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白在送死!宜撤离此地,保存实力,汇聚朝廷的十万大军,再做打算!
黄猗见此,更加慌乱,军心胆怯,如何抵御孙郎啊?
或许暂避锋芒才是良策!
远方朱旗绛天,连绵数百里,军威浩荡,钲鼓震地。黄猗实在是想不出该如何抵挡,再被师宜官所言惊骇,彻底惶惶无措。
其他人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看向舒燮。这可是义士之后,其伯父舒伯膺亲友为人人所杀,仲膺为报怨。事发之后,舒伯膺、舒仲膺兄弟争死,故皆得免。海内义之,以为美谭。
师宜官吓到口不择言:“舒校尉已经是城中最忠壮胆烈之人,却出城顷刻便被敌军游骑所杀,连溃败都难以侥幸,我等又何以击败孙郎二十万大军主力?”
但受了如此重创的他,却依旧剽悍,丢下了长矛,手持一把环首刀,在人仰马翻的战场上,凭刺杀之术,又刺死两名坠马的淮南伤兵。
此时越来越多的江东骑兵围杀过来,舒燮所部士气崩溃,被斩杀十余人后,余者终于纷纷跪降,而逃散者皆被射杀于路旁。
黄猗战战兢兢的问道:“以舒校尉之壮勇尚且出城即死。待敌军重兵围城,我等岂不是连突围都无能为力?”
城中已经没有多少骑兵了,江东浩浩荡荡的大军一旦顺利围城,剩余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护卫他黄猗突围而走。
可眼下,就算是黄猗想弃城单骑而走都难以做到。外面就是江东骑兵,舒燮刚出城就被敌骑斩杀。
黄猗不知所措的问道:“如今我等该为之奈何啊?”
请假条_205
本章由于字数太少,暂不显示。如果你觉得本章比较重要,可以选择左下方报错章节,系统将在十秒内自动处理。或者跳过本章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00章 功冠全军
师宜官只是一个嗜酒如命的狂徒,以书法见长,完全不通军事。袁术、黄猗以这种人为大将,还不如袁绍用淳于琼守乌巢。
如今江东铁骑围城,他哪有什么胆气,在黄猗惊慌失度后,他更慌乱怕死,便说道:“我闻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
“都尉自度能战否?”
黄猗果断摇头,这淮南要是有人能野战击败孙策,整体的战略布局也不至于是让大军死守城池了。
师宜官又问道:“都尉自度能守否?”
黄猗面带惊惧的看了一眼,远方浩浩荡荡,联绵百里的朱旗、戎袍,果断又摇了摇头。
怎么感觉这朱旗浩荡的阵线,离城池更近了!
黄猗惊恐的说道:“孙策二十万大军围城,我等区区数千之众迎之,岂不是以卵击石?外无必救之师,我等城陷只是早晚之事。纵然我等能守一旬、守两旬,可最终难免城破,被孙策尽皆屠戮。”
这是他最怕的事情!
仲氏刚刚在豫州一线,大败于曹操,被斩首数万,执将四员,将士摧拉。
而且也是数万大军坚守城池,被曹操破城擒将,尽皆斩首。
而赵云所统帅的骑兵,则完全没有这种忧虑。
除非是倚靠营地、壁垒,对方没有办法四面围攻,后方可以组织士兵排列阵势。
在野地行军中,连火把都没敢打多少,士兵自相冲撞,瞬间就乱成了一团。
他这位大将率先奔逃,整个芍陂防线彻底崩溃,为避免被断后路,甚至连成德的守军也被迫放弃城池,撤往寿春。
急促的脚步,在高大、壮丽的邸阁中间回响,代表着新征服者对这里的统治。
那可是为了占稳陈国,淮南派出的最精锐大军。结果不到百天,被曹操全部击破,没能逃脱的将领,全部被斩首。
尤其夜间,视线不明,他们又不敢大张声势,只悄然遁逃。
吕蒙亢奋的大笑,以弱冠之龄,而升任中郎将,那他将是江东仅弱于吴侯的年轻才俊!
有这周回十里,三百余窖的粮仓,可以说江东大军的北伐,功业已成。
就算围困,也足以将合肥等军事重镇攻陷。
铁骑践踏了一整夜,师宜官直接战死在水之畔,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实在是黄猗败的太快了,后方的郡县根本就没来得及整顿防备,屯驻兵力。
师宜官乃暗舒了口气,说道:“都尉战不能战,守不能守,又不愿或降或死,当今可选之事,只剩走之一途!”
四十余万大军围困昆阳,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士卒无立足之地,遂请降。
玄甲骑兵主力从城西水畔冲其中坚,淮南军阵势大乱,铁骑乘锐崩之,遂夺其旌旗。
所以迟疑了片刻之后,黄猗说道:“
此二事,殊为不智,不宜如此。”
一声哨响,随即四面八方都是金鼓之声,到处是铁骑嘶鸣,四方皆有厮杀惨叫。
不过这一切,都不关吕蒙的事情了,这一战他居功至伟,六安攻克,淮南最重要的防线土崩瓦解,剩下的打扫战场工作,交给友军就足够了。
赵云纵兵追击,将士见此大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
黄猗的想法很简单,带上五千士卒拱卫自己,就算是被敌骑突袭了,这些士卒也能迟滞对手,掩护自己突走。
这里是淮南最重要的后勤重地,六安的粮草不仅仅囊括芍陂沿线的仓储,还有合肥的后勤供应以,更是六安以南全部庐江驻军的命脉!
只有大将张勋,及时后撤,侥幸逃回了淮南。
混乱的士兵连统一长矛方向都做不到,无数士兵自己被友军的戟刃、长矛给挂伤。
他迟疑的是要不要降!
投降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打开看看!”
“三百窖?”吕蒙兴奋的大笑,那岂不是有粮近三百万石?
但为王寻、王邑所拒。
昆阳之战?
所以他只能说道:“敌军自东南而来,我等宜从城西向西北而突走。城下如今还只有骑兵,我等率精锐大军突走,敌骑必然拦之不住。”
吕蒙震撼的问道:“这一仓有多少石粮?”
亲卫们兴奋的说道:“校尉,我等清点过,这些粮仓基本上皆谷粮丰积。”
他亲卫兴奋的说道:“计六安储积,得供淮南五六年矣!”
一旁的两名士兵立即向前,推开了粮仓沉重的大门。
可他这开城而逃,完全是在加剧士卒的惊恐之心。
难怪袁术随随便便给一个郡的军粮就是十万石,给吕布一个诸侯就大手一挥,拿出去二十万石粮食!
他在六安这一处粮仓所储,就够他几年的挥霍了!
而且既然是窖,就说明这个粮仓地下还有很深的一部份。吕蒙负责过屯田,十分清楚,这种结构的粮仓,能够大幅延长谷粮的储存年限,存储个五六年完全不在话下。
他写写字就能换来大量美酒,干嘛要跟人拼命呢?
于是师宜官问道:“那余下的降与死,都尉可曾考虑?”
正驻扎在芍陂沿线的守军,见到这么多尸骸、旗帜,不用任何思考,也知道在芍陂沿线,己方主力大败一场!
而侥幸逃脱的黄猗也是彻底丧胆,逃到安风之后,完全不敢整顿军心,又连夜带着守军逃亡寿春。
可即便昆阳之战,最后光武帝大获全胜,那也不是因为守军能够坚守城池。而是因为,光武帝率精兵来援,新军又被陨石砸中连绵数百里的军营。
三万大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六安城内,仅寥寥五千余人。
所以在打下六安后,他就将军队主力交给了赵云,自己则亲自带着亲卫、士吏进入六安,查看物资。
三十六计走为上!
师宜官虽然没能拜读过《三十六计》,但他脑袋里还是清晰的。
可问题是,城外旌旗连绵数百里,士卒要比他黄猗更惊恐!
他作为主将,此时最应该做的是安稳军心,镇定自若,以使士卒稳住士气。
黄猗想到自己能苟活的日子还不足百日,就更加惊恐,口不择言,连忙说道:“张勋作为大将,都抵挡不住曹操。凭何要我守住六安,抵挡住孙策?没有援军,这是一座死城!当不能守。”
很快在亲卫的拥簇下,吕蒙一行就抵达了城中邸阁所在。
此正是骑兵用武之际。
一伍五个人彼此都找不到对方,没办法恢复秩序,更何况是整个方阵了。
而黄猗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究竟面临的是怎样绝望的处境。
于是他立即说道:“就如先生所言,我等入夜便自城西突围而走。”
吕蒙关切的问道:“情况如何?是否丰厚?”
而敌军散乱,无法反击,铁骑遂分为数队,四面鼓噪,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于是淮南军彻底奔溃,走者相腾践,奔殪三十余里。
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己方的部队根本调动不起来。
只听说前方江东大军朱旗绛天,赤红的军阵连绵数百里,然后己方主力望风奔溃。只倚靠县邑里面那几百士兵,如何能挡住江东大军主力?
也不是没人试图抵抗,可是面对赵云凌厉的兵锋,抵抗者几日间便被砍下了脑袋。
随着沉闷的声响,大门缓缓打开,光线逐渐照亮仓库内部。黄橙橙的财富光芒,充斥眼帘!
“校尉,据这里的廪谷长吏所言,一仓存粮八千石!此地周回近十里,有三百窖。”
视不能相见,故夜战多金鼓也!
黄猗所部刚离城不足十里,就被巡弋的玄甲骑兵所发现。
战事到如此程度,已经非人力所能抗。
师宜官就希望黄猗有这种说法,他一介酒徒,哪在乎什么天下归属,他就只想活下去,喝更多的美酒,快意人生。
他从府库支出了四十万匹布帛,耗费巨大,最关注的还是战后取偿,期待此战的收益能够弥补巨大的支出。
孙策、曹操这俩诸侯,军威兵锋,谁强谁弱,黄猗无法断言,待将来他们两个沙场争锋,自己去决胜负吧。黄猗唯一可以确定得是,自己在六安这里的部队,绝对不如陈、沛一县仲氏三万余守军!
他严肃的说道:“如今走还来得及。若待孙策连绵数百里之大军,围城而至,形势当一如昆阳之围。然都尉以为仲氏当中,有何人能如光武一般,身负气运,使孙策营中,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遂使其当营而陨?”
进一步,大军将直逼寿春!
这些本来在伪朝京都附近储存的近畿京口粮仓,如今全成了供应围困寿春的江东大军补给。
说在夜间被
突袭、埋伏,还能组织起来防御的,那完全是在异想天开!
万一投降之后,孙策不予宽恕,直接将他脑袋砍了。他就后悔莫及了。
满仓皆是收获仅几年的橙黄粟米!
而很显然,这种事情是极难复刻的,而且黄猗确定,不会有人来救援自己了!
自己若是再不遁走,结局就会像昆阳城里面的守军一样,欲降不能,有死无生!
黄猗立即说道:“先生大才,为我解惑矣!形势如此,宜当机立断,先走为上。只是敌军已然围城,我城中又未有骑兵,该如何突走?”
吕蒙眼睛一亮,立即兴奋的说道:“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