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实验数据中也有上百例成功的“案例”,但试验对象都有直系血缘关系,其中既有母女也有父子,当然也有兄弟姐妹,这些实验对象是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做手术,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直系血缘关系,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排斥作用。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张文光的看来,这样的实验仍然是存在很多问题,毕竟,有些器官只能从尸体中获得,而这些实验报告中,有一些数据表明,死亡不久后的尸体内的器官确实可以使用。
不得不说,资料库中的上千份实验报告虽然看似带着血,但是那些实验数据确实十分宝贵的,毕竟,除了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之中,没有任何医生能够进行那些试验,并且得到这些数据。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医学实验数据本身就是三德子二战暴行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罪证。
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那些实验对人类医学进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也正因如此,更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医学实验数据。毕竟,那些数据是用无数犹太人的生命换取的。
“12个小时……”
看着报告中提到的心脏移植后,实验对象的存活时间,尽管他活了12个小时,但是排斥反应最终夺走了他的生命,张文光的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
“能不能利用某种药物抑制这种排斥反应呢?”
想到这,张文光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排斥反应”以及“药物抑制”这几个字,接着用笔在药物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尽管对于应该用什么药物来抑制排斥反应,张文光完全没有任何头脑,但是有了一个想法之后,接下来所需要的就是努力去实现它。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医生办公室内的灯光明亮,俯首于桌前的张文光,就这样凝视着面前的资料,研究着排斥反应的原理……
第638章 王国的精英(第四更,求订阅)
有时候,一个念头的产生,会改变一切。
这天晚上,在永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一位医学研究生的突发奇想,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没有知道,但是有时候,改变世界的正是一些想法。
这些想法在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不被世人所认可,也有可能是因为技术上的限制,让世人以为是天方夜谈,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幻想会变成现实。
而人们所需要的,就是追求梦想罢了。
梦想是什么?
每一个人的梦想各有不同,在成年人的梦想之中,大抵都是与金钱啦、成功啦,女人之类的东西有关,而在未成年人的梦想中,他们的梦想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想成为一名律师,有的想成为工程师,有的想成为医生,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则想成为飞行员,有的则想成为的航海家……
与梦想有关的事情太多。
事实上,少年人的梦想是各种各样的。
宿舍的窗户半开,微风轻拂,透过纱窗吹动着窗帘,带来夜晚的凉意。月光洒在墙壁上,为这宁静的空间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影。
此刻,宿舍里的少年们躺在床上,尽管已经到了午夜,可是他们仍然没有休息,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就着月光高秉涵,又一次摸母亲的照片。对于已经 16岁的高秉涵来说,这一张照片,牵挂着他所有的思念。
“高秉涵,”
突然隔壁床上的李昆喊道。
“明天就要报志愿了,你打算选什么?”
“考飞行学校吧。”
将照片重新夹回日记本,高秉涵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的语气显得极其坚定。
“我想成为飞行员,报纸上说,这个月13号,空军第13联队的F1战斗机在俯冲飞行时超过音速,比声音还快……飞机应该是地球上最快机器了。”
其实,高秉涵之所以想成为飞行员,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他想回家,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驾驶飞机回到唐山,回到母亲的身边。毕竟南洋的飞机可以飞到东京,将来自然也会飞到唐山。
所以,他才希望成为飞行员,这样的话,将来等到航空公司开辟前往唐山的航线时,他可以第一时间,申请作为航线的飞行员,然后飞到唐山,回到母亲的身边。
哪怕明知道这不过只是某种幻想,谁知道那也许有一天真的会成为现实。
“最快的是V2导弹,是声音的几好几倍。”
李昆望着窗外的星空,他的心思仿佛飘向了遥远的宇宙:
“其实我倒是很想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那就是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了?”
李昆摇了摇头,说道。
“不,不对,应该是一名工程师,美国的冯布劳恩博士不是说,利用导弹,人类可以进入太空吗?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利用它进入太空。可惜,美国人不重视布劳恩博士,他要是来南洋的话,指不定,我们都已经进入太空了,”
在国王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李昆的偶像是冯布劳恩博士,他们的经历也相似,在李昆第一次读到了赫尔曼奥博特的著作《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后。却被迷人的太空激发起了兴趣,也明确了对星际航行的研究方向。不过与冯布劳恩博士中学时物化不及格不同,他昆的物化非常出色,能够看懂书里五花八门的公式。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美国政府没有重视冯布劳恩耿耿于怀,美国人只是安排布劳恩做了些可笑的工作,譬如给迪士尼拍摄太空短片。
这简直就是在浪费人才!
不过,这并不妨碍,李昆以布劳恩博士为偶像,而且立志要成为南洋的布劳恩。
“人真的能进入太空吗?”
赵杰问道,这听起来有点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肯定能!”
李昆笑着点头,他的眼里满是热情和期待。
“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征服了天空,那么下一步肯定就是太空了。”
“对了,赵杰,你呢?”
“我啊……”
赵杰拉了下身上的棉单,盖在腰间,说道。
“医生吧,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当然他还有一个为人知的想法,就是医生的收入很高。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对了龙堂呢?还是要考军校是吗?”
许龙堂静静地听着,平日沉默寡言的他,并没有回答室友的问题,躺在床上的他看着舍友们,深邃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流转,最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深沉:
“我的梦想,是希望我们四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未来变得怎样,都能够为了梦想去奔跑,无论是否能够如愿以偿,总之,尽力去做好,做到最好就行。”
在许龙堂的话声落下之后,四人的目光在月光下交汇,他们的笑容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当然还有对彼此的鼓励。
他们相信,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次日上午,国王学校的礼堂内,是热闹的,穿着褐色制服的学生们,挤在那里,选择着他们喜欢的志愿,很快,他们就会进入相应的学校之中,接受系统的教育,然后再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国王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学校,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三德子的精英学校,但是这里培养的全方位的人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去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
也正因如此,在高中阶段,他们就会进行专业分流,像高秉涵报考的南洋蓝天航空学校,就是一所初级飞行学校,学员们在那里接受基本培训练,然后再根据成绩、身体素质等级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决定他们是成为战斗飞行员还是运输机飞行员或者直升机飞行员。
除了这样的专门学校之外,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也可以选择按步就班的读完高中,然后考取大学,在大学中接受教育,不过,学校每年都会挑选一部分精英,接受专门教育,以获得更多的杰出人才。
其实,这大抵上也就是三德子的精英教育的某种继承与发扬,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正是通过这样的提前选拔,将一大批优秀的学员送到各个专门学校以及大学之中。
而这些出生国王学校的学生也最终会进入到南阳的各行各业,成为行业的精英骨干。
当然他们对李毅安的忠诚同样也是不需要怀疑的,毕竟这正是三德子精英学校最大的一个特点培养对帝国绝对忠诚的精英骨干。
这也是各地国王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宗旨。
第639章 输出教育(第一更,求订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无论是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人才。
而世间最难的,最漫长的就是人才的培养,尽管南洋靠着从德国、意大利甚至还有日本挖来的人才,实现国家科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这些外来的助力,早晚有一天会离开,会老去。
所以,早在 5年前,也就是刚“返回”婆罗洲的第一时间,李毅安就规划建设了南洋大学,至于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德国招募的。
大学建了,教授有了。
学生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唐山招生了,南洋大学的第一批学生 7835人,除了少部分特遣队员和南洋侨民之外,生源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唐山。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古晋王家大学、永宁、永安、太平以及中兴、东宁等大学的先后开办,但是在生源上并没有遭遇任何问题,毕竟,唐山的中学生还是非常充足的。
“……当时,我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唐山,虽然抗战影响到方方面面,但是教育却得到大发展,三六年在校中学生为48万余人,但因当局和教育同仁的努力,至抗战结束,在校中学生数量不降反增至120余万。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也是不降反升,从战前的4万余人,增至四五年的8万余人,而这还仅仅只是大后方,如果再加上光复地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源还是非常充足的……”
在永宁大学的校园里,一边陪着大统领漫步,蒋梦麟一边禀报着眼下他最为关心的另一件事。
“所以,当时我们并不担心生源问题,唯独担心学校的硬件问题。”
作为永宁大学的校长,蒋梦麟是三年前随宋先生一同辞职,然后受其的邀请来的南洋,参与了永宁大学的创建,当时他最担心的并不是教授,而是包括宿舍、教学楼尤其是教育设备在内的硬件。
不过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学的建设速度很快不说,就连教学设备也都是世界一流的,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定购的最新型的教学器材。
也正因如此,他才雄心万丈的想要创办南洋第一学府想要和南洋大学竞争一下,靠着唐山的名望,在招生他有着天然的优势,于是乎,在短短三年内,永宁大学在南洋就成为了不逊南洋大学的存在,至于研究生院,更是云集着四千余名来自唐山的优秀学子。
可也就是在这时候,唐山剧变让他的雄心壮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生源没了。
也正因如此,在大统领到来之后,蒋梦麟特意提到了生源问题。
“现在,南洋虽然有几十万中学生,但是今年只有不到8.7万高中毕业,明年只有7.9万,后年只有7.5万人,要等到五五年,才能重新突破10万人,这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大学的生源,所以如果不解决生源问题,我担心我们的高等教育是难以为继的,虽然这几年生育率可观,可是总不能等到十几年后吧。”
听他提到生源问题,李毅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这几年都是靠临时学校来补充生源,可是临时学校里的学生一共就那么多人,等级到他们毕业了,生源也就断了。”
李毅安口中“临时学校”是从唐山招来的“流亡学生”,他们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还有高中生,都是因为唐山局势的变化,从各地往南方、江南逃亡的学生,足足有几十万人之多,他们到了南方后遇到很多生活以及教学上的问题,于是南洋就派人游说他们来南洋,后来就有了大批的师生来到了南洋。
在他们抵达南阳之后,就被安置在各地的临时学校之中,在那里继续接受教育。
“国王学校呢?国王学校应该还有一些生源。”
李毅安特意提到了国王学校,当年国王学校在招生时,就把那些学生中的小学生以及初中生招入学校,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已经读高中了,不过他们并不在教育部的统计范围内。
这也是国王学校最为特殊的地方,独立在国家的教育体制之外,当然那里所实施的教育方式也是阶段不同的。
“回头我让国王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接一下,统计一下这几年有多少高中生。”
李毅安说道。
“阁下,国王学校说到底,和大学也是一样的,也是无根之萍,没有唐山的补充,毕业一批少一批。”
蒋梦麟毫不客气的指出了国王学校也不是治病的根本,毕竟国王学校的生源和大学一样都是来自唐山。
现在唐山那边的来源已经断绝了,大学的生源有问题,国王学校也好不到哪里去。
接着说道。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非得扩大生源问题不可。”
“蒋校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招留学生吧。”
蒋梦麟直接了当的说道。
“东南亚华侨差不多一千余万,再加湾岛、港岛,招留学生应该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能多招一千人,就多招一千人,如果有必要的话,我认为应该侨校实施补充,鼓励举办侨民中学,就像,教育部把三宝颜和泗水的学校纳入管理范围一样,我觉得,只要当地条件允许,我们就把侨校办起来,纳入到教育部的管理范围,派遣教员,提供教材,充分利用起侨胞的资源,甚至还可以在美国、古巴设立侨校,总之一句话,充分利用各地侨胞人口资源。”
与另一个时空到了湾岛后,从事农业复兴,进而主张限制人口不足,到了南洋后,一开始蒋梦麟还不明白南洋为什么鼓励生育,但是通过过去三年的观察与了解,他意识到南洋鼓励生育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即便是现在,人口已经突破3700万的时候,伴随着产业的兴盛,劳动力仍然是紧张的,以至于实业界都在报纸上呼吁进一步加大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力度,以缓解南洋劳动力紧张的局面。
这也让他的人口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多并不一定是负担,只要有产业吸纳过剩的劳动力,看似众多的人口就有可能变成红利。也正因如此,他甚至反思了自己的人口观,并且写信给旧事同僚,一同探讨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