官场的三大派系,号称是“阁下的左膀右臂”,与欧洲派分布于政军各个部门不同,纽约派在政界主要集中于通产、司法部两个部门,但公司又是他们的天下。

  而张卫伦差不多算是“纽约派”的核心,他本人不仅是李毅安的心腹,同样也是他的知交好友。

  这时一个三十四五岁的职员走了进来,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到他的桌上。

  接过文件后,张卫伦头也不抬的看着文件,他的眉头时而紧锁,表情也是变幻不定的。

  看完文件之后,张卫伦抬起头说道:

  “这份情报准确了吗?”

  赵书德点了头,他明白这份情报的重要性。

  “调查小组已经反复确认过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口供佐证,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正是他组织并下令实施了“西贡1.7大屠杀”。”

  “西贡1.7大屠杀”在日军犯下的罪行之中,简直不值一提的屠杀有西贡十七家有名望的华侨及其家族成员1000余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被集体杀害,这十七家中包括李氏家族。

  而李毅安正是西贡李家的二公子!也就是说这血债是挂得上号的。

  也正因如此,几年来司法部调查小组,一直都没有放弃追踪战犯,尽管日本军部在投降前烧毁了大量的档案,但是特别调查小组,仍然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找到了凶手。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情振奋的好消息。

  “他们干的很好!”

  张卫伦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他从办公桌后走出来,来回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说道。

  “赵秘书,你该记住这件事,这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阁下,其实,这是为了我们所有人,那些日本战犯犯下了太多的罪行,我们绝对不能放过他们,我们追求的是正义,那些日本战犯理应受到审判,这样对于当年被伤害的人才是公正的,如果因为日本投降了就逃避惩罚,那让被伤害的人如何瞑目?”

  张卫伦之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放弃追踪那些凶手。从来都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因为随着对日军暴行的了解。

  张卫伦的心里就只有一个愿望把那些人抓回来,然后进行正义的审判。

  只有如此正义才能得到伸张。

  并不是为了一个人。

  而是为了千百万被惨死于日军屠刀下的同胞们。

首节上一节338/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