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能每岁输赋,就算他一直担任太守,孙策也不会跟他计较。
毕竟中央跟地方的势力斗争,有时候就是非常漫长,取决于一位大臣的生死。孙策完全可以等到士燮去世,再收回交趾太守的任命权。
到时候他的儿子如果掀起叛乱,就没有士燮的威望了,可以轻而易举的被平定。
如今江东争霸的主要方向毫无疑问,还是在北方。
至少近几年内,对
南方都是以安抚为主。
士燮主动归附,这对孙策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拿下交州的机会。
于是孙策说道:“可以士燮为交趾太守,以明德于四方。只是交州刺史之职,却必须要慎重。长史以为,可选何人担任交州刺史?”
张昭思索了片刻,说道:“在士燮理政交趾之前,交州无论民风民俗、富庶程度,皆不能与中原相比。而士燮为政开明,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遂使交州安宁,物阜民丰,百姓悦之。”
“我以为将军所任命交州刺史,不可权柄轻微,不然不能威其众。亦不可威刑过众,使百姓怨之,失民心。”
“宜选宽容得人,又能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肃齐万里者。”
孙策踌蹰,宽容得人,而又恩威兼著的刺史。
孙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毕竟这也算是千古一相了。
然后就是陆逊,这是出将入相的人才。
三国志里面,单独给臣子列传的,就只有这两人。
包括荀都是跟荀攸、贾诩并传。
这两人何止是恩威兼著,简直是出将入相,文武全才。
只是把诸葛亮调到交州去,着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且在江东,这两人走的都是武诸葛、武陆逊的道路,一个掌管步骑,一个在水师历练。
让他俩去交州,先不说合不合适,一旦染上了瘴气,孙策可谓痛失一臂。
而他俩不能南下,那可以选择的贤才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孙策考虑了片刻,江东如今还是人才济济的。
由于打下了荆州和淮南,大量魏蜀吴的名臣如今都在孙策麾下。
由于孙策也记不住那么多能臣,所以他在垂拱殿的屏风上就写了几个他特别在意的名字。
什么叫简在帝心?
这就是最生动的体现啊!
有军政要职的时候,孙策不可能去任命那些他自己都记不起名字的官吏,必然会优先提拔任用这些被他格外关注和信重的能臣。
很快他就在上面挑选出来三名臣子,分别是刘巴、刘馥和鲁肃。
只是刘巴很快就被孙策划掉了,他虽然才高博学,但因为殊功已经升任江夏太守了。
剩下比较合适的就是寿春令刘馥和江东的都督鲁肃了。
这两人都比较合适,刘馥可是曹魏最精达事机的六位刺史之一,曾经匹马入空城合肥,建起了富庶的淮南。
而鲁肃也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大都督,他曾经主持军政,威望恩义,大行于众。
思考了片刻,孙策说道:“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往时司察之而已。今交趾名曰初定,然尚有郁林、珠官日南、崖州等郡界未绥,依作寇盗。新刺史宜得精密,检摄八郡,方略智计,能稍稍以渐治交州,假其威宠,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庶几可定。”
“便以鲁肃为交州刺史,令其抚慰诸
郡,平定胡越,诛除贼寇。然后理风易俗,立国立疆,递为耕战。”
鲁肃相较于刘馥,在军政干才之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有极强的战略观。
交州之地,孙策能给他的助力也就是武射吏千余,再令吕岱率步骑千余屯驻于当地,受其节度。
因而怎么交好当地的各郡太守,怎么结盟豪强,吸纳胡骑助战,合纵连横,击破强敌就是交州刺史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
如果鲁肃能够联合好当地的盟友,虽然他士吏只有两千人,也可以轻松聚集起来八郡郡兵四千余人,再加上助战的胡骑、越卒,组建出一支万余人的平叛部队是轻而易举。
汉室大将卢植只带着五千家兵、部曲就讨平了整个交州的叛逆。
中原的强军往往万余人就能横扫交州,深入交趾南部,破师灭国。
以鲁肃之干才,组建起万余人的部队,哪怕是仆从联军,也足以覆灭交州不敬王命的叛逆了。
基本上交州之事,就无需孙策再格外关注。
他能把这里变成孙策稳固的后方,孙策只要安心的挥师北伐即可。
随后孙策又任命刘馥担任南海太守、华歆为苍梧太守、司马芝为合浦、蒯良为九真太守,甚至淮南势力的降臣阎象都担任了交州的日南太守。
交州在实力上对孙策的影响或许不大,随着整个交州府库的清点与输赋,能给江东增加的物资仅黄金两千余斤,绢帛细葛等五万余匹,粮草虽有二十万石,但要把二十万石粮食输送到建康的成本,怕是不止消耗四十万石。
可在威望上,对孙策的裨益是无与伦比的。整个势力大量的文武获得了升迁,更有大量能臣名士升任太守、刺史,这使得大量世家大族都愈发的认可孙策为南方之主的事实,孙策威望如日之隆。
而且新获得的交州和徐州人口,也极大的充盈了江东的户籍。
按江东之制,各郡县都要选募劲勇豪烈,诣往建康,孙策的解烦军因此而人数再增千人。
现在孙策就已经给解烦军批下了五军的军号,即五军都督府,平时宿卫宫禁,战时被大将统领出征,有点类似于北军五校。
这五军都分置都督,没有最高统帅,只在战时任命一员大将临时统军作战。
五军都督都直接受命于孙策,这可以极大的防止解烦军演化成神策军那种威胁皇权的存在。
新增的解烦军前部督是江东猛将杨骁,这是孙策一手从行伍之间选拔出来的悍将。
随着孙策对局势的改变,江东人口比历史上多出不止一倍,也是涌现出了不少的精兵强将。杨骁便是其中之一,其忠壮似尉迟敬德,敢打敢拼早已位居校尉之职,这一次顺理成章的成为江东禁军的都督之一。
而孙策对时局的改变更是远不止在江东境内,天下大势的变化方面则更为显著。
由于
孙策的干预,贾诩跟随段煨直接归附了天子,然后又被朝廷派到了南方任职,所以张绣完全没有给曹操造成多大的挫败。
而刘表、袁术皆为孙策所败,使得曹操更是跨州连郡,尽有江淮以北。
除了徐州之战、淮南之战,曹操损失了两三万人之外,曹军主力并未有多少折损,尤其是府库方面,他休养生息数年,使得其仓储丰实,绝非朝生暮死的普通诸侯。
这位超世之杰,被谈及之时,总是让人想到他魏武帝的名号。
仿佛他的北方基业都是赫赫武功打下来的,事实上,曹操绝对是一位雄才伟略的诸侯,他法令既行,士卒精练,势力十分稳固。
他唯一的问题就是早年动辄屠城,导致民心或许不稳。不然徐州必然是一场鏖战,孙策不可能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顺利夺取。
所以张昭说他的上计是内修文德,收百姓之心,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但这大争之世,一步落后于人,就处处落后于人,曹操已经失了民心,前期的屠杀和劫掠,使得兖州、豫州都一片残破。如果想要休养生息,树基建本,那他就只能以一州之地,而抗九州天下。
河北、淮南同时休养生息之后,约期进攻中原,他曹操就只能腹背受敌了。
所以为了防止落入这种被动局势,曹操就只能在南北各个方向上尝试发起进攻,意图挫败敌军。
如果能在淮南大破江东四万精兵,那六七年内,孙策都没有办法大规模北伐了,根本阻止不了他一统北方。
同样在河北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他能一战覆灭、坑杀袁绍八万大军,那河北袁绍就只能进入守势了。
他就可以成朱温或者北宋之势,以中原雄兵,横扫各方诸侯,南征北讨,一统天下。
只是淮南之战,他损兵折戟,直接折损上万人,各种溃散、伤兵累计可能折损有近两万人,且三路进军,两路溃败,粮道岌岌可危,曹军中军大营里面粮草已经断绝,战事实在打不下了,所以他就只能感慨一句,孙策儿,谓难与争锋。然后引军而退,以曹仁、吕虔等人率军镇守要隘,然后主力折返。
可南方形势稍定,北面就兵戈复起。
孙策派吕蒙进攻苍梧郡的这段时间,他曹操亦使臧霸、孙观、昌、史涣等人联军攻入了青州。
这一战袁军惨遭摧破,伤亡惨重!
镇守青州的袁谭连丢三郡,而公孙度所置的营州刺史柳毅也果断出兵,侵略东莱,整个青州袁谭近乎一战尽失。
这也是跟袁谭不得民心相关,当初青州无主,袁谭又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袁家素以宽厚而闻名,百姓欣然戴之。
但袁谭信用群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穑之艰难。
华彦、孔顺等人皆奸佞小人也,袁谭却信以为腹心;王等皆是人杰,袁谭却仅以小吏待之。
当时青州城邑内有百姓万户,可谓天下之巨城,但在籍者不盈数百,收赋纳税,不足实际的三分之一。
他招命贤士,士皆不就;部下不趋赴军期,安居族党,亦不能罪之。
于是青州一战,曹军一举戮灭袁军三万余人,兵锋直抵平原,也就是在黄河之畔!
袁军遭逢此惨败,顿时河北震怒,纷纷扬言报复。
第273章 袁曹交战
对青州的失利,河北上至君主袁绍,下至群臣文武,都义愤填膺,感觉颜面大失。
以河北之强,远胜曹操,却被昔日要倚靠河北才能勉强维持势力的曹操,一举夺下近乎整个青州,这简直是对袁绍势力的打脸。
而这也给了郭图、审配等人趁机发难的一个良机。
尤其郭图,大肆宣扬,今日之败,皆是沮授战略不当之故。
甚至其当着袁绍之面,直言:“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而不及时早定大业,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灭也。监军之计,在于将军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
“曹操受创于淮南,而人心板荡。当其败也,我军举而击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机动,斯其时也。”
“然监军兼统内外,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遂使曹操坐大,以至于有青州之覆。”
“今我有三州,曹操亦有三州。而曹操地处中原膏腴腹心,我据幽、并苦寒之地。各以持久,如何能胜之?”
此越之所以霸,吴之所以灭也。这句话,当着袁绍的面说出来,就差说他袁绍就是吴王夫差了。
有吴先强后灭的覆辙在前,袁绍也的确不能忽视郭图之言。
更何况,以监军之计,他可是直接损失了近乎整个青州啊!
袁谭被臧霸打的大败,仅能死守平原。
河北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青州有失,必须给袁谭增兵,让他去重夺青州之地。
乐安、齐国、北海三国虽然被破,但臧霸也没办法占据这一带,只要增兵青州就有极大的概率夺回这些郡国,最不济也是当初跟田楷、孔融相争于青州的局面。
在当前的汹涌物议下,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监军沮授。
都指责是因为沮授以缓战之故,使河北武备废弛,所以才有青州被曹军席卷之败。
沮授这也是替袁谭背了黑锅,可是没办法,文武们总不能指责主公之子袁谭应该担责。毕竟袁谭可是袁绍任人唯亲的部署。
指责袁谭非臧霸之敌,不得青州民心,岂不是就成了指责袁绍用人不明?
袁绍当然不能容许这种情况发生,曹操攻击他疆域,从他手上夺走三郡,他岂能这样容忍下去,不作反应?
因而河北向青州增兵已经成了定局。
随即整个邺城都笼罩在了大战来临的氛围当中,到处都是运送武库物资的队伍,不断有兵马被调集,准备开赴平原。
大战的氛围,很快便被江东的使节诸葛瑾感知到。
他此前奉孙策之命,抵达河北,与袁绍约期明年夏,共击曹操。
刚开始,此事并不顺利。
袁绍倨傲,其公卿出身,又位居大将军高位,鹰扬河朔,雄踞四州之地,因而睥睨天下。对偏居江东的孙策并不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