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众说纷云,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安全。
“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
翻看着保安局送来的报告,李毅安用极其平静的语气说道。
“无论那些间谍来自什么地方,只要他们对我们产生了威胁,就必须彻底清除他们……”
其实在冷战期间,间谍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不为人知的,带有一种是双方刻意留下来的,对于前者,只要一发现,除非是为了放长线,否则就被会立即逮捕,还有一种,就是刻意留下来的,用于传递假消息的间谍。
想到那个潜伏到自己身边的间谍,李毅安问道。
“她……查清楚了吗?”
虽然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巧合,但是李毅安从来不会相信,一个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居然会在极乐巅峰的时候,无意识的说出几俄语单词。
有了一次经验,两次感受……自然要调查了。
“根据秘密情报局在法国进行的调查,真正的安娜.佩吉特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于疾病,她的父母事实上……压根就不知道,在巴黎还生活着一个安娜.佩吉特。”
顿了顿,丁恩继续说道。
“根据秘密情报局的分析,安娜很有可能是俄国间谍,她的身份是冒用的。”
冒用身份,按李毅安这是冷战期间,那些 KGB间谍最常采用的方式,它的间谍会采用精心策划的假身份,那些假身份各异,他们的间谍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西方国家,然后长期潜伏,潜伏时间最长的,甚至直到冷战结束,都没有暴露。
不得不说……在间谍渗透上,KGB绝对是其中的行家。
“老板,为了保证你的安全,我认为,应该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什么是消毒处理?
就是直接把人给消除掉,想了想,李毅安摇头说道。
“暂时还没有那个必要,有时候……”
笑了笑,李毅安往远处看去。
“我们还是需要一些人传递一些信息的。”
虽然李毅安并不是间谍游戏的行家,但是再怎么着也看过一些冷战期间的间谍故事,比如什么“千面人”之类的知名间谍,当然还有一些倒霉蛋比如某位间谍,一生都没有暴露,虽然佛勃勒怀疑他,但一直没有证据,最后佛勃勒决定色诱,直接派出一个女特工,在床上利用口活让他招了……其实也没招,就是骂了一句俄语而已,然后身份就暴露了。
呃……安娜好像也是,哎……虽然是芭蕾舞团的首席,可那也是不堪鞭打啊!
不过,要是操作的好,完全可以当成双面间谍用嘛!
“老板,您的意思是把她发展成为双面间谍?”
丁恩问道。
“差不多吧,毕竟,将来还是需要一些渠道,向俄国方面释放一些信息的,有时候,双面间谍的作用,甚至可能比某些间谍的作用更大。发展嘛……现在还不着急。”
心里这么盘算着,李毅安终究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征服那个女人,早晚有一天,让她跪下唱《征服》。
尽管心里如此盘算着,可是翻看着手中的报告,李毅安的眉头紧蹙。
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于南洋来说,各种各样的威胁,从来都不曾停止过,面对外部的威胁,现在能做的是什么?
“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啊!”
如此感慨一声,李毅安不禁有些渴望了,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够拥有真正的杀手锏。
“关键还是要有原子弹啊,只有拥有原子弹,才能打消别人的非份之想啊!”
很多时候,原子弹的作用并不是用,而是为了让别人好好的和你聊天,而不是一边聊天,一边背后捅刀子。
这个别人,包括但并不限于对手,甚至还包括盟友。
就像大漂亮,之所以可以把日韩德当成手中的狗,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三家没有自己的核武器,而美国的核保护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他手中的狗链子,让三国乖乖顺从的狗链子。
但是和德国以及日本不一样的是南阳绝对不可能像他们一样,被美国人用一条链子给捆住的。
也正因如此,早在几年前,南阳就开始了自己的核计划。只不过进展并没有那么迅速罢了。
这也是南阳最大的劣势,没有那一种不惜一切代价的举国体制,毕竟南阳不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制之中。
但是现在,面对过去的一段时间之中所发生的事情。李毅安对原子弹充满了渴望。因为在这个时代原子弹就是发言权。有时候可以不发言,但是必须要发有发言权。
“也许,是时候加快原子弹的研制速度了……”
尽管李毅安的嘴上这么说着,可是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相比于加速研制原子弹,对南洋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团队,培养南洋的本土物理人才,仅仅只是靠几百名德裔物理学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研制原子弹的需求,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过去的几年中,南洋一直专注于培养本土物理人才,而研制原子弹……应该说“和平利用原子能”只不过是用来培养物理人才的工具。
用“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这是南洋发展的特点,只不过与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南洋更看重的是在重大项目的推进中的人才培养,而不是重大项目本身,毕竟,眼下的南洋,最需要的是科研技术人才,至于发展重大项目的目的,本质上,也是为了给科研技术人才“练手”,之所以会出现在这样的“本末倒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本土人才奇缺。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正是通过这样的“本末倒置”,南洋才培养了大量的科研技术人员,虽然手里还紧紧的抓着来自德国的那根拐杖,但至少现在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自己的人才。
在未来的日子里,只需要继续保持这种态势,不断的前进就可以了……
第607章 核平利用(第一更,求订阅)
夕阳散射着橙黄色的霞光,公路上汽车轧着自己越来越长的影子奔驰着,隐没在雨林的深处,在翻越几座山之后,蔚蓝的大海便出现在视线之中。
在汽车驶近之后要,可以一道没有尽头的铁丝网。这道铁丝网向东西两个方向伸展出去,消失在大海的另一边。在这面铁丝网墙足足有好几道,在铁丝网之间,每隔几十米都竖立着电线杆子,上面装着电灯,而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一个哨戒塔。
在落日的余辉中,哨戒塔上荷枪实弹的士兵身影隐约可见。
汽车车驶到墙根时,坐在车上的梁振华,就这样注视着这个陌生的地方正在读研二的梁振华和班里的同学们,一同被分配到了这里,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将会在这里的工作学习。
在客车驶近大门时,武装警卫拦下了汽车,在司机打开车门后,警卫们上了车,荷枪实弹的警卫,一一核对着乘客们的身份,面对这些警卫,梁振华和其它的同学,无不是露出紧张的脸色。
尔后,大门轻轻地发出响声,慢慢地开了。
司机又发动了汽车,慢慢地开进大门。坐在车里同学们无不是好奇的张望着,车往右一拐,汽车走了约摸五分钟,就在一栋大楼的跟前停下了。
大楼前,同样也站着背有卡宾枪的警卫。
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戒备这么森严?
“欢迎大家来到第 94号工厂。”
迎接他们的人虽然说是地道的英语,可谁都知道他肯定是德裔。
“让我们认识一下,我叫杜甫……”
听到这个名字,同学们无不是强忍着笑容,这些德国人在起名的时候,总喜欢用一些名人的名字,他们的老师里还有叫李世民的。
虽然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当听到这名字的时候难免还是会笑出声。
“大家肯定很好奇,这座工厂是什么工厂吧!”
杜甫笑着问道。
“你们都是物理学研究生,肯定知道元素周期表吧!”
众人无不是微微一笑,这是什么意思?
“九十四号工厂,顾名思意,就是生产九十四号元素的工厂!”
“钚!”
瞬间,包括梁振华在内的所有人无不是一愣,作为物理研究生的他们当然知道什么是“94号元素”。
就是钚!
“那,那是生产原子弹的原料!”
一名来自南洋大学的同学,下意识的说道。
“对,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我们的这座工厂,并不是为了生产钚,钚只是我们一个研究方向,我们的研究很简单就是如何和平利用原子能!”
杜甫对学生们解释道。
“众所周知,美国、俄国利用铀和钚生产了原子弹,似乎这也成了它最主要的用途,但是原子的力量还应该得到和平的利用,比如通过原子能发电,这就是我们目前进行的研究……”
很快,通过杜甫的解释,梁振华等人终于明白了,这座工厂正在建设一座反应堆一座利用原子能发电的石墨反应堆。
在他们简单的了解一下这座工厂用途之后,他们才开始分配宿舍,至于什么保密之类的事情,在来工厂之前,就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在宿舍门刚打开的瞬间,梁振华就听到吴越惊喜道。
“我的老天爷,宿舍里居然有空调!”
“什么?”
梁振华诧异地问。
“空调,你看,窗户上装着空调呢!”
“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浴室。”
面对环境如此良好的宿舍,梁振华也有些不太适应,尽管学校里也有独立的卫生间,但绝对不会有空调的。
可是这里……居然有空调。
“哈哈,我就知道,来这里肯定来对了!振华,咱们真的来对地方了了!”
“嗯,”
点了点头,梁振华打开旅行包,把衣服什么装进衣柜里,就在他收拾着衣柜时。
“振华,你觉得这座工厂是干什么的?”
“原子能发电,”
梁振华说道,
“可同样也提取钚,钚……是可以造原子弹的!我觉得,我们唐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原子弹,你说呢?”
往床上一躺,吴越看着天花板说道。
“尤其是南洋更应该拥有原子弹,因为我们必须要有原子弹,才能更好的保卫自己,保卫南洋……”
吴越的这种说法,在南洋并不奇怪,事实上,在各个大学的物理学院系,都有一个观点南洋应该研制原子弹。
对于青春记忆是在日军入侵中经过的人们来说,他们饱经战争的创伤,他们经历地颠沛流离的岁月,自然也深知原子弹是抵御入侵的最佳选择,所以,在研制原子弹的问题上,非常容易达成共识。
们的共识非常简单,就是南阳必须要拥有原子弹,只有拥有了原子弹才能够守护现在的生活。
“确实……但是,这里的研究,好像是为了用它发电。”
梁振华笑了笑。
“电力,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是研制原子弹,也离不开电力!”
说罢,梁振华就走到窗边,环视着四周,面前有几排楼房。右面有一座三层楼房,和它并排的有一座塔式建筑物。那些楼房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红色。
这时从他的身后,传来了吴越的话声。
“其实,我倒是挺希望能够参与原子弹的研究的,有了它,我们才能再不会受其他国家的欺负,有了它我们才能够挺直腰杆……”
吴越的声音中带着某种期待,此时无论是他,还是梁振华压根就不知道,这座工厂所进行的真正研究并不仅仅只是钚的生产以及原子能发电,而是试图将原子能发电与钚的提取联系在一起。甚至就连同正在设计中的石墨矩阵反应堆,其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发电,而是为了提取武器级钚。
这一切都是不为外界所知的,就在梁振华、吴越以及六十余名来自南洋多所大学的研究生们,进入这座工厂学习的时候,在不远处的另一栋楼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围着一模型进行讨论。
“……反应堆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使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反应过程中……”
在低垂的暮色中,会议室里的人们,围着模型与图纸,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而几名工程师,则不时的插话,提出一些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