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36节

  当然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如今的人口密度太低,汉末的一个县,疆域面积完全足以抵大宋一个州、大明的一个府。

  只是身在当下,任何人想到隔壁县就有数万敌对诸侯的军队,都免不了如寒芒在背。而在淮阴,这种驻扎敌军的临县更是有三个。

  所以鲁肃抵达淮阴之后,

  孙策立即就将其迎入了县衙,与其谈论当前形势。

  孙策开门见山的说道:“山越极大牵扯了江东精力,在淮河沿线,江东能部署的军队最为稀少。当前情形下,就算是我亲自统军亦无力对抗袁术、吕布、刘备三家诸侯,合计十余万人。必须以纵横之术将其分化,卿有何建言?”

  虎牢关之战,虽然李世民有着三千玄甲铁骑击破十万郑、夏联军,一战擒双王的传世美名。

  但要知道,虎牢关之战,一击定胜负的是这三千玄甲骑兵,可是参战的人员在这三千玄甲骑兵之后还包括了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

  孙策就算是想效仿李世民一战擒三王,击败十几万联军,他也得有一支部队可用啊。现在别说甲士三万人,他就连玄甲铁骑三千人都凑不齐。

  可对手确是切切实实的十余万人,还包括吕布、刘备这种当世名将。这俩人可是一点也不弱于王世充和窦建德。

  张辽敢率八百死士在合肥城下冲击孙权,但是你让他率八百死士冲击刘备、关羽统帅的两万大军,那就有些要命了。

  同样,孙策也不觉得自己率领一千铁骑,能踏碎吕布、张辽、高顺等人统帅的近万强军。

  鲁肃对局势早已了然,此时当机立断,态度坚决,说道:“如今豪雄并立,趁乱于天下,将军不宜力敌,与所有诸侯交战。”

  “而当今淮右之地,袁术、吕布皆狼子野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轻狡反复,唯利是视,不可倚恃。”

  “唯刘备弘雅有信义,又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可以引以为盟,共抗袁术、吕布。”

  孙策微微颔首,刘备跟袁术、吕布都已经兵戈相交,更有袭其基业之仇,夺妻之恨。

  如果联合他进攻袁术、吕布,的确是顺应其心之举。

  鲁肃继续说道:“况且,海西在广陵之东,若将军能联合刘备,则邗沟以东,广陵之地尽为将军腹地,无需担忧腹背受敌,前后被诸侯夹击之困境。”

  这番谋划,立即使孙策眼前豁然开朗。纷繁复杂的局势,立即局势清晰起来!

  的确,若能拉拢刘备,则江东的势力版图就连成一片了,整个广陵以邗沟为分界,东方尽为江东所有。

  江东就能全力以东扛西。

  其实孙策之前也有考虑过,要不要趁乱进攻海西,将整个刘备势力的人才一网打尽,就像此前进攻曲阿一样,将刘繇势力的人才近乎一网全收。

  如果能抓到关羽、张飞、田豫、陈群等人才,那江东必然军力大兴。

  之所以还未施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忧刘备直接向吕布乞降。

  如今鲁肃要联合刘备,孙策拧着眉头,说道:“我等虽尚未与刘备交战,但取广陵亦算是进攻其疆域,此时与其联合,其意是否肯愿?”

  鲁肃郑重的说道:“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

  常之有!将军王师所至,乃民心所归,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此乃有德者居之。刘备有雄才,必能看清局势。”

  “当今为将军计,上计莫若以谷粮资助刘备。若将军不为刘备纾困解难,则刘备必向吕布乞降,为吕布之盟。”

  “中计则与刘备易地为盟,钱粮置换刘备手中海西。请其移往东阳一带,以扛袁术。”

  “下记则进攻刘备,孤注一掷,尝试能否彻底消灭刘备。”

  “但肃以为,刘备为当世雄杰,部下关张皆虎狼之将,又引兵近两万余众,其士卒上下一心,死生不弃,将军恐怕难以一击破之。若战士不顺,吕布、袁术袭将军之后,则淮河一带,不复为将军所有。”

  “北伐大业,或将草草。只能鼎立于江东,观徐州之变,再行第二次北伐。”

  “嘶~”孙策吸了口凉气,只感觉牙根疼。

  又是谋士们最拿手的那套上中下三计!

  下计肯定不用多想,孙策绝不能接受失去淮河沿线的代价。

  如果第一次北伐以草草告终,损失的钱粮谷帛倒在其次,对江东北伐的士气会有极为严重的打击。

  第二次北伐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但要选上计,孙策讲道理有些难以接受。

  这就跟对一个学生说上计是好好学习,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刻苦奋斗,悬梁刺股,十一点再入睡,如此三年,则必有所成,进入名校,进入大厂,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十年实现财富自由,三十五岁以后可以周游世界,到处玩乐一样。

  虽然前景美好,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承受中间的痛苦代价。

  鲁肃的上计,能够将刘备控制为江东附庸,为北方门户,将其局限于海西一隅之地,势必无法向任何方向发展。

  其将成为孙策麾下客将,类似雇佣兵一般的存在,帮孙策对抗吕布、袁术。

  但这个过程中,江东要无偿资助他两万大军的粮草!

  从江南运粮到淮河,辗转千里,还要旷日持久。

  这个代价,就算是江东也承受不起!

  就算孙策本人能接受鲁肃的上计,江东的臣子们亦必然议论纷纷。

  他刘备困窘,凭什么要江东无偿给其谷粮,为其纾困解难?

  这不是资敌吗?甚至养虎为患。

  所以孙策思虑了良久,叹了口气说道:“选择中计吧,如果刘备肯将海西让出,我们江东可以为其提供粮草,以免其营内士吏,大小相啖。同时我们会给与其三万石粮草,许其沿淮河西进,屯兵于东阳。”

  东阳县地与盱眙、县相接,是对抗袁术、吕布南下广陵的一线。

  其地位有点类似于守卫徐州西部门户的沛地。

  有刘备三兄弟守在这里,则广陵郡的淮河以南,尽为江东所有!

  不要看这才堪堪十个县,在地图疆域上看,这是极为壮观的一幕。

  北伐自古以来

  就三条路,其一是走徐州邗沟这条东线,其二是走合肥、寿春的中线,其三是走襄樊、南阳的西线。

  如果广陵尽纳入江东掌控之中,则意味着东线已经被彻底打通,徐州地区,从长江到淮河之间广袤区域尽为孙策所有。

  计策既定,如今就剩下派何人前往海西县,与刘备议盟了。

  鲁肃说道:“要给刘备送粮不难。粮船可以从江都直接启航,经长江进入东海,然后沿岸北上,进入淮河,直抵海西。关键是在于说服刘备信任我等。”

  这个路线也就是走海运。

  泛海行舟,对江东而言倒是没什么不难接受的。

  这个时代的开拓豪迈还是要远超后世的。历史上孙权曾经派舰队两万余人北上辽东,与公孙度结盟。吕范、徐逸也曾泛海进攻海西的陈,俘虏其吏员家人四千余人。

  所以如果只往海西运粮的话,完全不在话下。

  此时将军府从事是仪开口,说道:“我请去海西与刘备议结盟之事。我与刘备皆同孔北海有旧谊,刘备即便看在孔北海情分,亦会与我相见。”

  孔北海也就是北海相孔融,他跟刘备算是盟友了。刘备领徐州之后,便表奏孔融为青州刺史。

  不过由于臧霸阻隔,袁谭进攻青州,这一两年内,刘备都没有任何救援行动,没有第二次驰援北海。

  是仪通过孔融的交期,的确是能联系到刘备。

  既然是仪主动请缨,孙策自无不许。

  倒是鲁肃主动说道:“是从事此去海西,与刘备相见,当重申其徐州之主身份。我江东愿表其为徐州刺史,与吕布相争。”

  “表刘备为徐州刺史?”是仪诧异。

  鲁肃从容颔首,说道:“吕布既夺徐州,已自称徐州牧。我等必不能使之得逞,安稳领徐州。我以为,吕布军中若有谋士,此时亦必然规劝吕布安抚刘备,重表其为豫州刺史。”

  在徐州附近就这么几个州,北面的青州是袁绍的地盘,没人敢得罪他。

  西面的兖州是曹操的地盘,吕布刚被曹操击败,这时候表刘备为兖州刺史,那是交恶于曹操,吸引曹操前来攻击。吕布不敢,也不可能表刘备为兖州刺史。

  南面的袁术如今带甲十万,更是吕布不敢轻易的得罪的。况且刘备的任何疆域都跟扬州搭不上关系。

  最后能表刘备的两个州只有豫州和徐州。

  他吕布自领徐州牧,自然不可能再表刘备为徐州刺史,剩下的只有一个选择!

  是仪问道:“刘备已经战败,鲁校尉以为他还会率军与吕布相争,引军与其交战?”

  鲁肃拧着眉头,严肃的说道:“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孙策相比鲁肃倒是非常乐观,刘备这个人可不是演义里那个爱哭鬼。

  他谥号为昭烈帝!一生行事刚烈不屈。

  虽然他战败了,可未必就会选择撤出徐州。

  他手下还有两万对他不离不弃的将士吗,欲与之共成大业!

  只要给他粮草,为他纾困解难。以刘备之刚烈,必奋雄杰之资,兴兵复仇。

  毕竟他是自己在沛县,就敢劫掠吕布物资的猛人阿。

  如今有江东物资为支撑,有孙策为援军。

  孙策猜他势必不甘心,必兴兵复仇,进攻吕布。

  就算陈群劝他,他也不一定听的进去。

  昭烈帝那是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向吕布乞降啊!

  而孙策进军广陵,就能给他这份刚毅的底气。

第147章 请徐州猛将到吴侯帐下助战效力

  从淮阴到海西,只要顺淮河而下即可,淮河的行船速度虽然不像长江那么夸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从淮阴县到隔壁海西县也就一天的时间。

  讲道理这个速度,在车马慢的当下,这个速度已经堪称神速了。可以一天内对战略纵横之术,达成磋商,是其他诸侯的形势根本没办法比拟的。也难怪自古以来,兵家都极其注重川流漕运。

  是仪感慨中,便抵达了刘备军队的营地。他的营地很好找,就在海西县城邑以南,淮河以北。

  海西县没有什么防御,刘备率两万溃兵而至,也能轻松掌控城邑。

  只是这城邑中区区数百石的粮食,只能支撑溃兵两三天的用度。

  而刘备战败到如今,已经快十日了。就算此前军营中还有粮草,也早已彻底耗空,其营中士吏已经开始大小相啖。

  是仪抵达时,徐州军的士卒都已经饿红了眼。

  但令是仪惊叹的是,就算如此,这些士卒也没想着把路过的士人吃了。

  他们只是拦住了是仪,警惕的询问其意图。当听闻其是刘使君故人,乃护送其进入军营内。

  此时,军营内的徐州军已经横七竖八的躺满了营地,他们又饿迷茫,已经疲不成军。

  只有刘备的亲卫,还依旧精神尚佳,忠诚的围绕在刘备营帐旁。

  是仪走进营帐时,一名身高八尺,壮气凛然的猛将,还手握长刀,以虎目狠狠的盯着他。

  这虎目里的杀气,让是仪这种才高气傲的士人亦感觉如寒芒在背,不由得惊叹,刘备麾下果然是豪杰汇聚,如此猛将,就算是在江东军中都不常见。

  是仪走进营帐后,立即向刘备拱手,说道:“讨逆将军府从事、北海营陵人,拜见刘使君。”

  是仪的话语,让营帐内的一众文武将校,纷纷侧目,颇有好感。

  刘使君!也就是说,对方依旧承认自家主公为徐州刺史。

  刘备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这个代领徐州,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徐州境内,大量郡县长吏、军中将领都不认可,纷纷割据一方,拒不听其令。

  而在徐州之外,更是大量诸侯、世族不认可他刘备徐州刺史的名号。

  不仅仅是袁术生平未闻刘备是何人。很多中原士族也没听说过刘备的名声,凭什么他一个边地武夫,就忽然领徐州刺史?

首节上一节136/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