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672节

  “你可曾深思熟虑?”

  高秉涵立正,目光坚定:“是的,长官。”

  “很好,你留下。”

  随着一轮轮筛选,会议室最终只留下了三十二名飞行员,他们彼此对视,眼中既有对未知的疑问,也有对荣耀的渴望,但是却没有任何恐惧。他们明白自己人的任务将担负什么样的风险。

  无非就是死亡而已经!

  便装男子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扫视着他们:

  “你们即将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项风险极高,甚至可能让生命永远镌刻在星辰大海中的任务。现在,如果有人想要退出,我绝不会勉强。”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理解与尊重,但飞行员们的脸上只有坚毅与不屈。他们相互对视,无需多言,便已达成默契为了这份荣耀与梦想,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你们或许听说过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从你们之中挑选出未来的宇航员,去征服那片未知的宇宙!”

  此言一出,整个房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撼,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高秉涵,他的嘴巴微张,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宇航员?

  上太空?

  这不仅仅是“高风险任务”,更是人类勇气的极限挑战!

  毕竟,人类还从来没有进入过太空!

  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便装男继续说道,他的语气中既有对未知的敬畏,也有对这群精英的期待:

  “接下来,你们将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从身体到心智,每一项都将是对你们极限的挑战。记住,只有最优秀、最坚韧的战士,才能跨越重重难关,成为那少数中的少数。”

  在2300名飞行员中,挑选出20名飞行员,这就是百里挑一。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这些陆海空军的飞行员们,便开始了海选,首先是身体素质上的严苛考验。候选人们如同被精密仪器审视的宝石,每一项生理指标都被细致入微地测量与评估。从心脏的强健跳动,到骨骼的坚韧承受,再到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每一丝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决定他们的去留。

  紧接着,是智力的迷宫探索。复杂的模拟任务、精密的数据分析、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每一挑战都是对大脑智慧与反应速度的极限拉扯。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飞行员被淘汰了,尽管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终于整整历时半个月,最终有10名候选人们入围,当最终的名单揭晓时,高秉涵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的脸庞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上太空!

  我有机会上太空了!

  ……

  “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得知宇航员候选人已经挑选出来后,李毅安显得非常平静,只是静静的说了一句。

  对于宇航员如何培训,李毅安完全是一个外行,顶多也就是知道美俄都在游泳池里培训过宇航员,但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恐怕只有天知道,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摸索着的。

  加加林上太空的时候,苏联人知道如何培训宇航员吗?

  显然也不知道,大家都是在一张白纸上摸索着进行的,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这正是早期太空探索最伟大的地方,没有经验,没有先例,有的只是个人的勇气。

  “阁下,那么这个消息是否对外公布呢?”

  听着余向东的询问,李毅安想了想,说道。

  “当然要公布了,美国人去年不就公布他们的“水星计划”了吗?咱们也是时候公布自己的载人航空计划了。”

  两年前,苏联成功发射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波特尼克1号”,令美国上下深感惶恐,由此竭力急起直追。从去年开始,苏联和美国都做出了载人航天的计划并开始执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和苏联都进行了多次载人飞船的无人飞行试验,逐渐掌握了载人飞行的能力。其实南洋也差不多是在同期开始的这一计划。

  去年的10月1日,美国政府的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正式运作。12月17日,NASA宣布行将实施“水星计划”,其目标是将人送上环绕地球的空间轨道,并同飞船一起安全返回。

  因为在发射人造卫星的竞赛中让苏联占了先,美国极其想要扳回一局:赶在苏联之前率先将人送入太空。在以冯布劳恩为首的火箭专家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时,NASA发布“申请研究型航天员候选人职位的邀请书”。经过一系列高强度的面试和考核,最终从110名参选者中选拔出7人。

  而相比于美国以及苏联,南洋显然慢了很多,毕竟,现在他们的宇航员都开始培训了,而南洋这边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但是最终谁领先,恐怕只有老天才知道。

  很快南洋航空航天局就向外界公布了“夸父计划”当然,只是第二阶段把人类送上太空。并且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了南洋已经挑选出了首批宇航员,他们未来的日子里完相应的训练。最后他们将会被送到太空。

  “……十名宇航员候选人分别来自海军、空军和陆军,他们都是最出色的飞行员。”

  在电视机传出这个新闻时,高秉涵把目光投向转向身边的妻子,想了想,说道。

  “洁英,”

  “嗯?”

  “我就在名单里。”

  现在终于可以说出来了,不需要再保密了。

  “什么?”

  刘洁英扭头看着丈夫,问道。

  “什么名单?”

  “宇航员候选人名单。”

  高秉涵认真的说道。

  “我就在电视新闻里的那个宇航员名单之中!”

  一瞬间,刘洁英整个人都愣住了,就这样坐在那看着丈夫,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他看了好一会,才说道。

  “你,是宇航员了!”

  只是候选人……

第1069章 大英帝国的遗产(第三更,二合一)

  “……目前,我国的宇航员候选人正在进行最后的选拔,他们每天都需要接受极其严格的测试与训练……”

  听着收音机广播里传来的新闻,趁着等红灯的空儿,梁思诚的朝着天空望去,蔚蓝的天空上,看不到一丝云朵,

  “要不了多久,我们唐人就能冲到外太空了!”

  仅仅只是这个念头闪现的功夫,梁思诚的内心就涌现出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一种难以言状的自豪与自信瞬间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正是南洋给他带来的,在过去的这些年,这片土地一再给他们带来太多的惊喜。

  而他的心态也从“他们”变成了“我们”。

  现在的南洋,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家,这个家总是会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无论是个人或者国家以及民族方面,总是会不断的给他们带来惊喜。

  对于梁思诚来说,自从来到南洋之后,他所参与主持的建筑工程数量之多简直超出他的想象。

  奥林匹克体育场、百货公司大厦、图书馆……那些大型工程一个接一的,让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他的建筑工程师大体上也都是如此,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空……万户……夸父……唐人!”

  心里念叨着这几个词,梁思诚便驱车沿着朱雀大街行驶很快,便来到了朱雀大街的尽头,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起伏的山地,而在山地之间,一座巍峨的建筑群就这样闯入了他的视线之中。

  看着这片中带着浓浓华夏建筑风格的宫殿群,梁思诚默默的抿了一下嘴唇,轻声说道。

  “大明宫!”

  在吐出这三个字时,他的目光中多少带着一些期许。

  大明宫那是盛唐的皇家园林,也是华夏最辉煌的记忆。而且其名中还带有“大明”,这是最后的汉人王朝。

  唐与明,就这样结合在了一起,在南洋,以一种极其特殊的方式。

  而这个宫殿群是什么?

  就是南洋未来的官邸……

  “就是官邸,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宫殿啊!”

  梁思诚的心里默默的闪过这个念头,甚至还浮现出了妻子对他说过的话。

  “也许有一天,阁下是会当皇帝的。”

  林薇因看着“大明宫”的模型说道。

  “这怎么可能,南洋可是共和国,阁下怎么可能逆潮流而动?”

  “南洋是共和国不假,可是共和国在哪?”

  林薇因一边反问,一边走到地图边,指着地图说道。

  “长安在北婆罗洲公司,往南是沙捞越王国,至于太平、永安、永宁、中兴、东宁……这里的地方都是北婆罗洲公司买下来的,他们都是属于公司的,你说共和国在哪里?”

  妻子的问题,让梁思诚愣住了。

  是的,共和国在哪里?

  南洋作为一个共和国……事实上,却是一个没有一寸国土的共和国!

  或者说,共和国只存在于纸面意义上!

  “将来,或许有一天,南洋肯定是要面对这个问题的,共和国不可能永远都没有土地,同样,王国与公司也注定将会得到解决,到那时帝国或许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林薇因看着宫殿建筑说道。

  “这座“大明宫”可能就是南洋的皇宫,或许,到那个时候,南洋就不再是南洋了,而是……”

  是大唐吧……

  梁思诚的眉头微微一蹙,悠然长叹一声,然后就走进了工地。

  这个工程已经持续了6年,如果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开始算起的话,那么已经持续了超过8年。

  是因为工程太过浩大了吗?

  当然不是。

  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大明宫”的优先度并不高。虽然它是未来的官邸,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或者资源都是首先保证公共工程。

  无论是长安的地标式建筑或者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筑以及后来的奥运会配套建筑。他们的优先度都远远高于官邸,有时候资金紧张的话,大明宫的资金会被直接挪做它用。

  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进入到真正的全面施工,现在大明宫的宫殿主体基本上已经完工了,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以及外部的园林施工。

  不过长期的施工也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在园林里的那些树木花草早就已经生长了起来。

  进入工地后,梁思诚就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忙活了起来,现在因为主体早就已经完工,所以他都是每隔几天,才会来工地,毕竟,他还主持着其他的多个建筑项目。

  “官邸的地下通道目前已经完工了,它和南洋的1号地铁线路相连,另一头则是深入到后方的山体,山体内部核隐蔽所……”

  其实真正拖延大明宫工期的并不仅仅只是资金和人力,最重要的是它的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防空洞,而是一个和长安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以及高铁相互连接的地下工程。

  这个地下工程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地下堡垒为防范核武袭击,李毅安在要求工程师们设计大明宫时,同期修建了地下指挥中心,一旦遭遇核袭击,既可用来避难,又能发动反击。

  地堡它位于大明宫后方2.8公里的大山,其山体并不是太高,凸出地面的部分仅有600700米。不过其最大的特点是山体全部为坚硬的花岗岩,形成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地堡上方是数百米厚的花岗岩,多层的地堡总面积近70000平方米,分多个区域,有专供李毅安使用的办公室,还有会议室、作战指挥中心以及食物、水和氧气储存区。内部通道宽不足3米、高约4米,墙体为厚厚的钢板和钢筋混凝土。

  地堡里储存的食物可供10000人维持生活30天。

  在数万日本战俘的努力之下,这个低保前后耗时5年才完工,甚至是李毅安敢和苏联梭哈的底气所在。当然了,这个地下隐蔽所只是一种后备手段而已。

首节上一节672/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