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89节

  唯一的问题就是兵力。

  在接到命令后,孙德林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部队乘车出发,没有重武器有拖累,甚至都不需要携带多少备份弹药,五千援军差不多是在德军进攻的当天,才抵达巴斯托涅。

  巴斯托涅守军终于突破了一万人!

  凡尔登盟军司令部内,艾森豪威尔并不知道有一批援军抵达了巴斯托涅,不过他仍然在试图加强当地的力量,其实就是让撤退的美军留守巴斯托涅。

  “我们在那里大概有三个营的兵力,其中两个营是炮兵,我的建议是临时任命哈里杰弗逊少校为代理团长,然后由他接管巴斯托涅的防御……”

  一名参谋军官的话音刚落,布雷德利就直接说道。

  “在这个时候,不要再节外生枝了,那些中国人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少校的指挥的,艾克,”

  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后,艾森豪威尔说道。

  “我们在那里有多少兵力?”

  布雷德利说道。

  “现在大概有两个团,他们面对的德军是三个师!不过,那些德军并不满员。”

  “再不满员,也是三个师,”

  艾森豪威尔又问道。

  “101师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巴斯托涅?”

  在艾森豪威尔看来,只有美军才能守住巴斯托涅,至于那支特遣队,只是临时应急而已。

  “大概需要三天时间……”

  三天……

  德国会给他们三天的时间吗?

  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

  但三天后,消息就传来了。

  巴斯托涅第三天,德军迂回于巴斯托涅后方,切断了巴斯托涅与外界的联系。而增援过来的101空降师与德军发生遭遇战,他们的进攻被德军战斗军击退。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艾森豪威尔张了张嘴,足足愣了好一会,然后他把目光投向布雷德利,说道。

  “我们好像……”

  “艾克,我们现在必须要全力打通增援巴斯托涅的道路,现在那里是这场战争的关键。”

  即便是没有任何军事素养的人,都能看作为七条公路和铁路交汇点的巴斯托涅是何等的重要,一旦德军占领那里,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击穿整个比利时。

  “可是他们能坚持下来吗?”

  艾森豪威尔反问道。

  “艾克,你看过魏德迈的报告吗?中国人能用膛线磨光的步枪和几发子弹在日军的进攻下,顽强的战斗七年,他们就肯定能在那里坚持七天,七天……”

  布雷德利说道。

  “七天之后,我们肯定能打通与巴斯托涅之间的联系,现在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他们在那里战斗七天而已。”

  此时的布雷德利显得极其自信,只不过相比于他的自信,艾森豪威尔的心里却没有底,没有底的不是其它,而是天气。

  “天气……”

  扭头看着窗外,尽管此时的凡尔登是阳光明媚,可是阿登山区却是大雪纷飞。

  “阿登的暴风雪并没有丝毫停下来的迹象,我们的飞机即便是飞到那里,也不能提供任何支援。”

  “这也是正是德国人的目的,恶劣的天气削弱了我们的空中力量,没有了空中支援,德国人又夺回了战场上的优势。”

  “没有空中支援,他们能坚持七天吗?”

  艾森豪威尔不知道答案,布雷德利同样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很快,他们就得到了一个答案,答案是从巴斯托涅发来的“我们一直都是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战斗。”

  ……

  伴随着猛烈的炮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儿,剧烈的爆炸将镇子变成了废墟。在猛烈的炮火中,两辆三号突击炮掩护着步兵推进。

  废墟在坦克履带的微微颤抖着,置身于瓦砾间赵应时看到突击炮旁好那些白色身影朝着自己这边冲了过来。他端起起STG44就扣动了扳机。

  可是枪却没有打响,弹匣空了。

  “谁有弹匣,谁哪还有弹匣……”

  因为子弹已经在先前的反冲锋中打空了,赵应时只能从腰间拿出手枪,一边用手枪射击,一边呼喊着战友。

  “哒哒哒……”

  身边的一名战友着突击步枪据在腰间向街道上的那群身影响扫射。同时着稀落的而沉闷的步枪声,德军开始还击了,伴随着突击炮轰鸣,战友们的阵地被炸飞上了天。

  “该死的……”

  看到左侧的有一个战友倒在血泊中,赵应时骂了一句,就猫着腰跑了过去,最后一下扑到战友的身边,从他的战术背心弹匣包里摸了出了两个弹匣,刚装好弹匣,就端起突击步枪一阵扫射。

  “轰”的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

  赵应时回头一看。一座破墙已经在爆光中化成了瓦砾。那边的几名战友,不是倒在血泊中,就是被埋在废墟里。

  “撤退,你们先撤,我掩护!”

  躺在血泊中的战士看着不愿撤离战友,大声怒吼道。甚至将枪指向身旁的战友。同时还不忘记取出弹匣,脱下战术背心扔给距离自己最近的战友,因为战术背心是可以保命的玩意。它确实能够挡住子弹。

  随后血泊中的战友端着突击步枪,继续战斗着,很快,急促的枪声消失了。

  “啊……!”

  身后传来的嘶吼声和手榴弹爆炸声,让赵应时和战友们都像只垂死的野兽一样撕吼着。泪水已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他们不知道从这里能不能回到衡山,但是在这一瞬间,他们的泪水流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战友是为了他们而牺牲的。

  在战场上他们都是愿意为了彼此而牺牲的。

  眼里含着泪水,赵应时只是麻木的拖着受伤的腿蹒跚的向前奔跑。

  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巨大的气浪把他掀翻震昏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轰隆隆的炮声又把他给震醒。德国人的大炮仍然在轰鸣。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应时晃了晃晕忽忽的头。刚想从路边的雪地中爬起来。朝周围望去。战友们已经离开了。朝脖间摸了一下两块铭牌只剩下了一块。显然战友已经误认为他已经死去了。

  很快,他就朝着己方守卫的防线跑了过去,或许,在外人的眼里,他已经死了,但是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弟兄们去战斗,为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弟兄们。

  在他的身后,占领了镇子的德国人也像是受伤的野兽一样,在那里舔舐着伤口,地上的尸体和镇子内外燃烧的突击炮、坦克,无不在提醒着人们,他们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一个冲锋……”

  看着手中的损失报告,拜尔莱因忍不住抱怨道。

  “一个冲锋,我们冲了四天……”

  结果冲了四天,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这座城市仍然牢牢的掌握在敌人的手里。

  更要命的是他们在这里付出的损失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极限,如果再这么损失下去的话,他的部队很有可能失去突击能力,毕竟901战斗群这里已经损失了上千兵力,还有二十几辆坦克。

  付出如此惨重的损失,所得到的仅仅只是几个不起眼的小村子。

  “该死的,那些中国人打仗的时候,怎么比俄国人还顽强。”

  曾经在东线和俄国人打过仗的拜尔莱因在感慨之余,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日本人会在中国打了七八年,还没有击败中国人,没有办法,那些中国人实在太顽强,不仅如此,在战场上他们简直就是一群无所畏惧的勇士。

  仅仅只是几天的交手,就让拜尔莱因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些来自中国的军人。

  拥有这样的士兵是所有军官的渴望,是和这样的军队打仗绝对是所有军人的噩梦。

  但即便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拜尔莱茵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命令部队进攻,毕竟,这座城市是他们进军比利时的必经之路,即便是现在主力部队已经绕了过去,但是他们卡在这里也是不是个事啊。

  裸奔了……恳求各位大佬继续支持!求订阅,求收藏,求追读!拜谢!!!建了一个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146章 宣传的力量(第三更,求订阅)

  巴斯托涅仍然在坚守!

  12月7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巴斯托涅这个比利时小镇,突然登上了美国的报纸头条。

  从《纽约时报》到《华盛顿邮报》再到《波士顿先驱报》,从东海岸直到西海岸,几乎所有的大报社都在头版报道了巴斯托涅之战。

  广播电台里同样也在讲述着这场战役。

  不是阿登战役!

  而是“巴斯托涅战役!”

  这是一场史诗性的战役!

  拥有五个师的德国装甲军正在进入巴斯托涅,而在那里仅仅只有几千“美军”,他们的手中只有步枪、迫击炮,而德国人却是整整一个装甲军。

  此时在美国几乎所有城市的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场战役,谈论着这场战役中英勇“美军”。

  6000VS70000!

  轻步兵VS装甲兵!

  只要一想,就他妈的刺激。

  不对,是只要一想,就知道结果,这注定是一场悲剧,等待他们的注定将是死亡,是失败。

  可是这些手持步枪的步兵不仅没有失败,还成功的坚守了这座城市!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在美国的报纸上,压根就没有巴斯托涅的新闻,甚至就连德国人反攻,也只是出现在报纸的角落里。

  但,绝大多数时候,钱是万能的。

  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比如,可以让包括《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在内的报纸在头版刊登巴斯托涅之战。

  同样钱还可以让那些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大咖们,用饱含热情的文字去描写巴斯托涅之战。

  在这些人中最为卖力的是索尔兹伯里,这个刚刚从莫斯科回来的美联社新闻记者,曾经去过列宁格勒采访,相比于其它人,他对围城战有着更直观的了解。因为新闻线索有限,为了对得起5000美元的稿费,他将许多在列宁格勒采访时获得的线索,嫁接到了巴斯托涅。

  在他的笔下,巴斯托涅是一个遍地英雄地方,为了能够让文字更加精彩,他更为夸大了德军的兵力第47装甲军,成为了一齐编满员的,装备着大量让人望而生畏的虎王以及黑豹坦克。甚至就连其士兵也都是从东线调过来的身经百战的精锐。

  他用尽他所有可以使用的文字把第47装甲军塑造成为德国最强大的军团,而巴斯托涅正是这个最危险最厉害的敌人志在必夺的地方。

  在他的描述里,德国的第47装甲军简直就是撒旦在世界上的代言人,在战争之初,他们作为入侵俄国的急先锋,一路直指莫斯科,尽管德军一次次的失败,但是第47装甲军总能力挽狂澜,总能击退俄军逃出生天,这支装甲军简直就是东线的“不死军团”,是在任何时候,都会让朱可夫、崔可夫等俄国元帅们心生畏惧的德军精锐。

  作为美国作家协会副会长的他把他在文字上的造诣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用尽了他所有的华丽词藻和施展出他所有的煽情功夫试图让人们相信,在巴斯托涅的“美军”遇到了一个多么强大的敌人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的如此强大与邪恶的敌人。

  索尔兹伯里终于成功的让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话,他又一次书写一篇精彩至极的文字向美国报界展现了他的归来。

  在他那篇史诗性的新闻报道中,德军是何等的强大,巴斯托涅的美军是何等的弱小。他用华丽的文字的描述了什么是螳臂当车,是什么是以卵击石。

  而所有华丽的词藻,最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了衬托出巴斯托涅守军的英勇,在他的描述中,巴斯托涅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阻挡德国人的坦克,他们在雪地中与精锐德军撕杀。

  在他的描述下,巴斯托涅之战变成了一篇史诗。

  6000VS70000!

  人类VS坦克!

  意志VS钢铁!

  这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一夜之间,巴斯托涅成为了美国舆论的中心,美国的新闻记者们当然乐意描述自己的英雄们,于是乎,从报纸到广播,人们听到的是巴斯托涅,谈论的是巴斯托涅。

  不过他们这会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巴斯托涅的那支“盟军司令部特遣队”只是一群穿着美国军装的中国人。但是新闻传播之后,一个自然而然的效果出现了。

首节上一节89/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