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91节

  可偏偏就在此万众瞩目之时,孙策却直接按而不发,从袁绍称帝,一直到八月,整整四个月,孙策仿佛在有意煎熬天下人,他一直未对袁绍的称帝有任何表示。

  事实上,欲成大事者,必须要沉得住气。

  绝不会像一个毛毛躁躁的年轻人一样,沉不住气,粗疏行事。

  四个月对个人而言,或许的确是很长的一个时间。

  可对一个势力而言,却是完全不足为道,更何况这个车马慢的时代,四个月可能刚刚把消息传到偏远地带,还未来得及发酵呢。

  就算是后世,要宣战之前,经过四个月的沉淀都不算慢,在当下,更是非常从容。

  在史书上,敌方秋季冒犯入侵,己方春季发兵反击,都是很合理的一个连贯脉络,后世完全不会觉得是己方软弱,只会觉得己方是谋而后动,在做战争准备。

  所以四方的焦虑中,孙策很稳得住气度,甚至在八月丹桂飘香的时候,带着家眷离开了建康,搬到了昭明宫对岸的白鹭洲上垂钓,以磨练心性。

  当然搬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躲袁绍的使节荀谌,这几个月来,荀谌是焦急不已,心中如烈火灼烧,短短几天头发就白了许多。

  以至于他几乎天天到昭明宫中求见,孙策只得搬离昭明宫。白鹭洲在江心上,周围水师拱卫,没有水师应允,根本没人可以登洲,所以孙策总算是过了几天清闲的日子。

  不过这乱世之中,孙策的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肯定是长久不了。

  孙策享受了没几天,赵云便对正在垂钓的孙策说道:“君侯,长史求见。”

  对孙策的称呼,现在真的是已经关乎天下时局的体现了。

  现在仍称孙策为君侯,就已经展现了江东文武的态度。因为袁绍在称帝之前就已经许诺过孙策了,若他支持袁氏为天子,袁绍将封孙策为王。

  可随着局势的鼎沸,袁绍局面的焦灼,他已经顾不得当初的约定,一次次加码,最终到了现在,已经不等孙策表态,他就先遣使过来,封孙策为大赵吴王。

  如果孙策表现出一丝丝认同袁绍称帝的举动,他的部下们这一刻就该称呼孙策为大王了!

  孙策则眉毛一扬,说道:“长史来了?应该是有要事,让长史过来吧。”

  很快张昭便在绣衣卫的引导下,抵达孙策面前,拱手说道:“拜见君侯,君侯雅兴啊。如今外面如同鼎沸,君侯这里却依旧云淡风轻,不为物议所扰。”

  孙策笑着说道:“这是荆州牧张卿给孤的建议,越是此鼎沸之时,越应该静观时局。让烈火烹油,熬一熬各方豪杰。熬一段时间,他们才会流出油脂,露出底色。”

  张昭点头,说道:“张公的确是有谋国之才,运筹帷幄便可定天下社稷。时局果然是如张公所料。”

  “哦?发生了何事?”

  孙策露出了笑意。

  现在的局面下,只要自己不动,其他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任何使节抵达建康,都是给孙策输送利益。

  张昭说道:“雒阳天子今日已复遣使抵达。”

  复就是再次的意思,此前袁绍称帝的第一时间,天子就遣使至建康,给孙策赐斧钺,增邑万户,并授孙策节制天下十三州兵马之权,以讨袁绍。

  事实上孙策现在的官职是大司马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奏事不名,开府,假节,加假黄钺,增封三县,邑三万户!

  如果他现在在朝廷之中,那他就是统领天下兵马的最大权臣。

  到了这一步,那几乎是不可能善终了。

  毕竟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位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职位可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么你像霍光一样废立皇帝,要么皇帝像汉宣帝一样,杀你全家。

  所以对这个职位,孙策也从来没认过。

  也就是不表态支持袁绍,也不表态支持汉室。

  这自然是使得汉室也焦急不已,毕竟袁绍的大军已经云集于河南、河内一线了!

  当初袁绍讨伐董卓时的布局,他还需要联军一同去施行。到了今时今日,他自己就能拉出来十几万的部队,从河内孟津以及河南酸枣一带直接威胁雒阳这一隅之地。

  天子总不能再次火烧雒阳逃到长安一带去,所以曹操紧急拉出来三万余部队,这种部队都是农时劳作,战时为兵的府兵。

  他们甚至要自己筹备武器,自带环首刀、弓箭、凿子、砺石、毡帽、毡装等个人用具。还要自带麦饭九斗,米二斗。

  这还只是个人需要筹备的东西,他们五个人一伍,还需要筹备本伍所需的器械,比如凿、碓、筐、斧、钳、乌布幕、布槽、戎帐等等。

  军兵一征,民间就压力极大,百姓民不聊生,不堪重负,逃亡者不计其数。

  尤其是到了七月,很多士兵不顾将令,就纷纷自行返回家中,抢时秋收。

  这些士卒也很清楚,汉室已经到了倾覆之际,所以士气低落,优先要保证家里有足够的存粮,度过这个灾年。

  不然就算打赢了战事,汉室也没有财富进行赈灾,自己妻女必死于荒年之中。

  哪怕是以曹操之狠辣,连杀数百人,也震慑不了士卒的逃亡。

  百姓苦屯田、苦府兵久矣,流亡不可制止。在豫州颍川、在荆州南阳,每个月都能接收到大量难民逃离司隶。

  这些难民有些不是屯户,只是清楚的知道河南马上就要起烽烟了,所以提前逃离战乱,避难于南方。

  这种情况下,天使再次到来,肯定是天子又爆金币了。

  孙策便转头看向张昭问道:“天使这次过来又所为何事?”

  张昭说道:“天子遣使封君侯为宋公,划陈、梁、沛、鲁四地为君侯封邑。

  加君侯九锡,望君侯出兵,讨伐袁绍。”

  孙策转头看了一眼剧烈晃动的鱼竿,笑着说道:“长史说我这是钓上来大鱼了吗?”

  张昭认真的回道:“这激涌湍流,风浪越大,则鱼越贵。宋公,显然是大有收获。”

  张昭改了称呼,孙策就瞬间理解了他的态度。

  该出手了!

  孙策也叹了一声,说道:“天下雄杰对袁绍的评价何其准确啊,其人果然是外宽内忌,谋大事而惜身!他跟曹操相比,相差甚矣!”

  但凡他有曹操这个魄力,封孙策为宋王,孙策都说不定还要考虑考虑,要不要暂时承认袁绍,以稳固疆域。

  可眼下,汉室和赵室的态度都很坚决。

  袁绍封孙策为吴王,也就是暗指孙策应当谨守东南,不宜逾越吴国霸业。他的规划中,孙策就应该割据一方,不能染指中原。

  而汉室天子的态度也很强烈,封孙策为宋王,就是要孙策不要放弃中原之地,跟袁绍死磕到底。

  宋国自春秋之时,就成为一霸,在中原之地,国都即在商丘。

  而在当下,朝廷封孙策为宋公,更是将陈、梁、沛、鲁四国都划入了孙策的封邑当中。

  这可是如今孙策疆域前方的核心之地了!

  如果汉室再封孙策为王的话,疆域继续向外扩,囊括十三郡,那就将蔡、汝、郑、许、曹、卫等地全部划进来了,包括豫州全境和兖州大部分。

  这正是孙策如今疆域的边界,一旦划给了孙策的封国当中,孙策怎么可能放弃这些封疆?

  所以朝廷封孙策为宋公,虽然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也是真的逼着孙策站在了前线,与袁绍对峙到底了。

  张昭亦说道:“袁绍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然其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又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孙策跟这个咬钩的鱼儿鏖战了许久,终于奋力一甩,将大鱼钓出了水面,笑着说道:“果然是好大的一条江鱼,至少有七八斤重,长史留下一同喝鱼汤吧!”

  孙策封宋公,吃了最大的鱼肉,自然要给部下们分上一杯羹。

  随着孙策宣布力辞宋公之位,天下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了孙策的态度!

  毕竟力辞之后,就是三请三辞了!

  果然朝廷闻孙策终于做出了回应,立即大喜而再派三公接连持节至江东,一再封孙策为宋公,终于三次之后,孙策表示重情难为,乃顺天应人,接受宋公之位。

  而在此之前,张昭、张、周瑜、吕蒙等大量文武也同时宣布辞去汉室官爵,转为宋室臣属。

  孙策乃以张昭为宰相,建宋室社稷。

  对袁绍,孙策自然是力拒其聘礼,并斥责不顾朝恩,坐创凶逆,造合虚伪,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其遂行无道,修治王宫,署置公卿,郊天祀地,残民害物,为祸深酷。

  更立幼子袁尚为东宫,聘求贵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实取祸之道!

  于是江东驱逐了袁氏在江东的所有使节,态度明显的无以复加。

第309章 受加九锡

  建康驱逐了袁绍的使节,孙策就从白鹭洲回到了建康,正式举行孙策的受宋公、加九锡之礼。

  这一次朝廷派的不再是孙策的老熟人赵彦,他已经被曹操以妖妄宜诛之罪所杀。

  此次来的是此前一直在朝廷上为曹操奔走的钟繇,其以太常之职,持节至江东,册封孙策。

  建康这一次是满城结彩,洒水净道,将钟繇迎入了昭明宫中。

  钟繇也持节,当众宣布了诏书:“汉使持节、加斧钺、大司马、侍中,领豫州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南昌侯:天地失序,皇极不建,元恶大憝,作害于民,海内分崩,群生堙灭,虽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方之今日,乱有甚焉。”

  “朕受历数,君临万国,夙夜战战,念在弭难,若涉渊水,罔知攸济。是以把旄杖钺,翦除凶虐,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力所及,民无灾害。虽贼虏遗种,未伏辜诛,犹系囚枯木,待时而毙。”

  “惟将军天姿特达,兼包文武,观时睹变,审於去就,逾越险阻,显致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元勋巨绩,侔于古人。虽昔窦融背弃陇右,卒占西河,以定光武,休名美实,岂复是过?钦嘉雅尚,朕实欣之。”

  “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禄报功;功大者禄存,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夹辅之劳,太师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兼受备物。”

  “今将军规万年之计,建不世之略,绝僭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无与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不云乎,“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今以豫州四郡四十二县封君为宋公,使持节守太常钟繇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奚契尔龟,用锡冢社。方有戎事,典统兵马,以大司马、侍中,领豫州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如故。”

  “今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两世相承,保绥一方,宁集七州,训及异俗,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玄牡二驷;君务在劝农,啬人成功,仓库盈积,官民俱丰,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错枉,群善必举,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戎马整齐,威震遐方,纠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锡君铁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禽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弓十、矢千;君忠勤有交,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心,是用锡君岂一卣,圭瓒副焉;钦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相我

  国家,永终尔休。”

  九锡中就赐下了衮冕之服,虎贲武士、铁钺、戎马、强弓等等,意味着孙策哪怕是养死士三千都基本上是合法的了。

  衮冕之服即天子、上公等人的礼服和礼冠,是天子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基本上穿上了这个服饰,已经跟天子差距不大了。按汉制,天子冕上九旒。而孙策以宋公之尊,冕上七旒。其他的祭祀之礼,军戎权柄,孙策在封邑之内几乎与天子完全相同。

  因此便可知,孙策此时与天子的地位何其之近。

  张昭被孙策封以宰相,张被封以司空,周瑜被封为了宋室的辅国将军,吕蒙被封为了宋室的兴国将军。

  当初李广受梁王印绶导致了李广终生难觅封侯。

  由此便可知,受天子与诸侯的印绶,会有着多大的区别。

  这是绝对的立场表达,从此张昭、张、周瑜、吕蒙等人就再非汉室之臣,亦不受汉室薪俸。可以说,这就是孙策绝对嫡系的班底,将来劝进孙策,他们毫无负担。

  当然这只是首批转为宋室臣属的文武,将来会有更多的文武将校转入到宋室名下。

  而到了称公这一步,后续必然要加快进程了,不然势力上上下下都不得安,那些仍从属汉室的臣子,比如青州刺史、徐州刺史、兖州刺史等必然会心中惴惴。

  此刻,哪怕孙策不想往前走,其他的各州官员也会推着他往前走,以定人心。

  所以受了宋公之位与九锡之后,孙策便留下了钟繇,询问道:“孤欲立即大起三军,兴兵北伐,朝廷是何意向?”

  当了宋公,孙策后续的称帝步伐就必须快起来了,力争一两年之内走完称帝的流程。

  绝不能像曹操一样,磨磨蹭蹭,最终背负权臣、奸贼骂名,最终还没能混元宇内,只割据一方。

  而要完成称帝,显然只有两个最快的途径。

  其一是灭掉汉室,其二击破袁绍。

  但灭掉汉室,不能孙策自己出兵,得需要袁绍兴军。但以袁绍优柔寡断的性子,不知道多久才能完成。

  毕竟按张和孙策的推断,袁绍称帝之后应该会立即兴兵,南下进攻雒阳。

  可从他称帝到如今,却一直未有如此果断。由于孙策并未如约,立即支持他称帝,反倒大举募兵,移民实边,积谷练军,野心勃勃。

  所以他一直担忧他如果进攻汉室,会给孙策以出兵的借口,因而优柔寡断,出兵之日,延迟了数月。

首节上一节29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