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399节

第631章

  就在南洋的利用民意化解外部压力,从而避免卷入半岛战争的时候,李毅安本人,当然在做十分重要的事情,比如在南部视察,比如陪着斯坦娜、姬丽还有孩子们享受阳光沙滩。

  在这个时候当然没有比陪家人更重要的事情了。

  公事当然也有,他不是正在为南洋的产业转移马来亚操心嘛。

  “产业转移的并不是真的把产业转移出去,而是把落后的产能淘汰出去,”

  说罢,李毅安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张云林。

  “张处长,你主持的是纺织工业处,了解我们的设备情况吗?”

  为了能够阻止日本的经济恢复,他可是已经操碎了心。甚至就连同陪家人的时间都牺牲了,特意找来了工商产业部的官员们来向他们了解一些情况。

  见阁下越过总长,直接问到了自己,张云林不禁有些紧张。毕竟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阁下。

  见状,李毅安连忙宽慰道。

  “不用紧张,我就是简单的了解一下基本数据而已。”

  做任何决策都并不仅仅只是不断的做出决定,更多的还需要数据的支持,毕竟,经济并不是打牌。

  “阁下,”

  深吸口气,张云林开始回忆着那些数据。

  “今年棉纱产量将会突破55万吨,其中只有25万吨是新型的喷气纺生产,剩下的三十万吨所采用的设备,基本上都来自日本,是我们从日本拆迁回来的老旧设备,那些设备70%是日本制造,另外30%来自欧美制造商,其技术水平大概相当于30年代中期水平,而部分设备是二十年代水平……”

  想了想,张云林又补充道。

  “但是在织布业上,虽然70%的产能都是由日本机械提供的,但是那些设备基本上都是丰田G型织布机,虽然是二十年代的发明,但是经过多次改进后,其仍然是世界一流的织布机。”

  张云林提到的丰田G型织布机是丰田佐吉又发明了G型自动织布机,提供自动装线等许多新功能。27年,丰田G型自动织机一经投产便风靡整个日本纺织界,在丰田G型织机发明之前,一名工人只能同时操作2-3台动力织布机,而现在却可以同时操作25台丰田G型自动织机。两年后,其又将丰田自动织机的专利技术转让给当时在世界纺织业界处于领导地位的英国普拉特公司,得到了高达10万英镑的转让费。

  在日本投降后,为了逃避被清算,丰田主动向唐山提出进行技术转让,并且派出技术人员协助中纺机器公司制造丰田G型织机,而南洋……嗯,差不多也是如此直接搬走了工厂的全部设备,并且带走了5071张丰田式织机的图纸,然后在南洋建立了南方纺织机械公司与生产喷气式纺纱机的南洋纺织机械成为南洋纺织机械界的两大龙头。

  现在南洋生产的织机是其经过多次改良的D型,而且经过德日技术人员的改良,新一代E型织机也已经投入生产。

  “先进的留下,落后的淘汰,就是丰田G型,也是经过几代改进的的,老旧的可以转移,新型的留下,当然,这个转移是缓慢的,一开始的时候,可以把那些使用旧缝纫机等老旧设备的成衣厂转移到马来亚,注意,在招揽股东的时候,尽量以华商为主……”

  对于马来亚,李毅安有着他自己打算,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是,现在的马来亚,主流人口是华裔以马来西亚地区为列,500万总人口中,马来人占50%,唐人占38%,印度人占11%,但是这个统计数字不含新加坡,而且唐人普遍比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如果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话,使得唐人占比达到近45%,超过当时马来人的比例,现在马来人占比只有42%。。

  在历史上,为了避免马来亚独立后沦为为唐人控制,英国才把沙捞越与沙巴并入马来西亚,这才让马来人口比例突破了48%。

  而现在,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唐人绝对的是主流,而且因为暹罗掀起了红色浪潮,又有十几万唐山移居马来半岛,现在唐人的比例已经达到47%,所以,只要稍微加以调整,基本上可以保证一点马来亚会成为另一个华语国家!

  过去在暹罗,受限于实力,南洋只能在插手后撤回,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南洋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去插手马来亚,从历史上来说,距离马来亚独立还有7年,在这7年中,南洋所需要的是什么?

  第一步,就是从经济上布局进一步状大马来亚唐山人的经济实力。而这种状态,就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去状大。

  “招揽华商参股?”

  左孝翰疑惑道。

  “如果我们向马来亚进行产业转移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招揽当地股份啊。在资本上,那些企业完全可以自主投资的,毕竟,这些都是投资不大小型企业。”

  挥挥手,李毅安抽了一口雪茄,说道。

  “左总长,这并不是资本多少的关系,而是为了整个唐社的共同利益,我们所追求的并不仅仅只是资本的获利,而是所有的唐人都能够在发展中获利,并不仅仅只是南洋的唐人,应该包括马来亚、印尼,缅甸,菲律宾,通过提升他们的经济实力,来进一步状大唐人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应该是全方面,并不仅仅只是经济,还包括政治……”

  顿了顿,李毅安想到另一个时代,唐人的影响在东南亚的江河日下,甚至遭到屠杀,现在有南洋在,应该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侵犯唐人的利益,但是唐人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自身在军政两界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只是经济。

  但经济是所有一切的基础,通过不断状大唐人社会的经济实力,来提升唐人的整个社会地位,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阁下是计划谋略马来亚与新加坡吗?”

  几乎是下意识的,左孝翰的心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他在心里稍加思索后,试探着说道。

  “阁下,几个月前,我在访问英国时,曾经与殖民地大臣进行过一些讨论,英国对海峡殖民地的未来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划,他们相信马来亚的未来应该有当地人作主,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内,马来亚的独立将是不可避免的,”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在他们独立之前,加大唐人在当地的影响力,虽然现在唐人在当地经济上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当地人的影响并不大,我们需要通过工厂雇佣马来人,加大他们对马来人的控制和影响力!”

第632章 掌握他们的命脉(第二更,求订阅)

  “控制和影响?”

  左孝翰有些疑惑的说道。

  “在伦敦的时候,英国人就认为唐人在马来亚的影响力远超过他们,对经济的控制,也是当地土著难以企及的,有数据显示当地75%的经济都为唐人掌握,当地的种植园、厂矿,90%基本以上都属于唐人,还有80%的银行业,80%的零售业……”

  在一个个数据从左孝翰的口中道出时,无一不在说明唐人在当地的经济地位!

  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数据似乎是惊人的,同样也在表明着唐人对于整个地区的控制。

  而这也是让西方殖民者为之忌惮的原因。因为唐人控制着整个地区的经济。似乎这就表明他们在当地拥有着难以想象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但是实际上呢?

  听着这些数据的时候,李毅安的心底冷笑着,

  很多人喜欢用唐人控制某国多少经济去形容唐人在经济上的影响力,但是然并卵,实际上的控制和影响力,几乎不值一提的。

  “……总体上来说,在经济上马来亚唐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甚至都引起了英国人的警惕。”

  在左孝翰作出这个论断之后,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的没错,唐人确实掌握着当地的经济,那么我想问你他们掌握了多少当地人的命脉?”

  其实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

  阁下的问题,让左孝翰这位通商产业部总长不由一愣,在他诧异时,一旁的张云林眉头一皱,思索片刻后,试探着问道。

  “阁下指的是他们雇佣了多少当地人是吗?”

  微微点头,李毅安说道。

  “对,就是如此。唐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自佣自雇,也就优先雇佣自己人,无论是种植园,还是厂矿,这当然是对自己人的照顾,也是唐社互助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也形成了一个局面,就是对当地土著人的控制力与影响力的下降。”

  李毅安停下来抽了一口雪茄,然后又说道。

  “现在唐人在当地的问题就在于这一点,我们控制着经济,但是当地人却散布在农村之中,他们受我们的影响非常有限,即使是在未来,唐人掌握了独立后的国家权力,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仍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隐患,如果任由其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未来马来亚的归属,毕竟,从人口上来说,我们根本就不占绝对优势,但是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毕竟,即便是在马来亚,唐人的性别比例也是失衡的。有很多唐人男性都是单身……”

  李毅安把他的雪茄戳向西北的方向,继续说了下去,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产业转移,把马来人的女性从乡间从家里拉出来,让她们进入工厂务工,在她们习惯适应了现在城市工作后,自然更倾向于嫁给更勤劳的唐人,这样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唐人的生育率,从而确保未来马来亚的局势稳定。”

  其实,都不用鼓励,当地的女人都更倾向于嫁给唐人,无论是在英国殖民者,还是当地人的眼中“唐人是世界上最强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脑瓜也最灵活的移民”,很多唐人身无分文来到马来亚,不知疲倦的工作、攒钱、成家立业,最终成为百万富翁。

  也正因如此,马来亚的女人很乐意嫁给唐人,至少在其独立之前,在马来人宣称什么所谓的马来至上之前,是这样。

  “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利用纺织业和服装厂、鞋厂把更多的“娘惹”从乡村带出来,让她们嫁给唐人,反正当地的传统也是一夫多妻,只要唐人可以保持经济上对她的优势,那么每多一个当地娘惹嫁给唐人,土著就会少生几个人,这样此消彼涨之下,我想,最终唐人的人口占据绝对优势的。”

  这……这才是真正的阳谋啊!

  张云林用敬畏但又稍带疑惑的眼光望着阁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

  “请原谅,阁下,这样一来,会不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呢?”

  “当地人是瞧不起女人的,而且我们的工厂并不仅仅只是招募女工,同样也会有一些工厂,需要男工,把他们招聘过来,我们的工厂每招聘一个名工人,意味着就有一名土人受到我们的控制和影响。”

  “这就是阁下先前说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了?”

  左孝翰说道。

  “端谁碗服谁管。先把他们从乡间拉出来,让他们适应现代社会,在城市中,失业是会挨饿的,为了吃饭,他们会听从老板的各种吩咐,这样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当然,进入城市之后,繁重的工作和居住环境生育率也会有一定的下降……”

  尤其是居住环境,根据后世社会学家的统计,公寓式住宅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比起住联排或独栋,住公寓明显缺乏生育意愿,这是因为多数家庭就是喜欢相对私密的独居,不受别人日常噪音打扰,自己和小孩搞点噪音也随意。愿意聚居在公寓楼的新潮青年在调查中的比例不超过20%,事实上只要收入和工作半径允许,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搬到独栋里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亚三国都是以公寓为主,结果生育率简直惨不忍睹。毕竟家庭生活注定需要隐秘空间,吵闹的小孩也会影响周围人的休息。如果不断有邻居投诉,或者被邻居的小孩干扰,那么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

  所以,李毅安才会在一开始,就要求公屋必须是独栋,提供大量的木质house居住,哪怕是公寓楼也有足够的独属于家庭的隐私空间。甚至无需当局有意识地引导,南洋也能获得“婴儿潮”。

  当然了,这个“婴儿潮”只属于唐山,未来的马来亚,作为受南洋影响的国家,肯定也要通过向居民提供公屋的方式来完善社会保障,不过那个时候,在马来亚向城市新居民提供的也就是公寓了,甚至就连公寓的类型,李毅安都想好了,就是那种低成本的赫鲁晓夫楼层高度2.5米,两个房间44平方米、三个房间60平方米的小鸽子笼。

  在那样的房子里,别说的是提高生育率了,就连同基本的夫妻生活,都要压抑着来。对那种小公寓的李毅安是深有感触的,毕竟,在穿越之前,他自己就住在那样的老公寓里,别说是夫妻了,就是室友偶尔DIY的时候,喘着粗气的声音都能传到他的耳朵里,两人隔着墙DIY的感觉,居然和同处一室没区别。

  用那样的公寓,绝对有助于降低的生育率,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当然不是,因为马来亚最大的特点就是95%的唐人都居住在城市中,城市中85%的居民都是唐人,他们原本就有自己的房子,而且差不多不是“联排”就是“独栋”。

  将来那些公寓是给谁的?

  当然是造福当地民众了,通过分配住房却他们不愿意生育更多孩子,进而降低那些土著人的生育率,这简直就是天才般的创意啊!

  蓦地转过身来,带着得意的微笑凝视着左孝翰和张云林,此时,李毅安的心里是得意的。

  ……

第633章 互相守望(第三更,求订阅)

  对于南洋来说,决策一旦做出,那么意见之类的也就不再重要了。

  这和南洋的军事传统有关早期南洋官员大都出身于盟军特遣队,军人们习惯于服从命令。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做事情,完全取决于他想要做什么,如果可以的话,他完全可以做所有的一切。压根儿就不需要担心会有人反对,因为,基本上也不会有任何人反对,毕竟,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他的决策正确性早就被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

  也正因如此,在这里绝对不会有任何人质疑他的决策。

  其实对于这位南洋的龙傲天来说,这都属于基本操作,不会受到质疑,同样也不会受到质疑,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执行。

  在做出了干涉,不对,是建设马来亚的决定之后,深感未来马来亚将是南洋在马半来岛盾牌的李毅安,就通过通商产业部制定相应的计划,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制定一个产业转移计划。

  其实,说是“产业转移计划”,不如说是“落后产能淘汰计划”来形容,毕竟,第一批转移的制造设备,本质上都是落后的,趋于淘汰的,当然少不了的,还包括一部分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

  不过虽然是淘汰,但是毕竟这是涉及到南洋在马来亚的整体,固然是淘汰落后产业重要,但也要保证那些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人力优势。

  与此同时,这还涉及到马来亚唐人社区,还好在过去的几年中,侨务部门与马来亚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很快就收到了来自英属马来亚的电报,在电报中,驻吉隆坡领事馆侨务官员表示,当地侨社对于南洋的产业转移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投资。

  虽然马来亚侨社对南洋的产业转移非常感兴趣,但其实南洋这边也才刚刚制订出来了马来亚的纺织业规划。纺织行业主要由四个大磷矿构成,即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成衣装。其中纺纱、织造产业占比较低,印染和制衣业发展相对有基础。

  从工业发展上来说,纺织业一直是最为基础的工业入门行业,往远了说,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于纺织工业,正是在“需求刺激发明”的带动下,开始了以纺织工业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往近了说,日本工业的起步,也是纺织工业,通过纺织工业积累了工业建设资金,最终,仅仅只用了三十年,就完全了国家的工业化,并在战场上接连击败清国和沙俄帝国。

  作为英国老殖民地的英属马来亚联邦,当然也有纺织工厂。只不过,这些工厂并不成规模毕竟,战前有日本货的倾销,虽然后来唐人拒买日货,但是唐山货很快代替了日本货,成为市场的主流,到了战后,南洋货又成为市场的主流。在种种因素下,本土纺织工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虽然马来亚的纺织工业不行,但是凤梨罐头、制糖业、橡胶业、木材加工、锡矿等行业去越都是他们的传统优势,稍微在马来亚盘点了一下,李毅就发现当地的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

  姑且不说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属于唐人,只需要适当加以扶持,将部分落后产能淘汰到马来亚的话,让只有六百多万人口的马来亚富裕起来还是轻而易举。

  当然后世的马来亚也就仅仅止步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实如果不是因为马来人对华人持以打压,制定歧视性法律,没有开除新加坡的话,马来西亚完全有机会走的更远,毕竟,从建设能力和发展经济上来说,唐人的优势是他们拍马难及的。

  最后,马来亚也就是止步于“四小龙”,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后世马来西亚的水平,对于李毅安来说是完全足够的,虽然,它起步时间和日本差不多是同时,比韩国要早,但是底线上,马来亚就是李毅安用来截胡日本的一个工具。

  未来的发展顶多也就是比韩国强罢了!

  实际上在李毅安的规划之中,未来的马来亚将是南洋控制马六甲一根定海神针。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做。

  在古晋的王宫之中,李毅安看了一眼面前的中年人,说道。

首节上一节399/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