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727节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苏联人想要吃更多的肉,他们肯定就渴望得到海外的粮食基地有比非洲更加合适的海外粮食基地吗?

  没有了!

  那哪里是什么猪肉,分明就是苏联进军非洲的号角啊!

  就这样,在养猪场参观了一圈之后,在离开养猪场后,在高速路上行驶着的时候,突然像是发现什么似的,赫鲁晓夫指向远处的小镇,说道。

  “我们可以到那里看看吗?看看你们南洋人的生活。”

  赫鲁晓夫直接来了一个突然袭击这就是一个途径的小镇子,你们肯定没有做什么提前安排吧。

  唯恐对方会拒绝似的,赫鲁晓夫又特意强调到:

  “这几天一直是在你们的城市里进行参观,我还没有到你们的乡村。去亲自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当然可以。”

  李毅安笑着说道。

  很快车队就驶出了高速公路,驶入了这个距离公路足足有几公里的小镇。

  不过,车队一驶进小镇,赫鲁晓夫就后悔了镇子的道路不是苏联式的泥路,而是黑色的柏油路,平整且干净,路面就像是刚刚建成似的,干干净净的不见丝毫杂物。

  路边的建筑虽然大同小异,但被漆成各种颜色,白色或者和绿色、黄色,五颜六色的房屋,却又不显得凌乱。

  房屋前方大都铺有大片的草坪,白色的矮栅栏处还种着花朵。有的房屋前还停着小电车即便是远在苏联,赫鲁晓夫也知道,在过去的两年中,南洋生产的小电动车受到不少人的欢迎。苏联的科研部门也曾购买过几辆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不适合苏联。

  但是他们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极其廉价的汽车。如果不是因为苏联的冬天太冷,在冬天时只能行驶三四十公里的话,这肯定就是一种非常适合苏联人的汽车。

  如果这些房子非要说有什么一样的话,就是所有的房子走廊前的立柱上都悬挂有国旗。

  南洋刚刚过完国庆才一个多月,十二周年!

  这个国家才建立12年……仅仅12年!

  赫鲁晓夫的心里如此想到,虽然心里有些后悔,但是他仍然说道。

  “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吧。”

  车队停下了,然后李毅安问道。

  “你看,我们到哪一家去看看?”

  “就去那一家吧!”

  赫鲁晓夫指着不远处一座房子,那家门外并没有停着汽车,想必生活应该很差吧。

  随行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上前敲开了主人的房门,开门的妇人一见到这么一群大人物,惊讶的都说不出话来,但更的是激动。

  李毅安主动上前问道:

  “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

  “当然,当然可以,阁下,请,请进……”

  在女主人的邀请下,一行人走进了这户人的家中,瞬间,赫鲁晓夫就沉默了,内里装修虽然简单,但是陈设却不简单。客厅里摆放着木制的沙发,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新闻,头顶上,电扇呼呼的转着。

  这就是南洋人的生活吗?

  “你的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

  赫鲁晓夫问道。

  “他在附近种植园上班,不过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养殖场里。”

  南洋的种植园是综合经营的,既然有种植也有养殖。

  “一定是其中的干部吧。”

  怀抱着婴儿的妇人有些茫然的,看着翻译问道。

  “干部?”

  显然,南洋并没有这个词汇。

  “什么是干部?”

  翻译在一旁解释道:“就是种植园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他就是一个普通职工,哪里是什么管理人员。”

  “那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120元,”

  闻言赫鲁晓夫直接沉默了下来,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毕竟,在苏联的集体农庄中,庄员的劳动报酬甚至还不到50卢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赫鲁晓夫的内心真的有种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正是来源于对比。但不过只是瞬间,他就调整了情绪问道:

  “那你工作吗?”

  “当家的一个人挣的就够一家人用的了,我也就是在忙季的时候,到种植园里帮帮忙。”

  一个人工作……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赫鲁晓夫环视着周围,他有些费解了,其实,在南洋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工作的事情也不多,也就种植园比较常见,因为这里的工作岗位不多。不过随着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兴起,未来种植园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在他沉默时,妇人这才意识到,家里来了客人,连忙从厨房的冰箱里拿出几瓶芬达,用开瓶器打开后,递上了一瓶冰镇的饮料。

  面对冒着泡的奇怪饮料,闻起来像是一股水果味,赫鲁晓夫他还是尝了一口,随后眉头微扬,味道好像还很不错,接连喝了好几口,甚至还特意看了一眼手中的瓶子。

  这一幕被媒体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拍下,当天便登上了南洋的头条新闻,并且通过电视屏幕传遍了世界。

  这一刻,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盯着赫鲁晓夫和他手里的芬达……

第1135章 以鹅惠南进行中(第三更,求订阅)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南洋!

  关注着赫鲁晓夫的访问,原因无它这里是南洋!

  “赫鲁晓夫是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候进行的访问!”

  美国驻长安大使馆西北角的一间办公室里,安德森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新闻,说道:

  “众所周知,北方湾海的局势很紧张,而他在这个时候访问南洋,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三个月前,他秘密访问了长春,”

  “有消息称,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机场既没有铺红地毯,也没有仪仗队,甚至公开的照片,也就是握手而已。”

  办公室里,安德林和耐德一同看着电视新闻,一起推测着赫鲁晓夫访问南洋的目的,美国对这次访问是非常看重的因苏联通过各个方面释放出信号,要和美国进行“和平竞争”。

  而他们对南洋的访问,有可能意味着莫斯科的对外关系处理方式将会发生调整。

  毕竟众所周知,南洋和苏联已经发生了多次直接性的冲突甚至对抗。而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的访问,显然是冲着化解双方矛盾来的。

  当然外交上的事情从来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而现在,他又来到了这里。”

  “所以呢?据说对赫鲁晓夫的邀请是上半年发出的。”

  “他在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有他们的意图。”

  耐德抽了口烟,然后说:

  “我们每天都是从各种细节中去发现问题,可以肯定一点是,他这个时候来长安,其目的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缓和和南洋的关系,很有可能还有更为深远的问题。”

  “你的意思是,他们和东大之间发生了问题?”

  “我们总是这样着手分析在问题。”

  咧嘴一笑,安德森说道:

  “最终从具体事物中,分析出一些结果。”

  “他们会告诉我一些情报的,”

  耐德电视新闻,说道:

  “但是绝对不会告诉我们全部,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游戏,哪怕盟友也是如。”

  耐德看着电视新闻,此时播放的新闻是赫鲁晓夫在永安的印度洋银行央行印度洋银行实施双央行制,一家位于伦敦,一家位于永安。

  “这个新闻有点奇怪,赫鲁晓夫居然会去参观印度洋银行,在他们的嘴里,那可是殖民地银行!”

  “是的,确实有些奇怪。”

  一般情况下,苏联人基本上不会对证券公司、银行之类的东西产生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资本主义的,对此,他们当然没有任何兴趣,可是在电视机里传出来的新闻,却让两个人都傻了眼。

  “……赫鲁晓夫表示,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苏联正在谋划成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与各国共同投资和联合建设。

  对此,随行的赵士杰总长对此也是深表赞同的,总长认为,各国共同投资与联合建设,是欠开发国家发展所必须的,最好是各国合作进行,而南洋愿意在这种合作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虽然电视新闻说的很简单,可无论是安德森、还是耐德他们都听傻了眼,

  嘴里叼着香烟,耐德那张坚实的面庞上仿佛要竭力显露什么。

  良久,他才说道:

  “这是南洋式的幽默吧?南洋……这群资本家,居然对苏联人的合作银行有兴趣!”

  “是啊,他们是不是疯了,这可是一个地地道道苏联式的东西。他们居然愿意在其中发挥作用。他们是不是在和俄国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喝伏特加喝大了?”

  “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耐德,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是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士杰的一句“发挥作用”,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这是南洋!

  南洋的什么?

  是西方世界在亚洲的中流砥柱!

  是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是西方世界的经济骨干!

  而现在南洋居然对苏联人提出来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有了兴趣,这只能说见鬼了!

  见鬼的代价是什么?

  使国际股市震荡,而与此同时,永安指数却微涨些许在投资者们看来,这等于南洋进入了东方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一种利好。

  不得不说市场对市场信息的解读有很多种。

  “见鬼了!”

  在白宫,艾森豪威尔将手中的报纸一丢,大声说道。

  “先生们,我可以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南洋居然对苏联的那一套产生了兴趣!”

  说罢,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财政部长罗伯特伯纳德安德森,试图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总统先生,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莫斯科在几个月前,提出了成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的构想,其表面目的是借鉴西方的国际投资银行模式,进行共同投资和联合建设。

首节上一节727/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