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96节

  五千人的精锐,打出上万人的气势,这对甘宁而言绝对不算难事。

  更何况,他还有吕蒙的援军,事实上参战的宋军的确是有上万人。

  蒋义渠迟迟没有发动反击,而全琮已经点燃了烽烟。

  很快吕蒙就亲率铁骑抵达战场,他身先士卒,见到眼下的形势也有些惊诧。

  他以为战场上,双方会相对焦灼,死伤惨重,然后他趁虚而入,与步兵表里共击,从而击败敌军。

  可

  眼下,战场局势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到处都是宋军将士狂呼酣战,诸军争奋。各部将校,振臂高呼,劝率士卒,所向无前。

  袁军正处于极力抵抗的态势,似乎已经状态紧绷,前线已经出现了松动,有些抵御不住甘宁所部的悍猛攻击。

  吕蒙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蒋义渠前后布阵七里,却不果断展开阵势,发起反击,一举摧破甘宁所部区区五千余众。

  也不清楚甘宁所部,怎么跟自己部署的情况略有不同,他怎么孤军就敢发起全力进攻?

  可眼下的确是宋军的战机,他策马当先,大吼一声:“诸将士随我云彻席卷,一举踏平敌军!”

  “吼~~~”

  “万胜!”

  “万胜!”

  “万胜!”

  上千精锐具装龙雀突骑怒吼着就挺槊发起全力突击,数万铁蹄践踏,刹那间地动山摇!

  赵军将士惊恐的看向东方,无数红袍玄甲的精锐骑兵,光照天地,气壮山河,漫山遍野的推锋而至!

  其势如云彻席卷,天地为之失色,精良的甲胄,森寒的利刃,笼罩了一切。

  此时应该是己方铁骑立即迎接上去,为步兵陈列调整争取时间。

  可是胡骑方才出现了崩溃,各部离心,根本没办法聚而复战。

  赵军将校只能绝望的看着无数精锐铁骑,摧枯拉朽的撞进来不及调整方阵的侧翼当中。

  一瞬间,天崩地裂,无数士兵、长戟、旌旗为之摧折。

  铁骑一波就踏平了上百步的一切方阵,而一波未平,下一波复至。

  赵军方阵,为之崩摧,肉眼可见的朱袍玄甲的红色方阵,碾碎了土黄色的赵军阵线。

  宋军铁骑,锐不可当!

  而张飞、黄忠、韩当等猛将更是率数十骑所向无前,一路杀穿敌阵,突到赵军陈列之后。

  张飞身受流创,为之咳血,却依旧兴奋的大吼:“快!快!张我旗帜!朱旗飘扬,星流慧扫,必能惊骇敌军!”

  杀穿上万人的阵列,赵军将校无人能挡其锋芒,此刻他是绝对意义上的万人敌、虎狼之将,一将之威,万人辟易!

  而其身后四十余名精锐死士,此刻只剩下了二十余人。

  但只要活下来,这就是功臣,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所有人都意气风发的张开旗帜,二十余骑散开,很快就是二十多面旗帜在赵军后方连绵飘扬。

  秋日沙场,黄沙漫天,此刻二十余多面朱旗飘扬,本就处于劣势的赵军,此刻更加军心崩溃,无数士卒皆以为后方也出现了敌军大量精骑。

  毕竟与数十人杀穿上万人的大阵出现在阵后相比,敌军有援军这件事更容易让人接受。

  要是真的是敌军杀穿了阵列,那对赵军而言,恐怕更恐怖。

  但不论如何,赵军见到后方出现了大量宋军旗帜,军心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溃散。

  宋军表里齐奋,自辰及午,贼众始退。吕蒙纵兵乘之,俘斩数千级,投涧谷而死者不可胜计,获贼兵精骑甚众。

  于是大军进营城下,蒋义渠一战大败不敢复出,但婴城自守,以待袁绍之援。

  求援的信使一日数封,雪花般送往了邺城。

  吕蒙再次以其不世出的将才,首战告捷,大破赵军,将天下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兖州冤句一带。

第314章 大丈夫,当建不世之功

  建安七年的这次北伐,宋、赵两军的首次交战,以吕蒙的大获全胜而吸引了天下的目光。

  得知消息袁绍勃然大怒,他刚刚称帝,就遭遇这种惨败,简直是对他权威的践踏。

  若对此没有强力应对,必然是天下望风者蠢蠢欲动!

  如今天下,能够混元宇内的强权只有赵、宋两家。

  而且纵然以袁绍之骄横跋扈,也不得不承认,两家势力,大抵相当。

  不仅仅是在人口赋税方面,就算是双方兵力也都相差不多,皆各举兵十万余众。

  袁绍有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司隶、关中、兖州,孙策也有淮河以南各州,加上豫州、兖州一带。

  如今两强争衡,很多望风者根本难断强弱。

  天下豪杰都在看两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若皆是宋军大胜,而赵军败北,天下豪杰会立即用脚投票。

  可若是赵军亦大败宋军,则许多诸侯就要谨慎多了。

  因为针对汉室联络的天下群雄,赵国也不是没有应对。

  袁绍派出大量使节,持印绶而联络雄杰,不仅仅有汝南的袁氏故吏,他甚至派人联络了孙策后方的胡越酋长,强宗骁帅,勾连其发起叛逆。

  而对赵国身后的鲜于辅、乌桓等势力,袁绍更是不惜厚赏。

  他遣使持节封鲜于辅为大司马、加幽州牧,封邑两万户。

  又遣使联络关中诸将,每个人皆封为将军,更给与其大量金银赏赐。

  就连远在益州,坐守的刘璋、张鲁,他都给予了厚赏,张鲁直接被封为了万户侯,刘璋更是进位大将军、领益州牧。

  只要刘璋肯出兵,自夷道攻击宋国的江陵,就算封刘璋为蜀王亦不在话下。

  当然,刘璋只能谦辞厚礼,将使者留在了益州,根本不敢表态。

  他的部下也是疯狂的拦着他,不让他此时狂妄兴兵。

  他要是胡乱出兵,打不打得下荆州还不好说,但绝对是惹火烧身。

  等于是强行终止了宋、赵两军在黄河一线的对峙,把宋军主力从黄河吸引到了益州来。

  到时候宋军入蜀,袁绍远在数千里之外,望尘莫及。怕是蜀中就要遭难了。

  天下群雄都在观望之中,要决胜还是要看赵、宋两军。

  对此,赵宋两军采取的方案可谓是截然不同。

  赵军在袁绍的盛怒下,云集于济水一线,准备大举发起反击,正面打退宋军的围城。

  宋军的主要精力却汇聚在了东莱一线。

  此次北伐,江东的奇兵即汇聚于此。

  作为南方政权,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孙策就是要将这支水师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为了躲避袁绍的耳目,大军并未集结在胶东半岛的西部,而是在海岸线的东部,即东牟一带,这里也是后来北洋海军重要的驻地。

  清晨,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将金色的光芒洒向整片大海

  。海面波光粼粼,仿佛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此时,一支庞大的水师舰队静静地停泊在岸边,宛如一座海上长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出征。

  这支水师舰队规模宏大,舰船数量众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船身和巨大的桅杆宛如海上的森林。战船高大雄伟,巨大的帆篷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面面巨大的战旗。士兵们站在甲板上,排列得整整齐齐,他们身穿红色战袍,手持长枪和重戟,戎装严整、器械精良。

  周瑜,作为统帅,站在旗舰的船头。他身着一袭红色大麾,身披精良玄甲,雄姿英发。他的目光如炬,扫过整齐排列的战船和肃立的士兵。朱红的帅旗在他身后猎猎作响,上面的“辅国将军周”字如同燃烧的火焰,给人以无限的信心。

  就是在这面旗帜的统帅下,三万水师将士将劈波斩浪,沿着海岸线航行,穿越胶州湾抵达冀州的渤海郡!

  没错,渤海郡!

  谁说战场一定要在青州境内爆发?

  赵军上下都太拘泥于乱世的经验了。

  他们习惯了跟普通诸侯之间打烂账,已经忘记了国家伟力究竟是多么强大!

  在汉时尚且能从扬州发兵,跨过波涛汹涌的东海,进攻南海的交州。

  孙策如今有更强大的水军,怎么可能把这三万精锐龟缩在青州境内!

  孙策就是要沿着渤海内海行军,将战火直接蔓延到冀州的渤海郡去。

  这一趟水师跨越数百里,行军两天两夜,将直接登陆渤海郡的章武县,大军不仅仅会停驻在渤海一带,若有机会更将溯漳水、易水而上,进攻渤海郡北部各县!

  而之所以如此,考虑也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出其不意,也是为了战略上的联合诸侯!

  给幽州各个诸侯以起兵南下的信心。

  不是孙策看不起幽州这些诸侯,事实上就是他们没胆量独自去挑衅袁绍。

  如果没有策应,而等他们南下进攻袁绍,那孙策等到死,估计也见不到鲜于辅誓师出兵,引胡骑数万南下。

  但当孙策的宋国大军抵达了渤海,这就不一样了。

  渤海郡就在幽州之南,当初公孙瓒与袁绍争冀州,一个重中之重就是争渤海。

  幽州铁骑南下,袁绍不敢应其锋,乃将渤海太守印绶交给公孙瓒,请而议和。

  袁绍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孙策在大局未定的情况下,居然会抽调出三万精锐,浮海北上,进攻他袁绍在乱世最初的起兵之地!

  这一波偷家,必然使赵国震动,而豪杰乘衅。

  对幽州豪杰而言,他们很难看清天下形势。可当宋国军队已经攻入了赵国的腹地,不论怎么看都是宋国占据极大优势。

  此时鲜于辅南下,将直接改变战局。

  况且幽州一直有田豫、徐邈等人为孙策奔走,言终定天下者,必孙氏也。

  哪怕鲜于辅不出兵,田豫、

  徐邈等人也会拉出来一支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义从部队,南下投奔周瑜。

  而只要有了这个声势,周瑜再打出几场酣畅淋漓的大势,赵国板荡之势不可避免。

  其从青、兖一线急抽精锐北上,则前方防线不稳,会为之崩摧。

  不抽精锐,则腹地糜烂,人心动荡。

  局势糜烂之下,袁绍的帝业会迅速重蹈袁术的覆辙,引得四方豪杰猛攻。

  这个奇兵北上的计划在当世的确是非常惊人,但在后世,这也不过是从烟威一带,贴着海岸线走到了天津、沧州一带,快的话坐高铁两个小时左右即达,慢的话坐邮轮半晚上也到了。

  所以这个计划在当世虽然大胆,孙策还是力主施行。

  当世就算跟后世有差别,也不至于这么点的风浪都经不起。

  罗马在这个时代,水军已经纵横整个地中海了。

  大汉的水师总不至于连一个小小的莱州湾都无法跨越。这可是内海啊!还是贴陆地航行。此前那么多商人往返于冀州、青州之间,齐国之时,这里就有了海上贸易。

  孙策坚信,这次渡海作战一定能大获成功。

首节上一节296/319下一节尾节目录