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0节

  蒋钦的话语,令车阵内的部曲们一阵惊慌。

  一名年轻人也凑到中年男子身边,说道:“叔父,他们没有恶意,我们这般得罪他们,是否不妥?”

  中年男子怒斥道:“蠢货,你怎么知道他们真的会一直没有恶意?部曲表现的不堪,我再表现软弱,只会凭空增加他们的歹念。记住,出门在外,只有像刺猬一样,别人不敢靠近,双方保持距离,才是真正的稳妥。”

  不得不说,他这番总结,十分符合乱世的生存法则。

  几十名部曲弯弓搭箭躲在车辆后面,任何人想要靠近都要认真思量一下。

  至少孙策没有打算带着十几名骑兵上去硬拼一回,他调转马头,对蒋钦吩咐道:“算了,我们走!”

  十几名骑兵策马奔驰,转眼就消失在豪强一行人眼中。

  蒋钦跟在孙策身边,愤愤的问道:“将军,我们就这么走了?”

  孙策问道:“不然呢?”

  “您让我调集本部人马,我保证把他们全部碾碎。”

  孙策看了他一眼,问道:“缘由呢?只因为他们没有草药?还是因为他们保持了戒心?”

  蒋钦气势顿时一滞,因为这两个理由就把人砍死,那不成强梁作风了?

  他愤愤了许久,才嘀咕说道:“就凭他们对将军语气不敬,就该砍死。”

  孙策笑着说道:“现在奋兵击之,杀戮泄愤,十分容易,每个拥众营私的豪杰都能作到。但你蒋钦的目标就这么简单?江淮英雄,舍本土,弃妻子,从四面八方投入我麾下,难道就是做个烧杀劫掠的强梁?”

  蒋钦嘿嘿一笑,说道:“那肯定不是,我们跟着将军就是为了区别于这些朝生暮死的宵小,创建一份宏图大业。”

  而另一边车阵内的豪强部曲,见到孙策等人离去,纷纷大舒了一口气。只有正面应对十几名铁骑,才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压迫感。

  统领这支部曲的中年男子立即对身边的年轻人吩咐道:“你带两名得力人手,骑上骏马跟着他们。”

  年轻人惊讶的问道:“叔父,他们都走了,我们干嘛还要多生事端?”

  “你怎么知道他们走了?万一他们是回去调集大队人马呢?”

  年轻男子不以为意,也不知道这队人马是在哪里来的,等他们一路迢迢回到远方的营地,再点齐士卒,然后带上徒卒赶过来,己等早就远离此地了。

  他骑上马,随意点了两个人手,就懒洋洋的朝着孙策等人离去的方向追了过去。

  中年豪强见状怒不可遏,骂道:“他总是这般漫不经心,早晚要吃个大教训!”

  其他人都在忙于重新梳理车队,来不及宽慰,就见远方的三人骑着马疾速返回,因为骑术不佳,三人都抱紧了马脖子,随着剧烈颠簸,身形里充满了狼狈。

  这一幕惊骇了车队里所有的部曲,无数人都惊慌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年豪强简直怒发冲冠,这个竖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下一刻,年轻男子滚鞍下马,踉踉跄跄的冲到中年豪强身前,还未站稳便惊恐的大声喊道:“叔父!军队!军队!一支庞大的军队!”

  惊恐的声音飘荡在车队上方,部曲们仅仅是耳闻,便能听出其中的慌张与恐惧。车队彻底大乱。

  毕竟这只是一群豪强部曲,他们平日里都是拿着锄头在地里翻泥巴,根本没经过多少军事训练。

  不是每个豪强都跟曹仁、鲁肃一样,会仗义疏财,集乡间少年数百千人,练兵习武。

  中年豪强勃然大怒,呵斥道:“我全族都要亡于你手!让你巡视前后,警戒四下!十几名骑兵来的太快,你来不及禀报就罢了!一支大军都近在咫尺了,你还能疏漏了?”

  说到这里,他已经打定主意,一会儿一旦这支乱军掩杀过来,他就带着这个蠢侄子跟数名亲兵骑马而走,留下部曲、辎重吸引对方。

  一群乱兵,见到这么多辎重、牛酒,必然都在原地哄抢,应该不会浪费力气追杀己等。策马狂奔,万一折了马腿,他们反倒是得不偿失。

  年轻人被骂得狗血淋头,忍不住辩解道:“叔父,实在不能怪我等啊。谁能想到,他们绵延不绝的那么庞大一支军队,不仅行进间鸦雀无声,更是没有乱兵四散杀掠。简直如同鬼神,完全防不胜防!”

  中年豪强顿时一诧,若果真如此,那的确怨不得自己这侄子。

  蓦然间,他想到了什么,急促的说道:“意思是这支军队早就发现了我们,只是徒卒主力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没有埋伏掩杀,没有冲动劫掠,依旧在寂静行军?”

  年轻人一愣,也反应过来了,是啊。对方的骑士都跑到眼前了,说明对方早就发现了己等。如果真的想要劫掠,那早就可以派遣徒卒悄然靠近过来了。

  “去!去!去!速去将那位年轻英雄请回来!”中年豪强激动的说道。

  年轻人惊诧的问道:“现在去请对方?叔父,这般前倨后恭是为何阿?”

  中年豪强激动的说道:“如此军队,行不寇抄,道不掳掠,鸡犬菜茹,一无所犯。兵出之日,而民不知。能安天下之英雄,必斯人也!”

第11章 我为将军再引荐一位豪杰

  孙策此刻也是非常惊讶的,己等都已经率军开拔出很远了,眼前这位年轻人却不顾颠簸,一路策马疾驰,耗费了极大精力跟时间追了上来,力请再叙一回。

  这可是一支军队啊,他们此前的反应也已经形象展示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对军队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态度。

  对方这主动追了上来,怎么都有些反常。

  孙策手握大军,倒是不太在意对方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在绝对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会被直接碾碎。

  只是对方没有药草,他没有兴趣跟对方消耗时间了,他需要带着大军疾速赶赴至历阳,然后整顿军队,打过江东,迅速给自己打下一片根据地。

  所以孙策回道:“尊亲所请,本不应拒绝。只是我等军务在身,实在没空闲再往返一趟。”

  年轻人却态度坚定,说道:“请英雄务必暂留片刻,我叔父欲与英雄共襄大业。”

  共襄大业?

  吕范、蒋钦、孙河等人都靠了过来,倒是用了好隆重一个词。

  这里面,蒋钦尤其关注。

  因为军中四位司马里,他的地位最低。任何强势后来者对他的地位都是个严重的威胁。

  这个低,不是低一点半点。这会儿都是低级的司马尚且看不出来,等晋升空间更广阔之后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其他三位程普、孙河、吕范,都是孙策的嫡系重将。

  历史上孙策打下江东后,程普、孙河、吕范跟周瑜一样,都官拜中郎将,领一郡太守。比如吕范,那是东吴绝对地位远超众人的超然重臣。

  周瑜、程普是其地位之下的左右都督,直到孙策去世,周瑜率军返回吴郡奔丧,率先执臣礼扶持孙权上位,地位才跟张昭、吕范一样超然起来。

  再往下孙河跟吴景、孙贲一样,是宗室重将。

  与这三位司马相比,最典型的例子是黄盖,进入江东后,他先后转任过九个县,从万户以下的春谷县县长到万户以上的寻阳县县令,一直到赤壁之战爆发了,他的官职也才是丹杨都尉,打赢曹操后才因功升任中郎将。

  从孙坚时代就跟随孙家作战的老将尚且如此,蒋钦这个别部司马地位跟其他人差距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完全是因为他在孙策手下无人之时,他带了大量部曲投奔过来,并且干脆的将部曲交给了孙策统领,所以才被孙策赏识,创军东征之后,破格给提拔成了别部司马。

  不过蒋钦也的确对得起孙策的看重,在孙策时代,蒋钦基本上属于周瑜、程普之下,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后期孙权时代,则经常跟他的文盲好基友吕蒙一起统军对敌。而且他属于江东诸将中品德极为出众的最顶级那一批。

  这样一位骁勇善战又品德出众的将领,就算是委以重兵,督军前线。后方朝廷都不需要

  有任何担忧,哪个诸侯会不喜欢?

  蒋钦自然是能感受到将军对自己的重视,这会儿正力图稳住自己军中超然的地位。

  对方要共襄大业,这将成为将军麾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势力。与其接触的结果将决定了,他们是自领一部,还是划归到他蒋钦这个别部当中。

  所以蒋钦豪情壮志,打算主动收编他们,说道:“将军,不如我带人过去了解这名豪强的意图?将军继续以大军为重,统帅三军前行?”

  孙策想了想,做出决断:“要么干脆不见。既然要见,那就隆重待之。你带上所有骑士,跟我一同前去。”

  谦恭下士,士多附之。基本上是这个时代,一位英雄豪杰必备的品德。

  毕竟你不能指望自己一边孤高气傲,天王老子老大,我老二。一边又指望天下豪杰纷纷投靠。

  而孙策在折节待士这方面就是这个时代的楷模之一,士民见者,莫不乐为之效死。

  所以,当车队中那位中年豪强见到孙策亲自策马而来时,激动全身颤抖,大步离开部众数十步,孤身走到孙策马前,为孙策牵住缰绳,拜道说道:“我有眼不识英雄,请将军万勿见怪。”

  孙策下马,扶起对方,笑着说道:“不必如此。这番误会,只怪我行军旗帜上没写英雄二字。”

  周围所有人都轰然大笑。这位中年豪强也笑着抬头,看向孙策。

  这位英雄从下马,脸上就待着笑意,笑言一出,双方此前的芥蒂瞬间烟消云散,完全没有了任何距离感。明明双方连彼此名、字都不清楚,却仿佛亲如同袍。

  孙策笑话过后,主动折节说道:“在下孙策,字伯符,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他没有多说官职,因为在淮南这里,孙策二字就是最响亮的招牌。

  果然对方听闻这个名字,所有人都肃然起敬,中年豪强说道:“江淮无不闻孙郎英雄之名,今日方知,百闻不如一见!在下刘由,字显远。”

  与孙策这个江淮无人不知的名字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就不得不详细介绍自己的出身,说道:“在下是阜陵王之后,世居淮南。”

  阜陵王之后!

  孙策及身后骑士们瞬间将所有目光都聚集在了他身上。

  大家都久居在寿春,对九江郡望族都有所耳闻。

  孙策立即拱手说道:“原来是九江郡望,衣冠子弟。贵族显赫,九江百姓,无不仰慕。”

  所谓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是指郡内的有名望、有地位的名门大族。比如汉末最有名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九江郡刘氏跟汝南袁氏孰强孰弱?

  这完全没法拿来相提并论,汝南袁氏虽然四时三公,但刘氏却是世代显赫。

  因为刘氏是正儿八经的皇族贵胄!

  九江郡古称淮南国,淮南王、《淮南子》没有几个诸夏没听过。

  当然,那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了

  ,就算有淮南王后人,经历了两汉交替,在这个时代也跟皇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两汉虽然都叫一个汉,但基本上除了都有一个姓刘的皇帝外。从政治体制,到军事体制,税收体制,经济基础,文化主流,百姓传统,全方面的发生了根本性变更。

  比如西汉以自耕农为经济基础,但东汉却以豪强庄园经济为国家根本。

  西汉以丞相治国,东汉则以三公和尚书台治国。

  西汉主张公羊大复仇理论,东汉则主张谶纬为归,也就是靠谶语为施政纲领,毕竟光武帝刘秀就是靠着符瑞图谶证明他是天命所归,建立了东汉。这也是汉末妖巫大起的原因,甚至董卓迁京,袁术称帝,这么重要的施政内容,最重要的施政指导,都只是一条谶语。

  但即便有这么多变化,淮南刘氏依旧是一等的郡望,因为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东汉刘秀这一支皇族的血脉后代。跟刘备那个中山靖王之后,有着天壤之别。

  先不论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就算他坐实了,那也只是皇族旁系。跟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算刘秀活着的时候,他们都称不上皇亲国戚。

  而九江刘氏可是实打实的东汉宗室,是淮阳王刘延之后。淮阳王刘延私作图谶(造反禁书),参与造反,汉明帝汉章帝不忍将刘延处死,将他贬为阜陵侯,后来又复位为阜陵王。这是一代代皇族都认可的骨肉手足。

  不过淮南这块地方可能是风水不好的原因,封在这里的历代王爵都总是忍不住想造反。从最早的英布,到后来的淮南王刘安,到淮阳王刘延,以及汉末前期最强大的诸侯袁术,都想着靠谶语篡位。

  眼下这个刘由也是想着造皇帝的反。

  但只有刘由本人才知道这个所谓的郡望对他们族内子弟而言究竟是怎样的枷锁。

  汉末有宗室出任地方,比如刘焉、刘表、刘繇,可是大部分宗室都被严格管控着,没有宗正任命,根本没有任何出仕的机会。

  以至于他刘由人到中年都只是一介白身!没有任何爵位,没有任何官职,甚至连个茂才、孝廉都不是。

  白身啊!

  当初刘备见董卓时因为白身被董卓轻屑成什么样?

  就能想象刘由心中到底有多憋屈!

  别人见到他,比如孙策,只要说自己名字,就足够了,天下无不闻其英雄之名。

  而刘由作为一介白身,根本默默无名,必须要详细从宗族开始介绍自己。

  都说光武帝的大汉是豪强阶层的天下。

  但阶层内部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没有背叛阶级利益的阶级,但天下四处都有背叛阶级的个人。

首节上一节10/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