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王师覆灭,等重新组建一支部队,开始开疆拓土,讨平不臣。
中原的官渡之战可能都打完了。
汉室想再混一宇内,中兴国家,几乎不可能了。
能乘间守险,割据一方,就已经是祖宗庇护。
孙策对刘备败亡,已经没有精力再关注下去了,再愤怒也无济于事,便说道:“如今我等不得不关注曹操形势。中原归曹操所有,已成定局。当今之务,在于我等如何应对曹操之强盛。”
曹操之强盛,当此之时,可谓是如日中天了。
虽然由于孙策的干预,他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凡是有一弊必有一利,由于孙策崛起,他曹操也去数处大敌,少经数场挫败。
尤其水之战,他没有损失曹昂、曹安民、典韦等大将,更没有军队损失惨重,相反一战逼降了张绣,收编近万西凉军。
这使得他实力大增,论军容之昌盛,比之历史上,等同于多发展了两年。
看天子刘协就能更能昭显这一形势。
朝廷在关中折损两万精兵,整个中兴之势都受重挫,没有两年的招募、整顿,根本难以恢复形势。
曹操少经一场水大败,军容之盛,不止多出万名精兵,更是节省了大量征讨的时间,可以从容休养生息。
而修养生息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淮南袁术和徐州吕布。
这两处强敌,都被孙策所击溃。
曹操省了大量东征西讨,直接就雄据于中原。
尤其如今,他出其不意,奇袭徐州,大获全胜。
中原一战而平,他比袁绍更早的完成了势力统一。
假使袁绍攻灭公孙瓒的时间未变,官渡之战依旧在明年爆发。
那曹操至少有今年、明年两年的时间整
顿部队、厉兵秣马,同时屯田生产,积粮练兵。
不至于像历史上一样,官渡之战暴发前夕,他还在征讨张绣。官渡之战已经暴发了,他还远离前线,带着部队千里迢迢从黄河跑到徐州去征讨刘备。要不是于禁率军两千屯兵坚守,死死挡在黄河之畔,袁绍不能拔,他曹操就要被打个仓皇撤军了。
以如今这种形势,曹操雄据中原,恐怕实力要比他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所获收益还大。
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标。
他曹操要的是能够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迅速壮大自己,助自己扫平中原。
如今他已然雄据中原,实力强盛,那有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他而言,损失可能远不如如今收益更大。
而要怎么应对曹操,张沉默了片刻后,开口说道:“如今形势,中原已定,曹操不可猝除,将军之上计是与曹操联姻,结同盟之好。”
“曹操不惜派使节提前到访江东,其意恐怕正在于此。欲在夺徐州之后,与将军息兵。其夺徐州,而助我等夺江夏。”
程普立即眉头紧蹙,问道:“曹操刚夺徐州,根基不稳,人心未附,又士卒疲敝,军率乏粮。我等何不继续进军,夺下徐州?”
张看向程普,很直接的问道:“意义何在?徐州数经易手,又久经战乱。人口十不存一,东海、彭城近乎丘墟,下邳、沛地皆被曹操屠杀劫掠。我等就算夺下徐州,能得人口亦不过数十万人,未必能比江夏。”
这个数十万人,可不是豪强隐匿户籍之后的数十万人,而是整个徐州境内,世家豪强、丘墟难民等所有人口加起来的数字。
徐州本来就是天下十三州最小的一州,人口巅峰时才二百余万,相当于南阳一郡。
而曹操算上这一次屠徐州,已经是第三次屠戮了。
除了广陵地处淮南,被孙策所控。淮河以北的徐州数郡,都被曹操近乎屠戮一空。烽火狼烟,兵灾抄掠之下,百姓必然死伤惨重。
如果按十室九空的情况算,徐州还能剩下二十万人都算是天幸,是曹操高抬贵手,放下了屠刀。
这二十万人,还处于惊惧之中,不断南逃。
所以夺下徐州,能够壮大江东的实力,可能还不如江夏一郡。
江夏郡有人口二十六万,但经历战乱较少,如今也能遗留十余万人。
见程普被说的哑口无言,周瑜开口,为他解困,说道:“与曹军死战,争夺徐州,亦未尝不可。如此的确能够重创曹军,只是曹军疲累,我军亦有困阻。”
“大军刚打下淮南,伤亡惨重。又遭逢天灾,赤地千里。”
“当此之际,北上千里,与曹操争锋,我等死战,只让袁绍坐收渔翁之利而已。”
周瑜话音落下,营帐内文武瞬间就精神一肃,心中有了决断。
此时绝不宜主动进攻中原,先不说如今淮南大旱,并非北伐良机。执意出兵,恐怕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就算是打赢了曹操,夺下了徐州。甚至大胆一点设想,只用了寥寥两三个月就击溃斩杀曹操,尽夺徐州、兖州、豫州等中原之地。
待明年呢?
死伤惨重的江东大军,以一两万疲兵,在一片废墟的兖州、徐州继续对抗袁绍的十万之师?
那恐怕是将天下拱手让给袁绍。
袁绍直接躺赢。
第223章 武庙名将几尽在江东
如今天下形势已经非常明朗,除去天子据守关中,刘璋、刘表守成一方,能够有机会争夺天下的也就是袁绍、曹操、孙策三人。
对孙策而言,此时战略可谓再清晰不过,据淮河天险以南,以观时衅。等袁绍、曹操先打起来,自己再趁衅而动。
只是这个战略,孙策看得清,曹操一样能看得一清二楚。
孙策不得不面色凝重的看向谋士们,说道:“以孤对曹孟德了解,此人雄武之资,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可谓兵机智算,皆有不世出之略。”
“其人绝非软弱可欺。断然不会坐视我等威胁其后,岂甘心与我等为盟?”
这是魏武帝曹操啊!
对自己的形势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他可绝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角色。不可能放任江东就这样在后方威胁他腹心。
张问道:“将军担忧曹操毁约,不惜代价,强攻江东?”
孙策凝重的点头,说道:“曹操若不果断处置,必然受到南北夹击。以曹操之狠决,上计莫过于在袁绍一统河北之前,联合刘表,共取江东。”
曹操的用兵如神,是举世皆知的。郭嘉十胜十败论,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以少克众,军人恃之,敌人畏之。
孙策设想,若自己是在曹操那个位置上,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必全力进攻,解决后患。征讨江南,大破敌军,斩首万余级之后,便可后顾无忧了。
而张闻孙策之言,却大笑出声,说道:“将军何故如此妄自菲薄啊?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将军也!用兵如神,攻克战取,百战百胜者,亦将军也!将军惮曹操之雄奇,难道曹操就不畏将军之神武?”
“各举三军之众,十万将士,争衡于疆场,曹操敢言必胜?”
这个问题,大帐内的文武们皆挺直胸膛,壮气奋发,各怀必胜之念。
他曹操能征善战,而己等更是战无不胜!能雄天下者,必江骄兵悍将也!
这一点,孙策也颇有信心。
若是各举五万之众,决战于淮河沿线。
孙策以为,他胜算比曹操还是要高出几成的。胜负大概在七三上下。
因为江东才俊实在是太多了!
武庙七十二名将,孙策麾下一人独占了四名!
周瑜、吕蒙、张辽、张飞,这可都是千古名将啊。
而与其相当者还有赵云、鲁肃、徐晃、黄忠、太史慈、甘宁等等。
如果战事再晚数年,孙策麾下还能成长出来更妖孽的两位天才。
一位武庙十哲之一的诸葛亮,一位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的陆逊。
曹操带着他那群曹氏宗亲,指望夏侯、曹仁对抗江东这么多绝世名将,怕是胜算会越来越低。
这还没算经济上,江东的繁华和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心上的顺逆。
在众文武皆意气风发
之际,张继续说道:“曹操雄据中原,形势如此,乃天定也。其伤亡惨重,必然无南征之念。若南征半年,再跨越赤地千里,攻破建康,则其大势尽去矣。”
“而以曹营文武之谋略,尤其荀文若之运筹帷幄,绝不至于,轻狂到以为刘表一介儒人,能为将军之患。联合刘表,与江东为敌,乃下策也。使激怒将军,刘表又不足为用。袁曹相争之际,将军挥师北伐,则曹操必败无疑。”
“其上者还是其所行之策,与江东,共取荆州,以壮其势。同与将军联姻修好,安抚江东。”
听完张分析,孙策抚掌而起,赞道:“卿实乃王佐之器也,使孤成大业者,君也!”
论智策奇谋,或许张不如贾诩。
但论战略规划,张着实是江东首屈一指的存在。
听其一席话,孙策可谓是豁然明朗。
当前形势下,曹操比孙策更不愿忌惮卷入战事。
两者相争,血战到底。
孙策只是可能便宜了袁绍。袁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孙策还能据江而守,大不了再打一场赤壁之战,胜负犹未可知。
可他曹操如果被迫与江东交战,那他一定会被袁绍所击败。
所以曹操之上计,莫过于外交上安抚孙策,军事上全力积粮练兵,修筑城垣,派大将沿淮河设防,防备江东。
然后全力扩张势力,西取南阳,北攻袁绍。
只要他动作足够快,一年内快速打败袁绍,就足以成朱温之势,然后再南向进攻江东,哪怕南征没有大胜,无功而返。这天下亦已经足够分清形势了,最差也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局势。
曹操的形势可见,孙策不得不考虑江东如何扩张势力,问道:“军师以为孤当如何规划,以进取天下?”
张从容的说道:“与曹操相反,曹操居中原之地,急攻方能求生。我等处江南之远,居缓方能积蓄实力。”
孙策眉头一簇,问道:“如此大争之世,一步落后于人,则处处受制。如何能够处居,而缓缓图之?”
张叹息一声,说道:“江南国力远不如中原,若急于一时,征战连年,反而使江东根基不稳,百姓流离涂炭。距将军苦战而夺淮南,不过才去数月,未及半载。”
“淮南一战,将军虽威震天下,但军中死伤惨重,淮南又新附未服,赤地千里。当此之际出兵,本非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曹操已破徐州,将军更宜休养生息,积府库之实,养士卒之锐。静待曹军东西奔波,助取江夏。”
“江夏既得,则江陵可灭也。”
“如今大乱已定,将军当着重于修文德,深基固本,而待万全。远交近攻,以弱强敌。”
孙策眼睛一亮,远交近攻?
“卿言下之意是宜与袁绍相结?”
张手抚下颔,笑着说道:“亦不止于袁绍,将军何不遣使,联络长沙
太守张羡?”
“若曹操取南阳,将军取江夏,而荆南皆叛,刘表手中则只剩南郡一郡之地。将军可无需兴师动众,聊举偏师,便覆灭刘表。”
孙策大赞此议,当即遣使召见了曹操使节满宠,答应了曹操的联姻之意,并要求曹操即日发兵助战,助江东夺取江夏。
不过曹操要求的联姻对象,孙策更换了一下。
曹仁之女,未能嫁给孙匡,而是嫁给了即将出海,开拓丝绸之路的孙权。
除了孙权已经到了嫁娶之龄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娶了曹仁之女,将来孙权封藩王,开疆海外,能获得不少人的支持与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