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591节

  不过做为红海军元帅的戈尔什科夫,这会理智的选择了沉默,因为赫鲁晓夫同志显然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

  但是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疯子!

  他们都是疯子!

  科罗廖夫是,赫鲁晓夫也是!

  把人送上太空,他们怎么能想得起来。

  不是他们怎么的起来,而是科罗廖夫那个家伙是怎么敢去想象这种事情?

  而最可怕的是赫鲁晓夫居然相信了。

  他们两个家伙一个敢想,一个敢信。

  简直就是疯了!

  可是在他的眼前,这两个疯子却在那里聊了起来,聊着如何把人送上太空,然后再把它接回来。

  “……最后,太空飞船会降落在里海,海水和缓冲的气囊将会最大限度的减少降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宇航员的安全。”

  听着科罗廖夫的解释,赫鲁晓夫先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

  “不,不能是里海,科罗廖夫同志,苏联的宇航员必须要降落在苏联的土地上,毕竟,全世界都在看着他!所以,我们的宇航员从太空中回到地球之后,他必须要站在苏联的土地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要求,科罗廖夫整个人都傻了,回忆着之前的商定的方案,他说道。

  “赫鲁晓夫同志,这很困难,因为飞船降落时的冲击力很大,即便是有降落伞,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海上降落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赫鲁晓夫不加思索的否决了他的提议,说道。

  “我们的宇航员在回归地球的时候,必须要站在苏联自己的土地上!这是全苏联人民的渴望。”

  什么是全体人民的渴望啊!

  分明就是你觉得这很重要,或者说站在政治的角度,你需要这么坐……尽管心里在吐糟,但科罗廖夫一时间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是反驳,还是……遵从科学。

  相比于科学,政治更重要。已经没有了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至少在苏联是这样。

  是要怎么样才能够达成赫鲁晓夫的要求呢?

  就在科罗廖夫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旁的戈尔什科夫忍不住说道。

  “为什么不跳伞呢?”

  “跳伞?”

  “对,就是让他跳伞,既然我们能够把他送上太空,那就让他在回来的时候跳伞吧!”

  尽管戈尔什科夫的话语中带着讽刺,但却让科罗廖夫点头说道。

  “这……不是不可以!这样一来的话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什么?

  你居然信了?

  我只是在和你开玩笑而已!

  好吧……

  这个家伙真的是个疯子!

  戈尔什科夫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了,看着面前的这两个家伙,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两个疯子在一起的话,还会弄多么疯狂的举动呢?

  现在他甚至都不敢继续向下想了。

第946章 平凡之路(第四更,求订阅)

  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风波,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

  但是这种风波基本上是局限在各国高层,外界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毕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意识到通信卫星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通信卫星不过只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而已。毕竟,科学真真切切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是需要时间的。

  天将放明,徐子诺就和往常一样,早早的起床去领报纸,在分销点报纸的时候,他特意看了一下报纸上的新闻。

  “昨晚亚洲电视台第一次利用通信卫星现场直播南洋甲级足球联赛……”

  对于这场比赛他并不陌生,昨天晚上他和朋友们一起在邻居家看了这场球赛,比赛是在东宁举行的,比赛非常精彩。

  “卫星直播?”

  徐子诺压根就不知道这有什么新鲜的,然后就骑着自行车飞似的挨家挨户的送报纸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同龄人在那里送着牛奶。

  按照某些地方的说法,在南洋,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活的极其悲惨,可以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里的工人不仅饱受资本家压榨,甚至就连他们的孩子,那些七八岁的孩子都要做“童工”,以此来养家糊口。

  他们每天早早的起床,送报纸、送牛奶,总之,受尽了“压榨”,不过与图画中那些衣衫褴缕,面黄饥瘦满面悲愤的“童工”不同是。

  这些饱受压榨和资本家摧残的孩子们,大都是连跑带跳的把报纸、牛奶放到住户房门前。

  等到“童工们”回到家之后,会冲个凉,然后喝杯牛奶,吃个鸡蛋,至于主食是吃面包还是包子,或者饭团,那就要看母亲是唐人、是欧裔或者日裔了。

  不过,虽然玛丽是德裔,可是她每天都会给给家人准备三种早餐。

  丈夫的白粥、包子、鸡蛋,儿子和大女儿的牛奶、面包、培根和鸡蛋,小女儿则奶粉加米粉,至于刚刚满月的老四,自然是母乳了。

  在一家人坐在餐桌边用着早餐,玛丽和孩子们说笑的时候,作为一家之主的赵德亮,这会已经展开了报纸。

  看报纸是大多数南洋人的习惯,赵德亮也不例外。

  “噗呲!”

  突然正看着报纸的他差点没把饭笑喷出来。

  “怎么了?有什么有意思的新闻吗?”

  玛丽问道。

  虽然等到丈夫送孩子们去幼儿园、托儿所之后,正在休产假的玛丽也会通过看报纸来打发时间,但是丈夫的笑声后,她仍然好奇的看着丈夫。

  “没事,就是一篇新闻,官邸发出的通知:说是为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今后南洋在各种公文、著作和报纸、刊物中,除了引用历史文献不便改动外,一律要求用“满清”这个名称,不得使用“清朝”或“大清”之类的称谓。”

  玛丽一脸茫然的看着丈夫,至于阿铭和阿香他们,也都是一脸迷惑。

  这很好笑吗?

  “不是,这不是前阵子,报纸上有学者建议说,为了增进团结,消弭误解,南洋应该像其他地方一样,禁止使用“满清”这称谓,这不,官邸回复了,这回复……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啊!他们甚至还不如不提议呢,题的时候还没人在意,这不提过了,结果却落得这个下场。”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赵德亮的笑点,相比于什么国家大事,玛丽更喜欢看一些八卦,什么明星绯闻之类的新闻。

  “妈,老师说今天下午,放学要晚一个小时,我们要到动物园踏青去。”正大口喝着牛奶的阿铭,嘴里含糊地说着。一抬头,他的眼睛盯上了坐在上位一边喝粥一边看着早上报社送上门报纸的父亲:

  “爸,给我五分钱的零花钱呗!”

  一边喝粥一边看报的赵德亮头也没抬的,打起了家里童工的主意。

  “可以,不过你这周要自己收拾房间!零花钱你要自己挣。”

  “好耶!”

  就这样一家人用过早餐后,赵德亮带着孩子出门,正要上车的时候,站在门口,抱着小儿子的玛丽提醒道。

  “一会你别忘了去邮局把东西给毛头寄过去。”

  “嗯,我知道了。”

  “乡泽的体检也要去预约一下,都已经满月,还有疫苗!”

  在妻子的叮嘱中,赵德亮开着车把孩子们分别送到幼儿园、托儿所,然后才开车前往公司,不过去公司之前,还要再去一趟社区诊所,在那里给小儿子预约体检,虽然体检和疫苗都是免费的,可是这些都需要提前预约。并不多用了半个小时,才完成预约,尽管耗费了一点时间,但是赵德亮并不担心会迟到凭预约单即使是迟到也可不影响他的满勤。

  这是为人父母的特权,当然也是南洋官方催生的手段,什么长产假啦、托儿所、幼儿园,免费的奶粉以及育儿津贴,说白了,都是为了提高生育率。

  多子多福,在南洋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可以带来实惠的。对于此,赵德亮是深有体会的。

  “今年退税,差不多可以退全额了!”

  赵德亮口中的退税,指的是个人所得税,在南洋,无论收入高低,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任何人能够例外。

  便是那些做小生意的也要依法报税,否则,一但国税局找上门,发现他们没有依法报税,有偷税漏税现象的话,等待他们的不仅仅只是重额的罚款,还有牢狱之灾。

  过去的这些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放到国税局的手里,他们也都为之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正因如此,现在的南洋人早就养成了报税的习惯,甚至在南洋还有专门的报税师,就连小学中学的课程之中也有专门的报税教学。

  虽然这里人人都缴纳个税,但是等到次年,则会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再实施相应的退税。

  而在个人所得税的抵扣项中,抵扣幅度最大的育儿抵扣项,一胎抵扣20元,二胎抵扣30元,三胎抵扣40元,四胎抵扣50元,五胎抵扣80元,六胎及以上抵扣额度达120元,而且这个抵扣项是累计的。

  按照这样的抵扣额度,生个六七个孩子,别说是赵德亮这样月薪只有30多元普通人,哪怕就是他的媳妇,月薪超过60元的医院护士长,七七八八的一扣除,基本也是不用交个税的。

  “还是多生几个孩子的好,多子多福不说。还可以多退一些税。”

  心里这么盘算着,赵德亮便开着车一路到了单位,停好车后,他就和往常一样,先去换了身制服,然后在值班室里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然后就坐在岗亭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报纸。

  这份工作是非常轻松的,排除每周的两个夜班的话,简直就是一份坐着拿钱的工作。偶尔的一些进入食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员会和他打着招呼。

  “赵师傅!早啊!”

  手中端着一杯咖啡的李舜,在经过值班室时,招呼道。

  “李博士,您每天来的都是这么早!”

  赵德亮笑眯眯的说道。

  李博士和他是同乡,都是皖省人,虽然离的远了点,可在南洋,同乡之间总有那么几分情谊。

  “有些事情需要赶一下。”

  李舜一边说,一边走进了大楼,

  而坐在岗亭里的赵德亮,又一次拿起了报纸杂志,在看着报纸的时候,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恰在这时一篇新闻映入他的眼帘,不过却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南洋波斯湾石油公司在其海上勘探区发现大油田!”

  对于赵德亮来说,这只是一篇新闻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随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停车场,看着些进出的汽车。

  而他并不知道,这篇新闻所引起的轰动……

第947章 黑金(第一更,求订阅)

  一月,波斯湾畔,海风带着淡淡的咸湿气息,轻轻拂过海面。碧波荡漾,仿佛是天空的倒影,又似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

  在这片宁静的海域上,一座巍峨的海上钻井平台矗立着,一群海鸟在空中盘旋,时而飞过海上钻井平台,或许它们会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钻井平台上的人们,好奇着他们在干什么。

  “好了,开始。”

  张伦启动了钻机。“波斯湾一号”钻井平台,再一次开始了工作。

  尽管他们并不清楚地下有没有石油,但是在抵达波斯湾,完成平台的安装之后,工作就开始了。

  “继续,”陈雷说。

  “继续,”

首节上一节591/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